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洋帝国 > 第一百零八章 官梯子

大洋帝国 第一百零八章 官梯子

作者:北思昭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莫龙祥:“你们忽略了一个点,就是齐碑,万一齐碑坐镇如何。”

莫尔哈哈大笑:“这不莫虎在帮我们么,莫虎也害怕齐碑,所以现在拼了命的也在打压齐碑和石权的军威,即便我们把齐碑推上去,依照莫虎的性子,齐碑还能掌握实权?”

莫龙祥:“你说,真的推楚王,这件事会对我们有利么?”

莫尔:“你看看你,又来了,你这个人我经常想,会不会纠结坏了,每次都做惊人之举,但每次做完之后,又后怕,你这种行为不能赌博,自己把自己就吓死了。至于推上去之后会不会有利,很简单,有利,即便没有利,你也要把他变成有利,这是你的事情,毕竟事情是你提出的,以后分果子也是你的,也只能是你的,我们就是喝汤罢了。可,你要清醒,你带上我们这些喝汤的,你就必须让他有利于我们,不然你就会被这盘游戏驱逐在外,再想回来就难了。”

莫龙祥:“其实你们又何尝不是在赌?”

莫尔:“我们一出生就各为其主,你好些,你没有选择,我呢,我本来好好的一纨绔子弟,成天应该想的是漂亮妹子和漂亮寨子,可现在呢?我想的是武器和枪支,还有抗生素,这种生活,我想着早一天的结束,即便是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也早一天结束,可这几个王爷还有六叔,天天和朝廷打麻将,连个炮都不点,更别提胡牌了,天天挂在嘴上,斗而不破,斗而不破,其实呢,就是不敢斗,不敢破,所以这一次我觉得,你提出来的,是要破局,也必须破局,只有破了局,才能让局活起来,按部就班、斗而不破迟早要被闷死。”

莫龙祥很真诚的对莫尔讲道:“我真心想过,你我若是对手之日,你要注意周围动向,能多活一个时辰,就多活一个时辰,能多碰一个姑娘就多碰一个姑娘,或者,你来我这里,我随时高位以待。”

莫尔:“本家就是本家,这个终归是你们的游戏,你放心,我到时候去英国或者法国等地,开一个剧场。”

“什么开剧场,是为了泡小姑娘吧。”

“懂个屁,我这是为了艺术,为了普及艺术。”

莫龙祥白了眼莫尔。

从六叔这里出来,李凉已经在等了。

“白伺约了齐豫,在书店。”李凉说完,打开了车门。

莫龙祥上了车,李凉刚准备上去,莫龙祥摆了摆手,说道:“你别跟过来了,想办法,我今夜要进一趟宫里,找太傅。”

“进宫便是过线了。”李凉提醒道。

此刻的莫龙祥嘴里说了一句相当冰冷的话:“即便是死人了,也想办法。”

李凉点了点头,车便出发了。

白伺在屋里因为吃多了糕点难受着,便叫了一盘姜汁皮蛋,以求能压制住胃里倒腾的胃酸,刚吃两瓣,莫龙祥就进了屋子。

见到皮蛋,莫龙祥大为欢喜,也跟着吃了起来。

不多时,一位穿着长衫男子进屋,见到正吃着皮蛋的两人,下意识的避开了眼神。

莫龙祥边吃边说道:“齐子,给我两分钟,我再吃两个就让人拿走。”

莫龙祥吃进去后,喝了口茶,漱了下口,吐在一边的痰盂里。

长衫男子便是齐豫,帝国开国功勋齐氏家族的分家,但沾了齐家的光,上了太学院,同莫龙祥是同学,现任职于吏部文选清吏司官档库九品检校,是齐家中这辈子弟中官职最底的,也常常被家中大小族人嘲笑,但在莫龙祥眼中,他同齐豫的命运相似,固然自己是中央舰队的司令,但自己同样也是父亲的“质子”,这种境遇下,他同齐豫差多少呢?

莫龙祥印象中最深的回忆是帝国26年,陛下下旨所有世子返回太学学习,当年祝典,陛下招世子们入席,陛下将每一个孙子辈分的孩子的名字叫了出来,但唯独忘记了莫龙祥的名字,还是当时华王一旁提醒,才记起来。当时自己16岁,是活到目前,唯一一次离陛下最近的时候,也是被自己伤害最深的记忆。后来在军政大学读书时,自己化名李单,也算是年少时的心境吧。

“齐子,我问你,最近人事变动了么?”莫龙祥问道。

“侯爷,没有,上面大动作结束之前,下面是不会有什么变动的。”齐豫一拱手,答道。

“这是白伺,这是齐豫。”莫龙祥介绍道。

“我们已经认识了,是我去吏部请的人过来。”白伺说完,起身端着盘子出去时,问道:“齐豫,你想吃点什么不,这边糕点不错。”

“谢白将军您的赏,我不用的。”

白伺作为大家族的让你,很清楚的知道,齐豫的这种客气是自小的习惯,便也没说不用客气一类的话,就打开门把盘子递了出去。

“侯爷,你们来这个地方说话安全么?”齐豫问道。

莫龙祥点了点头,说:“高家的产业,安全。齐子,我让莫尔给你在他的剧院安排个私人观剧厅,你可以带着芯茹去哪里玩,毕竟你们家给你的那些可怜的族禄,还是留着在华都尽早买个院子吧。”

齐豫脸颊一红,点了下头,算是认可了问道:“侯爷,你今天找我来,可否有什么事情?”

“我也不绕弯子了,这一次票选,你们吏部一定会有个名单,候选人是那几个,都是那个派系的?”莫龙祥问道。

齐豫听后又点了下头,对白伺问道:“白将军,可否给张纸笔?”

白伺起身,从屋子一角拿出几张递了过去,但貌似没找到笔,莫龙祥从衣服兜里摸出一支钢笔,顺手递了过去,随口让白伺不用找了。

齐豫接过笔,在纸上写了五个人名:蔡文博,纪泽,董文襄,李赞元,张卓,刘正航,齐田顺,之后又想了想,加上了陈曾守常侍。

莫龙祥看着这个名单,说:“专业人就是专业,有几个我们都没想到,你给我说说吧。”

白伺趁着莫龙祥说话的时候,把桌子上糕点、干果盘子和茶水都收拾到了一旁,空出一块地方,莫龙祥将这张纸便放在中间。

齐豫不是第一次对着莫龙祥分析,但还是说道:“侯爷,白将军,我这还小,说的可能都是错的,我且说,你们且听。”

“你说就行,我们听就是了。”莫龙祥应了这句。

“好,侯爷,白将军,那我且说了。”齐豫看着莫龙祥点了下头,便说道:“这几个人都是二品,官档都在宫里的敬事堂,我也是这几年帮着整理,记下的,可能会有些不对的地方。”

先说蔡文博,太傅的学生,官至帝党秘书处秘书长,但这不过是挂了虚衔,实际上还在内阁,兼内阁参知政事,协调内阁上下事务,维德朝6年的进士,曾在汉北省任过巡抚,若是这些人论资历讲,蔡文博远超其余人;

纪泽,华盖殿大学士,通政使司从二品通政使,也是太傅的学生,维德11年,封到了汉中知府。当今陛下西征时,西征指挥府就设在汉中,等陛下登基,调进了朝廷,一直被誉为太傅门下第一学子,比蔡文博,还要近一些;

李华迁门下,有一文一武,文就是董文襄,武就是李赞元;

董文襄,都察院院长,在任都察院前,一直在华都提督署内,帝国26年在南华省当了不长时间的省都转运使后,便进了都察院,这人听闻已经从昭嘉启程,准备回华都了;

李赞元,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华都提督署衙门指挥使,李华迁的“兄弟”,曾在陛下身边当过近卫,后来进了华都提督署,办了几个大案子,陛下称此人为“老五”,给过功绩,但江湖习气太重,陛下想过几次提拔,都最后否了;

张卓,莫虎元帅的嫡系,借助政事堂缺人的契机,从军府到了政事堂,现任政事堂从二品正奉大夫,散职,但名列华天雄之下,可谓是政事堂未为加官名的“副总理”;

刘正航、齐田顺两人相比两位在军中比我熟悉,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最后这个,陈曾守,敬事堂常侍进到政事堂历来不是新鲜事,毕竟我们的常侍和清宫太监不同,若是华王就职总理,带过去一个常侍总是说的过去的,不过这人是个搞平衡的好手。”

齐豫边说边用手比划,说的时候,整个人一改礼貌刻板,反倒是有些随意了起来,等说完,莫龙祥问道:“有些多,副总理有可能是那几个?”

“蔡、董、张。主要是官职梯子,都接近,也合理,年岁恰好。”齐豫答道。

莫龙祥:“我知道了,你重点说说董和张。”

齐豫点了点头,说道:“董文襄,不是科举出身,其父应该不是大户人家,但在陛下登基之时立下从龙之功,便进了李华迁的门下,从组建华都提督署,到后来一路高升,陛下期间的大案实际负责的就是董文襄,国制改良时,原本李华迁给其争取到吏部尚书,但陛下则批了都察院的职务,应该也是这方面的考虑。董文襄曾经在南华省担任转运使时,盐税屡破新高,被陛下嘉奖,后来陛下曾在给李华迁的折子上写董文襄是聪明人;

张卓,原来是莫虎的参谋,后来莫虎担任主席的时候,张卓任职军府秘书长,甚至有一段时间担任帝国陆军司令,等转到政事堂时,陛下还下放到明城留守司任副留守,后升正留守,然后才正式进入政事堂,但不知为何,给了个从二品正奉大夫的散职,不给副总理的实职,估计是因为考虑华天雄吧。”

“有没有可能陛下提拔清流?而不是三派之人?”白伺问道。

“极难,但从官场上论,除非破格,现阶段清流虽然有些也是从二品,但大多处在旁支部门,即便调入,便只能沦为橡皮图章,根本管不住三派的人,最终导致政事堂混乱。这次选人,最为要紧的是,是给华王用,不可能让华王属下的政事堂混乱,所以最差的最差也有可能是陈常侍。”齐豫分析道。

“是了,白伺,齐子说的对。齐子,你早回去,别让家人起了疑心。白伺我们也走。齐子,先走。”

“恩,您这边多注意。”说完齐豫便准备离开,莫龙祥将齐豫写的那张名单,塞给了齐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