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龙蛰之宝盖流苏 > 第十卷快速战抗击南北路,李牧军决战番吾城 第九十四章 破甲

赵王钦派特使的悬念,在李落棠他们还没有回到藁城的时候,就已经揭晓了。

从那辆紫色帷幔的马车一开上朱雀大街,向邯郸城外驶去,消息就长了翅膀,直接飞到了李牧和公子嘉的案头。

特使竟然是春平侯本人。而陪他到前线来的是老太监唐枚。

李牧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面无表情。案几对面的公子嘉却蹙起了好看的眉头。应当说,这个特使绝对是重量级的。

三日后,春平侯那辆紫色的马车,停到了将军府门前。一袭紫袍的春平侯,从车上缓步走下来。每一步都走得气宇轩昂。

春平侯确实生得相貌堂堂。在这个年纪,他依然是容貌俊朗,充满魅力。他的脸上挂着如沐春风的微笑,和前来迎接的李牧和公子嘉相互施礼,风度翩翩。

身后的老太监唐枚,一如既往的低低弯着腰,嘴角带着谦卑的笑容,眼皮都不敢随便抬一抬。

他躬身在春平侯后面小步地走着,心里却很有些激动。自从先王逝去,新王还从没有像这次这样重用自己这个老奴才。

如果不是春平侯,在赵王迁面前说了一句“说起来唐枚,还是看着公子嘉长大的”,这样有面子的差事,怎么能落在自己的身上?

唐枚掩不住心中的几分欣喜,化作更谦卑的笑容凝结在脸上。

进得房内,先是由唐枚宣读了王诏。诏书中颇有嘉奖维护李牧之意,并且殷切的希望大将军旗开得胜。

众人拜过王诏,春平侯一摆袍袖在正位上坐下。李牧依然没有什么表情,但面色温和,声音柔缓地说道:“王上的意思,李牧明白。”

李牧抬眼看了一眼春平侯,又平和地说道:“平原作战,还是需要好好调度。我军在兵力上不占优势,如果再在战术的机动运用上不下功夫,便很难取胜。”

春平侯依然笑得是春风拂柳,他充分肯定了李牧的想法,一大堆溢美之词和不着边际的闲扯,把两人之间过去在朝堂上的龃龉,全都掩盖过去了。

当晚,军中略备了薄酒,大将军作陪,与特使把酒言欢,直到入夜。

可是过了亥时,当酒宴众人各自散去,公子嘉却没想到,春平侯只身一人前来拜访。

春平侯身上那身紫色锦袍依然是平平整整,没有一条褶皱。他缓步走进公子嘉的房间,无法知道这房里还有风洛棠他们四人。

“公子,此次前来,正好给了我一个机会,和你单独说两句话。”春平侯的语气中有七分的语重心长和三分长辈对晚辈的姿态。

公子嘉扬起探寻的目光望着他。春平侯继续道:“我不管你怎么想我、太后、和王上,你要知道,没有人比我的立场更站在赵国的立场上。”

“哦?”公子嘉疑惑道:“为什么没有人?”

公子嘉这一问,令春平侯很是踌躇。他给出了答案,却不知道如何从这答案的源头来表述。

前往藁城的一路之上,坐在那一方甚为密闭的马车中,春平侯想了很多很多。

远离了那狐媚的畅太后,不见那每日沉溺于丝竹管弦的没用的赢迁,没有了朝堂之上咄咄逼人的老夫子们,也隔绝了外面的风雨阳光,春平侯默默的想了整整快三天。

有一个秘密是赵国都无人知晓的。春平侯是九宫“八卦”之一,代号为“震”。

所谓“八卦”是九宫最高层、极秘密的八位大谍子,全部是各国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他们不但在九宫内部位置尊贵,享黄金千两的年奉,就是在秦国朝堂也早有秘密的分封。

春平侯当年作为春平君去秦国做质子的时候,心中对于返回赵国登上王位的渴望,以及后来被弟弟捷足先登的失望,全部被九宫作为筹码,换取了他成为“八卦”里“震”的承诺。

秦国人说到做到,终于把赵国的权利还给了他。虽然没有登基为王,但是春平侯已经很满意了。

他甚至觉得自己做得很好,没有让赵王迁看上去太过于像傀儡。

所有的权力几乎都已经集中在他的手中,尽管尚有几处不能全盘掌握,比如郭开,比如李牧。但只要能够把权力应用得当,朝野上下仍然是在他春平侯一人的股掌之间。

没错,他以他的承诺换取了秦国九宫的全力支持。但是有一点,无论是秦王,还是九宫的王敖都无法猜到,那就是春平侯的底线。

他的底线就是整个赵国。

他那么如饥似渴的想要得到为王的权利,其实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他想赵国更好、更强大。

这一切的前因与后果都是不可与外人道的,所以此刻的春平侯,竟然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来为公子嘉解惑。

他心思百转又搜肠刮肚了良久,依然找不到一句非常令人信服的回答。

所以他说道:“无论公子相信与否,我是那个最不能失去赵国的人。”

公子嘉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像在普通人家中一样,喊了句“伯父”,然后说道:“如今朝堂之上,均以侯爷马首是瞻。赵国能否换来安定的未来,取决于此次大战的胜负。”

公子嘉言下之意是此时须得上下同心,全力支持李牧这抗秦一战。他毫无顾忌地盯住春平侯的双眼,目光锐利。

他继续说道:“侯爷刚才所讲的立场,我之所以惊讶,是因为那本来是不用强调的。难道我与侯爷的立场不同?难道李牧大将军和所有在前线征战的人与侯爷的立场不同吗?”

“不同。”春平侯面色不改地说道:“我的立场更坚定。”

公子嘉笑了,抛弃了婉转说道:“今夜已深。伯父有什么就直接吩咐吧。”言下之意,你我叔侄,不用再拐弯抹角的。

“此战之后,无论胜负,我想请公子代替我秘密出使秦国。”春平侯果然直来直去。

公子嘉目光一凛,等着春平侯的下文。

“秦国之强,吞并其他各国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但赵国需要几年的缓冲,才可以重新与秦国抗衡。我们此时必须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请求和秦国暂时结盟。所以我想……”

“知道了。侯爷不必多言。”公子嘉打断了春平侯,简洁的说道:“可以。”

春平侯愕然的看着公子嘉。他本来准备了很多词语想要说服他。因为前往秦国是有被扣留为人质的可能,非常危险。

更何况秦赵强弱之势如此之不平衡,去和秦国讲条件,是件异常危险的任务。所以春平侯没想到公子嘉答应得如此痛快。他面上一僵,准备的一车话只得埋在肚里了。

春平侯将要离开时,公子嘉突然又叫住他,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侯爷,人在做,天在看。望侯爷保重。”

王贲的大军已经通过井陉关,和前军李信大军汇合在太行山外滹沱河河畔。强兵劲旅的秦军,已经迅速占领了周边的几座小城,平山、鹿泉等。

有了附近这几座城,刚好把滹沱河南岸和北岸,以及井陉的入口,牢牢的掌握在秦军手中。这也是王贲吸取了桓齮兵败的教训。

无论如何,以重兵铺开在井陉关外,把守住这一条撤离的通道,是至关重要的。再有就是滹沱河,不能只占南岸,还要占领番吾,刚好作为占领北岸的一个据点。

南北岸全部占住,第一,行军打仗要近水源;第二,防止赵军利用河流的上游突袭,以水为攻;第三,为未来向滹沱河下游,或向南进攻,打造一片根据地。

王贲所部大约也是七万大军。但这七万大军的军力是实实在在的。兵车超过一千多乘,其中重甲战车就多达七百多辆。

大军配备有重甲骑兵两万多人,还同时有轻甲骑兵和轻、重步兵,装备精良,粮草也十分充足。

应该说,虽然自去年战败不足一年,但秦国对于这场战役的准备还是很到位的。

夜晚来临,明烛高照,王贲带着前军前将李信、左军左将蒙恬和其他几位将军一起研究战略战术。他不知道此时此刻,远在咸阳老家,老将王翦的家中也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王敖其实不能算客人,他不是外人。

坐在身材魁梧的王翦对面,王敖显得有些形容枯槁,没什么精神。不过王敖带给王翦的秘密,却是令人精神百倍的。

“这一次的特使是春平侯。”王敖平静揭秘。

“是吗?”王翦饶有兴趣地说道:“那么他是已经接到了你的命令了?”

“我给他下的命令就是不要轻举妄动。”王敖说道。

“但是你说他带上了唐枚?”王翦问道。

“是,而且唐枚带上了那个。”王敖说完这句话,深吸一口气直起身子,竟闭上了双眼,半天屏住呼吸后,才长长的慢慢的将那憋了好久的一口气吐了出来。

“就等大战一开,我们的布置趁乱才能启动。”王敖说道。

“嗯,”王翦也深深的吸了口气。

“好的猎人要有耐心。”王敖继续说道:“这场秦赵大战胜负难料,但有一点,就是我们终于可以开始慢慢的收网了。”

王敖说完这话,眼角就挂上了一丝笑意。他那两眉中间深深的那道皱纹,仿佛都稍微的展开了。

“还有,”王傲隐在阴影中的脸往前凑了一下。在烛火中,王翦看见他的目光灼灼的闪动着。

“如果说天下是一盘棋的话,那秦国现在是要想做下棋的人。”王敖慢悠悠说着:“这第一颗落子如成功的落在赵国,那这已经开始了的棋局,便从此不能停下。”

王翦微微颔首道:“秦王志在天下,没有停下的道理。”

“可是在所有家国大义之上,”王敖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王家的安危和长远。”

王翦猛的抬眼望向王敖:“就是保全我们王家?”

王翦问话时眼中现出一丝迷惑,他不明白现在军权和士族地位样样不缺的王家,又有何不妥?

“你就是秦王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剑,要得天下,你怎么可能不出鞘?不过,”王傲脸上显出一丝忧色。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太快的剑,会让主人担心伤到自己,比如白起。可是不快的剑,又会被主人丢弃。王家现在大势正隆,唯一的路只得以进为退,以攻为守。在这把剑所向披靡的时候,必须要为自己身后留出一线退路。”

“可是大哥……”王翦不知如何说下去,心中涌起一阵感动。

作为九宫的主人王敖,才是那个真正站在王家身后的后盾。

王翦有种预感,如果锋利的宝剑每一次的挥出,都为自己身后留出一线生机,那么这一线生机,将会把王敖这个后盾,朝悬崖的边上多推一步。

王翦心中忽然有些痛惜这个大哥。这个城府极深,谋略极高,手段极狠辣的大哥,在最深处的心底里的底线不过是王家。

好似看出了他的心思,王敖忽然一笑。这种笑容在九爷的脸上,是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看到的。他的笑容带着与他全身气场完全违和的宽容,甚至有些慈爱。

然后他说道:“放心。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李牧和赵王的特使春平侯喝了顿酒之后,便再也没有心思和精力与其周旋。这两天他的全副重点都放在了如何迎战秦军之上。

秦国战力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的重甲战车,重甲骑兵和步兵,突击起来勇不可挡。

如何破重甲,是赵军讨论的首要问题。李牧的将军府中坐了有几十号人。除了身边主要的大将以外,还有负责兵器的官员,甚至工匠的头目,都在其间。

以这一主题为研讨的会议一直进行到深夜。将军府的烛火都已经换过一回,众人才陆续离开。

经过整理归纳,最后赵军重新迅速编制了其步兵队伍和轻骑兵队伍。面对重甲战车,最新的编制被称为破甲团。

赵军将从军中各营,挑出身形矫健、机动灵活的兵士迅速组成破甲团。破甲团下设以组为单位,每组六人,配有长矛手一名,盾矛手一名,强弩手一名,金钩手一名,重锤手一名,和大刀手一名。

其中,近距离强弩射击可以透甲;长矛和盾矛配合,可以对战车上的敌人造成攻击;重锤手和大刀手是锤杀和斩首的主力;特配的金钩手,则是要滚至马腹之下,用金钩抛开马腹或割断马腿,使得拉动重甲战车的马匹丧失前进的能力。

对于重甲骑兵,将同时使用甲盾方阵和侧翼轻骑兵冲击为主要对阵战术。

如此时间仓促组成破甲军团,实在有些为难。但毕竟赵军平日训练有素,单兵能力很强,所以只用了两三日,破甲战团便已经组成。

战团包含五百个破甲战组,这三千人是军中精锐。两日来,通过简单的练习,破甲战组已经初步配合默契。

一直观察敌情主力动向的赵军,得到军情禀报,称秦军主力部队王贲大军,已全部通过井陉关。经过两日休整,现集结于李村附近,摆开了决战大阵。

李牧号令全军出城迎敌,按照事先布置好的迎击敌人的方案,传令各部,准备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