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山河多娇 > 第225章 齐鲁青未了

山河多娇 第225章 齐鲁青未了

作者:流年书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海之滨的齐国,当秋色终于渲染大地的时候,泰岳山下,临淄城中,有一个年轻人在这里语惊四座,开始播下改变时代思想的种子。

炎黄之胄,华夏传承,大道之行,从来不会断绝。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类学说和思想流派也应运而生。如同璀璨夜空中的灼灼星辰,这其中涌现出的惊才绝艳之士,不计其数。而最有天赋者,更是自成一派,开宗名义,被世人通称为诸子百家。

而在齐鲁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的十几种学术思想当中,儒家学说无疑独占鳌头,成为影响最大和追随者最多的一个门派。尤其是这数十年来,它的影响日益深远。在齐国和周围的几个诸侯当中,儒学之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影响到国家军政大计的制定。相比起散布于天下的其他诸子传承者来说,儒学后人所受到的待遇和重视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建造在临淄城中的稷下学宫,汇集了齐国的各种精英人才。而这其中,儒学后人就占了一大部分。他们的代表者名字叫做孟渊。

那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这位继儒学大成者在稷下学宫宽敞的院落中,第一次见到了千里而来的赵王殿下。

两鬓微白的孟渊眯起眼睛,看着跨过长阶从容走来的那个身影,他的心底深处有着无法言说的惊诧。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呢?从传说中那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到一飞冲天叱诧风云,他用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而这个连败诸侯,手上沾满了无数鲜血的人,在此刻的从容神色中,竟看不到一丝的峥嵘之气。

“赵王远来,可有所教?”

高人打招呼,自然与俗人不同。看着对方的高傲神态,楚江眠心中暗笑。他停下脚步,随意的拱了拱手,淡然回答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小子是来学习的,夫子又何须多问呢?”

听到他自称“小子”,孟渊不禁掀起须髯,哈哈大笑。年轻的赵王既然把姿态放的这么低,他都不好意思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了。

“赵王何必过于自谦,燕赵之地,虽称多慷慨之士,但自然也少不了学识渊博者。龙城所在,足够王之所学!”

“夫子这样说就不对了。小子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学海无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嘛。小子还年轻,想知道的事自然多多益善。”

楚江眠神色不变,好像一点儿都听不出对方语气中的拒绝意思。而孟渊身后的那些人,都在安静的听着这两个人的初次交锋,并无人插话。老夫子却并不肯这样就放过他,他眉毛一扬,盯着他的眼睛又说到。

“天地轮回,世事无常……赵王可知现在什么时候啦?”

安静的院落中,有风掠过。楚江眠伸出手掌,托住了飘然而落的银杏树叶。秋日阳光之下,他的眼睛里似乎有淡淡的光芒。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现在当然是秋天时节了。”

“呵呵!赵王来的有些不是时候啊。”

“夫子,此话怎讲?”

“秋意摧百草,万物究可哀!西风当起,刑主肃杀……你这个时候离开赵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孟渊突然转换了语气,他的眼眸深处藏着忧色。世人只知道他是研究学问的大儒,可又有几个人会明白,他心中的志向是学以致用,一直想要找个最好的机会,真正去实现先圣所没有达成的目标呢?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似乎让他看到了希望。他相信他能够听懂自己话中的意思。

楚江眠看懂了,也听懂了。他微微摇了摇头,把手中的叶子举起来,朝着阳光的方向,若有所思地低声说道。

“我听说过齐地有一句俗语,叫做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不知道这句话何解,夫子可否为我解释一二呢?”

“赵王这是故意要考究我吗?这么简单的问题……呵呵!当然是见仁见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此说起来,倒是老夫多虑了。哈哈哈!”

孟渊又一次释怀的笑了起来。他本来想要以这种形式提醒楚江眠,他轻身离开赵国后有可能面临的危险。却不料对方早就心中有数。这么看起来,这个年轻人果然是胸有沟壑,深不可测啊!

虽然被楚江眠以“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这句话稍微奚落了一下,但孟渊却一点儿也没有感到生气。他和身边那几个差不多年纪的博学之士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满意笑容。不过,他们并不准备这么就此放过他。还没等楚江眠再说什么,有人在旁边已经接着说道。

“听闻赵王年少有为,文韬武略。不仅能够领兵征战,更是才华过人。上一次兰陵君来稷下学宫的时候,曾经赞誉有加,大为称颂。他亲手抄送来的那首兰陵酒诗,令人吟诵之余,如闻酒香。老夫每次饮酒,必畅读数遍,实在是喜爱至极呀!如此佳句既然是出自赵王之手,那么今日有缘,又何妨再亲题一首,让我等也领教领教王之胸中锦绣……何如?”

说话的老者脸上都是和蔼之色,并不像是故意刁难。而其他人也随声附和,看着楚江眠,神色各异,都是充满期待的样子。

楚江眠看了一眼那还不知道名字的老者,又看了看袖手旁观看热闹的孟渊,不由苦笑着叹了口气。在这些老家伙面前,自己要卖弄学问,无异于班门弄斧。不过要说起随便胡掐几篇诗句的话,倒是不必露怯,见机行事,说不定马马虎虎可以糊弄过去。

“既然几位夫子要考究小子,我哪敢不从命呢?只不过小子学识浅薄,如果应答不对,但求不要取笑。”

刚才和他说话的那老者是一个学究天人的人物,在学问之道上并不逊色于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孟渊。他非常想亲自考究楚江眠的本事,好验证一下他是不是真的如同传说中那样文武全才。见楚江眠一点儿都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倒是让他感到有些意外。遂笑着点头说道。

“赵王不要误会。这不是考究,只是领教……呵呵!”

“那么,夫子要小子怎样做呢?”

“很简单。赵王既然倚马可待就能吟诵出兰陵美酒那样的诗句,今日即性而发就行,我等洗耳恭听。”

“这样子啊……。”

看到楚江眠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孟渊却不想太难为于这个年轻人。不管怎么说,对方以王者至尊,亲自前来帮助齐国,这本身就已经是莫大的情分。他上前一步,接过楚江眠手中的那枚银杏叶,遥望着西南方向那座雄伟的泰岳山,有些感慨地说道。

“想我大齐之邦,传自太公,至今已有数百年。巍峨泰岳,浩荡东海。有礼仪之隆,有山川之美。各种胜迹,数不胜数……就请赵王以此为题,不吝赐以佳句吧!”

楚江眠点了点头,负手而立,昂然挺胸。眼前风物如过眼云烟,春华秋实不过千年一瞬。有人早已搬过笔墨书柬,听他大声吟诵道。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宫庭院内外,长阶上下,亲耳听闻者数十人,无不震惊失色。素来稳如泰山的孟老夫子呆立片刻,俯身拿过刚刚记录下来的这些诗句,擦了擦眼睛,从头到尾又认真仔细的看了一遍。即便以他的自负,心中也不由得钦佩不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妙好辞。哈哈哈!赵王真是我的知己啊!”

孟渊抓住楚江眠的手臂,有些略微的失态。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会懂得他心底深藏的志向。就在这一瞬间,好像有一道曙光在他的眼前闪现。难道先圣宗师在许多年前许下的心愿,会在自己手上实现吗?

诸子百家,就是这世间的一座座山峰。他所秉持的儒学大道,想要在这其中奇峰突起,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而现在,有一个带着光束的年轻人站到了他的面前,让他的心开始波澜壮阔起来。

“那么,夫子,我现在可以进入稷下学宫了吗?”

沉浸在自己激动情怀中的孟渊,被一个声音猛然惊醒。他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双如同秋水般明澈的双眸。

“赵王,请……!”

楚江眠就是在这样的前呼后拥中,进入的这座齐国学宫。而等到三天之后他再出来的时候,来自沧海王城的豪华马车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齐王特使恭敬施礼,请他即刻出发。因为,齐国已经安排好了隆重的仪式,准备两位大国王者的正式会见。

临淄城的事已经告一段落,楚江眠不再耽搁,与稷下学宫的所有人拱手告别。以孟渊为首,大家站在台阶上直到他的背影走远,才直起身来,心中万般感慨。三天的时间,赵王楚江眠让他们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已经彼此立下了约定……天高地阔,未来可期!

而就在千乘扈从的赵王车驾还没有到达之前。来自燕国的男子,布衣负刀,戴着一顶破旧的斗笠,悄然走进了沧海王城的西城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