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两朝为后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立储一事尘埃落定

两朝为后 第二百七十五章 立储一事尘埃落定

作者:栗三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4: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年,刘曜正式登基称帝,称帝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册封羊献容为皇后,紧接着,他将国都由平阳迁至长安,修建光世殿和紫光殿,追尊刘渊等历代祖先为帝,修缮宗庙、社稷、南北郊。以水德承接晋朝的金德,改国号为赵,大赦了境内除犯有重罪之人以外的所有人。

赵国既立,立太子一事便成了重中之重,刘俭为长子,其母卜氏又是刘曜娶的第一位妻子,虽因当时环境所迫,二人嫁娶之事甚为简陋,可卜氏对刘曜有恩,对其又是情深义重,刘曜不是忘恩之人,对卜氏也从来不敢忘怀,因此他对刘俭甚好,即便后来又有了几个儿子,可他对这个长子是极为看重的。刘俭也是争气,小小年纪就知道刻苦努力,文治武功都是出色的。

只是,刘曜如今的皇后是羊献容,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爱过的女人,立他们两人的儿子为储君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刘俭虽是他看重的儿子,可他心里最疼爱的儿子却是刘熙。刘熙已经六岁多了,生得虎头虎脑,酷肖刘曜,在父亲和母亲的宠爱下,性子活泼,好舞刀弄枪。在刘俭的带头下,他也喜爱念书,且头脑聪明,常被师父夸奖悟性高,是个可造之才。

在父亲刘曜的眼中,刘熙才是那个最适合被立为储君,以后继位为帝之人。可若越过刘俭立刘熙为储,他又怕朝中有反对之声,毕竟刘俭深受祖父刘渊爱重,如今十几岁的年纪刚刚开始上朝学政,亦受到朝中许多元老的拥戴。再者,刘曜也怕兄弟二人因为储位翻脸,兄弟阋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羊献容深知刘曜的苦恼,对此她倒不以为意,刘俭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跟亲生的早就没有什么区别,况且这孩子秉性纯良,也拿她当亲生母亲一般孝顺,凡是得了稀罕物件或者有了好吃的第一时间都会拿到她面前,对于这样的孩子,她有什么可忌惮的呢?

“俭儿是长子,”羊献容劝刘曜道:“又是嫡子,立他为储方是正道,且不会落人口舌,熙儿年幼,心性未定,以后成器与否尚未有定论,如此看来,还是立俭儿最好。”

刘曜心有不甘,便道:“我承认我偏心,可我总想让我们的孩子继承这帝位,我这些年拼死拼活为的便是你。”

“俭儿也是我们的孩子。”羊献容毫不在意,笑着道:“怎么?都十几年了,你还不承认他是我儿子吗?”

“我并非这个意思。”刘曜虽然知道羊献容在与他说笑,可还是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到底,有你这样的母亲,也弥补了他小小年纪就失去亲生母亲的遗憾,可是……”

“除了想立我们的孩子为帝,陛下可还有什么担心的?”羊献容一眼便看穿了刘曜的心思,他想立刘熙为储断不完全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的缘故,一国之君何其重要,哪能仅仅凭着她羊献容的身份就定下来?

见羊献容看穿了他的心思,刘曜也不遮遮掩掩了,他道:“卜家。”

卜家便是卜氏的娘家,当年这卜家做生意赚了些小钱,后来搭上了东海王这艘大船,生意越做越大,东海王当政后,他们更是一边为东海王输送利益,一边享受东海王为他们带来的便利,很快便成了一方巨贾。

好景不长,东海王倒台,卜家就在仓惶逃跑之时,又遇上了晋怀帝被俘一事,晋朝自身难保,也无暇去追究他们这些东海王的“余党”,卜家侥幸逃过一劫,后来行事作风有所收敛。

本来刘曜念着他们对自己的恩德不打算追究,可这段时间,卜家却有复起之势,投靠的却不是他刘曜,而是晋朝皇族司马睿。

司马睿在晋愍帝死亡后收拢晋朝宗室南迁,至建康城定居下来,再建晋朝,而卜家不知怎么又搭上了这条线,开始为司马睿的朝廷输送打量钱财,而卜家的子孙也在司马睿的庇护下纷纷入仕,如此,卜家成了晋王朝一大望族。

若仅仅是这些倒也罢了,刘曜早跟卜家没了来往,而刘俭对卜家更是没了记忆,可偏偏自他将国都迁到长安后,卜家开始偷偷摸摸地联系刘俭,说卜老先生年纪大了,想要见一见这个一直挂念在心头的外孙,刘俭虽拒绝了,可刘曜却上了心,对于一个几十年没见的外孙,卜家这般费尽心力想做什么?刘俭就算不会做出什么糊涂事,可就着这层关系,刘曜也不敢轻易将储位落到他的头上。

羊献容这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显然卜家不可能单纯地突然要认亲,再加上卜先生如今年纪大了,卜家当家做主的是他的长子,这位长子可不像他父亲那般有着仁义之心,据说投靠司马睿便是他定下的主意,为的当然还是利益。

“此事也不急在一时,”外朝之事羊献容不好插手,只得说道:“过两日我哥嫂便会来长安,许久未见,我们先团圆了再说。”

立储一事迟迟没有定论,朝内朝外都是议论纷纷,刘熙年纪尚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刘俭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他太清楚立储一事意味着什么,说他对皇位丝毫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皇室子弟,哪个没有君临天下的梦,可他心里也清楚,从卜氏找上门来的那一刹那,他被立为储君的可能就为零了。父亲迟迟没有表态,不过是怕他心里有想法,有怨言,也是在等着他自己亲口说出不为储的话。

为着此事,刘俭有些闷闷不乐,尽管他极力掩饰,在别人眼中也落得了豁达的名声,可羊献容却敏感地感觉到了这孩子心中的情绪,可她知道这也不能怪他,这么多年的努力,敌不过摊上一个莫名其妙的亲戚,任谁也难过心里这个坎。

羊献容便时常将刘俭叫入宫中,让他陪着弟弟妹妹玩耍,想让他念着亲情,放下心中这一道坎,纵然是刘熙为嗣,日后也不会薄待了这位兄长。

刘俭当然知道羊献容的意思,他不愿让母亲为难,在进了几次宫后主动找到了羊献容,真切地说道:“母后不用为我忧心,母后虽未生我,可养育之恩大过天,立储一事,我虽难过,却并不伤心,我知道父亲并非不疼我,只是时势所迫罢了,我纵使一时半会有些情绪,可也请你们信我,我愿为一代贤王,全力辅佐弟弟。”

羊献容深感欣慰,她摸摸刘俭的头:“我儿长大了。”

刘俭却突然跪倒在地:“儿子有心有志,不过却从未像父亲一样征战沙场,如今的富贵全凭先辈以鲜血所筑,儿子深感惭愧,可是,儿子并不愿意从军带兵,赵国已立,守之更为艰难,儿臣恳请母后允准,放儿子出京历练,待有所见识成就,为国效力。”

这提议来得突然,羊献容有些惊讶,一时没有应他,待晚上见了刘曜后,她与之商议,才知刘俭之前也跟刘曜提过此事,不过刘曜以为他闹情绪,不但没有允准,还斥责了他。

“是我误会俭儿了。”刘曜有些愧疚:“出去历练也非坏事,他是个男孩子,总不能永远锁在家里,长长见识是好事,由着他吧。”

“你倒是心大,我总觉得他还小呢。”羊献容笑着望着铜镜:“其实算算,孩子们都大了,我们也便老了。”

“哪里老了?”刘曜温柔地望向羊献容:“我们还有大把时间,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俭儿大了,你也不用过度忧心,你那侄儿和覃儿不是也在外许久了?放心吧。”

刘俭获得父母首肯后,离开了京城。不久,刘曜正式下旨,立其次子刘熙为皇太子。立储一事算是尘埃落定,不久之后,羊献容的哥哥羊附一家从洛阳抵达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