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两朝为后 > 第三十八章 人言可畏

两朝为后 第三十八章 人言可畏

作者:栗三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4: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冯杭很受羊献容的喜欢和尊敬,喜欢是因为他的课总是生动有趣的,羊献容喜欢念书,可之前的那位先生却也能让她头大,甚至听着课便睡着了,到头来她还得挨一顿手板。冯杭不太一样,他从来都是笑眯眯的,甚至允许羊献容反驳他,他不会恼,若觉得羊献容说得有理,他更高兴,会拍拍羊献容的头夸一句“好”。

至于尊敬,冯杭真的是学识渊博,那些必读的书本,就没有一篇是没有记在他的脑袋里的,羊献容时常想考倒这位先生,可到头来,闹笑话的总是她。羊玄之希望女儿学学列女传之类的书,端正她的行为,可冯杭却不以为然,他也教,可却常常抱持着否定的态度,这让羊献容吃惊,毕竟别人家的女儿也是学这些的。

冯杭笑笑,道:“我并非说这些书不对,只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若全然相信书中的道理,岂不愚蠢?”

“为什么?”羊献容不理解,书中所讲的不就是正确的道理吗?

“天下有两命不可违,君王之命,父母之命,可若是君王昏庸,父母昏聩,你当如何?”冯杭将桌上的书一字排开,一本一本地指过去:“书,乃人所著,圣人如孔孟说到底也是人,人便有弱点,弱点便藏在他留下的文章中,那你说,你是全然相信他的书高明一些,还是能找出圣人的弱点高明些?”

羊献容点点头,她觉得冯杭所言极有道理,只是这道理她没办法跟父母讨论,她母亲要是听见了定会不停摇头,她父亲听见了定会大发雷霆,然后将先生撵走。

羊献容露出的疑惑表情让冯杭又笑了,他知道自己并未说服她,他便又开口道:“烈女传中的节义传,说齐军攻鲁,于郊野之中见一妇人怀抱一儿,手牵一儿而行。见齐军将至,妇人弃怀中儿而抱手牵者向山中奔去。弃儿啼哭,妇人径行而不回头。齐将追及而问之,才知妇人怀抱者乃是其兄之子。她解释说:见齐军将至,力不能护两儿,则舍己子而反抱兄子。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背公义而向私爱。亡兄子而存己子,是背义也。齐人听之,而罢兵。”冯杭看看羊献容:“这个故事,你以为如何?”

羊献容眨巴眨巴眼睛,认真地想了许久,才小心翼翼地开口道:“于妇人而言,她的确保全了公义,可那孩子,也是一条人命啊。若是齐人没有罢兵,那孩子便没了性命,他多冤啊。”

“若是你会怎么做?”冯杭又问。

“我?”羊献容又想了半天,却始终没有办法,只好无赖道:“我又每当娘,哪能知道呢?”

冯杭“哈哈”笑了起来,突然长叹口气,道:“我却遇到过这种事情。”

那年,冯杭仍旧在外游历,路过吴兴郡,一日街上传来哭骂之声,原来相邻两户人家的两个孩子到河边去玩,结果先后落水,当时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正好路过此地,便跳下河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孩子救了起来,可是等他再去救另一个孩子的时候,那个孩子已经不见了踪影。两日后,这孩子的尸体被人在几里外的地方发现并捞了起来。孩子的家人哀伤不已,而那个幸存的孩子也被父亲带着去邻居家致哀,谁知那户人家竟叫了全家人将这父亲痛打一顿,并扬言要将他的孩子再丢进河中去陪葬,究其原因,竟是那家人责怪这位父亲没有先救他家的孩儿,实在是不够公义。

“然后呢?”羊献容好奇地问。

“没有然后,”冯杭摇摇头:“本来关系很好的两家人因此再不来往了。”

“可若是我娘亲,也会先救我的,”羊献容笃定地说:“她也不是坏人啊。”

“此事本来就没有对错,正如你所说,两个孩儿的命是一样的,父亲先救自己的孩儿是因为父子天性,没有什么好苛责的。只是有些人非要将自己的道德观强加到别人身上,以为自己才是高尚,其实只是事情没有发生到他的头上,若发生了,事情还不定怎样。”冯杭慢条斯理地说:“正如书中的母亲,若是她救了自己的孩儿,写书的人就会认定她是自私的,是没有公义的,甚至有可能将她放入烈女传中的孽嬖传,但事实上,一个母亲选择救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错呢?”

羊献容这回便彻底明白了,所谓人言可畏,畏的并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而是旁人怎么议论这件事。世上之人,总是自以为高洁的,旁人都是有问题的,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师傅今日给我讲这个,是有什么原因吗?”羊献容问道。

冯杭摇摇头,道:“女儿家在世,总是更艰难些,有许多的身不由己,师傅只是希望你遵从本心,不惧谣言,余生不长,苟且偷安并不为过。”

这样的话,大哥也跟自己说过,也许他就是师傅口中的那种苟且偷安的人,打小起,大哥的无所事事便不受父母待见,那时自己也以为兄长无能,难道他这就是遵从本心吗?

下了课,羊献容径直来到羊附的院中。正值初夏,羊附的院中真是好看极了,绿油油的一片草上开着各色的小花,草上用石头辟出一条条的小径,小径汇合处是一个极为精致的小亭子,亭子四周均以花装饰,亭中,林氏正带着蹒跚学步的阿齐在玩耍,靠近了,羊献容才看见那里的花中有两只蝴蝶互相缠绕着在飞,而阿齐想抓住他们,因此咿咿呀呀地诉说着什么,紧接着又“咯咯”地笑出来。

“嫂嫂,”羊献容蹦蹦跳跳地来到林氏身边。

“下学了?”林氏笑着将阿齐往羊献容怀中一送:“快帮我带带,我这腰都快断了。”

羊献容便接过阿齐,继续带着他追逐那两只蝴蝶。“大哥呢?”羊献容问道:“去衙门了吗?”

“没有,”林氏在一边坐下,用手捶着腰:“他今日休沐,趁着闲下来了,忙些自己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羊献容来了兴致:“什么自己的事情。”

“你知道你这哥哥与常人不同,脑中经常有些不融于世俗的念头,”林氏笑着说,眼中却是对羊附发自内心的爱慕:“他一直想将他的这些想法写出来传于世,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自阿齐出生后,他便将阿齐做过的趣事写下来,这一来倒让他有了想法,便一有空闲就写故事,希望能集成册呢。”

听到哥哥竟在写书,羊献容当即崇拜地睁大了眼睛,写书那是圣人才能做的事情,哥哥居然也能做,当真是了不得。

“嫂嫂,哥哥是那种遵从本心,活得自在的人吗?”羊献容问道。

林氏愣了愣,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倒是想,可这世间,能有几人能做到呢?我嫁给你哥哥的时候,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也愿意入朝为官造福百姓,那时父亲给他谋了个出路,他便去了,羊家虽然算士族高门,可终究已经没落了,那些人看你哥哥不起,便极尽打压,你哥哥升迁无望,本就心灰意冷,可父亲却不甘心,拿着银钱四处贿赂,你哥哥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干脆辞了官职。”

之后的事情羊献容也知道,赋闲在家的长子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父母不待见,连亲弟弟都看他不起,也并不为他的高风亮节觉得骄傲,只觉得他愚蠢,就这样断了自己的前程。

“你哥哥问心无愧,”林氏继续道:“可终究拗不过家里家外的闲言碎语,再加上阿齐出生,家里开销增大,他不得不低头。”林氏叹口气,道:“其实你哥哥并非不想做事,他辞官后,还被一个富商请去家里教孩子们念书,他也颇有兴趣,便应了下来,回来跟父亲讲后,父亲勃然大怒,说他世家公子,怎能屈就于商贾之家?所谓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自降身份,便是让旁人笑了去,以后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羊献容听得出来,嫂嫂对父亲抱怨极深,也看得出来,她爱哥哥极深,只是她也颇为矛盾,不知在这样的世道中,该如何平衡哥哥和世俗的矛盾。

“容儿小小年纪,你同她说这些做什么?”羊附不知何时出现在两人的身后,他慢慢走到两人身旁,抱起阿齐,看了眼羊献容,笑着道:“叫你嫂嫂说得,哥哥很可怜一般。”

羊献容撅撅嘴:“我也觉得你有些可怜。”

“吃得饱穿得暖,有你嫂嫂伴在身旁,现在又有阿齐承欢膝下,哪还谈得上可怜呢?”羊附听起来并不为自己的那些遭遇伤神,反而将一切看得很淡:“其实也不能怨父亲,如今世道如此,难怪他忧心焦虑。”

“什么世道啊?”羊献容不理解。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世道啊。”羊附道。

当年曹丕为了称帝取代汉代,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士族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而后来,为了取得这些人的支持,晋武帝司马炎又对他们采取了放任和笼络的手段,导致这些士族拥有绝对特权,并和庶族保持着绝对的界限。庶族想登上庙堂难之又难,反之,像羊附这样的世家子弟,一旦落魄了,更是一生沉滞,无法再有建树。

羊献容突然觉得今日懂了许多,她懂了师傅对她的教诲,也懂了父亲对她的期望,更懂了母亲对她的担忧。她这一辈子不知会不会顶着士族小姐的名头挤进高门大户,过那暗无天日的未来岁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