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古代建工业 > 第一百零九章 军官制度

我在古代建工业 第一百零九章 军官制度

作者:科创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由桢摆了摆手,示意兄弟们暂时略过这件事情,一年五十两银子的饷银就这么确定了。

第二,就是粮食的消耗了,按照朝廷赈济灾民的最低标准,壮年汉子一年需要三百六十斤粮食。

但那只是保证让老百姓不被饿死,躺在地上不乱动弹就能活下去。

讲武堂的学员可就不一样了,每天不仅有五公里越野,还有大量的各种军事操练。

制定的粮食标准是一天三斤粮食,一年是一千零八十斤粮食。

另外,还有各种肉食蔬菜,折算起来大概需要二十两银子。

第三,火器的消耗。

焦勖发明的第一代燧发枪,使用寿命是两百次。

按照现在操练的强度,一天要打三四次靶子,一年下来就要损耗六支燧发枪。

一支燧发枪的造价目前是五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消耗三十两银子。

火药是一分五厘银子一斤,一支燧发枪需要消耗二钱八分银子,一年下来就是六钱八分银子的火药。

铅弹是三分三厘银子一斤,一只燧发枪需要消耗五钱二分八厘银子,一年下来就是三两一钱六分八里银子。

王四熊王八鸾等几位兄弟看到这里,没有任何的异议。

尤其是王八鸾在看到粮食和肉食蔬菜的消化,不仅没有抠门的小声嘀咕了一句消耗的可真多,反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名士兵的体魄有多重要,这些讲武堂的骨干全都系统的学过了各种步兵操典。

比很多朝廷的将领都要清楚的多。

只有让士兵们补充了合适的营养,才能维持住高强度的操练,才能培养出更加精锐的士兵。

第四,油,盐,柴等等杂项的消耗。

折算下来一年需要十五两银子。

最后。

把这些消耗全部算上,看到最后总和出来的银两数额。

饶是最为关心士兵的王五虎,也不禁暗暗咋舌。

培养出来一名合格的士兵,需要二百两银子。

这二百两银子还只是常规的消耗,每一笔银子的用途都详细的记载在了桑皮纸之上,没有任何的虚报和贪污。

缺少了任何一样都不行,都难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新军。

王四熊本来还想着三叔离开以后,就可以大干一场了,可以多扩充一些讲武堂的学员了。

按照一名合格的士兵需要消耗二百两银子,目前三十名讲武堂学员每年就要消耗六千两银子。

最多扩充到一百名的学员,就能把两座水利工厂每年挣的银子全部消耗的一干二净。

王四熊等人心里蠢蠢欲动的心思,本来还想着趁着这几天给兄长提一些建议。

想着能不能多扩充一些讲武堂学员,现在全都没有了扩充的心思。

如今最重要的是怎么去赚银子而不是想着扩充讲武堂的学员。

王四熊王八鸾等讲武堂骨干们看完关于士兵的粮饷和消耗,翻开了第二张桑皮纸。

这张桑皮纸上记录的是军官们的饷银和待遇,关系着他们自身的生活。

班长的饷银是一年六十两银子,排长的饷银是一年七十两银子,连长的饷银是一年一百两银子。

营长是一年五百两银子,团长是一年一千两银子,师长是一年五千两银子。

据说军官们的待遇和饷银关系着王八鸾个人的生活,抠门的他还是忍不住嘀咕了一句:“给的饷银也太多了吧。”

提到这个军官们的饷银,又听到王八鸾在那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王四熊等几位兄弟没有反驳他,都是认同的王八鸾所说的话。

王由桢这么做有更加深远的考虑,直接说道:“这是在高薪养廉。”

有了太祖思想的指导,再有这么多的银子足够军官们过上优越的生活。

基本上就能杜绝军队的贪腐了,对于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来说这点银子也就不算什么了。

王四熊等人可不是没有见识的乡野泥腿子,他们在系统的学习过了各种步兵操典以后,眼界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文官要是出现了贪腐情况还好,抓起来斩首示众就可以了。

军队一旦出现了贪腐和腐化,轻了会导致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重了可是会导致军变。

王由桢给讲武堂的骨干们看完士兵的消耗和军官的待遇,示意王四熊等其他几位兄弟可以离开了。

单独留下了王八鸾,显然是有话要和王八鸾一个人单独说。

等到所有的兄弟都离开了这里,王由桢开口说道:“你们经过系统的军官培养,应该明白一句话。”

“外行看军事,内行看后勤。”

“以后不管是各种军械粮食的消耗,还是士兵和军官们的饷银发放。”

“对于你这个后勤排长来说,甚至是以后的后勤营长,团长,师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王八鸾明白兄长的意思,这是让他不仅要顶住下面的各种压力。

现在只有三四十人还好说,等着他们的摊子铺大了以后。

自己的这些兄弟全都成了团长师长。

到那个时候可是经常会有作战任务。

只要一打仗,就会产生大量的军械和粮饷的消耗。

到那个时候,先把军械给谁就大有讲究了。

谁能率先获得军械,他那个团甚至是师,斩获战功的机会就会比晚获得军械的大的多。

王八鸾立即行了一个军礼:“小先生请放心,属下一定完成小先生交代的任务。”

王由桢敲打过八弟王八鸾以后,摆了摆手让他也离开了这里。

这样的敲打以后不会少,只要是有一点寻私的念头就得给他彻底的掐灭。

顶住下面的压力还好说,重点是以后他这个主管后勤的总管,怎样管住手里的人不去贪污受贿,影响军队的腐化。

工业小学的事情全权交给父亲去处理了,王由桢自己要亲自处理讲武堂最基础的制度问题。

算是把毛概学社的框架彻底搭建完成了,思想方面有毛概学社,教育方面有工业小学,军事方面有讲武堂。

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前进,王由桢在大明建立的根基就基本上稳如泰山了。

王由桢最后做了一些总结,起身也离开了讲武堂。

在踏出讲武堂大门的那一刻,不禁想起了三叔王来聘。

也不知道三叔在边关怎么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