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俏郎君 > 第213章朝堂惊世篇章

大唐俏郎君 第213章朝堂惊世篇章

作者:圣灵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噩耗传来,无量宫上下悲呼备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战前紧张的氛围延伸到皇宫,尽皆陇上杀伐气息。

时下,满朝文武汇聚金銮殿,跪了一地,经受李二的怒火。

绕是李二下达战令聚兵备战,克日奔赴福林山基地,迎战吐谷浑大军,为王浪军报仇雪恨,但李二还是不放心。

生怕王浪军暴怒而杀上门来,怎么办?

李二怀着坎坷不安的心思,徘徊在龙椅前面,审视着下方的文武形成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扎心了。

为啥呀?

只因文武大臣几乎都是身着中山装参加朝会,表明接受了王浪军的新政。

纵然有人不服,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可是以太子李承乾为首的十几个大臣,人皆一身袍服,始终没变过。

这种着装搁在以前,形成反对王浪军的新政班子,声音等等典型,代表天下不服的人发言,没毛病。

还能取到均衡作用,平定时局。

也是警示王浪军的一面旗帜,少不了。

要不然,这整个天下都是王浪军说了算,一言而决,一举一动都是典范,那么皇权尊严何存?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向太子党维护旧制,穿戴袍服上朝的习气免不了的。

李二漠视之,隐隐的高兴,感觉生子如此,后继有人的欣慰,太子总算长大了,知道为朕分忧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全变味了。

往大了说,是李二保持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始终不能全面接受王浪军推行的新政,搞两面派,导致张博的死,惹怒王浪军陷入绝境。

须知,王浪军若是一怒复仇,不说会给朝廷带来什么严重的打击,单说这么一来就中了邪道修士的挑拨之计,会闹得两败俱伤,让邪道修士得利的。

这种结果,李二死都不能承受。

那么,李二此时看待太子党延续旧制的派头,老扎心了,杀人的心都有了。

自然也有懊悔之意。

李二悔不该猜疑王浪军的仁义,没胆子完全接受,适应与认同新政,还心生兼容玩权术制衡,导致如今的局面,岂不是自寻死路?

一念至此,李二怒指太子党喝斥:“混账,就是你们这些顽固派,从中作梗,阻碍新政大兴天下的步伐,导致今日之局,罪该万死!”

“父皇息怒,儿臣有本奏!”

李承乾吓了一跳,来了来了,这老货要拿人开刀挡灾,消弭王浪军的怒火?

李世民有心杀人挡灾,但不忍李承乾遭殃,忍着怒火喝斥:“事到如今,你带头抵制新政闯下弥天大祸,还不知罪?”

“回父皇,儿臣冤枉啊!”

李承乾跪奏不服,引起太子党一片哗然响应,高呼冤枉。

其实人人吓尿了。

自知免不了一死。

最起码也有死几个替死鬼。

这不是要人命啊?

谁想死啊?

于是乎,人人争相喊冤,争取为太子分忧,赢得一份生计。

而其余的大臣跪看好戏,没吱声。

李世民自是不能武断的处决大臣,瞅着一地喊冤,丑态百出的大臣怒道:“你们有何冤屈,从实道来?”

“启奏父皇,儿臣有罪。

罪一,儿臣不该妇人之仁,眼见王浪军向天下推行新政,惹怒权贵世家,而生出制衡之心,为了平息权贵世家的怒火而站到他们的立场上,维护天下和平。

至于延续旧制,穿袍服等等事宜,都是为了稳定时局而为之。

避免权贵世家发难,阻碍新政的施行。

儿臣知错,这是姑息养奸啊!

罪二,儿臣代表朝廷阻碍新政,给朝廷带来恶劣的影响,还与王浪军分庭抗礼。

直接促成邪道修士见缝插针,挑拨离间的境地。

陷朝廷与王浪军剑拔弩张的局面。

儿臣万死不能赎其罪。

罪三,儿臣也是一时糊涂,听信谗言,为父皇分忧而延续旧制,均衡权贵世家做出许多抵制新政的举措。

直接助长了世家的气焰,打压了天下百姓的积极性,造成恶劣影响。

延续至今,引发祸乱。

儿臣罪不可赦,不求父皇赎罪,但求父皇给儿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李承乾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演戏。

傻子都看出来了,这是太子替李二打压王浪军的做派,太子只不过是替罪羊罢了。

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这种事情经李承乾这么喊冤,也就坐实了。

李二跟本推卸不了责任,面对满朝文武诡异的偷窥态势,暗恨不已的咬牙说道:“哼,狡辩之词,你犯下弥天大错,还能将功补过吗?”

这话没毛病。

谁让张博死球了,活不过来了呢?

若是王浪军以此为由,讨伐朝廷该怎么办?

毕竟王浪军在民众的心目中,树立起伟岸的形象,早已掩盖了李二这个帝王的威信,不可小觑啊!

说不好听的,如今的局势只需王浪军登高一呼,天下百姓就会响应王浪军的号召,讨伐一切反抗势力与罪人,谁敢不服,以民众潮浪般的大军淹没了就是。

更何况正道修士的处境尴尬,一定会响应王浪军的号召,打击敌人,赢得参悟天书传承与争夺灵气泉眼的机会。

朝廷面对他们,塞牙缝都不够啊!

李二真心害怕了,不认为李承乾有什么办法解围,脱罪?

李承乾耳闻李二入套的话,为了掩盖双目闪烁出阴狠的光芒磕头说道:“回父皇,儿臣誓死为父皇分忧。

虽然在父皇眼里,王浪军的新政可以大兴天下。

但是不可否认,王浪军的新政推行的太过迅猛,突然而快捷,余留下诸多隐患。

譬如世家大族,他们不可能都是罪人,阻碍新政的人吧?

再说了,世家大族都是有功于大唐朝廷的功勋家族,就这么打压,碾压,无情的夺其田地与财产,世人如何看待,后世人又如何评论父皇?

只怕诟病多多,好事全让王浪军占了去,坏名声都落到父皇头上了啊!

这是儿臣不能忍受的事实……”

“够了,朕知道你有孝心,还是说说解决困境的办法吧?”

李世民很受用,总算盼到皇儿理解自己的苦衷,都等的花儿都谢了啊!

不容易啊!

单凭李承乾当堂说出李二的心声,让满朝文武知晓其中的厉害,其罪谁也逃不了的事实,够了。

毕竟史书记载,乃至后世人的评价,不可能让李二一人背负全部罪责。

满朝文武是难辞其咎的。

因此,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荣辱大事,谁也脱不开干系。

那么当堂言明,就能凝聚人心,为君分忧了。

李二暗乐不已,对李承乾的孝心很满意,自以为今日之后,再没人敢阳奉阴违了。

至少这个警钟敲的好啊!

于是乎,满朝文武人人色变,再也无法独善其身了。

无形中凝聚了人心,向着李承乾的毒计积攒战力,战策,误入歧途了。

不知会有什么后果,隐患,祸胎酝酿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