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洋帝国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怀岂

大洋帝国 第一百一十一章 怀岂

作者:北思昭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朕手下有三个人,分别是华都的良伯、昭嘉的田子夫,还有明城的燕丘,如今出事的就是这个燕丘,你不用顾虑太多,我已经控制了,听说你弄了一处报纸?”恭亲王问道。

“是,弄了一份,准备今后用。”

“帮我写个讣告,一个是能让你的报纸大卖,另一个是我想逼着朔正,给我一个定论。”恭亲王说道。

“我今天登报了,明天报纸摊就被掀了,我不敢。”

恭亲王:“不会查你的,你放心。因为朔正也需要对外吹吹风,你其实是在帮他,缓解压力。”

“我该说爷爷你是料事如神,还是该说你政治的火候到位呢?”莫龙祥笑着逗乐。

“毕竟也是当过皇帝的。”恭亲王笑着自嘲了一句。

军府 镇院

“我赞成齐田顺的意思,你们呢?”莫虎这一句话,让其余人都闭了嘴。

张卓站起身来说道:“不行,这个太冒险了,一旦被冠上私自用兵,就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的。”

“就调进城里一两千人,算是什么私兵,再说了这些兵分散到各个大臣家,一个大臣也不过就十几个人。”齐田顺颇为不耐烦的解释道。

“正航,你看呢?”莫虎问刘正航。

刘正航思索了片刻,说道:“齐田顺不是兼任了庆典警戒保卫安防司总指挥的职务,以防卫庆典调一两千人进华都,也未尝不可。就是怕,引起华都提督署的介意。”

莫虎说道:“我们手里也有票,张卓你去跟他说,要是愿意,就互相行个方便。”

“不妥,这件事,怕陛下哪里不好交待。”张卓听令之后依然坚持,莫虎忽然想起“开水白菜”中的肉糜,便说道:“无妨,这点陛下不会在意。”

“就按此处理。”莫虎锤了两下桌子。

几个人在讨论的事情,说起来也很简单,齐田顺想了一个主意,调一些士兵进城,监督每个有投票权的大臣,主要是抓这些大臣内外勾连的证据,抓到了自然就成了下一步的交易砝码;其次是威胁这些大臣,留有后手。

莫虎赞同齐田顺:是个不错的阳谋。

张卓则看出了这里面的‘违规之举’,但反对无用,还要前往李公爵府去交涉。

凌晨十分,华都提督署接到了盖有庆典警戒保卫安防司指令的文涵,打开三处城门,放进两千余人,等天亮之时,这两千人消失在华都街头。

这一日算是个雾天,莫龙祥经过一夜的奔波,睡在了车里,和恭亲王说的一样,三王得知太傅已经掌握三王要推楚王的建议后,下达了必须让各个大臣推送楚王的明确命令。

天蒙蒙亮,莫龙祥被一阵买豆汁的叫卖声吵起来,走下马车,回头望了一眼正北的红墙黄瓦的宫墙,叹了一口气。

殷红的墙和黄色的琉璃瓦,这便是帝国的皇宫,帝国的核心,古朴大气却又精巧细润,但年岁并不长,毕竟华都修建也没有多久,修建时期,请的是清廷的“样式雷家”,雷家至此便以明朝南京皇宫旧样建造,后期因雷家以砖瓦有僭越的为由,告辞返回清廷,但宫殿框架已然成型,后期由帝国大营造卫賾监工时,借鉴西式建筑,除三大殿,后宫的殿宇改为两到三层,并且设计了悬空回廊连接各个殿院,确保一年四季陛下在宫内不落地粘土,便通行各宫,起到了保温和隔寒的效果,也是华祥宫的一大特色。

前文讲到,华祥宫右侧为内廷和内阁办公区域,内廷办公区内则分为常侍司、敬事堂、华都提督署三个院落。

单说这敬事堂,原本的小楼只是个管宫内的吃穿用度,虽说有些权力,但终归是宫内的,这个小楼也按照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路子,建到如今也有了些气势。但随着常侍司将一般公文批红的权限安排到敬事堂后,小楼则变得魅力万分,甚至私下里还拆了一面院墙,将隔壁常侍司直属的修缮房也一并纳入进来,可怜修缮房原是宫里的‘大户’占据七八个小楼,但最后也就剩下了两个不到,其余的都被敬事堂占了。

刚入敬事堂是个小院,被几颗松树掩映,园中偏北有个小缓坡,坡顶是个凉亭,这是陈曾守常侍“御用”的休息处,一年四季小亭周围景色如画,也不算慢待了这位人物。

陈曾守,清廷南下的孤儿,年少入宫,分在了苑马寺的马坊,不到十岁的人儿,在马坊险些几次被马蹬死,后来马坊老常侍看他可怜,便教会饲马和驭马,时长给太祖妃子们驱马,不到二十,太祖赐数十匹大宛马于陛下,便作为大宛马的饲官到了陛下的王府,后来陛下看着机灵便让人教育文化,后在西征之时,作为“养马专家”封了个承信校尉,后一路随着西征,最终得了广威将军的封号,待随着陛下登基,便重回宫中,作为行太仆寺卿,近些年,才近身伺候陛下,也坐上了敬事堂的位置,因陛下信任,随即得了朱批权力。

作为内廷第二把交椅,陈曾守不同于舒常侍自小在宫里长大,还会分什么派系,他作为陛下潜龙期间的常侍,无派无系,地位超然。

这一路走来,陈常侍也就宠辱不惊了。

“这是雨前的?”此刻的陈常侍坐在凉亭中指着杯中的茶问道。

旁边的小常侍点着头说:“刚从广州运来的,是雨前的。”

陈常侍先招小常侍靠近身前,然后示意让小常侍跪下,等小常侍跪好后,把杯里的茶冲着小常侍的头顶一浇,将空杯放在小常侍头顶,说:“小怀子,去我书房里,把戒尺拿过来。”

头顶放杯这是警告之意,从凉亭走到书房,杯子不掉,事情便过去了,若是杯子掉了,少则掌嘴,多则仗死。

小常侍其实并不清楚,自己做错何事,最为明显的就是刚刚说话的时候没有加上“祖宗”。

祖宗,面上尊重,实则又讽刺又无奈的称呼。

就听清脆的一声,小常侍立刻便又跪下,嘴里满嘴的祖宗饶命。

也不知道陈常侍怎么想的,扶起了小常侍,轻声说道:“去浣衣局当差吧。”小常侍千恩万谢的走了。

等小常侍走后,陈常侍说:“你们谁都不要整他。”

几个其余的小常侍便跪下道:“祖宗,我们知道了。”陈常侍看了一下又说道:“克顺,我问你,这是雨前的茶么?”

“回祖宗的话,是雨前的,不过听人讲央泽大人家得了一罐好茶,准备送给祖宗,在小怀子那放着,比起这茶,祖宗还是应该尝尝那个。”

“也就如此了,你靠前服侍吧。”

“谢祖宗。”

浣衣局,依照明朝旧制,设内外两局,外局在宫外,主要负责王公贵族、皇亲国戚衣物,内局在宫内,负责宫里的衣物,内局又分两处,一处在内宫,一处在外宫,由于常侍不得进内宫的禁令,故此内宫处都为女尚宫,而外宫处则都为男常侍,随着发展至今,内宫处以清洗皇室衣物为主,而外宫处则负责清洗其他一切宫内所需布料染织,甚至常侍和驻宫内办公的这些部门所用。

这个名唤“小怀子”的常侍,底下人则称为“岂爷爷”名字叫怀岂,如今被贬,理所当然的进了外宫处。

刚进外宫处的门,便被门后一块“石头”道的一声:“爷爷,您吉祥。”吓着了,等怀岂仔细看,才发现石头竟然是个人,不过衣服已经脏的连成了块,毛发胡子似乎也黏在了一起,不仔细看恐怕还是一块石头。这“人”跪在地上,不断的作揖,做一个嘴里还说一句:“爷爷,您吉祥。”

怀岂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后面押他的人退了一把。

哪都有领导,这洗衣服的地方也不例外,等到了外宫处的监副院,怀岂便打了一个哆嗦,外宫处的监副姓魏,怀岂得势的时候给人改为‘萎’,还肆意嘲笑过这魏常侍的体型似猪,并且压了人家两次升任监正的机会,没有什么原因,只是怀岂看魏常侍不顺眼罢了。

“岂爷爷,来杂家这,您可辛苦了。”怀岂刚进院门,站在院中,便等来似笑非笑的这一句话轻薄的话,自然知道是魏常侍在挖苦自己了。

这魏常侍走出来,向两个押解的一拱手,说道:“两位辛苦,帮我通禀一声顺常侍,我会‘关照’他的。”

“祖宗说了,不要整他。”这两侍卫刚准备走,就听门卫传来吵杂声,又随着几声大笑。魏常侍撇下诸人,倒头在门槛处探了一眼,等大笑的人刚进门,就跪下,嘴里声音带着献媚的笑意念叨:“顺爷爷,来杂人这,可辛苦极了。”说完还用衣服袖子给踏进来的那双鞋子擦了擦灰。

“哟,魏常侍,你老有喜啦,这浣衣局一直缺个监正,你也干了这些年监副,咱家可不同政事堂,一个副的干了些年,不给正的,明个我给你调调。您老放心,杂家绝不像某些人,没长眼珠子。”

顺爷爷就是刚刚成为陈常侍“靠前服侍”的克顺,以前一直替怀岂跑腿,说来也有趣,当年还是怀岂提上来的人,如今讽刺怀岂“没长眼珠子”,这话现在看来,倒也不错。

魏常侍听了这话,更不住的磕头起来,嘴里浆糊似的鼓闹着:“听话,孙子听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