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两朝为后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刘渊亲自解忧愁

两朝为后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刘渊亲自解忧愁

作者:栗三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4: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次攻打洛阳的失败让刘聪羞愧难当,也让刘曜有些灰心,本以为晋朝强弩之末,不用多加费心费力就能击败他们,没想到人家只是小小用了一计,便让他们吃了一场打败仗。晋朝毕竟底子尚算厚实,因此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所大厦斑驳不已,可始终不倒。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毕竟此次出师是刘聪太过轻敌之过,刘渊未加责罚,可刘聪却难以原谅自己,所以他将自己关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要闭门思过。刘曜又伤势没有痊愈,因此也在府中养病,心绪不佳的他只能看看兵书,抑或是常常看着刘俭发呆。

这两人打了败仗又闭门不出,最为得意的人自然是刘和,本来此次出征洛阳,刘和落在了二人之后心里甚为不高兴,谁都知道攻打洛阳意义重大,一旦让二人真的攻下了洛阳,那么将是头等的功劳,这笔功劳记在刘聪的头上,无疑为他争夺宝座加大了筹码,这无论如何都是刘和不愿意看到的。

谁知,刘聪败了,不是小败,而是大败,近三万的兵马就回来了几千人,刘曜还负了伤,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刘聪轻敌之过。刘和很是开心,尤其在他自认为窥探到了刘渊的心里所想之后,那股子得意的劲头更是掩都掩饰不住。

刘聪战败,朝中一片哗然,刘和手下的人趁机作乱要求严惩主帅,刘渊却都压下了,最后也只是拍了拍刘聪的肩膀,说了句:“非坏事也。”这一切让刘和十分愤怒,他直接跑到刘渊面前想要质疑父亲,这等过失为何不罚,谁曾想,刘渊只是淡淡地问道:“如何罚?”

“几万将士命丧弘农,身为主帅,他刘聪难辞其咎。”刘和愤愤道:“他闭门思过又有何用?父亲就算舍不得,也该做做样子,以慰亡灵,也堵住朝中悠悠众口。”

刘渊抬眸,深深地看了刘和一眼,了然地“哦”了一声,道:“你是这样认为的,朕了解了。”说罢突然笑了笑,又道:“父亲并非舍不得罚他,只不过他到底是朕的亲儿子,即便朕失望透顶,你让朕怎么罚他?又怎么下得去手?”

刘和一愣,露出欣慰的笑容,赶紧表示自己愿为父亲分忧解劳,忙道:“父亲做不得的,儿子能替父亲去做,我能下得去手,父亲只要下令,其余的儿子代劳就好,决不让父亲为难。”

“那你告诉朕,你觉得如何罚他才好?”刘渊问道,神色不辨喜怒。

“他这等失职大罪,怎么着也得抽他几十鞭子,或者废了他的王位,关起来也好。”刘和笃定地说:“只有重罚,才能不伤了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家眷的心,也让别的将领无话可说,还请父亲定夺。”

刘渊“哈哈”笑了几声,肯定地点点头,道:“你果然是朕的好儿子。”说罢挥挥手,道:“你先回去,你所奏请之事,朕会考虑,容后再议。”

刘和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而刘渊的脸色则沉了下来,自己尚在人世,这潜在的权力之争已经要浮出水面了,若他一死,这汉国怕是要跟晋朝一样,被自己的后代给搞垮了。

刘渊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叹口气,艰难地迈着步子,前往刘曜的府邸去了。进了门,就看见刘曜带着刘俭跪在院中迎候,他快走了两步,一边拉起刘曜,一边就将刘俭抱起来,想像以往一样将他抛起来逗他高兴,可终究是有心无力,只得放下孩子,由着下人将他抱开了。

“养了这些时日,伤可好了?”刘渊看向刘曜,问道。

“是,”刘曜垂首道:“凌儿日日带着她师父过来给儿臣医治,已经差不多全好了,父亲不用担心。”

“朕不担心,你还年轻,这点小伤伤不到你的。”刘渊说完,一把拉起刘曜的手就往屋内走去,看到正中的桌上放着几张纸,他便上前去看,却是稚嫩无比的笔记,一横一竖歪歪斜斜,尚不成字。刘渊“哈哈”一笑,问道:“这是俭儿写的?”

“是。”刘曜回答:“儿子练字,他看着来了兴趣,非要写上一写,我便教教他,他年纪尚幼,拿不住笔,便写成了这个样子。”

“有趣的很。”刘渊说着将两张纸折了起来,收进自己的怀中,“孙儿的墨宝,朕自然是要留下的。”

说话间,茶上来了,几个下人收拾了小几,父子二人便相向而坐。刘渊看了刘曜一眼,问道:“打了败仗,你怎么想?”

刘曜面露羞愧,拱手道:“有负父皇重托。”

刘渊挥挥手,显得毫不在意,可说话时又十分严肃:“朕为何迟迟不肯发兵洛阳?是因为朕知道时机尚未到来,晋朝军队虽弱,可晋人却有一种韧性,不管内部怎样混乱,面对外敌时却又能一心向外,不容小觑,没有做好万全准备,朕不愿冒这个险。”

刘曜有些难过,当初若不是自己坚持,甚至弄出一套花里胡哨的东西糊弄刘渊,汉国也不至于遭此一败,顿时,他就要下跪请罪。刘渊却一把拉住他,说道:“朕今日不是来问罪的,咱们父子好人好好说说话。朕就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此次又是如何评价你四哥的?”

“父亲所言非虚,可儿臣倒不认为时机未到,归根到底,此次大败,是我们的过错。”刘曜顿了顿,又道:“我等却有轻敌之过,责无旁贷。至于四哥,”刘曜笑了笑,有些无奈地说道:“四哥是父亲最有出息的儿子,一向被人捧着,儿臣此话虽然不妥,可的确让他有些自满了,儿臣以为,四哥日后若想有更大的出息,经此一变并非是坏事。”

“更大的出息?”刘渊扬扬眉毛,饶有兴趣地看着刘曜。读书网

“是。”刘曜迎着刘渊的目光,肯定地回答:“朝中早有议论,说父亲深受晋朝文化影响,立嫡立长,是以大哥必定是日后皇位的继承人,可儿臣却不这样认为,父亲是有眼界之人,心思必定更加深沉,属意谁不属意谁,哪会让人这般轻易就猜出来?”

刘渊愣了愣,突然笑了起来:“朕心思深沉?既然没有让别人猜出来,怎么又会让你猜出来?”

“儿臣猜的不是父皇的心思。”刘曜笑笑,道:“儿臣只是说自己的心思。”

“所以你是支持你四哥?”刘渊问道。

“儿臣只支持能将汉国带得更强更壮大之人。”刘曜略一颔首,抱拳,道:“儿臣愿为此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渊饮了口茶,问道:“那你呢?为何不想想你自己?”

“我?”刘曜一愣。

“你,”刘渊冷静地说道:“你比刘和有智慧,又比刘聪冷静,难道不是更合适的人选?”

刘曜这才反应过来刘渊在说什么,他“噌”地站起来,赶紧跪倒在刘渊脚下,道:“此等大事,父皇莫要跟儿臣开玩笑。父亲一系,血统为贵,虽这么些年来,父亲视儿为己出,甚至待儿子好过几个哥哥,可儿臣到底不是父亲亲生,血统一事,甚为要紧,还请父皇慎重。”

刘渊长长地叹口气:“你倒是比朕还迂腐。”

“父亲若是有此心,便是陷儿臣于不忠不义之地,儿臣非死不能明志。”刘曜抬眼看了刘渊一眼,目光恳切,身子却在微微颤抖。

刘渊拉起刘曜,微微有些失望,叹口气道:“不必如此,朕也只是随口一说。”

“儿臣志不在朝堂。”刘曜道:“待陛下大势已定,儿臣只想归隐山林,去过那等最普通最平淡的日子。儿臣胸无大志,终归是会让父亲失望的。”

“行了,你不必如此紧张。”刘渊复又让刘曜坐下,再道:“今日只是咱们父子间的闲聊,不牵扯更深的事情。不过还有一事,你得应下才是。”

刘曜疑惑,“父亲请讲。”

刘渊正色,道:“年底再征洛阳,朕要你当主帅。”

刘曜大惊,刘渊方才才讲没有完全的准备,他不愿这么早就发兵洛阳,怎么一眨眼的功夫,他又决定再次发兵了?

刘渊看出刘曜的疑惑,笑笑,道:“一次失败算得了什么?可若是我就此罢休,司马越那小老儿还以为我怕了他的,所谓输人不输阵,我就是要让司马越知道,我刘渊既不怕他也不怕失败,卷土重来不过是几个月的功夫,他得意也得意不了几天,那洛阳城迟早是我的天下。”

“那四哥?”刘曜犹疑道。

“你不必担心,”刘渊道:“我并非迁怒于他,只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给他去做,你安心当你的主帅,也不必过于计较成败,大胆去做就是。”

刘曜这才放下所有包袱,恭恭敬敬地跪下给刘渊行了一个大礼,道:“父亲信任儿臣,儿臣自不辜负父亲所愿,必当全力以赴。”

刘渊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行了,你在晋朝待久了,老来这些虚礼,无趣的很,去把我孙儿叫来,陪爷爷玩一会儿。”

经此一番谈话,刘曜心情豁然开朗,忙让人将刘俭带过来,这一番其乐融融当真是他最盼望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