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 第五百零一章 顿时觉得不寒而栗

第五百零一章 顿时觉得不寒而栗

段纶睁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官道,失声叫道:“这不可能啊仅仅是一天时间,就已经做到了这种地步?

换做是他们工部来做,光是长安城门口的官道,铺好就需要一个月时间。

而现在,水泥路已经铺出了长安城外的范围,看到这里,段纶就感觉不寒而栗。

何止是他,文武百官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裴寂神色凝重,感觉心都慌乱,这跟昨天说好的完全不一样。

看这样子,小皇帝好像真能把这件事做成!

该死!裴寂暗骂了一声,做成别的事也就罢了,偏偏做成这件事,那钱就甭想从秦王府中要到手。

“来人!”裴寂瞪视着段纶,忍不住大喝了一声。

一旁的封德彝、萧璃、陈叔达纷纷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裴寂望着段纶,指了指三人手里的东西,板着脸说道:“段尚书,刚才在工部,你可是说了,拿人头担保陛下做不到这件事!”

“可是现在,你看看,不到一天时间,陛下派元从禁军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你是不是该给百官一个交代?”

段纶看向三人手中的东西,只觉得头皮发麻。

封德彝手里拿着一条麻绳。

陈叔达手中拿着一条白绫。

萧宇更狠,从怀中掏出了一把短刀。

封德彝皮笑肉不笑说道:

“段尚书,是你把头伸进去,还是由老夫帮你把头按进去?”

陈叔达黑着脸说道:“段尚书,老夫这白绫可结实了,你忍着点,很快就过去,眼睛一闭一睁,你下辈子就能做个好人。”

“跟他费这个话干什么!”萧璃吹胡子瞪眼,扬了扬手中的短刀,大喝道:“一刀就完事!”

段纶喉咙颤动了一下,冷汗都流了下来,但却没有在意他们三人的威胁。

身为工部尚书,段纶拿定他们不敢对自己怎么样,三位丞相也不过就是做做样子,发泄怒火而已。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小皇帝是怎么做到的。

段纶深吸了一口气,俯下身子注视着官道。

官道上重重抹了一层灰色的东西,拿手一捏,放在鼻子上闻了闻。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

段纶眼眸一亮,自言自语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还真可以办得到。”

裴寂瞅着他:“段尚书,你一个人在那嘀嘀咕咕什么呢?

“水泥,是水泥!”

段纶站直身体,激动的说道:“你们还没有弄明白吗,陛下之所以敢打包票,说他一定能成功,靠的就是这个!”

水泥?众人神色一怔,这个词并不是没有听到过,当时建造望廷书院的时候,李泰用的就是水泥。

段纶自言自语说道:“我之前还以为,这东西只能盖楼,没想到竟然还可以铺路,这东西,简直是神兵利器啊,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你别这么说,你这么说我们心里就更难受了...百官们神色复杂的看着他,听得出来段纶言语之中的意思,是他确定李泰真的可以办到。

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更糟了!

户部侍郎孙伏伽痛心疾首,“你还有脸高兴,你难道忘了,陛下可是从户部拿了20万贯!”

“如果他真的办成事,陛下手中的150万两黄金,就跟咱们无缘了!”

说着,孙伏伽声音都哽咽了,身为管理大唐钱袋子的户部侍郎,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国库中更需要这笔钱。三省六部十二司,每次都找他要钱,

之前国库充盈,他都是大手一挥,要钱?

给你,谁还没点钱呢!

可是现在,经过这几个月来的支出,孙伏伽慌了,造孽啊,各部府衙的大臣们,特么是貔貅吗,怎么这么能花钱。

不仅是李泰想问,连孙伏伽也想问问,特么你们把钱都用在哪了?

但如果真问,这帮人却又能给你拿出各个公文,告诉你钱用在哪里那里,可偏偏孙伏伽肉眼看不到效果。

现在国库又空了。

小皇帝手里却有一百五十万两黄金,孙伏伽看的眼馋,他也相信,三省六部十二司的大臣们,同样眼馋。

现在重要的,就是从小皇帝手中,把钱弄过来!

无论用什么办法!

听到这话,众人的脸色更复杂了几分,一边庆幸大唐有小皇帝,什么事在他手中都能轻而易举的解决,一边又十分悲痛。

小皇帝自己有150万两黄金不用,非要用朝廷的20万贯。

本来他们都在赌,李泰根本做不成,但是他现在真成了!

对于百官而言,虽说是好事,但是国库中却少了20万贯。

“你说现在怎么办?”

“依我看,陛下的那钱咱们是彻底要不到,咱们还是想其他办法弄钱吧。”

“唉,我就说咱们不是陛下的对手,陛下敢应承这件事,里面肯定有问题!

听着百官们小声议论,裴寂没好气道:

“说这些有什么用。”

有这脑子,还不如赶紧想一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段纶忽然开口说道:“还有一个办法,现在是时候用出这个杀手锏!”

嗯?杀手锏?听到这三个字,众人纷纷看见了他。

裴寂惊疑问道:“段尚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杀手锏?”

段纶神色肃然的望着他,又看了看文武百官,沉声说道:

“之前本官说过,可以借用长安城外,官道上尘埃四起,来让陛下出钱。”

裴寂摆了摆手说道:“这件事不是失败了吗?”

“这件事是失败,但是我当时还提到一个词。”段纶吐字说道:“山里。”

山里?众人眉头一挑,凝视着他,竖起耳朵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段纶继续道:“你们可知道,我大唐在籍百姓多少?有数百万户!”

“但是我大唐百姓真正加起来的人口,万万不止这个数。”

“但之所以在籍人口只有这些,是因为更多的人,他们为了躲避祸乱,逃到了山里,成为山民。”

段纶扬起手指,指向秦岭山脉的方向,一脸认真说道:“这些山民,不用向朝廷赋税,俨然和大唐脱钩了一样。”

“但事实上,他们还是我大唐的百姓,但因为他们现在成了山民,却不用像大唐赋税,你们说,这是不是个机会?”

听到这话,众人神色逐渐凝重起来,从段纶的言语之中,听出他真正的意思。

段纶是想说,朝廷税收远远不足的原因之一,是不少百姓跑到了山里,从而不向朝廷纳税。

如果将他们从山里迁出来,他们就自然而然的,要给朝廷赋税。

如此一来,朝廷每年从百姓们身上征得的税收,将会成倍的增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