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洋帝国 > 第十一章 收‘徒’

大洋帝国 第十一章 收‘徒’

作者:北思昭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御前审政会,又简单称“审政会”,帝国权力的核心,若是帝国同清帝国一样有“早朝”,便也是指的这个御前审政会。审政会由3名内廷常侍和人数若干的外朝官员组建,3名内廷一般是常侍司常侍担任,为均衡外朝官员,暂且不表。外朝官员进入审政会便是帝国每个官员盼望的“入相”,意味着入了审政会的门,便是“封侯拜相”!审政会内便是人手一块帝国权力系统,如今则是莫海格的内阁、李华迁的内廷、莫虎的军府、吴佩航的帝党。

帝国当前的架构是,政事堂行政事务、军府军队事务、内阁则是中枢决策,当然还有内廷的皇家事务。

陛下刚登基的时候,军府设“将军会堂”,政事堂设“政务会议”,这两个会议最早是陛下指示召开,主要目的区分军政两权,分别由陛下主持两个会议。但后期,特别是‘帝国改制’期间,军政权力交叉太多,便指令内阁成立“御前审政会”位于两者至上,作为帝国核心。而原本的两个会议,就让军政两部分首脑主持召开,陛下偶尔亲临,如此一来,倒是给军政松了绑。

随着这两年,政事堂总理事务大臣空缺,“政务会议”无人召开,便只能服从审政会的安排和内阁的调度,政务会议名存实亡。

这两年,审政会因为长久未变,无论朝野,还是坊间街巷,流行着个‘天三地四’的传言,‘地四’好说,就是地方上有四个王爷。这‘天三’中央朝廷里三股势力便是莫海格、李华迁、莫虎三人为首的,至于吴佩航,只能在莫海格羽翼下听差罢了。

按理说,莫海格封了一品太傅,就应该是虚职,奈何还管着实权内阁,从今天敢训四位王爷,也就他能,换个人就比如华天雄自己,说个正经事都得顾及王爷的脸色,更别说训斥了。

二品官里,首位是李华迁,一人身兼数职,身为皇室同姓大臣(皇室为李氏,仅皇帝取李姓,莫姓为余下皇族避讳而用),其父曾是先皇帝时期顾命大臣,华天雄暗自揣测,估计这要子承父业了。

其二就是莫虎,中央军区、大里卫队军区(驻守京城的军区)在其手中。

而吴佩航的帝党独立于朝廷,本意是促进改制,因此在各级设府建衙。而如今多个边缘省份被四个王爷势力沁透的情况下,这帝党这一套体系,就被朝廷倚重,其资源人力都倾斜不少。此人背后是莫海格,吴佩航和莫海格算是师徒。

华天雄正自己琢磨着,门又开了,是个小常侍,见了华天雄,先行了个礼,然后才讲:“请华总理过去。”

华天雄起身,手整理了一下衣服,拍了拍裤脚的土就跟着小常侍后面,绕过了内宫门,才到了朔正殿。

望华宫初建,就是围绕着朔正殿,除了明面上的三大殿,也就这朔正殿华丽了,甚至琉璃瓦都是从十三行里买来的。自朔正皇帝住进望华宫起,这朔正殿也就成了帝国的中心。

刚进殿院,便有一股浓稠的草药味道,引得华天雄鼻痒难忍,趁着在回廊拐弯的时候,结结实实的打了个喷嚏。华天雄好容易习惯了这股味道,刚进殿,殿内熏香,又给了他另一重的刺激。

殿内很暗,四周窗户都搭着紫纱,华天雄眼睛适应了好大一会,隐约感觉屏风前的宽大龙椅上并没有人,等适应了才发现,人应该都在殿内右侧的屋里。常侍禀报了一声,未想屋里没吩咐让进去,而是一人从屋里走出来了。

走出来的是莫海格。

“来,随我走走。”莫海格说道。

华天雄点了点头,便随着莫海格向殿院的回廊走去。

在回廊拐角处的凉亭,莫海格先坐了下来,说道:“这里安静,我们说说话。”

华天雄也随着坐了下来,莫海格早晨、中午都同他聊天,都是未落实地的虚言,而此时,莫海格如此正式,必会同他谈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北屏岛租借地的折子,我怎么没有见过?”旁边的常侍见到两人凉亭就座,便招呼人上了一套茶碗。这一景,真的让华天雄看到了自己同莫海格的差距,此时在陛下的朔正殿,而莫海格如同在内阁一样,备受厚待。

莫海格的问题,让华天雄惊出一身冷汗,内心直呼:华王害我。

同时,华天雄也清楚,此时的莫海格很了解这些事情的背后是华王,但莫海格必须要从自己嘴里问出来,才能算完。

而自己恰恰不能说出华王来,一时间,华天雄说不出话来。

莫海格挥手屏退正在泡茶的常侍,等见走远,又轻声追问道:“为何不通报于我?”

“太傅,帝国30年,您一路提拔我至此,我怎敢瞒你,实在是我疏忽了,此事......”

莫海格打断道:“政事堂内还有那些涉及四个王爷而我不知道的折子?”

华天雄此时才知道莫海格的谈话目的,华天雄略想了一下说道:“政事堂内事务繁多,有一些折子还未报给内阁,也是正常之事。”

莫海格看华天雄打了太极,笑了一下,接着追问道:“如果我没记错,当时是张內相举荐你为副总理的吧?”

华天雄点头称“是。”

“我记得张內相推荐你的理由是外务处理得当,而且尽忠职守。”莫海格这随意的一句话点醒了华天雄。

华天雄定了定神,轻声的说道:“当时全靠太傅。”

莫海格面色照常,华天雄心理则是紧张到了极点。

“这些事,是谁提出来的?是谁的主意?”莫海格又问道。

“今日涉及王爷几件事,的确是政事堂没有告知内阁,这些我是清楚的。”华天雄也不瞒着了。

莫海格:“为何不告知我?是谁让你们送给陛下的?”

华天雄:“涉及四王,都属于敏感,我政事堂惹不起。以我一个副手的身份来约束政事堂,维持在今天这个程度,已属不易。因此,凡事涉及四王的折子,我都会筛选之后送到内阁,我实在不想,因为四王的问题,我政事堂出什么争议。毕竟除了我,还有三位正奉大夫在。”

(正奉大夫,从二品虚衔。因政事堂只设立一名副总理,因此正奉大夫等同于政事堂副总理。)

“你怕其余三人因为四王的事情,和你起了争执?”莫海格。

华天雄:“对。政事堂现在的事情,都是陛下、审政会、内阁、华王安排的,我们就是执行罢了,从不敢起什么‘波澜’。今天的事,原本都被我放起来了。准备找机会,给内阁报备一声。”

“你们政事堂放起来的折子,还能让陛下朱批了?”莫海格问道。

华天雄:“学生有罪,还望太傅责罚。”

莫海格:“刚刚,陛下让常侍传口谕,问问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我这才出来问你。我再问最后一遍。是谁让你送给陛下的?”

华天雄:“太傅大人,此事我不是很清楚。我昨日......”这话还没有说完,莫海格把自己得茶杯摔一样的落在了凉亭内的石桌上。

“你不清楚?你做副总理有三、四年了,你不清楚?好,也罢,那我问你,你写的租借地的折子,你自己清不清楚?”

华天雄:“此事我清楚,我只是让政事堂起个草稿,日后上报内阁备案,未想......”华天雄答道。

莫海格:“这朝中事宜,还分什么草拟和正稿?”

莫海格给华天雄到了一杯茶,送到华天雄面前说道:“是不是华王殿下吩咐了,要瞒着我么?”

华天雄听完,豆大的汗珠便从面颊上泛起,原本暖阳的天气,竟然阴冷至骨。

“涉及楚王是何时?”莫海格打断了华天雄的话。

“使用军舰替葡萄牙走私!”华天雄抬头看了看莫海格。

“哦,我些许记起来了,时前的一段,你应该同我讲过这些。”莫海格的这句话,彻底让华天雄彻底卸了包袱。

华天雄和莫海格都清楚,华天雄原本就没说,莫海格不过是给他个台阶,要不然,两人都过不去了。

莫海格很清楚华天雄在顺坡下驴,便说道:“今天的事,你在朝中这么久,看出什么来了?”

“急!”这句话华天雄就很艺术了。

这话一说,莫海格笑了。

莫海格话锋一变讲道:“我们这个朝廷,一个普通人终其一生也不过就是从三品当个省部副职罢了,人中龙凤的也就是从二品,二品就是帝国的顶梁,我虽然一品也不过是虚职,说不得几年就告老了,而你,需要作出顶梁该做之事。”

莫海格这是让华天雄表态,暧昧的态度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朝廷局势。这句话也标致之前,政事堂越过内阁直接给陛下送奏折的事情,莫海格不再追究了。作为交易,华天雄需要纳投名状了。

‘打一下,哄一下’这便是政治的交易的方式。

“我人在朝廷,自然是太傅的人......”

莫海格摆了摆手,打断了华天雄的话,说道:“我这边没有什么势力,你也不要臆想我有什么企图,一切以陛下为主,我也好,佩航也罢,都是陛下的人,我们只是陛下的臣子罢了,如今陛下龙体欠安,我们应该同样扶持华王。”

听到这里,华天雄再未说别的,俯身跪下,向着莫海格高呼道:“愿华王殿下千岁安康。”

“行,我且代华王殿下,起身吧。”

“谢,华王殿下,谢,太傅大人。”

莫海格:“这两年,特别是我担起内阁的事务,你担起政事堂的事务,配合有力,我其实都看在眼里。想着跟陛下举荐你入审政会。”

华天雄附身再行礼,嘴上念叨:“谢,太傅大人。”

这次莫海格没有让他起来,而是继续讲:“等一下,今天准你参与审政会议事,你要懂事理。”莫海格嘱咐之后,便将自己的茶递给了正在跪着的华天雄。

这样一幕,则有些‘拜师’的礼节意味。这一跪,能被人解读出很多,但总之,华天雄之后的生活,可能不同于之前的‘置身事外’。

华天雄喝了之后,莫海格扶起他来,带着华天雄到了朔正殿的前殿,这是朔正皇帝召开御前审政会的地方。

刚一进门,华天雄小声在莫海格身后再讲:“谢,太傅大人。”

莫海格回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进殿,华天雄恍如隔世,记得上一次他到此还是一年前的偶然传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