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杠精出世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杠精出世

作者:青子花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杠精出世

李泰眼角余光将这一幕看在眼里,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啪’的一下合起手里的奏折,奶声奶气道:“沈炼,你去帮我办一件事。”

说着,他招手让沈炼过来,低声在他耳畔说了一番话。

沈炼听得一阵点头,随即抱拳应了一声,在众人的困惑目光中,转身大步离去。

“来,我们继续看奏折。”

李泰盘腿坐在软塌上,再次拿起一个奏折,仍旧有一些是刑案,但一眼看过去都是无异议,便拿起笔直接批复。

众人在一旁看着他。

裴寂看了一眼刘氏,低声道:“陛下,是否要差人将她送回牢狱?”

李泰摇了摇头,“不用,让她待在这吧。

众人默然不做声,安静的看着他批复奏折。

很快,沈炼回到大殿,神色凝重道“陛下,臣回来了。”

李泰眨眼道:“结果如何?

沈炼深吸了口气,神色肃然道:“正如陛下所料,完全一样。

猪口中有灰,杀死掉的猪,口中无灰然后再验那死者,其口中无灰,说明是死后放的火,此妇随即服罪。”

嘶--

众人不由倒吸了口凉气,尤其是杜淹和孙敬,齐齐神色微变,哪里听不出李泰话中意思,这分明就是告诉他们,用这个办法,便可以查明,刘氏究竟是不是杀夫案的凶手了!

一旁的刘氏猛地抬头,吃惊看着李泰。

裴寂、陈叔达、封德彝、萧瑀四人,脸色凝重了许多,他们注意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注意到李泰读的书,这书怕不是论语春秋诗经孟子,而是自成一系的断案之书!

陛下怎么连这书都读?!他到底读过多少书!

想到这,四人面面相觑,忽然想起来,陛下跟以往帝王都不一样,这可是一位能把几十万字《三国志》倒背如流的主儿。

但现在看来,还是小看他了!

现在不是跟陛下比读了多少本书的问题,而是陛下读的书,好像也太杂了一些,怎么什么都有!

而此时,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目光古怪的望着他,李元吉好奇道:“陛下,张举这个官吏,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泰额了一下,这我跟你怎么说,特么书上也没写啊,想了想道:“应该是前朝人。

“这不对吧。”

李建成微眯着眼眸道:“前朝的官,臣可都记得,那些人的名字臣都背在心里前隋可从未有一个叫张举的地方父母官。”

这个杠精咋又杠上了?!

李泰瞪了他一眼,特么要是放在现代,你丫就是高速公路上的ETC,专门自动抬杠是不是。

没好气道:“那我就是记错了,可能是再往前一些的朝代。”

李建成肃然道:“臣记忆力不差,从春秋到现在的官吏名字,臣都背下来了,春秋到我大唐,都从未有过一个叫张举的官吏!”

李泰服了,特么你有这个能力?这么强的能耐你就不能用在正道上?

特么用在跟我杠上算怎么回事?你信不信老子叫你切臊子,切到忘掉这一切?”

收到李泰不善的目光,李建成讪笑了一声,连忙转移话题。

问道:“陛下,你刚才说的那个案子,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

李泰随口道:“《疑狱集》。

话音一落,李泰就感觉不对劲,坏了,《疑狱集》是二百七十年以后的和凝著作,这会儿著作人往上的祖宗三代还没出生呢....

果然,李建成眼瞳一凝,直勾勾盯视着他,道:“陛下,《疑狱集》臣未听说过。”

李泰无语道:“那是你孤陋寡闻。”

李建成语气斩钉截铁道:“这绝无可能!臣这记忆,虽然比不及陛下的过目不忘,但也比寻常人要强,从春秋到现在出现过的书册之名,臣都记在心里,绝没有《疑狱集》这本书!”

所以说,特么为什么你就不能把这么强的能力用在正道上?

非得拿出来跟我杠?还是个人吗?

剁臊子没剁够是不是啊?

李泰心中一阵腹诽,这件事过去一定要给李建成整个活,他这样一看就是最近几天清闲的开始放飞自我,全然忘记受苦受难时的样子。

“好吧,我就实话实说了。”

李泰扫视了一眼众人,嗓音稚嫩道:“刚才说的那个故事,其实是我早在心里想好的。

《疑狱集》其实也是我想写的一本书,你非得我说的明白,那我就说直接说明白吧,我摊牌了,我不装了!”

陛下竟要出书?这是要立言于万世吗?!

裴寂四人一脸惊疑,你才八岁啊,八岁你能写出个什么?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同样狐疑的看着他。

唯有杜淹此时眼眸愈发明亮,激动的望着李泰,但却没有直接说出来。

“我刚才叫沈炼出去,便是为了这件事。”

而此时,经过短暂的风波,李泰偏头看向了沈炼,奶声奶气道:“沈炼,把你刚才做事的结果,给大臣们听听!”

“喏!”

沈炼抱拳应了一声,随即抬头望向裴寂等人,沉声道:

“本侍奉陛下之诏令,取一活猪一死猪放于柴木之上焚烧,柴木皆成灰烬之后正如陛下所言,活猪口中有灰,死猪口中无灰,本侍去看了冯浏的卷宗,冯浏卷宗之中,写明其口中有灰,故而是被烧死,而非先杀后烧!"

李泰看向忽然冷汗直流的孙敬,一脸认真道:“孙县令,你来解释解释,为何你断案之时,直接认定是刘氏杀的人?"

孙敬抬起头,义正言辞道:

“陛下,正因如此,臣才认定是刘氏所为!若是被活活烧死,冯浏难道就一点感知都没有?

为何身上无挣扎痕迹?定是被刘氏先弄晕过去,而后烧之,刘氏认罪,便是证据确凿!"

李泰笑着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若是刘氏不翻供,那就真是她所为了。”

说完,李泰看向杜淹,问道:“杜淹你当初亲自查过此事,我问你,当初你见刘氏儿子时,她孩子多大年龄?"

杜淹想了想,肃然道:“臣记得其子年龄约莫五六岁。”

李泰好奇道:“她孩子五六岁,是谁告诉你的?

杜淹理所当然道:“自然是从案宗所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