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末传 > 第三十六章:激战一

三国末传 第三十六章:激战一

作者:向一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十六章:郭伯济层层设防,姜伯约瞒天过海(上)

魏源站在中军大帐之内,将粮船被焚、粮道被断的经过仔细的讲述了一遍。

姜维听罢王尚被斩之事不由喝道:“杀的好,贼子无能,坑害我二万将士矣。”

而姜宣却道:“此事蹊跷,将军谨防有诈。”

“哦?”姜维一愣,道:“讲来。”

“禀将军,五城至此,千里之遥,据此子所讲其昨夜出发,一路之上连闯魏军哨卡,而后辗转至此,末将以为实乃笑话,”姜宣顿了一下,接着道:“我精锐骑兵,平安而行,日尚不能行千里也,况路途之上魏军哨卡林立乎?故某言此子所言皆不可信,还请将军明断。”

姜维还未答话,魏源已长笑一声道:“吾自的确五城至此,一日千里何来虚假之说?”用手一指案几上的信物,道:“王平将军信物在此,安能有假乎?”

“那我且问汝,据汝所言,汝离开五城之际王将军供汝好马,如今坐骑安在?”

于是,魏源又将连闯五卡一营的经过说了一遍,随后道:“吾虽从魏人手中抢的战马,但长途跋涉,劣马委实难行,故而某便趁入夜之时伐倒大树,自缚于上,顺流而下,幸得天佑我大蜀,一路之上某未曾迷失方向,终至为翅矣。”

廖化道:“平原之上,河流无数,汝缘何得知此河水经过为翅?”

魏源道:“大河奔腾,皆由北而南、自西向东,吾在运粮之时,曾远远见过此河,却是自南而北,吾颇感差异,故记在心中耳(注1)。此次受命传讯,前有魏人堵截、吾坐骑已失,唯有行险涉水而来,终至为翅耳。”

原来,首次押粮之时,魏源曾远远见过此条河流,由于此河流向乃自南向北而流,魏源不由得记在了心里。此次魏源千里送信,魏源在冲出魏军大营之后,便伐倒大树,将自己绑在树干之上顺流而下,由于入夜,魏军巡逻兵士视线不清且魏源身上海传有甲胄带有兵器,在大树上之魏源仅得露出一点口鼻得以呼吸,其余全在水中,因此骗过了魏国哨卡。

河水端急,更胜奔马。魏源又用了将五个时辰终于赶至为翅。

姜宣惊道:“若果真如此,吾军危矣。”遂满帐之人安静下来,静等姜维论断。

姜维看罢匣中密信,怅然道:“果是安汉候密信不假,吾原本着意与羌人汇合之后,借羌人之力奇袭函谷,如今已不能也。”

廖化奇道:“大将军,吾等此行莫不是接羌人入蜀乎?”

姜维道:“吾等出征之时虽早有计议,实乃一策耳。若此行顺利,吾等聚拢羌人之后便可直袭函谷扣关,纵不能拿下函谷,吾蜀国亦可重新掌控西凉,兵行谨慎,吾等出征之时某未做言明。”

廖化等人面面相觑,均不知姜维此行还有如此计议,顿时被惊了一跳。廖化更是恨恨道:“都是那王旭小儿,丢失粮草,化恨不得将其立毙当场。”

姜宣急道:“如今王旭已死,且勿需多议耳。可如今我军粮道已断,整个营寨之中不过七日之粮,为今之计,我等当速撤兵回国才是,否则此讯传于军中,必生祸乱。还请将军速速决议才是。”

姜维冷笑了一下,道:“吾料定不出两日,粮道被断之事必定传遍全军,届时我军中将士闻讯必定士气大跌,郭淮届时必至耳。”

谭鸣惊道:“如此军国大事,何人敢在军中传播,吾定不饶也!”

廖化冷冷道:“公德勿疑,我等不会传扬出去,可我等却堵不了魏人之嘴,所幸此次得讯及时,我等尚得两日时间。”

姜宣道:“现我等有大军两万、为翅集有羌人部族八万余众,蛾遮塞则集结有羌人十数万之多,日耗粮草近两万余石,再多几日也无法筹措如此多的粮草,还请大将军今早决策才是。”

此时,整个帅帐之内安静下来,均静待姜维决策。姜维叹道:“天不佑我蜀汉,为今之计,我等唯有尽快集结羌人部族,然后冲破魏人关卡返回一途了,此行魏人必定在我归途之上层层设伏延误我等归期,以耗尽我军中之粮。此行需仰仗诸位了。”

诸位将领顿时齐齐抱拳唱喏道:“大将军放心,我等皆愿死战。”

姜维拍案道:“好!既如此,我令……”话音未落,突有一声道:“将军且慢,某有话要说。”

姜维定眼望去,却正是魏源魏子良。“讲来!”“禀将军,某临行之际,后将军已有计议,令末将禀告将军。”

“哦?”姜维一愣,道:“子均既有对策,如何不见书信?”

魏源抱拳道:“五城至此千里之遥,多魏军关卡,后将军恐吾被魏贼所擒,故而只有口讯未有书信也。”

“难得子均如此细致。”姜维将手一摆,道:“讲来!”

魏源略一踌躇,眼睛向四周略一扫视。姜维已开口道:“无妨,讲来即是。”

“喏!”魏源一抱拳,然后将临行之际与王平商议之对策详细阐述了一遍,然后道:“请大将军抉择。”

“此计大妙!”姜维还未言语,站在一旁的姜宣已经拱手道:“禀将军,此策若成,吾等粮草无忧矣,更可缩减我军返蜀时日,魏人难以追击矣。”

廖化亦拱手道:“禀大将军,末将附议安汉候,此策实乃是上上之选。”

姜维叹道:“如此一来我军虽可安然撤离魏国,可此行借机伐魏之策却也是行不得了。”

谭鸣拱手笑道:“将军且勿忧耳,既有青山安能无柴乎?待来日我大军卷土而回,定能收复这大汉河山。”

姜维道:“罢了,如今粮道已断,借机伐魏非吾不欲,实不能也。幸得子均有此妙计,实乃天佑我蜀汉也。”

随后,姜维目视魏源,问道:“此策关键之处在于令弟牛芒是否能斩杀贼将,汝可有把握乎?”

魏源长笑了一声,拱手道:“吾弟有万夫不当之勇,必能斩杀贼子。某愿为其立军令状。”

姜维猛然站起,道:“既如此,当立即安排吾大军后撤事宜。诸将听令!”

“喏!”帐中将领齐齐拱手唱喏。

“元俭!”

“末将在!”

“汝立刻携骑兵两千,深夜出城,沿大河逆流而上。”姜维用手指着地图上一处,道:“守住此地,不可使其落入魏人之手。”

“喏!”廖化伸双手接过令箭,便欲起身出帐之际却被姜维叫住,吩咐道:“元俭可伐木挖土,铸就堤坝,若魏人来犯,可防水淹之。”

“喏!”廖化再施一礼,然后手捧令箭转身离帐而去。

“公德!”

“末将在!”谭鸣拱手出列。

“汝持我令箭,立即传令蛾遮塞李恢及羌人众胡王,三日之内定要将全部羌人在此地集结,不得有误!”姜维伸手在地图上一点,道。

“禀将军,羌人部族散落草原各处,吾担心届时羌人恐难以完成集结。”谭鸣手持令箭,迟疑道。

“传令羌人部族,将辎重全部丢弃,就地焚毁!”

“喏!”

“明义!”

“末将在!”姜宣拱手出列。

“即刻暗中清点军中物资,随时候命拔营。”

“喏!”

…………

与此同时,褚亨正在犍牛岭营寨之中各处巡视着,正巡到营门之处,便有一都伯前来见礼。

“可有发现异常之处?”

“禀将军,末将已经加派人手,至今未发现有贼人踪迹。”

褚亨奇道:“那廖源此人,连闯数卡,看此情况必定会星夜兼程直奔为翅而去,可为何却迟迟不见踪迹?”

那都伯行礼道:“莫不是见将军在此,其不敢前来乎?”

褚亨笑道:“吾刚到营寨,其何来消息之说?吾并未曾与之交手,其安知吾之本领。想必是此一路行来其早已人困马乏,在暗处养精蓄锐待一举闯关耳。”随后脸色一正,下令道:“传令下去,加派人手,一旦发现其踪迹,立刻报我。”

“喏!”

……

而此时的枫林营寨之中,接到信息的夏侯玄叔侄二人正在抚掌大笑。

夏侯玄道:“郭刺史果乃我大魏良将也!如今蜀国粮道已断,我等只需扼守险要关卡之地,不日便可将这些蜀人一个个饿死在这草原之上。”

夏侯霸颔首道:“叔父所言有理,既如此以免夜长梦多我叔侄当离开拔营才是。”

“然也。”夏侯玄道:“依贤侄看来吾叔侄二人拔营何处为佳?”

夏侯霸拱手道:“叔父,我叔侄二人可兵分两路,叔父可在榆亭当道扎营,小侄则扎于大河之旁,如此一来便可万无一失矣。”

“此计甚妙!”夏侯玄抚掌道:“蜀军若是回返,榆亭乃毕经之路也。其若行水路返回却又不得不过贤侄这一关。况且我叔侄二人还可相互呼应,那姜维纵有白起亦不能奈何我叔侄也。”

随后夏侯玄便紧急下令全军拔营而起,直奔榆亭而去。

姜维很快便得知夏侯叔侄二人拔营的消息,不由得叹道:“夏侯叔侄果乃良将也,不过既然吾已经得到讯息,鹿死谁手翌日自会知晓。”

注1:中国大陆唯一一条自南而北的大河是塔里木河,但塔里木河也仅仅是河曲一带河流自南向北流,历史记载,羌人部族所在位置正是河西走廊一带,为翅恰是坐落在河曲。史书记载,公元247年姜维首伐中原之时因贪图水路运粮便利便率领廖化、王平等人在为翅与夏侯霸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但郭淮却是棋高一筹,先是诈取蛾遮塞,而后却骑兵奔袭断蜀军粮道,最终将姜维携羌人北定中原的计划失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