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升平之世 > 长安游 第33章 状告

升平之世 长安游 第33章 状告

作者:南阁泻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6: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中一处高门大宅中,几棵夏时枝繁叶茂的树如今也凋零不堪,围拢着一片小湖,从门槛到屋中的路径,扫过落叶后,此时也分外的清晰。屋上朱甍碧瓦,观之大气不俗,屋内也是精雕细刻,摆设极其不凡。此时从屋内走出一人,此人峨冠博带,又面色微喜,此时屋内的家仆喊道:“老爷留步。”

随后侍从跑出来,对着此人躬身道:“老爷今日去见旧友,可不要忘了夫人的嘱咐。咱们楚国公府上的还有些未准备好的东西,今日就是重阳节了,希望老爷会友之后按时回来。”

这楚国公姜皎年轻时交好尚未称帝的临淄王李隆基,又参在先天政变,迁殿中监,受封楚国公。纵观其人也算是站对了队伍,如今便恩宠正盛。

姜皎便道:“这我知道,告诉夫人等我回来便大宴重阳节。”

姜皎出了门,也没有乘轿,一个人踽踽独行着,姜皎见得是如今的吏部尚书崔日用。此人出自博陵崔氏,此人也是如今圣上登基之前有襄助夺权的心腹之臣。

走到与崔日用相约之地,姜皎抬眼看到一幢酒楼赫然矗立在眼前,他看着招牌便自语着就是这里了。他走进去后,环视了一圈,却没有崔日用的身影。

姜皎疑惑着向二楼上走去,边走边想着崔日用约自己见面的意图,一个吏部尚书不在朝中当值,却与自己会面于酒楼,说是谈论要事,却可能是有其他的私事。

正当姜皎疑惑时,迎面过来一个人,就在姜皎面前拱手道:“楚国公这边请。”

姜皎道:“你可是崔尚书的人?”

此人点头道:“崔尚书就在前面的暖阁里,崔尚书让我问楚国公,听贵府中下人说这些天楚国公安居府中,赏花对月,也是快活平生啊。”

姜皎不知此话何意,不过在阁中看到崔日用,崔日用几句客套之词后,两人便对坐着,此时崔日用率先说道:“听说老兄近月来不问朝政之事,是准备像孤云野鹤一般,还是另有所想啊?”

此时姜皎就更不知其意了,便道:“哪有孤云野鹤的清闲,不过我不问朝政倒是不假。隔着几日我去宫中叩问一次,也就是当做履行职责了。”

“今日重阳节,本不该打扰你在家的欢事,不过有些话还是得说。”

此时崔日用摆摆手,又将那个下人屏退,把头向前一探,对着姜皎说道:“明日我想与你一同上疏,控告霍国公王毛仲的罪状。”

姜皎不解道:“这王毛仲不是当日助陛下即位的功臣吗?怎么如今也侍宠而骄,做些不当之事。”

“何止不当,此人已经引起公愤,不光是大索钱财,而私自援引官吏,充当心腹。”

“没有那样吧?这王毛仲如此行为若入陛下耳中,那岂不是重罪。”

崔日用急切道:“我怎么会骗你,王毛仲已在我这里使了不少的暗棋,将许多的亲信都安置在京中。”

姜皎惊道:“这么说是他逼你的?”

崔日用解释道:“王毛仲此人在吏部本就有同党,我这个吏部尚书因顾及太多,就开始先顺从其意,不过王毛仲却不能满足,还一直向我施压。”

姜皎此时才懂了,不过这上奏弹劾的事,也不能简单而论,王毛仲深受皇恩,陛下待其优渥,若是没有充足的证据,也难以推倒。若被其反咬一口,到时候就不是三眼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

姜皎对此事有些退却,崔日用看了出来,有些急切,又道:“看来你是不敢与我一同言事了?”

其实姜皎的意思是可以上奏,不过要密奏,而在密奏之前,先要把证据找好,这样做才能有恃无恐。

姜皎又道:“王毛仲此人我也颇为反感,但其结党营私的证据,还得崔尚书去找啊,我估计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这不怕,既然姜兄能与我一道将王毛仲此人的罪状奏出来,我自当来日在府上拜谢。”

崔日用是几朝老臣了,也能如此痛斥奸臣,这点在姜皎的眼里十分难得,大唐如今刚从拨乱反正中走出,就出现这样的奸佞存在,实在是让人唏嘘。如果王毛仲真的有此奸行,那不仅自己和崔尚书会这样痛斥,在陛下那里也绝对不会放过。陛下自践阼以来,大封功臣,同时也将曾经的乱唐的佞臣一网打尽,可见陛下决不允许奸臣当道。

崔日用对着姜皎一番致谢后,又道:“那就这样定了,我去搜罗王毛仲的罪状,你准备与我一道弹劾王毛仲。”

姜皎点点头,接着与崔日用痛饮了几杯,不过满心疑惑的他还是忍不住地说:“敢问崔尚书怎样来寻找王毛仲的罪证?这王毛仲岂会轻易将罪证露于表面。”

崔日用说道:“我已经秘密得知这王毛仲在京城近郊占据了不少的民田,用来修筑私宅,只要能将这些地方如何到王毛仲之手查清,就能解释他的罪状。而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罪状,据我查访,还不止这一条。”

姜皎听得十分震惊,虽然对王毛仲不是太了解,不过听崔日用这样说,他才意识到王毛仲为这京城百姓带来的祸患。

稍后崔日用与姜皎走出酒楼,沿着街衢走着,崔日用说:“今日是重阳节,知道姜兄要回府过节,就在此别过吧。”

姜皎也道:“就此别过。”于是姜皎便向着回府的路走去,这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所以他慢悠悠地回到家中。走到府门前时,一个家仆便在门前候着,看到姜皎回来,连忙迎进府中,边走边说道:“老爷,刚才平阳郡公薛讷来了,还带着另外一个人,说是来见您的,不过见您不在,就留下一封信便走了。”

姜皎疑惑道:“我与薛讷也不往来啊,为何今天突然至我府上。”

姜皎将那一封信拆开看后,愈发地惊奇了,这薛讷与崔日用说得竟然是同样的事,不过薛讷说得是让姜皎三日后去薛讷的住处拜会,要与自己谈及王毛仲的事。

信中还说王毛仲之事已经势成水火,若楚国公能参与共同扳倒王毛仲,那便是奇功一件。

姜皎此时将信放在桌上,不知道该干什么,直到下人来说:“国公爷,夫人在等你过重阳节了。”

姜皎才移步至府中后院,看到桌子上堆满了食物,还有一个小香炉,这重阳节拜神祭祖的事府中已经是准备得十分妥当。姜皎此时站到香炉前,拿着香火三拜后,眼睛闭上祈求了一会儿,将其插进炉中。

刚准备坐下,那边便跑来一个下人,俯身跪在姜皎面前,说:“国公爷,陛下派人来了,就在前堂,说是重阳节宫廷要赏赐国公府一些东西。”

姜皎瞋目道:“那慌什么。”

下人道:“是在下太激动了,请国公爷恕罪。”

姜皎不得不走到前堂,却见一个宫中的宦者在椅子上坐着,见他来后,便道:“楚国公请接赏赐吧。”

姜皎看着那整箱的绸缎,连忙叩首,宦者将其扶起后又道:“这些赏赐是陛下特别差我送来的,说明陛下对于楚国公还有些忆想。”

姜皎道:“是啊,我与陛下在国事未定时而交往,距今也有许多年了,陛下当年身在临淄王府,我与陛下就推杯换盏。”

此时宦者却打断道:“楚国公不必再回想当年之景,陛下此次让我来,是带着口信的。陛下以为楚国公在殿中监一职上做的不错,故而三日后在宫中摆宴,款待楚国公。”

姜皎很是恭敬地说:“多谢陛下厚恩。”

“不过最近这些日子,长安城中有个事端,前些日子有人控诉王毛仲在城外占据民田的罪状,陛下正为此事急躁呢,这王毛仲也算是陛下扶持的亲近之臣了,犯下如此事端,陛下已派人查找证据了,并且在罢免王毛仲这件事上左右不定。”

姜皎此时惊诧不已,是谁如此无畏,竟连陛下的宠臣都弹劾了,这要是被崔日用知道,就应该高兴的合不拢嘴,还有那些反对王毛仲的人此时也应该都与自己一样十分惊奇。

于是姜皎又问道:“那弹劾王毛仲的人是何人?”

“就是王毛仲身边的下人亲自跑到宫中为民叫屈。”

竟然是祸起萧墙,姜皎不禁想到王毛仲此人也是对下人疏于防范,让一个下人能将秘密全部公之于众,也能看出王毛仲此人丝毫不谨慎。不过此时王毛仲估计是在陛下作出解释,可是就算如此,陛下岂能不怪罪一二。

姜皎又问道:“那既然有此事,陛下还会摆宴吗?”

宦者道:“陛下的命令是这样下的,至于会不会推迟日期,还有待新的旨令,楚国公等着吧。”

宦者语罢,便离开了府上,姜皎此时坐在椅子上想着王毛仲的事,心里便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不知道这是一场无意之中的风波,还是人的阴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