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如见道心 > 第一一四章 柳暗花明

如见道心 第一一四章 柳暗花明

作者:烂桃子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李涴尘见柳若玺如此失态,不胜黯然,其叮嘱菲兰陪同宾客,遂携折梅悄然离去。

郁律等退居楼外等候,耳边微闻喁喁私语和一声声叹息。悲哀的情绪传染得极快,消沉的调帷总是让客居他乡的离人为之伤情。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笙歌还未断,丽舞还未歇。廊下宫灯高挂,湖里湖外七色花灯如雨,俱是灯船、灯塔之流。

满城火树银花始终照不亮黯淡的颜色,每一盏花灯都寄托着一颗孤独的心灵,每一束灯光都不曾想为谁而点燃,朝欢暮散的伤悲属于这里醉生梦死的每一个人。

如水中浮萍,如风中柳絮般的孤独感刺痛了心,妄想融入黑暗中疏离所有的爱恨情仇,殊不知,烛光映上脸庞,泪花悄然打湿了眼眶。

星辰寥落,人人沉浸在多愁善感的氛围里追忆往昔,天幕被悲情的阴影所掩盖。

燕辞施施然走了出来,神情间没有存亡永隔的悲痛,没有事与愿违的无奈,却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松快感。

其紧蹙的眉已经舒展,喜悦,恰似决堤的山洪朝外奔流。

这厮愁起来愁云惨淡,乐起来乐不可支,不依章法不按节奏,全然是自成一格的仙葩。

杜若洲叹道:“志残身未残,如此性情不宜修行。”

燕辞随口道:“修心不修口,这般德行安能得道?”

俩活宝看似跌宕风流,奈何腹中尽是讥讽挖苦别人的厥词,委实让人无语。

碍于菲兰在场,余人不好细问,但观燕辞诙谈谐笑,许是晗冰之事另有转机,纷纷收起了愁容。

客人雅兴不浅,菲兰笑邀群客前往灯市一游。

此时的西林坊金天华地,燃灯十里迢迢。

观灯人摩肩接踵,纷纷驻足赏玩品鉴,乐此不疲。

燕辞幼时曾游过灯市,鹦哥城人烟阜盛,百业俱兴,平民手中多有余钱,故而每逢元宵便大肆燃灯敬神,由黄昏至破晓,彻夜不休。但论花灯式样之多、造型之美、做工之细,相比此地不可同日而语。

人流如潮,你拥我挤,燕辞几个错身避让的功夫即跟伙伴失散了,钻头觅缝寻找一阵,钻进一条湖岸边夫人僻静小道。

道旁短亭里,李重楼和潘吟笺藏身灯影下卿卿我我,燕辞打算怪叫一声吓唬一下,又寻思且看他俩装什麽神弄什麽鬼。

借着花木暗影再近数步,耳中所听尽是羞人答答的淫词艳语。

李重楼这厮看似道貌岸然,谁知满口情话简直是说得天花乱坠。

良辰美景,孤男与寡女百无禁忌,何来心思防范隔墙有耳?他将潘吟笺揽入怀中胡摸乱搓,一腔风情月意如同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潘吟笺欲拒还迎,嫩啼声时断时续,偏偏还有暇呢喃道:“安分些,若让家严知晓准保打折你三条腿。”

燕辞羞臊得几欲落荒而逃,三条腿!真亏她能想得出来。

不远处传来的轻咳声惊起了一滩鸳鸯,花木丛中,数对相拥啄吻的饥渴男女仓惶逃离。

有人止步亭外,望着满城灯火指指点点,潘吟笺慌忙整妥衣裙,偏首眨眨眼,如穷猿投林般消失在了依依花树间。

若说西林坊宛如琼瑶仙境,那麽骖鹤宫便仿佛神霄绛阙一般。

骖鹤宫是潘圣临府邸,座落在西林坊中央,其构造雄伟宏丽,五色宝灯悬挂廊檐屋脊下,将这座重檐芜殿顶的兰宫映照得金碧荧煌。

殿内装潢摒弃上宾园的纤巧奢靡之风而更偏重于新奇高雅之趣,闲适逸然的风韵令人神骨俱清。

紫阁里古朴澹静,几案椅架流露出古远、隽永的质感,盆栽、宝灯、奇石、玩器苍古绝俗,颇有股自然无为的妙意。

桌上有樽,樽中无酒却留有酒香,芳馨悠长的酒味浸润着每一个毛孔。

李涴尘身着轻袍,玉体喷香,其素手提壶,酒液如银浆涌泉,再次斟满一樽。

身侧美人如玉,潘圣临却以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樽中酒漾起一圈圈波纹,恰如他的心境难以平复。

沉吟有顷,潘圣临缓缓道:“何足望传音说翻遍卷宗,并未发现有形貌修为相似之人。”

李涴尘颔首道:“连化清门都查无此人,想必是寄迹山林的苦修之士。”

“淡泊名利者虽有,但从古及今,绝无一人能熬得住枯坐百年的寂寞。”潘圣临摇头道,“邋遢道人争强之心未息,更兼好酒贪杯,绝非遁迹方外的贤士。吹笛者敛藏修为,但灵压浩如汪洋,极可能是位道行渊深的空冥期修士......”

李涴尘耸然动容,道:“空冥修者堪称一界至尊,怎会连化清门都不知晓?”

“修真之风可追溯至万余年前,不乏能人异士出没,化清门绝不可尽知。”潘圣临道,“本王是担心此人在此时此地出现别有图谋。”

李涴尘凝眸道:“祖龙令聚天下修士诛妖,莫非是为此事而来?”

潘圣临道:“臻至空冥期道行却籍籍无名,定然不被俗事多累,绝对是一心参道只求飞升之士。爱妃所言将来人看得愚不可及,此念甚是危险。”

李涴尘默然,神圣的长生路,天生注定是孤独的。以消磨年华换取更多年华来消磨,恰恰是修行的真义!

可惜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充斥在路途上形成羁绊,让崇高的追求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长生的遥不可及,令许多人遗忘了修真的初衷而更热衷于名声、权势、力量、财富衍生的快乐和幸福,最终逐一沦为怀抱雄心的失败者。

李涴尘有些迷茫也有些疲倦,恍惚间,听潘圣临问道:“柳若玺如何看待此事?”她定定神,以奇怪的声调回道:“柳峰主不知晓也不在乎那人来历。”

潘圣临皱眉道:“哦,此话怎讲?”

李涴尘道:“她说‘来人若无端生事,无疑是让羲爻坐居渔人之位而旁观鹬蚌相争。’又说‘覆巢之下,漏舟之中,唯有同舟共济方可逢凶化吉’。”

潘圣临展颜道:“此言甚善,来者淡然离去必定是因为已洞晓此理,可叹本王思虑不周。”未待李涴尘言语,又道:“柳若玺袖手旁观,却一语道破玄机,不愧是同尘苑智囊。”

李涴尘道:“柳峰主胸藏锦绣,所言字字珠玑,若能善加拉拢,当属美事。”

潘圣临断然道:“多恩多怨,寡恩寡怨,此女不宜深交!”

李涴尘讶然道:“王爷莫非意有所指?”

潘圣临略加斟酌,说出一段秘事来。

同尘苑藏迹在枯雾森林深处,建派伊始已极神秘,那时的洛望舒道法粗浅,跟一位俗家少年结庐为伴,旦夕修炼。

珞珈山份属名山大川,可惜灵气淡薄,且四季湿润多雨,清灵虫难以生养。更兼森林里披雾兽常常结队滋扰行旅,故各道门轻之弃之,任由洛望舒瞎胡闹。

多年后,洛望舒道法初成,常外出游历四方,寻仙慕友。俗家少年亦日趋成熟,蜕变成一位机敏果敢的江湖豪士,其大举阔招门人,同尘苑锋芒初露。

化清、伽蓝传承千余年,普天道门无不臣服,其领袖群伦的诀窍在于不予余力的压制潜在威胁。

两派暗联欲进剿同尘苑,可惜时机不佳,有人突然爆料说当年大荒墟正邪之战,曾有位仙界佛修参与其中,甚至还是直接引发对抗的导火索,其身怀白日飞昇的圣药和笑傲诸界的大秘密。佛修战后重伤待毙,因无力返回仙界而藏在隐秘之地疗伤。

天下修士闻风而动,大肆探究佛修下落,化清门、伽蓝寺争先恐后,再无余暇顾及同尘苑。

此事持续多年,无果而终,恰恰洛望舒流落异界,经历重重奇遇后重返山门闭关,化清、伽蓝的掌舵人幡然惊醒,即刻着人弹压。

同尘苑兴亡所系之际,其互为莫逆的澈羽岛多番维护,极力跟两大道门周旋。在此期间,听说那位俗家少年忙于冲击境界,不慎走火入魔而亡。

待洛望舒破关而出,一举跃居为空冥期修者,才彻底揭开了同尘苑神秘的面纱。

其实,珞珈山上灵气之浓密更胜过别处,甚至可以弥补清灵虫绝迹的缺憾。洛望舒图谋占据一席之地,早在百年前就已布置拘灵大阵封锁灵山,避免灵气外泄,此举完全瞒过了世人的耳目。

此后,洛望舒登高一呼,数位化婴至友联袂来投,将灾祸消弭于无形之中。

化清、伽蓝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不得不偃旗息鼓,替同尘苑正名,列其为地极四派之一。

时至今日,同尘苑人才济济,羽翼已丰,可打破道门平衡,可左右天下局势。

潘圣临无缘无故诉说这段秘辛,让李涴尘听罢隐隐不安。值此非常时期,任何细微的变化都有望搅动今日之局,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变故。

潘圣临道:“修真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道门中一旦出现空冥期修士即可圈地修行,别派不得无端刁难。此举宣称是利于强化一界实力而防范异界侵扰,但话说得动听,主因终归还是趋于半步仙修境的存在不宜招惹。譬如大乘府空冥期修士萧烛远,其境界虽高却不善于实战,早期就受尽了压制和欺辱,直至组建蟠渊盟后,境遇才稍有改观。”

关于此事,李涴尘并不陌生,压制大乘府的崛起,西林坊就居功甚伟。

潘圣临续道:“洛望舒、萧烛远受其害而明其理,到底在年余前缔结盟约,誓言祸福与共。消息哄传天下,诸道门均加以谴责,说置此外患扰攘之时,此举无助于道门团结。此外,传闻青冥之徒失踪一事,始作俑者即是化清、伽蓝门人,旧恨未了又添新仇,足够让洛望舒使心憋气的。”

潘圣临放言高论,恰似坐拥天下的王者在指点江山。

[纵横中文网连载,请支持正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