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洋帝国 > 第七十章 坐而论道

大洋帝国 第七十章 坐而论道

作者:北思昭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霍普侯爵的小心思被洛王点了出来,便放声笑道:“哈哈哈哈,洛王爷,帝国要再开放一些,我们才能更好的做生意吧!”

洛王也笑了,这时候,洛王的侍从敲门进来,走到洛王耳边低语了几句,洛王起身对霍普侯爵点了一下头,就出了门去。

没有在酒店停留多久,径直上了车,在车里,侍从说道:“刚刚得了河景王朝的书面通知,以怀疑我们半岛银行涉嫌操纵骗取期货股市为名,扣押了我们四艘客运船。河景王朝委托葡萄牙桑坦德银行和美国银行两个银行对河景王朝内的半岛银行进行审查,履行主权国家银行业的监督权。”

见洛王皱着眉头,侍从又说:“此时的楚王在河景王朝出访。”

洛王看了一眼侍从,冷语说道:“不要自作聪明。下去吧。”

车没有开动,洛王沉着脸坐了好一会。

不过一会,洛王用手里盘着的金币敲了敲车窗,示意侍从进来。

没等侍从坐定,洛王道:“三件事。首先,明面上以半岛银行的名义回复河景王朝,同意审查,电告家里,让他们做好准备;其次,私下电告恒升国王,说,查出来一点问题,我就把整个河景王朝的半岛银行给他,查不出来,河景王朝要把铸币权给我半岛银行;最后,用省府的名义派出其他客运船去来往接送。”

“王爷,帝国没有那么大的客运船了,他们扣的就是......”侍从如实汇报道。

“我当然知道,他们就是要故意扣我们的客运船,因为客运船也可以运兵!再和河景王朝说一声,如果想了事,要谈,去双子岛和世子谈,不要和我谈。还有,将此事发给世子,让他自己看着办。”

昭嘉市 总督府

昭嘉市总督府此刻灯火通明,从文昭不知道从哪里穿了一身海军少将的军装,站在总督府后的点将台台阶之上,台阶之下,千百士兵列队整齐,在士兵和从文昭之中,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横放在哪里。

从文昭面对扩音器,清了清嗓子,对着下面千百士兵讲到:“陈纳杰将军,在调查恭亲王失踪的时候,被城里的敌人暗害,是在昭嘉城里,我们什么时候,连在自己城市里行走都会被敌人暗害?陈纳杰将军临终前,告诉我,敌人还在城里!我们不能在放纵敌人,我们要保护华王殿下,为了华王!夺回昭嘉!”

“为了华王!夺回昭嘉!”

从文昭看着千百万将士激昂的一面,这一刻他似乎有些莫名的激动,一直以来用女子生活的他,似乎那一刻有了新的冲动。

“为了华王!夺回昭嘉!”从文昭继续喊道。

“夺回昭嘉!”

几次来回嘶吼之后,从文昭露出一个妩媚的笑容,下令:“出发!!”

田子夫说的没错,楚王反了。

华都 南华公爵府

静谧得得夜里,李华迁此刻专心在吃着盘子里的鱼。

李华迁吃的是一条大黄鱼,这种鱼又有一个趣名‘月下金’,白天这鱼的鳞片是金色的,月光底下,这鱼的鳞片则是金黄色,实在是有趣的很。这鱼野的很,不好捞,只能‘水鬼’们下水去抓。整个世界范围内,只有清廷舟山府那边有。

李华迁吃这个鱼倒不是贵,而是喜欢这份鱼肉里的嫩,外面用高粱酒煎香,再用酱油、花椒、大料调味,最后再从锅里走一份小红油,这份香、酥、咸、辣中,鱼肉却不柴,必然是大师傅做的。

李华迁喜欢夜里吃鱼,点上一盏小灯,主要是借着月光吃鱼。在吃鱼时,必然坐在湖中亭子,对着一江湖水吃,旁边没有人伺候,一壶小酒,一碟米饭。

这会,是他一天难得的休闲时光。

吃的差不多了,随手摇了摇桌上的铃,这是从西方学来的花样。

听到铃声,亭子外来的小侍女,端上漱口茶水,和一碗虾仁蛋羹,漱了口之后,李华迁道:“上来吧。”

侍女听到这个吩咐,便将虾仁蛋羹,放在桌子上,行礼走了。随后,又从亭子外来了三个侍女,端着一落折子,进了亭子。

“你们讲吧。”李华迁吩咐完,便用勺子吃起了蛋羹。

这个做法叫做“讲折子”,是帝国高层内普遍一种审阅折子的方式,不用眼瞧,只用耳听,一般都是一天内不重要的常务。

一个女侍从:“内廷奏报,已调了张常侍,三日左右将进西苑伺候陛下。”

“快。从快。”李华迁吩咐完,另一个女侍从,在折子上飞快的记了一下。

这边是‘讲折子’的惯例,一人念重点,两人记下批示,事后两人比对无误,按此下发。

“内阁今日告知内廷,帝国此次庆典,可以多几处庙会,供民享此盛世,望内廷能跟各个皇家寺庙讲,开庆典庙会。内廷以为,按规矩留两所寺庙以备陛下修道、礼佛之用,其余皆可开庙,举行庆典庙会。”

“妥。”

“军府行文,再次要求华都提督署所统辖各个大区提督署的私募军,如实上报实有人数,军府要发放庆典军补。”

“用不着。”

“户部上报,‘退税港’已成良策,各地申报‘退税港’各项费纸面已汇聚1200余万两。”

“嗯。明,来一趟。”

“银作局奏报,已经和齐王达成协议,十五处金矿将不日转为银作局所属,产金4、6分成,拿4。”

“3、7分,让一分。”

“司苑局、华都提督署奏报,宜山宫初步建成,御林军已奏报审政会,要求承担防卫工作。”

“嗯。”(两个女侍从记下‘知道了’)

“海政司奏报,帝国海政司所属各大港口已有四分之三进入‘退税港’范围,其中四分之一正在同地方商谈特别政策。同此,五大港口,除双子岛北岛外,都借此吸纳了不少小港。预计今年年底,能比往年收益翻两番。”

“嗯。”

这女侍从刚准备说下一条,瞅见公爵府的管家对她使了一个眼色,便不在说话。只见管家走上几步,把一个电报夹子送了过来。

李华迁放下手里的蛋羹,接过夹子,看完之后,面色不改,道了一句:“你们下去吧,告知内廷一声,我要去见太傅。”

此刻的宫中内阁,也收到了差不多的电报,书官叫醒了已经睡下的莫海格。

莫海格起身后,同马冲山一样,冷水洗面,陡然清醒后,看着电报,叹了一口气。

“不省心的玩意。”也不知道莫海格在骂谁。

老人家自己拿出一套便服穿上,吩咐道:“找莫虎、李华迁来。”

李华迁离宫里很近,已经进宫了,等快走到内阁,才知道还叫了莫虎。

李华迁进了屋只见到莫海格闭着眼坐在上首。李华迁道:“太傅,我到了。”

莫海格没有睁眼,说道:“这次撑着了吧。”

“倒不是撑着了......”李华迁刚坐了下来。

莫虎这边也进来了,怼了一句:“是噎着了...”

莫海格睁开眼睛,说道:“我今晚读了《史记·吴王濞列传》,有些感悟,想找两位来,坐而论道。”

莫虎笑哈哈的说:“您这是又要考验我们的功课了!”

“汉朝吴王濞,两位可清楚渊源历史?”莫海格问道。

莫虎道:“骄横!”

“汉御史大夫晁错劝谏汉景帝,用了一句话,我今晚读完之后,似乎有些触动。华迁,你一向是能读懂我的,你觉得是那句话?”

“太傅渊博,况且,我也就是在陛下帐前读了一些《史记》和《资治通鉴》,实难背诵下来了。”

三个人都收到了从文昭的兵谏的电报,但三个人都绕其不谈。

政治是什么?在底层人看来,政治是官职,在中层人看来,政治是跟对人,在高层人看来,政治是懂他人。

政治是可以继承、可以传度、可以交换甚至是可以交易,而唯独不能靠所谓自我奋斗得来的,政治需要悟性!

人生太短,二十四史中的酷吏、苛吏,都是些只是顾着自我奋斗之人,太自我,不懂他人,不懂政治。

即便是坐在了高高的位置上,不过是“苛政猛于虎”罢了。

《论语》11705个字,都是在教如何懂他人!

三人都懂彼此,因此,三人即便是不谈《史记》,就是谈《西游记》都能知道彼此的意思。

大音无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比《论语》少了一半的字数,却是《论语》达不到的志高境界。

莫海格没有理会李华迁的推脱之言,而是直接问道:“景帝即位,错说上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华迁,这句话怎么解?”

李华迁:“既然太傅用一句《吴王濞列传》来问我,我便用同一篇的句子回答您‘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太傅,这是解。”

莫海格:“怨又如何?”

莫虎此时插言道:“汉朝景帝新皇登基,自然要安抚各地藩王情绪,晁错便是一个很好的‘铮臣死而稳社稷’。”

莫海格:“景帝不知藩王图谋势强,因此才会出现‘铮臣死而稳社稷’的情况,你们觉得这件事会在我们帝国上演么?”

莫虎:“两千年以来,无论是中原还是我们这一处帝国,铮臣越来越少,油臣越来越多了。”

“我们算是一个新国家,陛下改制,就是奔着一个新的汉家帝国,可以以史为镜,但不能谈古论今。”李华迁言语道。

莫海格点点头,讲到:“汉家史料一脉相承。我们送华王出去,如今他身在局中,只是为了让他知道了藩王之害,若是我们将人折在局里,是不是会出现新的景帝或者会有个晁错?”

最后,莫海格又定语道:“谁都可能是晁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