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古代建工业 > 第七章 开始计划

我在古代建工业 第七章 开始计划

作者:科创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名家丁的凶神恶煞表情没能维持多久,全都变成了色厉内荏,还带着一丝谨慎。

没办法,王由桢的五个弟弟实在太高大了,家丁里最高的只到王家兄弟的胸口,看过去的时候只能抬头仰视。

孙包户把持着盐田的课税,与盐池村的盐丁们有很多来往,孙家的狗腿子们经常仗着人多势众欺负盐丁。

唯独不敢欺负王家,王老爷子的三个儿子人高马大,十个孙儿也是人高马大。

一旦打起架来,被十几个人高马大汉子围住的滋味,可不怎么好受。

四名家丁常年在纺纱作坊里,不知道王由桢长什么样子。

瞧见王由桢身后人高马大的五名少年,不认识也知道面前这位身材高大的少年是谁了。

领头家丁收起平日里对待盐丁们的凶神恶煞,换上一副笑脸说道:“原来是王家长孙,突然叫住哥几个,可有什么事情。”

王由桢没有搭茬,摆了摆手,五名人高马大的弟弟手持棍棒把他们围在了中间。

前一刻还如狼似虎的家丁们,瞬间就变成了小鸡崽子。

等到家丁们露出畏惧的表情,王由桢皱着眉头说道:“你们是要把这名妇人扔进海里?”

家丁们在走出纺纱作坊以前,早就想好了各种说辞,也是用了很多次的掩人耳目说辞。

现在他们正担心被王家兄弟劈头盖脸的揍一顿,一名胆子比较小的家丁担惊受怕之下,下意识说了实话:“是....是要....”

“啪!”

话还没说完,领头家丁松开握着妇人的手掌,狠狠的给了胆小家丁一巴掌。

这种事情属于心照不宣,但绝不能承认,一旦承认了就是犯了人命官司。

他们家老爷肯定不会承担人命官司,最后只能让动手的家丁当个替罪羊。

领头家丁做了一个手势,仰头看向了王由桢:“有些事情不是咱们这些泥腿子能管的。”

“我家老爷和衙门的交情你们也知道,没必要为了一条贱命搭上王家十几口。”

王由桢还没开口说话,几名弟弟听到领头家丁竟然威胁大哥,登时来了一股子怒气。

刚准备动手,王由桢拦住了几名弟弟:“把她交给我,你们可以回去了。”

家丁们只是不想这名纺妇死在纺纱作坊里,至于是扔进海里,还是病死在盐池村都是一样。

以王家的人多势众和人高马大,值这么一个面子,领头家丁没有拒绝,带着其他三名家丁回去了。

王家兄弟瞧着几名家丁离开的背影,全都吐了口唾沫,骂道:“狗仗人势的杂碎。”

王由桢亲自把奄奄一息的妇人背在了后背,带着几名兄弟回家了。

这名纺妇身上发生了什么,王由桢心里十分的清楚,不仅是她,在这个官僚乡绅把持的大明,经常有纺妇曝尸荒野。

官僚乡绅作坊里的纺纱机,每一架都需要一名纺妇,这也就导致了纺纱作坊需要大量的纺妇。

官僚乡绅为了节约本钱,总是找各种借口拖欠工银,还不允许纺妇私自从纺纱作坊离开。

无论怎么节省,有一样却是省不了的,那便是纺妇们的口粮。

为了榨干纺妇身上最后的银利,只给一些喂牲口的谷糠。

吃的极差,再加上没日没夜的纺纱,纺妇最多撑个大半年时间就会过劳而死或者病死。

为了不给纺妇家里赔银子,一般都是随便找个地方给扔了。

王由桢背上的这名纺妇,过劳成疾的眼看没几天活头了,家丁们按照惯例给扔进海里。

这一路走的沉默,谁也没说话。

回到家中。

娘亲王宋氏已经从宗祠回来了,正在灶房内熬粳米粥,听见门口有动静,抬头看了一眼。

瞧见王由桢背回来一名中年妇人,只是瞧了一眼,就猜出了这名妇人的身份。

孙包户的纺纱作坊就在盐池村附近,盐丁们都清楚老畜生干的什么勾当,迫于孙包户包揽了盐课只能忍气吞声的不敢多说什么。

木钗布裙的王宋氏掀开木头锅盖,用缺口粗瓷大碗盛了一碗粳米粥,端了出去:“儿啊,先把老姐姐抬到娘的床上。”

王由桢招呼几名兄弟一声,把中年妇人抬进了东屋的木床上,下面小心的铺了一床棉被。

王宋氏走到近处看见了中年妇人皮包骨头的样子,眼眶瞬间就红了,这得遭了多大的罪。

等到粳米粥放凉了,慢慢的给她喂粳米粥。

中年妇人在王家温养了三四天,终于可以下地了,王由桢找到她询问了一些事情。

中年妇人自称姓曹,见了王由桢也没像乡野妇人那般慌忙跪在地上磕头,做了一个万福,慢条斯理的开始回答王由桢。

王由桢这段时间以来,搜罗了大量关于孙包户的消息,包括各种小道消息,甚至是风流艳事,全部一一详尽的记录在桑皮纸上。

汇聚成一本册子,从那些繁琐冗杂的消息里,一点一点的抽丝剥茧。

最终梳理了一条条脉络,根据这些脉络规划了一个干掉孙包户的计划。

这条计划前前后后推敲的十分完善了,王由桢却还是耐着性子没去实施。

因为始终缺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孙包户作坊里的纱锭卖给了谁。

昌邑县的纱锭销路只有两个,一是卖给县里的官僚乡绅,二是卖给途经这里的海商。

孙包户作坊里的大宗纱锭需要用骡车运走,又不是一些贵重玉器,装在包袱里就能带走。

只要孙包户卖纱锭就一定会有很大的动静,也能很清楚的知道是卖给了官僚乡绅,还是路过北面莱州湾的海商。

这个困扰了王由桢很久的节点,也是孙包户严防死守的机密,竟然从一名纺妇嘴里知道了。

还是曹妇人通过长时间的细心观察,加上一些言语的旁敲侧击,从管事嘴里得知的蛛丝马迹。

王由桢看出曹妇人应该不是一般的乡野妇人,没时间理睬她,起身走出了家门。

这个线索太过于重要了。

有了这个线索,弥补了计划的最后一环。

可以开启计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