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高齐说 > 42 孝瓘启程回京城 建功立业入朝堂

高齐说 42 孝瓘启程回京城 建功立业入朝堂

作者:第1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陉关大捷传到京城,震惊朝野。

两万齐军对五万突厥军,而且领兵的将领还是第一次带兵打仗,怎么看都有些不可思议。

同时,高孝瓘的名字也在列国传播开来,有人认为齐国又添一员猛将,也有人认为不过是侥幸获胜而已。不管怎样,一时之间,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西陉关一战。

刘起一事,斛律光虽然监管不力,但因斛律一族清君侧有功,因此功过相抵,斛律光返回肆州,继续担任刺史,驻守肆州。

次日,孝瓘便准备启程回京。斛律光拍着孝瓘的肩膀感叹,“不愧是文襄帝的儿子,这一仗打的漂亮!”

孝瓘道:“刺史大人过誉,西陉关数十年安定,皆靠刺史大人在此坐镇。”

斛律光听着很是受用:“原本打算和你好好切磋一番,但你此次回京,少不了加官进爵,再见不知何年何月。”

诏书只说了让他回京,却没说具体做什么,但明眼人都知道,孝瓘办了刘起,又以少胜多赢了突厥军,实实在在的功绩,想不升官都难。

孝瓘道:“晚辈不敢。”

斛律光道:“有何不敢?要我说,你们京城这些人就是弯弯绕绕太多。还是在边疆舒坦,敌军来了就杀!男子汉大丈夫,用拳头说话。”

他是真的不喜欢窝在京城,戍边虽苦,但天高皇帝远,心里舒坦。

孝瓘道:“刺史大人豪爽勇猛,晚辈敬佩。”

斛律光哈哈大笑,又说了几句便到了去军营巡视的时间,于是安排张仲尊将孝瓘一行送出刺史府。

孝瓘等人出了刺史府,就见道路两旁站满了百姓。

孝瓘不解:“这是?”

张仲尊道:“听说王爷要回京,百姓们不舍,来送一送王爷。”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位老伯牵着一个孩子,旁边还跟着一个中年男子。三人走过来,“噗通”一声跪在了孝瓘面前,感激涕零,“谢谢公子。”

孝瓘赶紧走过去,将老伯扶了起来:“老伯,快起来。您这是做什么?”

那老者正是王家村的老伯,小孩子便是老伯的孙子。只是旁边的男子看着有些面生。

老伯拍了拍那中年男子的手,看着孝瓘激动的说:“老大前几日已经回来了,多谢公子。”

原来那男子便是老者的大儿子。

孝瓘为老伯感到开心,“皆是陛下仁厚,老伯不必谢我。”

老伯点了点头,嘴里还是念叨:“公子是好人。”

孝瓘又问:“小儿也回来了吗?”

老伯摇了摇头,但眼中却有了希望:“托老乡打听了,小儿去筑长城,还要些时日。”

孝瓘感慨,如果没有这些夫役,没有这些百姓,又何来安宁?

想到这,孝瓘郑重的朝老伯施礼致谢。

老伯哪里受过这么大的礼,忙道:“公子,使不得使不得啊。”

孝瓘道:“您当得。”

与老伯告别之后,孝瓘又转身与众人一一告别,踏上了返京之路。

由于到京城时,天已经快黑了,孝瓘不便去宫里复命,于是便吩咐相和先回家。

奶娘在厨房忙活了大半天,还要时不时的到门口张望,看看自家公子回来没。跑进跑出的,看的孝珩都有些担心会不会累到。

“奶娘,四弟回来了,我派人告诉你,去歇着吧。”

“二公子,我不累。”奶娘脸上藏不住的喜悦。

孝珩失笑,继而又有些自嘲,自己还不是如此。一大清早下了朝便过来了,喝了一整天的茶。

四弟立了功,便能加官进爵,他着实替他高兴。

正想着,忽听得门口一阵喧闹。孝珩赶紧走了出去,就见马车缓缓停在了门口,四弟从那车上下来。

孝瓘没想到在门口就遇见了二哥,于是赶紧走过去施礼:“二哥。”

“四弟!”孝珩高兴的拍了拍孝瓘的肩膀,半年未见,自家弟弟似乎有些不一样了,似乎更加沉淀成熟了。

“西陉关一仗,四弟打的漂亮!狠狠地教训了那帮突厥人,谅他们以后也不敢再犯我边境。”

“二哥过誉了。”

孝瓘、孝珩兄弟二人边说边进了院,奶娘闻声跑了过来,见到孝瓘,眼泪就忍不住了。

“怎么瘦了这么多。有没有受伤?”

她在京城听说公子上阵杀敌,整日里提心吊胆的,就怕公子受伤。日盼夜盼,如今终于把公子盼回来了。

孝瓘笑着安慰她:“没有受伤,奶娘放心。”

奶娘提着的心终于放到肚子里,“没受伤就好,没受伤就好。”

她不求自家公子能做多大官,立多大功,只求一生安安稳稳。

“厨房做了你最爱吃的菜,一会多吃些。”

“好。”孝瓘笑着点了点头。

虽说在外天高皇帝远,自由自在,但家却在这里,到家了,心里也踏实了。

这时,一直忙进忙出搬东西的相和停了下来,“奶娘,有我爱吃的菜吗?”

“没有你的!”奶娘破涕为笑,“你都把公子照顾瘦了,还想着吃。”

相和嘻笑:“不吃哪来的力气继续照顾公子啊!”

奶娘笑骂道:“就你嘴贫!”

说说笑笑,刚刚的忧愁便烟消云散。

孝瓘吩咐相和为尉相愿收拾出来一间屋子,从此以后便住在府里,尉相愿对于做一个吃闲饭的人没什么异议。

孝瓘和孝珩去了书房。

孝珩将这半年京城所发生的事详细的说了一遍。尤其是杨愔等四位顾命大臣被杀一事。

孝珩道:“杨愔眼睛瞎了一只,太皇太后做了个金的放了进去。也没有问罪家人。”

孝瓘心情有些沉重,那次政变他从不同人的口中已经听了无数遍,他十分敬佩杨愔的才能。可是,杨愔却容不下高家。

没错,是整个高家,不单单是六叔和九叔。孝瓘想起了每次杨愔看他的眼神,都复杂而又戒备,如果不是先帝,可能此刻他还不知道会在哪里流放。

孝珩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从那之后,陛下就说不出话了。”

“什么?!”孝瓘震惊,“为何说不出话?”

“惊吓过度。陛下原本受了惊吓就有些……那日又亲眼目睹了杨愔等人的惨状,发了几天高烧,好了之后便说不出话来,神情也总是恍惚。医官说需要静养,此事被压了下来,也禁止任何人探望陛下,朝中事都是六叔和九叔在处理。”

孝瓘心中惊涛骇浪,没想到那个总是有些怯生生的看着先帝的少年,竟会受到如此伤害。

“可否能治好?”

孝珩摇了摇头,“太皇太后张罗着让六叔继位,可六叔不肯,但朝中大小事都是他做主。如今朝中局势波谲云诡,各方势力互不相让,你此次回来,要当心些。”

孝瓘点了点头,“多谢二哥。”

“自家兄弟,说什么谢字。不过我还是真羡慕你,在肆州风生水起,找个时间给二哥好好讲一讲。”

孝瓘道,“二哥谬赞,我听说二哥写了一本国策论,鼓励使者巡省四方,求政得失,省察风俗,问人疾苦,受到众人好评。”

孝珩摆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小骄傲,“不值一提。”

“对了,还有个事,母亲让我转达你。”

听说是王姨娘要转达的,孝瓘赶紧恭恭敬敬听着。

“你的亲事,靖德宫里的那位定了,是郑家的嫡长女。”

乍一听此事,孝瓘愣了愣神儿,怎么忽然间提起了亲事?

“就知道你是这个表情。”孝珩失笑:“母亲说,挑个好日子就成亲。”

“这,这么快啊。”孝瓘难得的有些紧张。

“早就定了。改日去府里,母亲再与你细说。”

“……好。”

兄弟二人又闲话几句,相和来说晚饭好了,孝珩在孝瓘处用过晚膳便回府了,明早,他们都要去上早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