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末传 > 第二十九章:各有盘算

三国末传 第二十九章:各有盘算

作者:向一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九章:援西蜀诸葛恪别出心裁,探路径麻子三横使军威

廖化杀退夏侯霸以后便直接将白虎文接到了为翅,而此时白虎文正与姜维在帅帐之中谈论羌人集结事宜。

“如此万万不可!”姜维道:“大军在外,迟则生变,为恐夜长梦多,十日之内汝等羌族务必集结于为翅,否则必生变化。”

“大将军,我羌人部族向来是分散于草原各处,有些部族距离为翅过于遥远,且有老弱妇孺,十日集结于为翅,委实难如登天一般。”白虎文叹道:“最少也要一月时间方能完成集结。”

姜维叹道:“白胡王,非我不愿,实不能也。”随机站起身来,在帐中来回踱了几步道:“此行二万蜀军劳师以远,看似军容浩大,然魏将夏侯恩处便有一万大军枕戈待旦。那郭淮身为魏国西凉刺史,手中更是有六万精锐,如让其探得我军虚实,恐不仅我蜀**士不能安然回返,汝等羌族恐亦遭灭族矣。”

白虎文叹道:“事关重大,我又何尝不知?不过我羌族部族众多,十日之内全部集结于为翅,实难做到,还望将军能够宽限几日,我众羌族日后定衔草结环以偿将军今日之德。“随后双膝跪地,大哭道:“请将军垂怜。“

姜维伸手将白虎文搀起,道:“既如此,那吾可再想方法拖住那郭淮、夏侯恩五日,再长恐恕难做到了。”

白虎文顿首道:“谢大将军恩德。吾便立即回返,集结部众,还请将军接应一二。”

姜维答道:“那是自然。”

…………

蜀魏两国正战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在此时的吴国却也处在一片焦头烂额之中。

此时的吴国在国主孙权的太子孙登和次子孙虑相继病逝之后,孙权不得不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可孙

和性情软弱为吴主孙权所不喜,于是孙权又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几次流露出欲废太子、立鲁王之意,奈何总被一众臣子给劝阻下来。毕竟长幼有序是祖宗流传下来了法则,轻易变更不得。

但也正是由于在吴主的默许和扶持之下,鲁王孙霸的势力日趋增加,已经逐渐的发展到能与太子抗衡的地步。目前,在吴国朝堂之上大将军陆逊、曹尚书顾谭、少府吴粲、云阳侯朱据、威北将军诸葛恪

都支持太子孙和为正统,而征南将军步骘、都乡侯吕岱、钱唐候全琮(注1)、偏将军吕据以及时任武阴

侯的孙策长子孙宏都明确表示支持鲁王孙霸继位。在这些朝中重臣选择阵营之后,其手下党羽纷纷依附

站队,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二人逐渐形成了水火不容之势。在朝堂之上,两组人马更是虎视眈眈,基本

上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都在千方百计的寻找着对方的过错,试图彻底的将对方一步击垮。这一

切,都被吴主孙权看在眼里,但却也懒得理会了。

此时的吴主正斜躺在榻上,对站立在其面前的诸葛恪开道:“元逊,对于蜀国来使约我东吴一起伐

魏之事汝可有何良策?”

诸葛恪拱手道:“主上既然问起,恪不敢不答。据恪看来,此次征战我吴国万万不可出兵也。”

孙权听罢顿时起了兴致,在榻上坐起了身子,而诸葛恪也边拿着出靠枕伺候其靠着舒服一些,一边开口道:“如今蜀国姜维出兵祁山,虽号称五万精锐,在恪看来,蜀国此次也就二万多人马矣。”

孙权奇道:“这是何故?”

诸葛恪笑道:“此番战事原由乃是羌人草场久经干旱,朝不保夕,不得不掠夺魏人度日,魏国大司马曹爽主事以来,迟迟未有战功,因此其威望略有不足。此番羌人叛乱想那曹真必会遣精兵强速速将其平定以壮其威。”

诸葛恪看了吴主孙权一眼,见到孙权十分专注的望着他,不由得又继续道:“如今魏国曹爽派西凉太守郭淮率军而去,一来郭淮乃魏国大将,久经沙场,速速解决羌患,二则那郭淮本乃司马懿之爱将,曹爽此举乃施恩于郭淮加以笼络也。”

孙权笑道:“既如此,想那魏国此次出兵定是倾力而出,蜀国远程跋涉恐难支也。吴蜀之间素有联盟,此次我东吴当出兵援助才是。元逊主张我东吴不可出兵,必有良策教朕。可速讲来。”

“不敢,”诸葛恪道:“那魏国既出郭淮前去征讨羌人,羌族必不可支也。但我吴国地处偏远,唯有向蜀国求救,若无缘故蜀国定然是坐视不理。而此次偏偏蜀国却派出大奖姜维前去征讨,想必羌人已经降蜀矣。”

诸葛恪顿了一下道:“故而蜀国此次出兵,名为征讨魏国以定中原,实则乃是接羌人入蜀矣。如我东吴

此时出兵,当蜀国接羌人回返以后,必然是我吴国独立面对魏国之兵锋,实不智也。因此依某愚见,我吴国万不可出兵才是。”

孙权沉吟了一下,道:“如此说来,我吴国出兵非乃上策,但吴蜀之间素有盟约,亦不可不顾,这样吧,朕令子范屯兵宫亭,若蜀国战事顺利,则趁机袭取扬州,若事不可为,亦可全身而退矣。”

诸葛恪躬身道:“吾主高见也。”

孙权见罢,不由得摆了摆手道:“太子近日如何?可有逾矩之处?”

诸葛恪躬身道:“太子近日正随少府学习《诗经》,并无不妥之处。”

孙权听罢冷笑一声,道:“孙氏三代,以武立国,以德服众,诗歌之道,终乃小道,此次子范出征传令太子随行吧,也多多见些场面。”

“诺!”诸葛恪躬身应道。

渭水河,起发于西凉西部的唐古拉山脉,对于整个西凉草原来说无疑就是一条母亲河。尤其是对于逐水草而居的羌人部族来说这条河的重要性简直是无可代替的。但是由于魏国兵士的进袭,羌人不得不脱离了居住点而赶赴城寨,因此这条河流两侧终于逐渐的安静了起来。再也不复往日的喧嚣局面。

泗水岭,是渭水河所流经的最后一个转折点,长期的河水冲刷使这里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峡谷。渭水河

流过这里之后再流经后世上的黄土高原与汾河并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华历史之上最最重要的一条河流,那就是黄河。或许也正是这最后一个转折点的缘故,渭水河的河水几乎是将要把所积攒的力量全部都用尽似的拼命的加速流动着,端急的水流加上周围复杂的地形,使得很少有人会来到这个地方,就算是羌人牧羊也会尽可能的绕开这里,因为一不小心羊群就会跌到涯下,被端急的河水所冲走。

可就在快到午时的时候,突然在岸边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却打破了这个峡谷的宁静。

“呸!”披着扎甲的麻子三一口将嘴里的叼着稻草吐到了一旁,看着面前的峡谷喃喃道:“过了这个峡谷,瞎球的总算不用再爬这些山坳子了,这一路折腾下来,都能把人折腾掉掉一层皮。”

“三哥,你可要悠着点儿,那孙家的小娘子还等着你回去继续折腾呢。”麻子三身后的一个长相很猥琐的胡子笑道。

猥琐男的话音一落顿时引来了一顿怪嚎:“三哥莫不是觉得折腾的太累,想要让给自家兄弟替代一番?”随着另外一个披散着头发的军汉一声怪叫,顿时又惹来了一阵干嚎之声。

“直娘贼的,少给老子贫嘴!”麻子三怪叫了一声道:“现在到地头了,李柱,去给老子爬上那座山,看看有没有敌军埋伏!”

李柱看了看那将近三百多尺的山岭,又往远处看了看,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诺诺的道:“什长,怎么老是派我去做这种事情?轮也该轮到他们了吧?”

李柱这一句话顿时惹了众怒一般,其余的人都是一顿怪吼,接着猥琐男站了起来,道:“柱子,话

不能这样说,每次都是你上山去探路,我等弟兄也没有闲着呢,每次你从山上下来以后,不都是可以吃上热乎的饭吗?这还不是我等弟兄的功劳?”

那披散着头发的军汉更是皮笑肉不笑的道:“就是,李柱,汝不善于骑马,这一路上由于你耽误了

我等多少行程?由你去探路岂不是应当应分?”

未待李柱答腔,麻子三却已然是冷喝道:“李柱,我大蜀国以汉律定军规,岂不闻军令如山乎?如再拖延,当心吾一刀斩了你这厮!”

李柱见罢,也只有转过身去,向山脚行去,背后却听见麻子三冷喝道:“绑上帜旗!”接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子丢在了其脚下。

汉时探马外出打探敌情,多分几组,前面斥候身绑红色小旗远远而行,若前面探马遇到危险或不测,红色小旗自然跌落,其身后之人看到以后自然可以早做防备。

看到李柱身上背着小旗渐行渐远,直到远远的离开以后,麻子三才呼和了一声,道:“赵六你盯好了等下找王四与你调换,其余兄弟们,先困一个大头觉,累死老子了。”

赵六正是那个猥琐男,其笑嘻嘻的答应了一声,人却已经靠在一块岩石之上半坐了下来。而此时的一

诸人等全都随便找了一个地儿,歪七扭八的躺了一地,不一会儿,却已经是鼾声大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