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石缘 > 第一百零七章 长安境况

三石缘 第一百零七章 长安境况

作者:阿野塞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宗雄又续道,“其实,这李氏刀法也是来自于军中,初时创自前朝代宗年间,远祖太先公在前朝肃宗年间就追随郭令公参加平叛之战,平生历经大小五十余战,晚年创出刀法十二式,后经历代祖先逐步完善,至先父时已扩至四十八式,我从先父手中接下这刀法,经多年潜心研究,剔除其中繁复者一十二式,遂成目下三十六式刀法。”

听了李宗雄的介绍,刘凡犹豫道,“大总管,这个传给职下有点不太合……”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家训中根本没有不传于外人的说法,况且我已经将刀法传给了守义和守信二人,只是他们都不善用刀,不能对刀法中许多精妙之处融会贯通,我知道你喜欢用刀,故而希望你能将此刀法发扬广大,待以后或守敬、或鹏儿,如果在刀法上有天赋,将其回传给他们就是,这样与先祖创立这套刀法的初衷也是相承的。”

说罢,起身面朝南方,右手持刀,左手捏个刀诀,双手成环,缓缓抬起,这起手式一展,风卷荷花、推窗望月、力劈华山、顺手推舟……一招招演练下来,这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刘凡看清,故尔李宗雄的动作非常缓慢,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地方还要停下来讲解。

待李宗雄连续演练了两遍,刘凡已基本记住了三十六式刀法,躬身说道,“大总管稍事歇息,我先练练看,有什么不对的请大总管指正。”

说完拨出随身携带的玄铁宝刀,上场将三十六式刀招从头至尾逐一演练了一遍。陈虎和李敏二人均惊奇不异,这人真是天赋异禀,仅看了两遍,就将三十六式刀招记了个清清楚楚,虽然有些刀招使出来还不够圆润流畅。

李宗雄道,“看来我老头子没看错人,只演练两遍就将刀招全记下来的我也是平生仅见。”

刘凡汗颜道,“大总管谬赞,不是职下记忆力好,不知为什么,职下感觉这些招式似曾相识,学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故而在大总管只教了两遍后就敢下场练给您看。”

李宗雄沉思良久,才缓缓开口说道,“可能是这套刀法来自于军中,而小刘将军也已多次经历军中实战的磨砺,因而对这套刀法上手可能就比较快,但更重要的可能你天生就对刀法有超常的接受能力。”

李宗雄说完,又对刘凡演练中存在明显问题的十来处地方一一进行指点,如此反复再三,直到刘凡能够将整套刀法毫无差错地全部掌握为止,此时太阳已经白花花地挂在了东方地平线上。

早饭的时候,刘凡在饭厅里见到了李敏的姨娘陈夫人、靖宁郡主以及她的那对金童玉女,他知道大户人家每一房都有小厨房,如果没有各自的小厨房也让仆役从大厨房里端到自已的房内吃饭,除非遇到大的节日,大家才聚到一起吃几顿饭。

看来今天大家同到饭厅中吃饭,是因为李敏昨日刚从凉州回来。

刘凡刚向两人见了礼,叫鹏儿的那位小男孩立即向刘凡说道,“叔叔、叔叔,我见过你,你是那位黑脸叔叔。”

刘凡无奈道,“你认错了吧,我是红脸叔叔。”

李敏白了刘凡一眼道,“鹏儿不可无礼,叫刘凡叔叔。”

李宗雄两手各拉起一个孩子说道,“以后不可对这位叔叔无礼,这位叔叔以后可要做你们的老师的。”

小男孩喃喃道,“爷爷,我不要这位叔叔做我的老师,我要凌晗姑姑做我的老师,凌晗姑姑长的好看。”

刘凡心里诽谤道,“他娘的,原来还是个小色鬼,你不愿意学,我还不想教你呢!”

旁边靖宁郡主笑道,“你不愿意学,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教你呢,人家可是大将军、大诗人,你还挑三拣四的。”

听了靖宁郡主的话,刘凡暗暗抹了一把冷汗,心里自语道,“这人太妖异了,难道有读心术?”

等一行人在饭桌边坐下来,靖宁郡主随口向刘凡问道,“刘将军今天不忙吧,我的两个弟弟读了你的大作,对你仰幕已久,央我将你介绍给他们。”

“嫂子,这……这这,真不巧,今天真有点事,要去……要去大慈恩寺礼佛。”

靖宁郡主狐疑地看了看刘凡,又将目光投向旁边正在小口喝粥的李敏,李敏马上放下勺子接口道,“大嫂,没错,我陪着刘凡一起去,说起来我也好多年没去过大慈恩寺了。”

刘凡暗暗松了一口气,“不错,真不亏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关键时候还是靠得住。”

“小刘将军还笃信佛法?”李宗雄接道。

“不、不是,我只是对古建筑感兴趣,今天刚好有时间想去看看。”

“噢。”

旁边靖宁郡主又说道,“说不准我们今天还能碰到呢,我想起来了,前两天和一位妹妹说好了也要去大慈恩寺礼佛,今天我刚好也没什么事。”

等出了饭厅,李敏随口问道,“真要去大慈恩寺?”

“不去怎么办,你的郡主嫂子也要去,不去不就露馅了。”

“管她作啥,我们愿意去哪儿还要向他汇报?”

“毕竟不好。”

“那好吧。守敬,去牵马,另外再套上一匹马车。”李敏立即向跟在刘凡屁股后面的李守敬说道。

“骑马不就行了,你还要坐个马车?”

“我是无所谓,难道你们家凌晗和你同乘一匹马,在长安街上招摇过市?”

“现在那敢呢,说不准今天同乘一匹马,明天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

“你知道就行。”

等三人与一众侍卫出了门,刘凡安排两人去城外军营中找董子等人,让穆青在誉写的笔录上签字画押。

与大多数达官贵人都住在城东的永兴、崇仁、胜业等几坊不同,凌晗的家却住在城西的义宁坊,是郭怀德十月份升任西北行营总管后朝廷临时分配的院子。

由于刘凡和几名侍卫昨日进城时已过酉正时分,虽然春节期间各条大街上每隔几步就在临街的树上挂了一盏形制各异的灯笼,各个坊门口也都挂上了表示喜庆的大红灯笼,但因时辰已近城内坊门关闭之时,故而路上行人私少,加之刘凡几人匆匆赶路,根本没顾上留意长安城内的情况。

此时与李敏一路行来,只见这个时代的长安城竟然不输于刘凡穿越之前的城市建设,虽然难以和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但城市规划整齐,道路宽阔。

特别是位于长安中轴线上的朱雀大街,据刘凡粗略估计,其马路宽度竟然能达到现在的双向十车道,这比刘凡穿越之前的一般中小城市的主街道还宽,据李敏介绍,整个朱雀大街都是用一尺见方的青砖铺就,而其他各条主要街道也是用青砖或平整的石板铺成,道路两侧每隔几步种植了修剪整齐的高大槐树,放眼望去,整条街上很难看到被随意遗弃的垃圾或污渍,看来对城市的管理也相当严谨。

而真正与后世大都市相媲美的却是整个城市之中熙熙攘攘的马车和行人,每条道路都设置了专用的马车道和人行道,而有些道路却不允许马车通行,相当于现在的步行街。

刘凡估计现在也就是上午巳时不到,但城内不管是马车道还是人行道,每条街道上马车和行人挤的几乎都是水泄不通。

从城东的胜业坊到城西的义宁坊这短短六七里路,平时骑马也就两刻钟时间不到,今天却足足走了近一个时辰,这大冬天的日子,刘凡和李敏两人却都走出了一身热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