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龙蛰之宝盖流苏 > 第八卷巧安排闯秦救韩非,助逃亡赴燕探姬丹 第七十二章 说难

第二日,咸阳秦军主营校武场。

风洛棠四人飞身进入秦军校武场时,感受到的热烈气氛堪比奥运会赛场。

在校武场中心的比武台上,不断有军中好手上去切磋。周围成千上万的秦军官兵,就一层层挤在以比武台为中心的大空场上,摇旗呐喊,助威助阵。

已近正午,阳光炙热起来。虽然天气已经入秋,但大太阳底下仍然炎热。

不少的秦军士兵早就脱得光了膀子。所以,坐在军营屋顶的风洛棠四人看到的竟是一片片裸露的肌肉。

“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李信上场?”风洛棠看这一片嘈杂热烈,都有些着急了。

“好戏都压轴。”林煜说道。

“昨天他说的那刀法,还有拳法,今天咱可好好看看,偷他两招。”龙煖辰津津有味地看着比武台。

邵易说:“那没问题。他只要亮出来,咱就能够学会。”

几人高高的坐在屋顶,离校场最近的距离,一排一号,排排坐仔细的观瞧。

终于轮到李信上场,果然是身手不凡。他徒手搏击,几下便将前面攒下的选手全部踢下比武台。

紧跟着上来的,便是答应和他比上一比的蒙恬。这两个人,在比武台上的较量,太养眼了。

一个是身手矫捷如山猿野鹿,另一个则是沉稳扎实,如雄狮虎豹。

两人的拳脚功夫,似乎也是师承一脉,但是发挥出来,却各有领悟和特长。几番较量下来,一直难分胜负。

正在这时候,只见看台之上走上来一群甲胄鲜明的秦军将领,中央簇拥着一个黑袍玉带的男子。

那男子正是昨日在酒楼之上,见过李信的秦王嬴政。

风洛棠他们细看之下,见这嬴政不足三十,果然生的浓眉大眼,宽鼻阔口,很有几分天然威仪。王霸之气的气场强烈。

他一走上高处的观礼台,全场迅速鸦雀无声。所有的人禁了喝彩,近万人的沉默比欢呼起来更加有威势。

但较场上的比武并未结束。李信和蒙恬你来我往,拳掌相交撞击的声音,在鸦雀无声的校场上,显得十分清晰可闻。

这时就见李信猛跑一步,向空中一跳,抬起膝盖,就要向蒙恬的额头撞去。蒙恬一个后空翻,躲开这一膝撞,同时两掌借空翻之力,向李信推出。

李信灵巧地闪过这厚重的掌风,又从侧面向蒙恬挥起一拳,准备直捣他的后心。

而蒙恬却也灵活,前扑躲过,双手一撑地,全身平移,一个扫堂腿就要想将李信踢倒。

李信猛地就地弹起,让过扫堂腿,从空中收拳立肘,借下落之势狠狠向下面蒙恬剁来。

两人皆是身手迅速,收发自如。看台上的嬴政看到精彩之处,也免不得大声喊好。

两人直战了一百多回合,仍不分胜负。

嬴政看得欣喜,终于举起右手,大喊一声:“止!”吩咐下去发下王诏,将李信、蒙恬双双擢升为都尉,随军效力。

老将王翦也在台上,就站在秦王身侧。他摸着自己的胡须,露出满脸笑意。如此优秀的少年将领,哪个老将军见了能不喜爱,更何况又有长兄竭力推荐。

更开心的是站在他旁边的儿子王贲。王贲素来与李信和蒙恬交好,虽大两人几岁,却是一同长大的发小。

他刚才大声的喊好,激动得脸都涨红了。王贲生了一张娃娃脸,一身软甲穿在身上,更添虎背熊腰的伟岸精神。

他此时偷偷瞥了一眼父帅王翦,有心把李信、蒙恬两人都要到自己麾下,却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秦王,老实地没有开口。

嬴政吩咐将早就预备好的名刀“锦云抄”赏赐给李信,又将腰间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斩金”赏给了蒙恬。

李信和蒙恬接过名刀宝刃,一个头磕在地上,心中不免豪情万丈,意气风发。

“唉!”风洛棠叹了口气:“秦国之强果然非一人之力。少年英雄云集,踏遍天下也是必然。”

“哎,你看。”邵易用胳膊肘碰了碰风洛棠。他目光所指的,是在距离秦王很远的一群人后面。细看去竟然是韩非,身边站着高大的胡衍。

“不如这样。”林煜的目光却一直盯着王翦。

“咱们几个分个工。洛棠和邵易就跟着韩非吧。知道他是我妹的精神偶像。你们都不想他出事儿。我和煖辰跟着王翦。怎么也得摸清楚他们很快要定下来的作战方案。”

风洛棠点点头,四人就此分成两组各自行动。邵易拉着风洛棠一路跟着韩非的马车,回到了秦国为他安排的一座城中院落。

院落很清静。但是风洛棠他们发现院子周围有很多秦国的探子,来回逡巡,早就把这座院子盯得死死的。

韩非和胡衍回到院中,一进门,满脸阴郁之色的韩飞颓然跪坐下。

院子里伺候的下人们匆忙烧水,为他准备沐浴的热水。来来回回的脚步声是这座院子里唯一的声响。

韩非默默然一动不动。天色从黄昏转至入夜,直到他整个人都陷入到屋子里的完全漆黑中。

胡衍站在门外也是一直没动。这时他敲门唤道:“公子,沐浴的热汤已经准备好了。”

黑暗里的韩非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然后他费力起身,捶打了几下坐麻了的腰腿,走到隔壁的厢房宽衣解带,跨入盛满热水的木桶里。

水很热。氤氲的蒸汽腾起来,让平时看上去脸色苍白的韩非,蒙上了些许暖色。

他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守在屏风旁的胡衍终于忍不住轻轻的说道:“公子,你何必呢?你明明知道给姚贾所罗列的罪状,秦王嬴政是不会相信的。”

“姚贾现在全权负责秦国的外交。公子说他出身卑微,或者说他有政治野心,还指责他贪污受贿,勾结外藩。可是我觉得,就我这些日子了解的秦王嬴政,他既然重用姚贾,就不可能会相信你说的这些话呀。“胡衍继续道。

里面传来轻轻的一句:“我,知,道。”

“可是公子,这会让你在秦国失去秦王的信任,失去说话的立场。再有重要的事情,秦王就更加不会听公子的言论了。”胡衍的语气中遗憾而焦急。

泡在热水中的韩非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低语道:“我,知道。这样,很蠢。但是,姚贾,是,韩国,最大,的,威胁,之一。攻击,他,是,我,必须,做的。嬴政,不信,有人,也许,会信。”

他迟疑了一下接着道:“还有,如此,嬴政,必不,信我,也就,不会,用我。”

“那不重用的结果会是怎样呢?难道公子就没想到过最坏的结果吗?“胡衍着急的说道。

“最好的,放,我,走;最坏,不过,一死。”韩非答道。

“可是公子,你那篇《存韩论》送上去,秦王不但没有采信,还直接把他交给了李斯。今天我看到李斯已经将针锋相对的《平韩书》献给秦王。”胡衍道。

“针对公子提出的三个不应先取韩国的主张,他一一驳斥。恐怕秦王会更倾向于李斯的方略。”胡衍又说道。

韩非闭上眼,轻轻地摇了摇头,道:“我,知道,没有,用。可是,君尚,父王,在,我,临行,之时……”

胡衍插话道:“我知道,君上要公子一定以存韩为大任。可是,可是今天公子也听到了,嬴政说,李斯提出来说要就公子提的《存韩书》中的想法用实际行动检验。”

“秦国会派李斯亲自去韩国。如果韩国真的如公子书中所言,亲近秦国,引以为臣,便会接见李斯;如果不理睬李斯,这说明韩国完全和秦国不是一心。”胡衍道。

“如果真是这样,公子要不要派我赶紧回韩国送信。请君上无论如何善待前去试探的李斯。”胡衍问。

“不可。”韩非又摇了摇头。他非常清楚自己在韩王心中的地位。

三十几年来,韩王从未正眼瞧过他这个庶出的儿子。既不听他的言论,也不关心他的著作。

韩王怎可为了他一人,便拉下整个韩国的面子取悦李斯。从韩非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也不愿意让韩国做这个选择。

风洛棠和邵易二人赶到时,刚好听到胡衍和韩非这番对话。

两人坐在门外的台阶上,默默的听着,心下也是非常无奈。

韩非不情愿也不得已,作为特使由韩入秦。在秦国上《存韩书》,同时抨击姚贾,敌对李斯。

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以卵击石的做法,还完全击毁了秦王嬴政,见其著作而产生的好感。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风洛棠难过的说道。

“君子情怀吧。只能这样解释。“邵易说道。

这时就听胡衍大声的说:“公子,不如我们走吧。凭我一己之力,护着公子离开。既然做不到君上要求的存韩,我们至少先保住自己呀。”

韩非发出一声冷笑:“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说完他悄悄从浴桶中起身,揩干身体,换上里衣。

韩非回转卧房点上蜡烛。胡衍仍然守在他门外,絮絮叨叨地和他说着话。

穿着一身雪白里衣的韩非,默默的背对着门跪坐下,没有再出声。

他的眼前的案几上,放着一个小小的白瓷瓶。那是他刚刚无声地从书箧里翻找出来的。

他双眼盯着瓷瓶,默不作声,一脸哀色。

风洛棠看见那个小瓷瓶当时就急了。:“这是什么?毒药吗?不是秦王嬴政还没有赐死他吗?”

“这恐怕是他自己带的吧。”邵易猜测道。

“难道他已存了必死之心?真是书呆子!这值得吗?昏聩的韩王,毫无战力的韩国,值得他去家千里,客死他乡吗?”风洛棠恨不能上前去一脚踢飞那个瓷瓶。

“你要是他,你会怎么想?”邵易说道:“没有一展抱负的地方,家国即将破碎,而你又无力回天。我想他就是绝望吧。”

“绝望个屁!“风洛棠终于爆了粗口:“他不是说‘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那么懂道理的一个人,现在怎么糊涂了?”

邵易安慰的揽过她的肩头,轻轻地说:“时势使然。他写在书里的豪情,恐怕现在都变成反噬他的怒火,只能让他更加的绝望。”

胡衍还在说着什么,突然门外一阵混乱。沉重的脚步声和急促的砸门声一同传来。

“开门,开门!廷尉府拿人!”门外一片嘈杂大喊。

胡衍猛的站起来,随身的大刀出鞘,横立在门前。

却听见韩非在里面说道:“胡衍,我最后还有一事所托。”

胡衍沉声道:“公子请讲。”

“你速骑快马,赶回韩国。报告君上,秦军伐韩之心已定。请君上早做打算,积极备战。”韩非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可是公子……”胡衍还要多言却被韩非打断了。

“放心。我自有打算。你不了解李斯,他是我这一生最好的知己朋友。我会没事的。快走。”韩非的声音里有些急切。

胡衍只有一刻的犹豫,但他马上将大刀背好,冲到后院,牵出一批快马,在大门被破开的一瞬间,对着廷尉府冲进来的兵士冲撞而出,一马当先绝尘而去。

风洛棠和邵易见冲进来十来个廷尉府的差人,想到此时并不是出手的时候,便默默的看着他们,冲进房内将整肃过衣冠的韩非,戴上镣铐枷锁,塞进了囚人的马车。

风洛棠咬牙愤怒道:“说翻脸就翻脸,他还拿李斯当好朋友。”

令二人没有想到的是,廷尉府的囚车刚刚走远,远处一骑快马飞奔而来。马上竟然是气喘吁吁的李斯。

他翻身下马,推门而入,大喊着:“师兄!韩非!师兄快走!”

可是当他推开韩非的房门,见一地狼藉,突然便沉默了。

这一幕看得风洛棠也是有些糊涂。难道这李斯真的并不知道韩非的突然下狱吗?

颓然跪地的李斯猛然一震。他忽地站起身,飞身扑到门外,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风洛棠拉着邵易赶紧跟上。本来以为李斯会朝廷尉府马车的方向追去,却见他竟朝相反的方向打马飞奔。

风洛棠两人飞掠急追,终于发现,他竟连夜奔向了秦国王宫。

秦国王宫里烛火通明。没想到,这秦王嬴政还真是个勤奋的君主。此时夜已很深,他却还在那成堆的竹简中,奋笔疾书。

李斯长跪王宫殿外,禀报说有急事,要面见秦王。

嬴政抬起头想了一下,好像忽然明白为什么李斯会来。他着人传李斯进来。

李斯一进大殿就扑通跪地,叩首道:“恳请君上放过韩非。他不过一介书生,空有大志,却为韩国所累。”

嬴政轻轻的笑了,他说:“放心,我就是吓他一吓。让他不要到秦国来乱说乱动。你看他说姚贾的那些话,毫无根据和道理。这真不是一个大国特使应当讲的话呀。纯粹是诬陷。”

“君上是否还记得三年前,我去韩国,见到了十几年没见的韩非,带回了他写的书。只看他的书,我便知道,我不如韩非太多。”李斯跪伏于地继续说道:

“这部书是我拿给君上的。韩非其人也是我力荐的。我在秦国推行严法,没有什么朋友。只有韩非可以引为知己。求君上无论如何放过他。放他回去吧。”

“你知道吗?刚刚姚贾也是这样来求我的。”嬴政的话让李斯抬起头,一脸惊讶。

秦王继续说道:“他说,韩非不过韩国一介文人。有思想,却无力实现抱负。他的所说所为,其实是一种绝望的表现,自卑而绝望。所以,姚贾也请求我放过他。”

“既然你们都如此,我有什么理由不放过韩非。关他两天,你就找个理由将他驱逐回去吧。”嬴政说道:“如果你能说服他不回韩国,也许能更好的保全他。”

李斯眼中浮起一丝雾气。他重重地在地上磕了头,谢过秦王的宽仁。他心下大定,脚步沉稳的退了出去。

看到这一幕,风洛棠却有些不安了。原来没有人要杀韩非。难道真的是韩非自求绝路吗?

“不好,”她忽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只怕韩非等不到明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