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锦衣行 > 第2章 太监掌兵

明末锦衣行 第2章 太监掌兵

作者:星星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辈子老子是个好兵,这辈子也绝对不能当个怂兵!”

此时王承恩已经宣读完了圣旨,接下来开始用他那公鸭嗓誓师了。

“各位不必惊慌。依砸家来看闯贼没什么了不起的,别看眼前打了几个胜仗,占了几块地盘儿,不过是一时侥幸得逞而已,凭这些个泥腿子岂能够长久?吃进去的到时候让他加倍吐出来。关外的达子何其凶猛?屡次叩关来势汹汹,可结果呢?我大明200多年的国祚,岂是这些泥腿子能够撼动的?”

说到这里,王承恩一脸的轻蔑和得意之色。顿了顿又道:“据可靠消息,宁武关一战,闯贼伤兵损将,一下子就折损了八万人马,不要忘了宁武关只有一万军兵,这说明什么?说明闯贼的人马皆是一些乌合之众。”

“可惜的是周总兵不幸阵亡,然而我大明藏龙卧虎,远的不说京畿一带诸如周总兵这样的武将当然不乏其人。”

“闯贼狗屁的雄兵百万?那纯粹是唬人的,兵不厌诈嘛。据砸家所知,李自成这次只带来的人马不过20万,加上收编的降族败类,再减去一路上折损10多万人马,眼前闯贼充其量也就10来万人。”

“我们眼下有多少军队大家可曾知晓?实不相瞒,九城兵马司有15万精兵,再加上我们锦衣卫的不足10万人,20多万人马。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闯贼这些乌合之众远非能比。而且我们守城,以逸待劳,闯贼远道而来属于疲惫之师,京城城高池深,防守严密,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凭他这十来万乌合之众如何能攻得下?”

“而且陛下早已经传下旨意,各路勤王之师早已经在路上了。离我们这儿比较近的有,辽东总兵吴三桂带领的8万关宁铁骑已经开到了滦州,还有蓟辽总督王永吉、山东总兵刘泽清,京营名将黄得功均在日夜兼程率师勤王,这几路大军不日必到京畿,那时闯贼腹背受敌,商骆之战将重现,比鞑子叩关下场会更惨。”

“万岁爷吉人自有天相,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各位只需坚守数日,便可赢得蟒袍斗牛飞鱼加身,封妻荫子,尔等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到啦!哈哈哈……”

王承恩说的满嘴子涂抹星乱飞,最后径自哈哈大笑起来。

要说中国历史上太监能掌兵的朝代,当然首推大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除此之外太监掌兵也算是大明朝的一个特色了。

这当然与皇上的个性有关,大明朝的皇上大都是这个德性,宁愿相信太监,也不愿相信领兵大臣。因此凡有将帅出征,必有太监监军,或直接统领。

这固然有很多弊端,不然的话卢象升也不会那么快战死沙场,他带领的天雄军也不会烟消云散。但是历史上谙练兵甲的太监也大有人在,如北宋时期的太监秦翰,永乐大帝时期的太监郑和等,都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的统帅。

远的不说就拿明末的崇祯时代来说,曾经提督京营的太监卢九德也是其一。别看这位卢太监不能行男人之事,但是战场上还是个真男人,领兵带队平贼荡寇打了不少胜仗,还战胜过李自成呢,据说名将黄德功,刘泽清和高杰等都在他的手下混过,还深得他的真传。

眼前的王承恩也是个知兵的典型,吴三桂的老爹吴襄提督经营,身为司礼监秉笔的王承恩为监军,别说还有两下子的,这一番话把几万锦衣卫忽悠的不轻。

这些从没上过战场的锦衣卫顿时热血沸腾的,恨不得现在立马就登上城头甘当炮灰。

号称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之锦衣卫降闯之第一人的锦衣卫头子骆养性别看没骨气,但是其溜须拍马顺风揭屁的功夫还是一流的,不失时机地赶紧振臂高呼:“请厂公放心,我等必然以死报国,马革裹尸,誓死保卫京城!”

“以死报国!誓死保卫京城!必胜……”

他这一带头起了轰动效应,下面纷纷振臂高呼。

数万人一齐呐喊果然不得了,响彻天地。

但是只有一个人没有动静,那就是北镇第五千户刘卫国。

此时他的嘴角往下耷拉着,露出了冷冷的笑意。

“王太监你骗鬼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