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升平之世 > 长安游 第36章 听政

升平之世 长安游 第36章 听政

作者:南阁泻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6: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毛仲的案子也算是就此过去,不过却惹得朝内朝外沸沸扬扬,而依然有些不悦的就是那些与王毛仲死对头的朝臣,不过陛下一锤定音后,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此时大明宫中,唐玄宗抚着含凉殿的栏楯,面北而望,眼底的太液池遇风后时而扬起微波,粼粼波光中浮现着亭阁楼阙。湖边衰柳已经毫无生气,而秋气弥漫,鼓寒霜重。

唐玄宗披着金丝鹤氅,默然不语,俄而旁边的宦者轻声道:“陛下没忘了今日要去紫宸殿听政吧?”

“没忘,诸位大臣都到齐了?”

宦者便道:“除了中书舍人萧嵩未到,说是突发热疾,其他的人都到了。”

唐玄宗回头道:“本来找他拟旨,既然如此也不需要他来,如今官居知制诰的大臣还有齐浣,叫齐浣来吧。”宦者连忙领命,让另一位宦者前去传令,此时唐玄宗在众宦者的陪衬下,前往紫宸殿。

路上唐玄宗想着今日的听政应该有些看头,毕竟很久没有听这么多的重臣言事了,每次重臣你一言我一语后,自己便能明察清浊,施行仁政。虽然大臣们有些时候莫衷一是,但是那杆衡量轻重利弊的秤在自己心中。此次议政他准备先不作声,看看这么多重臣都如何评判,自己再做最后的决定。

当唐玄宗的御驾到紫宸殿时,所有的大臣已经在殿口了,唐玄宗下辇后快步走上殿来,后面的宦者紧跟着道:“陛下何需如此心急?当心石阶。”

唐玄宗仿佛没有听到这句话,向着殿门疾步上去,殿门口站着的大臣都纷纷跪地施礼,唐玄宗掷地有声的一句“起来吧”,将众臣都招进殿中。

殿内木案上放着许多的奏章,唐玄宗准备在今日问政时,一一处理完,此时诸臣都列队站着,唐玄宗抬眼望着诸位重臣的脸庞,缓缓道:“你们谁先来?”

姚崇自知自己身居宰辅,便要当仁不让,于是向前一步道:“微臣先来,这吏部考评后,已将许多的官吏升迁报了上来,其中广州都督宋璟上任后,可谓是勤俭爱民,在当地移风易俗,教民烧瓦代替茅草盖房,此举深得民心。所以臣请将宋璟调到中枢,请任宰臣。”

这个宋璟唐玄宗是早就听闻过的,也知道是个忠臣,此人过于守直而并不圆滑,这个性格让唐玄宗知道姚崇为何要选宋璟,姚崇对于政务善变,而宋璟对于姚崇施政会一脉相承。

此时唐玄宗道:“宋璟有功绩,不过也不能直接调任宰辅吧。”

姚崇看着此事不成,便又退入队伍中,接着唐玄宗又问道:“这是地方之政,再说说京畿吧。”

接着苏颋言道:“陛下可知长安县令裴耀卿?此人在长安城中威信极高,就单说处理政务上,此人确实是分毫不误,长安县的治安风气也进而大变。”

唐玄宗听后,方才明白这些宰辅们的心思,姚崇暂且不论,而苏颋俨然是在提拔心腹,裴耀卿如今区区一个京畿地区的下层官吏,资历颇浅,要是破格提拔,必然遭人嫉妒。所以不如就再试验两年,等到两年期限一过,再议提拔。

苏颋看着唐玄宗若有所思,就似乎明白了什么,便见机道:“既然陛下有其他想法,裴耀卿之事暂且放放吧。”

如今中书省的重臣都说完了,其他部门的官吏也不能不说了,此时御史中丞姜晦便站出来说道:“微臣有一奏报,如今土地兼并较为严重,许多的人口因生计问题都流窜不定,这样着实影响税收。”

姜晦此言,唐玄宗知道应该是个巡察四方的监察御史所奏,而姜晦也深以为然,故才能拿到这大殿上来。这御史台中最高官位便是姜晦所任的御史中丞,在唐朝御史大夫仅为赏赐功臣,实为虚职。

此时唐玄宗对姜晦的话很是关心,这历朝历代的土地兼并后果都危及社稷,而如今此事初见端倪,就不能任其发展。

于是唐玄宗便道:“此事交由御史台细细考究一番,将此事的解决方案拟出,再作定论。”

虽然唐玄宗话语寥寥几句,但是已经将整个朝会的方向转移到这件事上,其他的大臣见唐玄宗如此说来,都对此事议论纷然。

姜晦此时随即领旨,又对着唐玄宗承诺一番,表示定会将此事解决,而提出这一问题的,姜晦知道此人叫宇文融,此人也的确有些才干。

唐玄宗看着众臣此时侃侃而谈,便故意咳了几声,顿时场面又归于沉寂。突然间,唐玄宗想起来此次问政,中书舍人萧嵩没有参加,便道:“听说萧嵩病了,谁替我去看看?”

此时唐玄宗看众臣没有人答应,便道:“此时交由许国公苏颋办吧。”

苏颋连忙道:“臣自当亲自去萧嵩府上一躺,以陛下之名送去慰问。”

语罢,紫宸殿内又陷入死寂,随即唐玄宗道:“今日之朝会就此结束,请诸位不要忘了自己所守的职责,最要紧的是姜晦所奏之事,限期一月内报于阙廷,供朕考虑。”

姚崇有些惊诧,这么快就退朝了,自己原本要奏的地方上的一些事情还没有完,陛下也仅仅着眼于这土地兼并一事,至于其他的事似乎有些反感。不过既身为臣子,既然君主不愿意听,自己多说也无益。姚崇与苏颋并排走出紫宸殿,姚崇看到苏颋低头沉思着,有些心事重重。

姚崇就对着问道:“许国公在想什么呢?”

苏颋想隐匿心事,不过再一细想姚崇与自己同在中书也是友人,就也不必藏匿了。苏颋便道:“据我得知,如今不止长安城外的荒田无人耕种,其他地方荒田亦有。”

“那许国公是如何想的?”

苏颋本来只是愁一愁,无奈姚崇要问,自己也就苦涩地笑道:“暂时我觉得需要派一名得力的能臣去丈量土地,而后再遣大部农户给足优惠进行复耕,不过恐费些时日。”

姚崇却道:“此次是姜晦提出的,要是做不好,反而会有麻烦。”

姚崇与苏颋一直走出宫去,苏颋要去萧嵩家代圣上去看望,而姚崇要回府去。两人分道扬镳后,苏颋这一路坐着马车在路上驶着。此时的他有些困倦,便靠在马车中休憩一刻。

此时街上的店铺比之前打烊得早了,未到夜影垂下时,街上的人已经失去午时的热闹。有些出城的农夫扛着柴往家中跑,满身大汗淋漓,不过时而还能优哉游哉地唱一些曲子。

俄而刚才身乏体困的苏颋此时也已睁开眼,将头探出车窗外,看着那些辛劳的农夫感触良多。这些人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如今得知田地被占的多,失去了这赖以为生的产业,可就是时难年荒。

苏颋身为朝廷重臣,也不忘民生疾苦,这土地兼并就是些地主巧取豪夺,压榨农户所致,再加上这些地主买通当地官吏,偷税漏税也颇为常见,所以这些黑心地主才是罪魁祸首。

当萧府的门已经能看见时,苏颋便叫人停下马车自己款步走进去,萧府此时华灯已经点着了,整个院子里亮堂堂的。萧嵩之长子萧华此时正在院子里背书,苏颋听得真切。

苏颋走上去,萧华便挡住苏颋的去路,此时的萧华尚为年幼,便道:“你是何人竟然私闯萧府?”

苏颋有些讶异,道:“你是萧嵩的长子吧,如今也能读书了,让我看你读得什么书?”

萧华有些淘气,大喊:“有人入府。”此时萧嵩从屋中出来,见是苏颋准备行礼,却被苏颋扶起。

苏颋道:“你犯疾了不能来朝,陛下让我来看看你。”

萧嵩让下人抱走萧华,与苏颋坐下来道:“陛下念我,我十分感动。不过今日确实得了热疾,导致状态不佳,头脑不清,因此误了朝会,还请陛下包涵。”

“这倒不是问题,今日朝会本就没有议出什么,你去不去都是一样的。”

萧嵩此时道:“这是何意?”

苏颋笑道:“还能有什么意思,无非是诸位大臣议论纷然,惹陛下生气,故而陛下一怒就将朝会停止了。虽然陛下表面上没说什么,然而我与姚相都发觉了。”

萧嵩又道:“是什么事让大臣议论纷纷?”

“还不是土地兼并问题,这是御史中丞姜晦提出的问题,谁知陛下直接下令彻查此事,这样一来有些大臣就止不住了。”

萧嵩听到土地兼并的问题,也确有感受,这长安城中私占土地的地主数不胜数,就光萧嵩知道的就不少,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中许多都与朝臣勾结,所以才能如此安然地将占据土地,而没有什么人来告状。所以这也是痼疾,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处理的,这中间所要牵连的日太多了。

萧嵩此时也是叹息着,瞅着苏颋的脸色,俄而苏颋道:“这陛下托我给你带来的东西就在外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