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龙蛰之宝盖流苏 > 第四卷李牧军大胜肥之战,樊於期下潜仰度阁 第四十章 解语

郭开看到跪伏于地的美丽少女时,心里狠狠的刺痛了一下。

他一向不喜女人,尤其是长得美丽的女人,何况还是如此年幼稚嫩,丽质天然。

他看向伏在那女孩身后的美艳少妇问道:“这便是邯郸数一数二的大户邱家送来的?”

凡秋不敢抬头,答了声“是”。

“抬起头来,”郭开淡淡的对小女孩说道。

阿媚略微地抬起些头,用澄澈的大眼睛只望着前方那达官贵胄的锦靴。

“不过是有几分颜色,胜在年幼。有什么不同?”郭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阿媚将身子俯下更低,再拜道:“请相爷允许小女去将车中批把(琵琶)取来,为相爷弹奏一曲。”

郭开眉梢一挑,奇怪的问道:“琵琶?”

阿媚恭谨答道:“是。小女自幼研习音律,唯在这琵琶一事上有几分擅长。想弹奏一曲助相爷雅兴。”

郭开挥了挥手,便有人去车上取来阿媚包袱中装的琵琶。

阿媚将琵琶抱在怀中,跪于地上,轻轻调试了两下丝弦。纤纤玉指上莹润的指甲,划过琴弦,发出如流水一般清朗的声音。

阿媚这一首琵琶曲是赵都邯郸无人听过的一首新曲。

这曲子时而高亢如跌入深谷的湍急瀑布,时而婉转如冲入天空的孤鹤清鸣,又有时如大江东去样深沉厚重,在最后全都归于清风明月般的平静安详。

一曲弹罢,阿媚将琵琶放在身侧,复又拜伏于地道:“小女身无所长,愿将这琵琶曲音长伴大人左右。”

初听到这琵琶的美妙,郭开心下也是一惊。

他自幼的确在音律上是下过功夫的。小皇帝赢迁对于音律方面的特殊爱好,恐怕跟郭开常常带他声色歌舞场中浸淫不无关系。

所以,郭相爷是在邯郸城中,真正少数通晓音乐的人之一了。

小姑娘一出手,他便听出这女孩的琵琶弹得当真不简单,可以说是功底深厚,意境悠远。

这个女孩子确实是个对乐器音律有着极高天赋之人。

郭开愣愣的看着那小姑娘,待她弹完,还是没有将直直的目光从她手上收回。

小女孩鼓起勇气,终于仰起头看向郭开道:“请郭相爷指教。”

郭开站起身,往前走了两步,俯下身子,伸出他的手。

阿媚不知所措的将身子往后躲了躲,但还是没敢有更大的动作。

郭开的食指就这样落在了她嫣红柔软的嘴唇上。

轻一摩挲,如花瓣一般的触感,令郭开的心中漾起一丝嫉妒。

他收回手指,退后一步冷冰冰地吩咐道:“来人,送阿媚小姐回房休息。”

第二日,整个郭府上下尽知,郭开收得一名义女,尊为阿媚小姐。

郭相爷同时将凡秋作为阿媚的侍仆,一同留了下来。

传闻在王城不胫而走。上至士族,下至婢奴,无不知晓。

听说郭相爷新收义女,国色天香,风姿妖娆,但最夺人心魄的,还是她手中的琵琶,如仙乐临世,可绕梁三日不绝。闻之者无不动容而不能相忘。

六月,邯郸城的达官显贵们,都要安排夏至节的郊外野游活动。在那一天,郊外的邯山院附近,会有游人如织的赏花会。

一辆装饰精美,挂着巨大豪华帷帐的宽大马车,在奴仆护卫的前呼后拥下,也慢行至赏花会附近。

而这一日,赵国国君赢迁在相邦郭开的陪同下,乔装改扮,微服前来赏花。

十二岁的少年人,满脸掩饰不住的兴奋。快到邯山脚下时,赢迁见了远处鹤立鸡群的美丽花车,不禁好奇地要到近前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坐那样奢华的车子。

还未挤到车前,便有一阵美妙的琵琶之声传来。那乐曲对于酷爱音律的赢迁来说,简直是勾人魂魄,慑人心神。

他如醉如痴的听着,脚步不停地跟着花车,直走得越来越近。

郭开在旁边看着好笑,口中却说:“今日游人众多,君上要注意安全。不要再向那边人多处靠近。”

赢迁摆摆手说道:“不妨去问问,这琵琶如此妙不可言,是什么人在弹?”

郭开连忙谢罪道:“非是故意欺瞒君上。小女阿媚不才,自幼擅长琵琶。”

赢迁听闻此言,满心欢喜,道:“赶紧去叫她来,我要还听两曲。”

郭开在旁边露出和煦的笑容,不急不缓地说道:“自家花车,君上直接上花车与小女切磋就是了”

赢迁激动的自不待言,三跑两跳便挤到近前,攀上花车,一掀帷帐,便撞进了他今生今世躲不开的一段孽缘。

阿媚抬起柔波潋滟的双眼,白皙修长的手指在丝弦上停下,轻声道:“阿媚见过君上。”

那日,一曲琵琶被惊为天人的阿媚从此没有再回相府,而是住进了赵国王宫。

三月后,阿媚被册立为赵国王后,而郭开郭相爷从此便多了一份更加尊贵的身份,成为了整个赵国的国丈爷。

太行山青崖峰。

桓齮盘坐在光秃秃的石地上,双手握拳拄在自己膝头。他仰头望着晴空无云,但是被两边高峰夹得只剩狭窄一条的天空,默默无语。

在过去的南北征战中,什么样的困境他都遇到过。他曾经离死亡那么近,只有毫发之差,但是他都挺过来了。可是这一次,他被困绝地。

在这峰顶,深不见底的悬崖环绕四周。刀切斧凿一样的石壁,让人完全没有攀爬的可能。

所幸山峰之上,有更高峰上飞流直下的泉水瀑布,而且他们还有几十匹马。

那些在战斗中救过主人无数次,一起出生入死的战马,临死时看向主人的眼中,只有难以置信。

易马而食,只能是这百十个兵士活下去的唯一解决办法。

桓齮给将士们打气说:“樊於期不是说了,我的头还有用。我可以拿我的头,换你们活着。”

但是他忠心耿耿的将士们,每个人想的只是如何为他而死。可在这山崖绝顶之上,他们没有机会。

天空中飞过一只鹰隼,盘旋几下,又飞远了。

桓齮希望自己如果能变得很轻,像一片羽毛,被那雄鹰带着,哪怕去到北地草原,哪怕去到无人的荒漠,他总可以通过自己的挣扎活下去,而好过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

绝望的气氛,在桓齮的队伍里慢慢的滋长。人们开始烦躁,拌嘴,甚至打架,但一个失手跌下山崖的风险,每个人都尽量避免。

这是心中还有一丝希望吧。桓齮想。樊於期说的,快死的人只想着活着,为什么他现在还想那么多?难道这说明死亡的等待和来临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风洛棠骑马溜溜达达走在朱雀大街上,心底里像中毒了一样,反复哼着前两天刚学会的歌。

她可不敢唱出来。这样的歌曲在赵国还是闻所未闻呢。

马蹄轻响,她停在一个很有档次的燕脂铺前面,将马拴好,轻快地走了进去。

老板是个四五十岁的妇人,长得富态端正,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容貌定是迷人的。

女人迎上前来,软软的说道:“小姐呀,你要些什么呢?”

风洛棠想了想,在心中默念了一遍暗语,才缓缓的说出口:“我不喜欢‘红蓝花’的胭脂,有没有紫草做的‘重绛’?”

老板明显脸色一滞,但随即更是笑面如花道:“‘重绛’啊,我们这里没有。要到玄武大街上另一间铺子里去取。小姐可以到后面稍坐,我们这就遣人去拿过来。”

说完便领着风洛棠往后面走去。转过了一间堂屋,拐角处有一间僻静的房间

老板对风洛棠说道:“大人稍安勿躁,静等一刻便是。”说完又转回前面店里做事去了。

风洛棠注意到她喊自己“大人”而不是“小姐”,心中有些得意。她一边在后面背着手东转西转,一边接着哼唱她脑中赶也赶不走的歌。

等了好大一会儿,才见有人轻叩房门。

进来的正是肥累城的凡秋。

风洛棠以前虽然没有见过凡秋,但打眼一看便知道这一定是她了,因为煜哥详细形容了凡秋的容貌气质。

在风洛棠眼里从来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所以她笑眯眯的说:“凡秋姐姐,一向可好啊?”

凡秋一见风洛棠,仍然是赶紧下跪,答道:“劳大人问。大人久等了。”

风洛棠说:“没事,没事。你快起来,这样子怎么说话?”

凡秋只好拍拍膝盖站了起来,恭谨的立在一边,等着风洛棠问话。

风洛棠看她尊卑礼仪的样子,说道:“你不用拘谨。把情况说一下就好了。”

凡秋认真的想了想,就把连日以来发生的事,从邱狄安讲得阿媚,最后说自己已经被阿媚带入赵王的宫中,现在每天伺候皇后起居。

“那你有发现什么不寻常的事情?”风洛棠严肃地问。

“如果说不寻常,就是这阿媚王后除了琵琶弹得好,应该还有些其他的。”凡秋说道。

接着她又解释道:“以前在相府,清晨很早的时候,如果我去她房间,有时会发现她不在床上。可是过一会儿再去,她又像从没离开床铺,一副还没有睡醒的样子。

后来进了王宫以后,每日君上上朝之后,她便说身子累要继续睡一会。但是我发现有的时候她还是不在睡房中。

王宫之中伺候的人非常多,门前门后,屋里屋外,连走廊里到处都是人。我想不明白她到底是怎样离开的?”

“这个阿媚这么神秘?我得找机会亲自去看看。”风洛棠微眯了杏眼,若有所思。

“大人千万不要。宫中太多的侍卫。闯进去太危险了!”凡秋有些着急。

“干嘛要闯?这个你不用管了。我自有妙计。好了,凡秋姐姐,你出来久了会被人怀疑,还是快点走吧。有什么进一步的消息再告诉我。邱狄安我会派人跟着他。“风洛棠说道。

凡秋施了个礼,刚要退出去,又犹犹豫豫的好像有什么话没说。

风洛棠心领神会,马上说道:“你的儿女都很好。公子嘉已经给他们安排了私教……额,就是识字读书的老师。你放心吧。他们两个现在和公子一起住在景明宫。”

凡秋听了这话,脸上绽出开心的笑容,赶紧拜了一拜,再不多言,急匆匆推门出去了。

风洛棠用手指点着自己的下巴,静静地想了一会儿,决定赶紧去找邵易、煜哥和黑哥,一起商量一下再作打算。

樊於期正在赶回赵国的路上。

他已经把桓齮的那颗大好头颅卖给了燕国,而且卖了一个好价钱。

这一次回程他不敢再招摇,动用了自己沿途布下的谍子,一站一站隐蔽地走,走得十分的小心。

他想此事不难。等他赶回青崖峰,再施些个法术,诓走桓齮便是了。

真正值钱的只是桓齮一个人。其他的人嘛,就让他们死在青崖峰吧。至少那里空气好,山好水好,比鲜血淋漓的战死沙场要清净得多。樊於期这样想着。

已经进入太行山地界。只见前面山林草莽,郁郁葱葱。山中特有的清凉气息迎面而来。

樊於期深吸了一口气。他现在化妆成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坐在一辆破败的马车上,雇了几个丫头小子赶着马车,只说是老将朽矣,魂归故里之人。

正行驶在越往山中越渐狭窄的道路上,忽然迎面遇上一个人。

那是个高挽发髻的大胖女人,穿着一身青色的麻衣,拦在路中,底气十足的说:“我从来没到过这边儿,实在是迷路找不着北了。你们几位要往哪儿去?我能不能与你们同行?”

樊於期一见这女人胖大的模样,便心生厌恶,对下面人摆了摆手。下人们声色俱厉地说:“赶紧走开,别耽误我们行路。”

哪料那女人像块膏药一样粘上就不走,说道:“你们怎么这样啊?都是赶路的,互相就是搭个伴儿。我不吃你们的,不喝你们的,就跟着你们一起认个道,怎么就不行呢?”

樊於期此时不想惹事。他把破车上的帘子赶紧拉上,对下面人说:“快点儿走。她愿意跟着,就让她跟着吧。进了山再说。”

那大胖女人咚咚的走了两步,大声说:“你看还是有明白人。人家这位老人家是见过世面的。行了,你们前面走,我后面远远的跟着。绝不打扰你们。”

樊於期的破马车和几个下人便加快了脚程,往山里钻了进去。

而那大胖女人不紧不慢的跟着,看着明明是气喘吁吁,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的,却脚下从来不放松。远远近近,老是保持着同样的距离,一步不落的跟着呢。

李牧大军大捷的消息传来之后,不到月余,便收到了大军即将班师回朝的喜讯。

整个朱雀大街热闹了。这可是几十年来赵国最大的胜仗之后的凯旋。

等到李牧大军入城那天,朱雀大街净水泼街,黄土垫地。邯郸城恨不得半个城的人,都跑来观瞧,看看镇守边关十几年的李大将军,看看和匈奴人搏杀后又大败秦军的赵军儿郎们。

大街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有维持秩序的官兵不断的将这些拥挤在街上的人,向两旁驱开,以便于大队的军马战车可以通过。

李牧还是将主力军大部留守在沿途各个城池,还有一部分留在了邯郸城外,只带了亲军营与老将军乐乘、小将赵葱等将领们一起进城。

看着阔别多年的王城,和朱雀大街上欣喜若狂的民众,李牧的心里也有几分高兴,但是更多的是他未雨绸缪的不安。

秦国大军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一次的胜利不过是为下一次战役写的序言罢了。

他拽了拽自己的黑色披风,将残疾的双臂隐在披风当中。随着黑色骏马的起伏,李牧看见长街尽头的那座王城宫殿,越来越清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