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石缘 > 第九十三章 景程书坊

三石缘 第九十三章 景程书坊

作者:阿野塞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刘凡的话是说给这一桌子的人听的,但凌晗却感觉刘大哥这话是对自己又一次的表白,此前刘大哥已经说过自己是他此生的唯一,现在又听了一遍,仍然感觉欣喜不已,但眼角无意扫过旁边李敏苍白的脸色,立即反应过来小敏姐听了刘大哥这话将会更加难过。

缓缓握住李敏的手,坚定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以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轻轻说道,“小敏姐,你放心,我知道你的心意,我来给刘大哥说,他会同意的。”

李敏瞬间就明白了凌晗话中的意思,一下子握紧凌晗的手,急道,“好妹妹,你可不许胡说,那样姐姐没办法再见人了!”

“小敏姐,我会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去说,绝对不会让姐姐难受,你只要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即可。”

刘凡却根本不知道凌晗和李敏已经达成了一致对外的统一战线,由于离至和六年的春节已经剩不下多少日子,十二月十五日左右西北行营前往京城演武的队伍就要出发,他这几天要抓紧时间将手中的一些事情处理完,毕竟去京城连带路途中耗去的时间估计最少也得两个月超上。

由于王凯最近忙着筹备婚礼,没法再兼顾第二阶段的训练,王凯不在,刘凡如果再像以前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练兵仍给李敏一人,就太有点说不过去了,故尔刘凡白天基本上就在大校场中老老实实督导练兵事宜,晚上和苏叔、董子还有李敏等人又急死忙活地赶到小院中,再加上凌晗以及叔叔、惠儿、瑾儿等人,这一众人经过五六个晚上的努力,终于将自己筹谋的精准发展奔小康的起步工作基本上搞定。

王凯和阿霞的婚事定在了十二月十日,仅比董子的婚礼晚了两天,主要是王凯、董子、苏叔等人都要跟随行营前往京城阅兵,原本阿霞的意思是要等到王凯从京城回来后再办,但最终也没能拗过心劲正热的王大将军。

两家的婚礼都办的隆重列比,董子的婚礼刘凡虽然请托祁伯远做了证婚人,但在结婚的两天时间内郭怀德、李守义两人几乎从头到尾都呆在刘凡家中,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整个婚礼的过程,而与刘凡要好的马有来、张庭、耿大伟以及谢豪等人更是跑前跑后,忙了个不亦乐乎,做为大伯哥的刘凡倒是没轮到多少事。

而王凯的婚礼更是热闹非凡,由于王凯和阿霞双方在凉州都没有什么长辈亲人,王凯在征得阿霞的同意后,前往刘凡家中请托了干爹和干娘做为主婚人,而证婚人更是请了行营郭大总管亲自承担。

王凯虽然在凉州没什么亲人,但朋友却多的是,上至行营总管,下至什长伍长,一进三院的新房内满满当当到处都是前来贺喜的客人,仅这一点就在新娘阿霞面前赚足了面子。

王凯和董子的婚事虽然在军队里面也算得上是热闹事,但在至和五年十二月的凉州就好像是一片浩瀚的水域中投入了一个小石子一样没有激起多少涟漪,因为王将军结婚还是刘将军结婚,对老百姓来说连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

而真正在阖城百姓中引起热议的却是一张类似朝廷邸报的东西,虽然大小与邸报相仿,但在内容和制作上却与邸报大相径庭。

这种美其名曰古今传奇的小报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类传奇故事,间或夹杂着类似“怡红院中推出中八盘菜式,品质和上八盘相差无几,而价格却只有上八盘的五成不到;扬州香粉店中新进一种玉女桃花粉,五十老娘用后面容堪比二八少女”等一类宣传商家的文字。

而这张小报的字体竟然不是古老相传的邸报一样由文人仕子一份一份抄写而成,而是用油墨印上去的,这要花多大的代价呀?

据一些见过这种小报的人士相传,这种报纸最早出现于凉州怡红院和一家名为扬州香粉店的铺子中,都是做为赠品随手分发给前来的客人。

但令怡红院和扬州香粉店根本没想到的是报纸分发出去后,其后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打听第二期报纸有没有印发,因为这份小报的左上角明明白白写着“第一期”三个字,那就说明其后还有第二期、第三期……,而且有两篇名为笑傲江湖、和西游记的故事最后注有连载两字,说明这两个故事后面还有续集。

而正因为这份小报,怡红院和扬州香粉店这几天的营业额竟然比平时多了两成,“噢,这位公子打听传奇小报啊,请进来先喝杯茶,听小可为你慢慢道来。”“这位小姐打听传奇小报啊,估计你后天过来第二期就能拿到手,不过第一期上刊登的玉女桃花粉真不错,您要不要试试?”

打听小报的人不仅有文人仕子,而且还有待字闺中的少女、识不了多少字的军汉,甚至还有梳着垂髫或总角的儿童前来询问,“那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太好看啦,不知还有没有其他的故事?”

而少男少女们喜欢的却是一篇叫做《陈云栖》的情爱故事,甚至听说有几个读书读傻了的仕子竟然跑到附近山上的尼姑庵中探访……

现在,这份小报的始作俑者刘凡、凌晗、李敏等人正在一家名为景程书坊的新开张的店铺内忙着赶工后几期的小报素材,第二期的小报已经完稿,由做为总编和副总编的凌晗和李敏二人校对完毕后,已交给阿霞介绍过来的两名中年大叔进行活字印刷。

刘凡的计划是先准备十五期的小报,每七天发一期,这就能应付三个月时间,自己和李敏、凌晗等人早已从京城回来了。

从第四期开始不再赠送,而是在刘凡选取的怡红院、扬州香粉店等几个店铺中代售,每份十文,每期发售五百份。

具体的故事就从聊斋志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金庸全集以及四大名著中选取,这些故事刘凡记得都比较全面,只要将主要内容口述出来,由凌晗稍稍润色后即付诸印刷。

前面刘凡在小院里起的砖窑就是用来烧制泥活字的,试烧了好几窑才宣告成功,之后由凌晗根据当今的字典选取了近四千个字进行烧制,这个事情工作量就有点大,且技术上要求也比较高,刘凡在小院里起了砖窑后,经多方寻访,聘了一名技术过硬的刻工专门进行刻制和烧窑,前后已经烧了两批泥活字,另外,等一批泥活字用的差不多了,就赶快再炼制一批替换。

加上阿霞介绍过来的从洪池岭逃脱的两名中年大叔负责油墨印刷,刘凡一共雇了三名工人,在雇佣之前已与三人签订了保密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如果将其中的技术无辜泄露将承担巨额赔偿责任,且书坊开业后向每人分了少量的股份。

书坊开业后,除了这份传奇小报外,还承接各种书籍的印刷生意,也出售一些科举方面的常用书籍,但不管是印书还是购书,因采用活字印刷,成本比木刻印书降低了许多,故而图书售价也比其他书坊便宜上几成,开业没几天,生意已经非常火爆,负责经营的叔叔、惠儿、瑾儿三人已经忙的热火朝天,有时候连辰辰和玲玲两人都过来帮帮忙,至于刘凡等人离开后书坊的安全问题,刘凡临时交给阿霞的弟弟仇山代为照料。

等这些事情全部处理完毕,至和五年的十二月也已经过去了近一半,行营三个旅十二个营的阅兵队伍也要马上起程前往京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