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高齐说 > 59 高孝瓘初见段韶 凉风堂内再议政

高齐说 59 高孝瓘初见段韶 凉风堂内再议政

作者:第1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库莫奚一战,高演大获全胜,齐国百姓对这位能文能武的皇帝更加爱戴,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齐国在列国之中也再次名声大振。

而高演也立志要富国强兵,平父辈高欢之遗憾,灭了宇文周、突厥和南梁,一统天下。同时高演还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崇学习之风,并要求朝中官员举荐人才,为朝堂寻求贤能之士。

过了些时日,孝瓘的伤好的差不多了,高演便召集高湛、段韶、高孝瓘等人于凉风堂议政。

孝瓘来的早,便坐在堂里等着。

等了一会,门口传来脚步声,孝瓘立刻朝门口看去。

来人不是陛下,却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老人。

孝瓘立刻猜到此人便是平原王段韶,于是起身恭敬施礼,“晚辈高孝瓘见过平原王。”

来人正是平原郡王段韶,段韶之母是娄昭君的姐姐,因此段韶早年就跟在姨夫高欢身边,他和斛律金一样骁勇善战,是高欢的左膀右臂,也是齐国开国功臣。段家本家女嫁与高洋被封为昭仪,段韶长子又娶了高欢之女,因此在齐国地位家事十分显赫。齐国立国以后,段韶常年镇守边关,前段时间高演出兵库莫奚时,这才将他从边关调遣回来。

因此孝瓘与段韶并不是很熟悉,但对其名却如雷贯耳。

段韶虽已年过六十,但步履矫健,精神矍铄。他腰板绷直,面上挂着笑,如果不认识他的人第一眼看过去,定会以为是书院的教书先生,怎么都不会想到竟是统帅三军之人。

“无需多礼。”段韶伸手捋了捋胡须,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

高孝瓘声名鹊起,他想不听说都难。如今见了面,心里有些惊讶,没想到此子年纪虽轻,但仪表堂堂,气度沉稳,进退有度,当真是很少见。

“多大了?”

孝瓘答到:“今年二十有一。”

段韶感叹道:“如此年纪就能两次击败突厥军,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孝瓘道:“晚辈惭愧,不敢居功。”

段韶笑道:“哦?为何?”

孝瓘道:“我军能获胜,皆是由众将士拼死杀出来的。”

段韶敛了笑容,眼神有些动容,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孩子能如此想,着实难得。

段韶心中对孝瓘又满意了几分,有意点拨几句,“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公作美,地形有利,人心向背,缺一不可。作为主帅,固然要把握住时机,但更重要的却是人心,人心齐,可逆天改势,人心若不齐,纵使天时地利,也能一败涂地。”

孝瓘细细咀嚼段韶话中之意,半晌,拱手致谢,“谢王爷提点。”

段韶哈哈大笑,“提点谈不上,就是闲谈几句。”

二人正说着话,高湛也来了。

高湛双手插着袖,漫不经心的走了进来,“二位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段韶笑道:“正说后生可畏呢。”

高湛挑了挑眉,看了看孝瓘,“的确后生可畏,我大哥这几个儿子,各个都是人才。”

他嘴角勾着笑,说出的话漫不经心,明明是好话,听着却有些不对味。

段韶顿了顿,说道:“高祖的子孙,都不差。”

高湛闻言哈哈笑道,“表哥所言甚是。”他这个表哥向来很会做人,话说的听着让人心里舒坦。“前些日子府里来了新歌姬,编排了几个新曲儿,赶明儿让她去表哥府上给表哥解解闷。”

说完,高湛还别有深意的朝着段韶挑了挑眉。

他这个表哥,文武双全,有出将入相之才,但就是有点抠门和好色。

想当年,他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朝中官员前前后后来帮着张罗十多天,没少出力,结果他就只赐给每人一杯酒作为答谢。

后来他又看上了朝中罪臣的夫人皇甫氏,三番四次的求大哥将皇甫氏赐给他,大哥拗不过他,只得把皇甫氏赐给他。

这两件事闹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有不少人背后都在耻笑他,但他却丝毫不在意。

后来渐渐的,大家便都投其所好,经常送些美女给他。听说他还特意在城郊买了一处宅子金屋藏娇,每次回京,都要过去住几天。

段韶瞬间懂了高湛的意思,他捋着胡须,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如此,便多谢表弟了。”

二人哈哈大笑,孝瓘却皱了皱眉头,平原王那些事他也听说过,他有些不赞同他的所作所为。

这时,宫人高喊:“陛下驾到。”

高演来了,众人不再闲话,赶紧迎接高演。

高演入殿落座,待众人也都坐下后便直入正题:“线人来报,周国宇文护正在制定吞并我大齐的计划。诸爱卿都是我大齐的栋梁,今日召大家前来,就是想要说说此事,诸爱卿有何看法?”

今年四月份,周国皇帝宇文毓被权臣宇文护毒杀,临死前将帝位传给了弟弟宇文邕。宇文邕登基以来,不敢像他的两个兄长那样,和宇文护争权,反而处处讨好宇文护,朝中诸事皆听宇文护的,如此,宇文护便有了精力对外扩张。

段韶和孝瓘不语,这里除了高演就是高湛权力最大了,自然是高湛先说了。

高演也看向高湛。

高湛见大家都在看他,勾起嘴角笑了笑,“行军打仗之事还是要问平原王和兰陵王。”

高演皱了皱眉头,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自从他立了太子以后,九弟在朝堂之上便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此时,九弟将问题推给了他人,他也只好问段韶和孝瓘,“两位爱卿有何看法?”

段韶淡定的捋了捋胡须,“启禀陛下,老臣以为宇文护此举乃是虚张声势。宇文护善于弄权,不善带兵,此时若起战事,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输了,他在周国的威望便一落千丈,想要谋权篡位便再无可能。况且,宇文护之母阎氏还在我国,他不敢轻举妄动。”

高演点头,“平原王所言甚是,但宇文氏不灭,终是大患。”

段韶道:“宇文氏早晚要灭,但以齐国如今的国力,若此时大战,怕是会让他国坐收渔翁得利。”

此言不假,中原三国鼎立,若是在前几年,齐国鼎盛时期,周国必败。可是这几年齐国被高洋挥霍的就剩一个空架子,此事若起大规模战事,恐怕两败俱伤。

而南边的陈国,皇帝陈蒨此人有勇有谋,自他继位以来陈国政治清明,百姓渐渐富裕起来了。

如果此时齐周两虎相争,恐怕陈国会坐收渔翁之利。

高演皱眉,打,两败俱伤,不打,养虎为患。

“兰陵王有何看法?”

孝瓘一直在专心听政,自然没有错过六叔和九叔之间微妙的变化。但此刻,他更关注的是齐国的形势:“臣也以为宇文护不会此时出兵。对于齐国,当务之急,应该继续休养生息,强兵富国,只要足够强大,周国便不足以畏惧。然,宇文氏也不得不防。”

高演问:“如何防?

孝瓘道:“臣以为,真正当防的是宇文邕。宇文邕聪明敏达,深受宇文泰喜爱,后来宇文毓称帝,也十分倚重此人。如今,虽然他甘愿屈居权臣之下,但此人心机颇深,如果周国大权落入他手,恐怕将是劲敌。”

这时一旁的高湛抬起眼皮,不咸不淡的盯着孝瓘看了一眼,漫不经心的说到,“兴许是宇文护连杀他两个兄长,他怕了。”

孝瓘道:“此言不假,但臣以为还是应该防患于未然。”

高演沉思片刻,问段韶,“平原王以为如何?”

段韶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垂着眸子说到:“既然如此,不如试探一番。宇文护虽手握军政大权,但禁军始终由皇帝掌管。如果能在禁军大权上做文章,对于我国而言十分有利。”

“爱卿的意思是,让宇文邕和宇文护争夺禁军大权?”高演思索了片刻,立刻明白了段韶之意,拍手叫好,“爱卿此计甚妙。若宇文邕不交禁军权,便是假意屈服,与宇文护之间关系势必会紧张起来。若宇文邕交了禁军权,宇文护必定会忙于在禁军中安插亲信,掌握禁军各支军队。从宇文邕卧榻之侧入手,要比带兵打仗更为稳妥。如此,无论是何种结果,宇文护暂时都不会对我国出兵。”

段韶点头,“甚是。”

高演大喜,“就依爱卿所言。”

说完,高演叫来身边侍卫,吩咐潜伏在周国的探子,想方设法将禁军之事呈上朝堂。

高演心中高兴,又想到了段韶连年驻守边关,好不容易回来,要赏些什么才好,于是问到:“爱卿为我大齐安邦定国,劳苦功高,朕要重赏爱卿,爱卿可有什么中意的?”

闻言,段韶捋着胡须笑了,“臣谢陛下。如此,老臣就不客气了。臣刚讨了长广王府里的歌姬,如此在京郊的房子就有些小了,不知陛下可否再赐臣一座大一点的宅子?”

此言一出,堂内瞬间静悄悄的。

孝瓘眼睛都瞪圆了,这,还真敢要啊!

高湛闻言,嘴角笑意更浓了。抬头看见一向稳重的四侄子眼睛瞪的老大,“噗呲”一声,没忍住笑了出来。

高演被这一声笑惊的回了神,他没想到这个表哥对京城里的流言蜚语不光不在意,反而还要让它变本加厉。不过是他提出要赏的,人家要了也没什么不对。

“宅子恐怕没有这么大的,朕听说爱卿京郊的房子旁有一处空地,朕把空地划给爱卿,爱卿自己扩建吧。”

段韶喜滋滋的谢恩,“老臣谢陛下。”

众人出了凉风堂已接近晌午。

孝瓘走在后头,脑子里还在想着刚刚段韶讨要宅子一事。

其实在齐国,段韶与斛律金齐名,皆骁勇善战,而且相比斛律金,段韶更加善于政术,颇有国相之风。只可惜段韶的名声不怎么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既吝啬又好色,因此国人更敬重斛律金。

孝瓘有些替段韶感到惋惜。

“兰陵王可愿去老夫的宅子参观一番?”

前方忽然传来声音,孝瓘抬头,这才发现他已经走到了宫门口,段韶正笑呵呵的看着他。

孝瓘笑的有些尴尬,“晚辈还有事,改日再去拜访。”

段韶笑着摇了摇头:“也好,就此别过。”

段韶潇洒的上了马车,孝瓘欲言又止,他特别想提醒段韶注意风评,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段韶坐上了马车,思考了片刻,他实在不忍心看这个年轻人被折断,于是又将车帘掀开,冲正要上车的孝瓘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孝瓘不解,来到了车旁。

段韶认真的又问了一遍:“真的不去?”

孝瓘有些哭笑不得,斟酌着说到:“多谢前辈,也请前辈多注意身体。”

段韶闻言哈哈大笑:“你是在嫌弃?”

“晚辈不敢。”

段韶收敛了笑容,正色道:“记住,身为臣子,不仅要让百姓安心,还要让陛下安心。”

孝瓘有些诧异的看着段韶,他明白段韶的话中之意,可是以这种自损名声的方式让陛下安心,他做不到。

段韶看着孝瓘便知他心中所想,于是笑着摇了摇头,“还是太年轻啊。走咯。”

说完,马车缓缓离去。

孝瓘站在原地,看着马车离去的方向沉思。自古功高震主者皆没有好下场,他理解了段韶的良苦用心,但是却依旧不赞同。只要他身正,就不怕影子斜。

齐皇建二年(公元561年)初,周帝宇文邕任命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统领宫城内外宿卫军队以及部分京城驻防精锐部队,将卧榻之侧的安危交到了宇文护手中。同时,还下诏准宇文护在府邸建立了祖父宇文肱的别庙,方便宇文护祭祀。

如此,宇文护在周国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