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洋帝国 > 第十六章 推荐总理

大洋帝国 第十六章 推荐总理

作者:北思昭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舒常侍点了点头,慢步走到台面之上,然后道:“此谕是陛下今早面南而宣,旨意分为四段落。”

“面南而宣”,这在口谕里面,是最高层级,需修饰后,做圣旨下发。

“上谕,朕继位已二十年,前十年稳定国朝,后十年为帝国百年计。天下气候皆有寒暑,自帝国三五年起,改良一事,趋冷缓和两年至今,万事弊端突显,然诸位大臣支撑,朕甚感得力,特此,李华迁授太子太师、莫虎授太子太保。”

说道此,舒常侍很有意思的停顿了一下,给了两人高呼‘万岁’谢恩的机会。

等忠臣良将的戏码演完,舒常侍讲:“李太师、莫太保恭喜两位。”

李华迁和莫虎应该早知此事,并未欣喜于面色,谢恩之后,包括莫海格在内都纷纷祝贺,两人官阶自此从二品升到了从一品。

也就不到几分钟,大家各自回到原位,舒常侍讲:“陛下旨意尚未结束。”话音刚落,便有换了语气继续道:“上谕,改良突显其问题需亟待解决,改良之策理应推行,朕决议选取数名大臣,填补至内阁、政事堂、军府之中,此事由尔等共同署名推荐公布。政事堂内空缺,太傅、奕儿、华天雄三人论及补充。另,政事堂、军府副职暂定4名,内阁副职暂定2名。”

这边是第二段结束,陛下的习惯就是这样,一段落下,便要议定。虽说陛下搬了西苑,其实遥控能力怎么能弱了。

华王:“华总理,你介绍下情况吧。”

华天雄上前,向无人就坐的皇位行礼后讲道:“政事堂副职现已有我和张卓、燕笙、贝志远,除我之外,其余三人都是正奉大夫,算是虚职。政事堂之下7个部门主职由副职代理,5个部门主职是由内阁官员兼职。除了主职和副职,其余下面的各司也缺员严重,刑部四年多没进几个新人了。”

说完,华天雄心里又重新理顺了一下思绪说道:“朝廷人员安排,必须经过内阁,太傅也帮助我解决不少问题,有些缺额依照皇帝批示由内阁官员兼任,统归缺部级正职13人,部级副职20余人。”

华王:“竟然缺了这么多?”

莫海格解释道:“这两年,高老还乡的多,特别是纪彬总理致仕,多名跟随他的学生也就致仕了。部门主职按惯例,需要陛下钦定,陛下两年来只让内阁同级代职,因此空下了许多。殿下,若是我们今天就定人,恐怕不现实,不如定个大概方向吧?”

华王:“您讲。”

莫海格:“华总理回去写清明细,按惯例先定夺部门的正副职务,再研究其他。总体把握,按德品、述职等考评,酌情从各省上调一批官员,按推荐、资历等情况,从内阁等朝廷内调派官员任职,按事业、能力,晋升原部门各能吏,这期间吏部,暂由内阁协理,您看可行。”

华王点了点头,追加了一句:“此事以朝廷为主,原属为辅,省调次之,这个太傅觉得如何?”

莫海格:“华王殿下思虑周全。”

华王:“军府哪边,陛下有没有什么旨意?”

莫虎插言道:“军府提升,按惯例,军府提出名单,陛下钦定。如今军府内部空缺较少,不同于政事堂,待我草拟后,上报至审政会讨论。”

李华迁:“我无异议,但是不少常侍可以转为官员的,你们也得考虑。”

莫海格点了点头,转头看向吴佩航和华天雄,两人也表示无异议。

“继续吧,舒常侍。这事我们需要等等,可按惯例上报。”华王称呼道。

舒常侍点头表示知道,再次走到皇位前站定,讲到:“上谕,政事堂总理缺位已有两年,国际一直将其视为帝国政府之首脑,朕决议自京内三品、京外从二品及以上,选三人入审政会议事,择其一为总理事务大臣,其外二人任军府或政事堂副职,望各位出于公心,协定后,推荐于朕,待祝典之时对外公布。公布之后,政事堂总理即为审政会首脑,同审政会诸位以代国政。”

以代国政,这四个字,对几位都是不小的冲击,但这句话出来,只能将政事堂总理职务指向一人,而这一人,恰恰是最不能威胁陛下的,这人便是——华王。

李华迁:“舒常侍,陛下还没有其他要点。”

舒常侍:“总理事务大臣本就是从一品实职,陛下言语,可自荐。陛下也嘱咐,自他登基之日,审政会内外朝官员最多时候仅五人,从未多余,如今再增三人,是想审政会更为有力一些,希望诸位能从德、政两字论及。”

李华迁:“太傅您算是局外人,你定个调子吧。”

莫海格:“我推荐华王殿下,华王虽无官阶,华王的王爵是五岳王爵,当属从一品,故此,符合要求,臣推荐华王殿下任总理事务大臣。”

“臣等,复议。”

众臣心知肚明的、默契的、流程一般的水到渠成。

政事堂总理事务大臣这个位置,早先一直是朝廷首辅,内阁內相则为朝廷次辅,如今两辅缺失,则虚职的太傅成了实质上的朝廷当家,若是政事堂总理事务大臣由华王受封,则对当前的审政会影响没有明显变化,毕竟华王名不正言不顺的参政已久,就是给了实职,这太傅依然是实质上的首辅,其余诸位手中权责一丁点也不会影响,影响最大的则是外朝的些许事务罢了,这是最好也是最佳的选择。

舒常侍又讲:“陛下嘱咐过,这两人,广开言论,可先考虑军府副职。不过这两人,要有军功之人,特别是当年对外军事上有建树的,其级别也符合从二品的。”

莫海格:“这军府的事,我等不便参与,还请莫虎自提。”

莫虎一愣,说道:“军府从二品大多闲职,陛下是要启闲?”

舒常侍:“这个陛下没仔细吩咐,还是元帅定吧。”

莫虎笑了下:“各位都清楚,军府主席二品职务,副主席自然是从二品,如今三年未设副主席。如今设立,是陛下圣明之举。按照军衔看从二品就是大将军衔,根据吏部惯例,理应优先从此挑选,如今帝国内大将军衔7人,除了四位王爷,还有石权,夏泽,齐碑三人,夏泽将军大家都知道,八十多岁了,前些日子我还见过一面,佝偻的厉害,不靠拐则不能行。石权和齐碑则是六十多岁,岁数也大了。不过石权因杜左镰案被陛下闲赋了,齐碑则因望海省贪墨案,自辞职务,去了军政大学教书,案子都是陛下亲自定的,这两人也没有必要讨论了。其余四位王爷,军政一身,这属于陛下旨意定责,非陛下旨意,我们论了也没用。舒常侍,你离陛下近,你说,我说的对么?”

舒常侍:“陛下的旨意是京内三品、京外从二品及以上,各位论则是。”

莫虎仿佛得到了明确的答复,说道:“若是这样说,我倒是有两人可以提拔一下,一个是军府军令部部长刘正航、另一人是军府参谋部参谋长齐田顺。”

李华迁:“刘正航是你当年昼狼营的三连长,齐田顺是你龙虎团的二营长,如今竟然都到了军令部部长的位置了?”

莫虎:“我们各位除了太傅不是南征的老人,在都是,我们要是拿之前的小职位来看今天的位置,就有些没趣了。我当年不过是个营长,你也不过是个侍卫长。况且,陛下当年也说了,凡是跟着南征的,都有从龙之功。”

李华迁:“陛下当年效仿德国、英国搞军改,不是让军府上下成你一家体系,当年的昼狼营里的班长,今天都是小分区的司令,这是从你之功还是从陛下之功?我看军府后勤部部长夏炎可行,当年他小的时候,陛下就说,有将军之风,况且还是对列强作战的英雄。另一个汉南省军区的总督军玄云,玄占将军的后人。”

莫虎:“李大人,你这样说是要负责任的,现在是我中央军区在顶着帝**府的名号干活,陛下最初划分五大军区,可是你在干兵部的尚书,军改也是你着手改的,中央军士府第一任主席可是你,好了等我接任的时候,军府成什么了?我说话谁听......”

莫海格:“行了,刚获了圣恩,就要抖威风么?祖训,军不扰政,政不干军,我固然处理了一些军府的折子,仅以事为止,人事上,都是你们两人熟悉,我不作意见,我觉得,人选上,三位大将和四位王爷也要考虑,提拔各人也要考虑,不要武断。”

吴佩航:“太傅说的有礼,我这边想让吏部推荐些人进军府,不知道舒常侍,陛下什么意见。”

舒常侍:“各位论则是。”

吴佩航看了一眼莫海格,便说道:“帝党中央秘书处秘书长蔡文博,另一个是内阁的纪泽学士。”

莫海格听完后,便说道:“纪泽不妥,天雄你有没有推荐?”

华天雄:“我没有。”

莫海格:“佩航,这两人都不适宜,等下了朝,我们同吏部再论这两人职务,是该提升一下了,但进不了这个屋子。”

吴佩航:“太傅,我知道了。”

莫海格:“军府两个职务,我们不作意见。”

舒常侍:“诸位可否已推荐妥当?”

莫海格:“妥当了,总理事务大臣,推荐华王殿下,两位军府职务,为三位大将、四位王爷,以及刘正航、齐田顺、夏炎、玄云四人。华王,你看如何?”

莫虎一皱眉道:“不仅仅是军府,还有政事堂不是?”

舒常侍:“陛下嘱咐了,可先考虑军府副职。这里的意思,元帅不需要听解释了吧。”

莫虎:“这是何意,明明是政事堂、军府各提一名,怎么两名都成了军府副职?”

舒常侍:“是老奴叙述不清,是‘军府或政事堂副职’。”

莫虎还准备说话,舒常侍笑着问:“元帅,陛下的旨意和嘱咐都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有深意的,需要您懂。华王殿下,您说呢?”

华王似乎走了神,听了舒常侍一句话,立刻缓过来,点点头,口里称“是,有深意。”

实际上,华王在听他们议论的时候,自己则一直沉默,他未得到陛下的明示,如今听太傅提名,内心还是激动了些。自己帮着批了这些日子的折子,名不正言不顺,固然陛下给了这些人暗示,总归是没有什么监国头衔,而且到了祝典一切归零,若是有了总理职务,那就另当别论,权力延续不说,也算是这个朝廷有了实际的话语权。

华王接着带着激动讲:“依照上报陛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