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龙蛰之宝盖流苏 > 第九卷调虎将秦军再东征,出塞北抵御匈奴胡 第九十章 邺城

林煜没有看到这些细节。他正在专注于凝聚自己所有的龙气,试图将魂力提升到最完满。第五境界的魂力,使他身后的万物猛的一震。

青色角龙青仔在浑厚的龙气中腾云翻滚,对着樊於期怒吼了一声。

樊於期嘴上念着的咒语已经完成,脸上挂着笑容说道:“小孩儿,告诉我你的名字,我这个毁天灭地的大阵下不杀无名之鬼!”

此时见苍狼王大军已经前去追逐溃散的匈奴人,龙煖辰、邵易和风洛棠都用最快的速度,奔跑着向林煜靠拢。

林煜听到了身后熟悉的脚步声,脸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对上樊於期的眼睛,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记清楚了,小爷的名字叫林煜。”

樊於期巨大的身影在空中一晃,俯下头不屑地说道:“好吧,小孩儿,不,林煜,来尝尝这个吧!”

“小孩儿?”身御镆铘剑最先赶到的风洛棠大声说道:“四个小孩如何?”

正在此时,一匹雪白的快马从高柳城方向飞也似的奔来。这匹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照夜”。照夜雪狮子是来自雪域高原的名马千里驹。

马上之人正是从邯郸马不停蹄赶来的公子嘉。到得近前时,只听公子嘉大声的喊道:“不,五个小孩如何!”

林煜五人迅速聚齐。樊於期本想趁他们立足不稳立即发起攻击,无奈五人配合默契,身形奇快,已经站好了阵法的位置。

樊於期毫不迟疑地将那已经凝聚成了的光球,猛然推出。此乃秘术绝顶**“毁天灭地”。一霎时,结合猛烈的沙尘暴,天摇地动的幻象以万钧之力灭顶而来。

林煜将盘云令紧急调回,无数风云,率先挡在众人的头顶。就利用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五人迅速结成阵法,羽螭大阵,吸取所有功力和万物动能的大阵。

那攻击而来的巨大光球撞入已经形成的羽螭大阵,瞬间便被卷入大阵之上风起云涌的漩涡中,轰鸣着绕阵盘旋,在流转消耗中渐渐被吸入大阵的中心。

大阵中心的阵眼处,风洛棠睁开明媚的双眸,发丝飞散,与坐在东南西北的四位少年人一起,青春逼人,义气英发。

樊於期一看匈奴人大势已去,自己再强大的阵法遇到羽螭大阵也讨不到便宜,便不想再多做停留,凭白损耗了自己的内力。

他假装继续攻击,大喝一声虚张声势的“接招”,但同时却是脚下点地,空留一个巨大身形还在空中,本人真身使了一招地遁无形的功法,悄悄地消失了。

五个少年继续在这草原上的大风里,运转着阵法,风力、云气、沙尘、和火热等自然的要素随着阵法运转,被缓慢旋转着吸收入阵,连那空中的樊於期的虚影也收入了阵中。

这一场大战终于成就了五人共同超越龙族魂力第五境界。而风洛棠独占机缘,直接领悟到了魂力第六境界忘忧界的功力。

站在高柳城头的两位师傅,笑眼弯弯。

“不错,不错。难得!有给咱们徒儿练手的如此好的机会。”陆明法师拊掌叹道。

“你说什么啊?还是很凶险的。”格滕武师仍有些心有余悸,说道:“而且你徒弟还受伤了。”

陆明法师却说:“不妨。此乃缘法。世间难得啊。”

羌瘣坐在马上,远看近看,都不像一名骁勇悍将,倒像一名儒雅的文职官员。

他非常年轻,脸色稚嫩温润,一双好看的月牙眼,笑起来如月儿弯弯,和饱满的双唇加在一起,看上去又喜人又厚道。

如果不是羌瘣身上披的这身月白色软甲,和软甲上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的肩甲和腕甲,以及闪亮的青铜铆钉,他看上去是那样的人畜无害,完全不像会提刀的武夫。

但是羌瘣的敌人已经绝不敢这样想了。作为杨端和南路大军的前军前将,羌瘣突进的速度,可以说绝不比李信慢。

他拿下每一座城池的手段,干练而狠辣,绝无拖泥带水。大将军杨端和对他的评价就三个字“稳、准、狠。”

一路突进到此,羌瘣抬头看了看前方那座举目可及的城池。可以说这是全军突进道路上的第一个要停留的目的地,邺城。

“停。”羌瘣温和的声音响起来。前进的大军整齐划一地停下。

羌瘣转头向一个副将说道:“再给我说说这邺城的情况。”

昨夜,羌瘣大半宿没睡。他已经仔细研究了完整的作战方案,直到他觉得成竹在胸。

邺城向北距离邯郸四十里路。城池并不大,东西六里,南北也就八里。从中轴线左右的分布来看,城市整齐严谨。人口不算多,但贸易发达,还算兴盛。

此处赵国驻兵不足三千人,对上羌瘣的两万前军劲旅,实在是全无据守的可能。

羌瘣耐心的在马上听完副官的详细陈述,确认与自己心中所记得的邺城的情况全无出入。他又把攻打邺城的整个方案想了一遍,然后发出了一声轻笑。

等他听见自己笑出声来,便又想,这轻笑的样子,该不是和李信学的吧?那家伙听说已经出了井陉关。

羌瘣想到李信,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一双笑眼,更是连眸子都要看不到。他提了提双肩,立直腰杆,温和但吐字清晰的命令道:“准备攻城。”

邺城的攻守战没有悬念。守到第二天凌晨,邺城的赵**队已经是守不住了。

城破之前,仅剩的残余不足一千人的赵**兵从邺城东北门,逃出了城池,一边向后放箭,一边飞奔向漳水岸边。

在那里准备有二三十条小船。逃兵们抢上小船,拼着命的向漳水北岸划去。

还有大部分没抢到船的,全都扑通跳入冰冷的河水里,全力游向对岸。

这边秦军跟在后面连续放箭。有副将急吼吼跑来请示羌瘣要不要追。

羌瘣这回真是就笑出了声,笑骂道:“蠢!追什么追,我们又不是来杀人的,我们是来夺城的。”

当羌瘣率领大军突入城门,占领整个邺城城池时,邺城各处已是火海一片。

羌瘣一边指挥兵丁前去灭火,一边在护卫的环绕下,登上了邺城的城楼。

城墙在攻城的时候有几处坍塌。羌瘣想了想,还是命人前去维修。毕竟在邺城这个地方要呆多久,羌瘣不是很有把握。

他从城墙上向外看去。春天里清晨的阳光很柔和,照着远远的青翠连绵的山峦。近前却是一条大河,河面宽阔,水流湍急。那是奔流不息的漳水。

漳水的北岸长堤,却是一段土黄色坚实的长城。这段长城高有近十五尺,宽也有近十尺。

羌瘣往长城城墙上看去,一望便知有重兵把守。天刚放亮时逃的那些赵兵,已经早就攀着长城上垂下来的绳索回归了赵国守军。

渡过这条宽宽的漳水河确实有很多困难。而冲过那道长城的防线……

羌瘣的眼睛不笑了。他微微的眯起眼,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摩挲着腰间悬剑的剑柄处。

突击冒进不可能存在于羌瘣的作战方略里。

羌瘣这一路南路秦国大军必须守住邺城,等待北路大军的消息。只要李信推进到邯郸城北侧,羌瘣与他南北两相夹击,直取邯郸便不在话下。

羌瘣把眼睛抬高,想要透过那些高耸的山峦,向北方望去。那里应该地阔天高,不知李信那家伙,此刻是在行军还是在攻城?反正羌瘣不相信他会按兵不动。

羌瘣想起了李信该是仍然穿着他最得意的那一身重甲。

他们在分别的时候,羌瘣曾催马上前,伸手摸了摸李信那身闪着含蓄光芒的黑色重甲,调笑道:“硬倒是很硬,不知僵直成这样,你走得了路不?”

李信那时得意的说:“和长在我身上一样。随心而动。”

羌瘣没有穿重甲。虽然他也有两支左右翼的重甲骑兵,规模不同寻常。但是他仍然喜欢让风吹拂在脸上和让阳光照在肩头的感觉。

便是行军打仗、攻城略地,也改不了他对这种天然自在舒适的喜欢。

羌瘣不知道,当他在邺城的城头向北而望的时候,邯郸南被称为漳滏长城的这一段上,李牧正在极目南望。

长城上的烽燧,已经多日来接连点着烽火。滚滚的浓烟,将前两天被沙尘暴刚刚洗劫过一遍的天空,又染上了些昏暗。

李牧双手摸了摸黄土夯实的长城城墙。这种特制的黄土,夯实之后,会比石头还要坚硬。

他站在长城的城头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

从天不亮时看到对岸邺城火起,秦军破城而入;到听完了逃回来的邺城守军的军报,一直到现在,早霞都已褪去,他仍然没有说一个字。

副将欧阳尚一直守在李牧的身边。他虽然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多岁,但跟随大将军李牧,却有十年之久。从匈奴草原一直打到肥下之战。

李牧感觉到欧阳尚注视着他的目光,终于回过头,沉声问道:“有什么想说的?”

欧阳尚惊讶的轻咳了一声。大将军一直以来的沉默,让这一问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秦兵占领了邺城,已经打到了邯郸的家门口。如果我们借山势地利迅速出击,凭我们三万人,是有可能吃掉他的前军。趁秦军立足未稳,中军未到,要不要去把邺城夺回来?”

李牧认真地审视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打掉这两万人,你准备花多少兵力?两万对两万?如果大战未开,便在这邺城折损万余人,你觉得秦军后面十几万人,我们能做到次次以少胜多吗?”

欧阳尚不说话了。他最了解大将军的惯常打法,现在必然应当是坚守不出。

守住长城漳水一线,便是守住了邯郸。

邺城背后是魏国。秦军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攻陷邺城,必然和魏国早就达成了秘密的协定,没有了腹背受敌的后顾之忧。

只是如此虎视眈眈的几万人的大军,怎不令邯郸城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胆战心惊呢?如何能让年轻的赵王睡得了觉?

李牧的眉头紧锁起来,但是他又坚定的说:“打仗不是给别人看的。打仗为的是最后的胜利。”

欧阳尚拱手答道:“大将军,请放心。末将明白。”

阿媚王后一袭细粉碎花长裙,怀抱琵琶端坐在榻上。她十指轮转,玉珠走盘,把一曲《蜀调》弹得缠绵悱恻,敲人心魄。

侧卧在榻上的赵王迁,将一只手放在阿媚的腿上,仿佛这样就能体会琵琶弦音的震动,便可以更深切的抓住音调中的情感。

阿媚一曲弹完,赢迁睁开眼对她说:“继续。”

阿媚刚想拨动琵琶琴弦,继而又听见赵王迁叹气样地说道:“我只要听不到这琴声,就好像能听到兵马打仗的声音。”

他坐起身,烦闷地说:“你知不知道啊?阿媚,秦军已经堵在我们南面随时要攻邯郸。可是你看这里里外外,有哪个人真的在着急焦虑?”

阿媚轻轻答道:“不是已经派大将军李牧带兵抗秦去了吗?”

“真不知道这个大将军是怎么想的!得了虎符好几天了,没跟秦军交过一战,任由秦军夺了邺城,只守不攻。他明明有机会趁秦军没站稳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却不肯出兵。你说会不会,真的如相爷说的,拥兵自重?”

阿媚心思百转。在她这个位置上,她想还是少说话的为妙。

她不能在这个时候得罪了郭相爷,而且她还不知道,高唐门到底是什么立场。从前蜀山属于楚国,但现在已经被秦国占领,算是秦国的地盘。那高唐门是姓楚还是姓秦?

抑或因为新任掌门的缘故要改姓赵?阿媚没有主意,所以她选择露出最美最温柔的笑容,对赵王迁说道:“阿媚再给君上弹一曲吧。”

赢迁散了架一般地重又躺下,闭上眼睛,但脸上的愤懑之色还未散去。

阿媚知道赢迁刚刚讲的这些话是谁跟他说的。有郭开,有他的母后畅太后,也许还有其他什么人。

这就像她自己能够布下的凶弦,四处横亘,随时有可能割去你的性命。

阿媚又开始弹一首新的曲子。这次的曲子多少有些欢快,不知能不能让赢迁紧锁的眉头稍稍放松些。

别的不说,君上待阿媚却是极好的。阿媚望着他年轻的面庞,心中想着,要是不打仗该多好,即便他不是赵王,即便他什么都没有,还是可以这样在一起的。

不远处的阴影里,凡秋正在给王后打理衣衫。她微微偏过头,看了一眼那琴瑟和谐的小夫妻二人,心中不免叹了一口气。

刚刚收到仰度阁的最新密报指令,一定要想尽办法阻止秦国来的人见到郭开、春平侯和赵王。

凡秋很想立即把这条消息送出去。可是她知道公子嘉并不在邯郸。她该怎样联络到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