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石缘 > 第九十六章 年末朝会3

三石缘 第九十六章 年末朝会3

作者:阿野塞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两位宰相竟然互相谦让起来,高宗皇帝对于这种朝堂上难得一见的场面满脸都是惊奇,“今天这是咋啦,自古以来左右二相没有矛盾的情况少之又少,自己登基以来更是没遇上过二相和睦相处的日子,虽然不会当堂对骂,但指桑骂槐、夹枪带棒、各不相让的情况时有发生,看来今日盖老将军带了个好头,连带两位宰相也和睦起来了。”

“两位宰相就不要互相谦让了,这样吧,毕竟李相是从军队中出来的要避避嫌,还是由杨相出任巡查大使吧,具体核查就以户部为主,吏部、大理寺、兵部配合,另外,由曙儿和晓儿为左右副使,协助杨相共同进驻军营核查贪腐,顺便学点实务。”

既然皇帝开了口,两位宰相也就住了口,杨相、二王子、三王子以及各部门的主官立即站起来一起躬身道,“微臣接旨!”

今日早朝的大部分人本来以为年末的最后一次常朝不会再有什么大的事项,没想到兵部侍郎的一个小小提议,圣上和两位宰相三言两语就做出了如此大的一个决定,近段时间可从来没听说要在军队里动刀子!看来至和六年上半年整肃军队纪律是国家政事的一条主线,这在军中不啻是一场地震啊。

许多和军中有牵连的文臣武将立即想到,回去后赶快给八姨太她大哥的小舅子打声招呼,立即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不要被钦差大臣直接抓个现行。

众臣正在心中暗暗估算这件大事是不是对自己的仕途带来什么有利或不利影响,不料又有人上前说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嗨,他娘的,这个年末事情可真多!”

这次出班的却是户部侍郎郑奇。

郑侍郎是进士出身,一出口就是一篇文言辞藻,“陛下,古语有云,“以农为本,本末并举,商事依农事立本,农事依商事流通,农商相辅相助,则百姓富足安康、国家兴旺昌盛,抑农而兴商,是为舍本逐末,重农而抑商,则物不流通,管夷吾应农商皆重,国强民富,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而前朝更重商事之发展,盛唐时岁入中工商之入四成有余,而大齐至和四年却不足两成,微臣更是通过查阅史料得知,前朝时西域各地之商事收入,足以供应安西四镇之军资及行政用度,故臣恳请国家重商事、开边贸,挟大胜之威,与契丹使团详谈全面开放边境贸易之事。”

“郑爱卿,重农抑商乃太祖皇帝亲自制定的法令,自实施以来,已历时五十余年,期间农事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寡人记的至和四年的粮食产量为开国之初的两倍有余,若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转而重视商事,是否会伤及农事,近而动摇国之根本?”

“陛下容禀,微臣之重视商事之见,非放弃对农事生产之重视,农事仍为国之根本,只是在重视农事之余,徐徐推进商事发展,为国家开辟赋税增长之新渠道。”

听了郑奇的解释,高宗皇帝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向站在左手第一排的户部尚书刘利民投去一瞥询问的目光,刘尚书立即从队列中向前一步说道,“陛下,微臣附议,汉初重视农事生产,故有文景之治,而武帝农商并重从而造就汉武盛世,臣恳请陛下和宰相公廨同意先期开启与契丹人的边贸事宜,助我大齐再创盛世。”

“两位宰相可有什么意见?”

听到高宗问话,两人立即站起身来,左相杨延躬身答道,“陛下,只要控制盐铁等严禁之物,普通商货贸易确实能为国家带来一定利益,可是为何一定要开启与敌对国家的贸易,一旦开启后又如何禁止敌方的细作?”

等杨相说完,刘尚书又开口说道,“禀圣上及两位宰相大人,只所以提议开启与契丹国的边境贸易,是因为与大齐接壤的诸多国家中,目前除契丹与东南沿海地区因盗匪猖獗无对外贸易外,而大齐与周边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贸易往来,况且契丹乃周边最为强盛之国家,与大齐之边境长达万里,一旦开启与契丹人的边境贸易,其贸易量绝对不是其他小国可比拟的。”

“刘爱卿可有对敌方细作的防范之法?”

“这……这个,陛下,微臣对军事方面不是很擅长,这个还需请教一众老将军们。”

没等一众老将军开口,站在中间的二王子黄曙向前一步躬身说道,“父皇,其实最早与契丹人开启边贸的想法是出自神策军的司马都尉刘凡之口,儿臣在凉州时与守义哥一起前往城外大校场聆听西北行营刚提升的三位司马都尉关于未来与契丹人战争方面的一些想法,记得当时三位司马都尉的发言均有不凡的见地,特别是此人提出的两个问题发人深省,对儿臣的触动很大……”

“噢,是什么问题竟然使曙儿都感到发人深省,说来听听。”

“儿臣遵旨,儿臣这就说给父皇听。”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一二十年来都是契丹人进攻、我们防守,为什么我们不能转换一下攻防角色,我们进攻,让契丹人去防守,将战火彻底引到契丹人的草原上去行不行?”

等二王子说完,不但是一众老将军,就连所有文臣都感到匪夷所思,但稍稍一想又感觉合情合理,谁规定的我们只能防守,不能进攻,其实这个道理简单的连五岁小孩都能想明白,但偏偏这一二十年内所有的文臣武将却根本没想到,但大家心里隐隐都明白,不是没想到,而是不敢想。

“第二个问题当时是针对如何获取契丹国内情报的问题,可能李相与各位老将军都已经想过,我们与契丹人的历次战争中,契丹军队对我大齐的各州各郡、甚至各军各旅的情况都知之甚详,而我们大齐对契丹国内是个什么状况却一无所知,甚至连一张较为详细的军用地图也没有。”

“这个问题事后我也多有考虑,契丹人对大齐境内的情况知之甚详,是因为契丹人多次攻进我大齐腹地,撤退时肯定暗中布下了许多细作,正是这些细作通过某种渠道向契丹国内稳定传递我方信息。”

“而我大齐对契丹国内一无所知,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将战火烧到契丹人的境内,更不用说在其国内部署细作。况且大齐自开国以来,依据契丹国与我国的敌对关系,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对该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与该国的一切官方及民间来往,从而也间接杜绝了我国获取该国信息的一切可能。”

“针对此种情况,当时神策军的刘都尉才提出开启与契丹人的边贸问题,不是要防范契丹人的细作,而是要通过开启边贸想方设法向契丹国内派遣细作,以便探知对方的国家及军事机密,至于我方的各项机密,就是不开启边贸,契丹人早已留下了足够的细作向其国内源源不断地进行着传送。”

“当然,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开启与契丹人的边贸能给大齐带来巨额回报,因为从两国的贸易物资来看,我国最需要的是契丹人的战马,而其他像牛羊肉、皮货等都不属于必需用品,但契丹人不会拿战马来与我们做交易,而我国除了盐铁以及军用物资外,其他像茶叶、丝绸、纸张等都是契丹人所必需的,故尔与契丹人的贸易绝对会对大齐带来丰厚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