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京城美人色 > 第23章 请缨

京城美人色 第23章 请缨

作者:海棠入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0: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温亭略微松了松揽在她腰间的手臂,让她站稳在地,才收回了手。

严笙低头笑道:“多谢你!”

温亭淡淡摇了摇头,忽然俯身而下,熟悉的气息笼罩下来,他低头吻了下来。

严笙身子一颤,僵硬的身子渐渐软了下来,待他放开她时有些身子发软。

他低头凝视她,“每日两次,按时涂药。”他从怀中掏出方才装药的瓷瓶,放入她手心。

严笙呼吸还有些不稳,只胡乱地点头,不敢抬头看他。

他低沉一笑。

翌日清晨,太和殿。

从百官队伍中步出一人,手持玉笏,朗声启奏道:“陛下,北境夷族滋扰,嚣张犯境,边境百姓深受其害,臣恳请出兵镇压!”

“臣附议!匈奴夷族鄙人,竟胆大妄为,敢肆意越过两国边境,还寻衅滋事,此乃不将我大梁天威放在眼里啊!”又有一人出来,言辞激烈。

梁帝赵显高高坐于龙椅之上,俯视百官,托腮沉吟了一阵,喜怒不辨地问:“边疆不安,是国之祸患,众卿有何良策?”

从百官中走出一人道:“回圣上,微臣以为,应当派兵征讨,杀杀这匈奴的威风!”

“张大人此言有理!启禀陛下,臣也以为应当出兵,而且这主帅非严珩大将军莫属!”

“陛下,臣附议!严大将军骁勇善战,戎马半生,实在是不二人选啊!”

“欸!臣以为最佳人选并不是非严大将军不可,毕竟如今严将军年事渐高,总不能老让我们老臣子上场争功劳啊……”

“就是!老臣以为在座朝堂之上也有许多青年才俊,要说这平定北境一事,可担大任者定是不乏其人!”

朝堂之上一下子便喧闹起来,有极力主张严珩大将军领兵平定的,也有推荐其他杰出后生的,亦有觉得出兵动武太过大动干戈的。

几个官员在大殿之上争得不可开交,唾沫横飞,十分激烈。

皇帝听得烦躁不已,紧皱着眉头,挥了挥手不耐烦喝道:“行了!”

大殿上顿时安静下来,鸦雀无声,争吵的大臣也面色尴尬地回到位置,唯恐帝王之怒波及自己。

赵显目光在文武百官中巡视一番,最后目光落在那个从始至终一言不发,波澜不惊的人身上。

“温亭,朕问你,你以为如何做最妥当?”

闻言,众人的目光立即都聚焦在他身上,想听一听这个天纵奇才的世子究竟是如何想法?

温亭淡淡一笑,轻飘飘地吐出一句话:“回陛下,微臣愿请兵平乱!”

低沉清润的声音缭绕在大殿内,清晰地落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各异。

有人皱眉不赞同,有人面色惊诧,有人疑惑不解,有人目露钦佩……

大臣们皆默不作声,皇帝却是微微一笑,“也好!朕信得过你的才能,有你前往北疆,自是万无一失。”

众臣子见帝王面露笑意,神情满意,皆叩跪下来,连声呼万岁。

唯有温亭,面色如常地行礼,“臣遵旨!”

往日散朝后,总是有大臣们三五成群,相互议论,今日更是远胜往日!从太和殿一直到宫门口,朝臣熙熙攘攘,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殿上的惊闻。

苏复有意落后于众人,渐渐到了百官的最后,不动声色地走到温亭身边。

走近了,见他依然是平日里风轻云淡的表情,颇显担忧地问道:“世子此举,是否有些冒险?如今皇上盯得紧,保不齐在你出征时对祁王府使绊子。”

温亭淡淡一笑,姿态从容,“我若不去,也总还是有人去的。”

苏复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有些惊讶:“你是不想让严将军去,所以主动请缨?”

温亭笑而不语,默许了他的猜测。

两人并肩走着,苏复沉默思索了一阵,最终道:“也好!解决边境之事,于你而言其实算是大材小用,我会小心留意京中情形,有异动立马通知你。”

温亭颔首,“好!”

————————

严笙一早就进宫看望皇后,掐着散朝的时间,准备从凤仪宫里出来。

“娘娘好好休息,臣女还有些事,就先退下了。”严笙瞥了眼外面的天色,心想应该快要散朝了。

皇后心思细腻,察觉到她的小动作,了然一笑:“是在等你父亲哥哥,还是等世子?”

严笙一愣,奇怪道:“娘娘怎知……”

皇后顿时呵呵笑出声,牵动着眼角细小的皱纹微微皱起,她目光含嗔,“哪次来我宫中你可有今日这般早?上朝的时候来,散朝的时候要走,与本宫唠唠家常不出三句,就要看看外头的天色,不是算着时间等人是什么?”

严笙赧然,低头只字不言,耳根微红。

“如此看来,是在等世子了?”皇后见她露出一副羞态,眸光闪过一丝诧异,面上却表情如常,“亭世子风采妙绝,清冷睿智,也难怪你对他如此上心!”

严笙双颊隐隐发烫,略显局促道:“娘娘,臣女告退了!”

话落,就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只是她虽神情强装镇定,但仍是遮不住微微发红的脸颊。

皇后目光凝结在她匆匆忙忙的身影上,目光幽深复杂。

良久,等那道身影彻底消失在殿门,她对着宫殿里的桃树出神了片刻,才低头微叹了口气,神色似有忧虑。

严笙从凤仪宫出来,青若紧随在她身后,两人就顺着宫道往太和殿方向走。

走近了太和殿,远远就看见了离去的大臣们,青若伸脖子往前瞧了瞧道:“郡主,奴婢好像没看到世子啊?”

严笙目光越过前面密集的人,直直落到最后的寥寥几人,淡淡笑道:“在呢!”

说罢,抬步就往前去。

温亭和苏复正在交谈着,两人神情专注,但很快就察觉到了严笙,齐齐抬头看向她。

两位俊朗不凡的青年,一位清冷疏离,一位气韵温雅,但都是风度优雅、英姿翩然,远远望去,这两人站在一处还真是如诗似画,格外赏心悦目,引人注意。

严笙先是对苏复颔首示意,又看向温亭,对上他深邃俊逸的眉眼。

苏复很有眼力见,见严笙径直奔到太和殿来,想必是有话与温亭说,便对二人含笑点头,抬步离去。

温亭对她一笑,眉眼染了淡淡笑意,“放心。”

严笙一直悬着的心这才落下,她并非不相信他,而是想要亲耳听到那个令人安心的答案。

她神色轻快了许多,正欲开口,耳边却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愈来愈近,接着一道稚嫩的男孩嗓音传来。

“是世子和严姐姐!”

二人闻声望去,正是赵岷,身旁还有赵瑄、赵钰等一众皇子,看走的方向,似是刚下朝准备去皇后宫中请安。

严笙对赵岷微微笑道:“十一殿下是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吗?臣女刚从娘娘宫中出来,想不到恰巧遇到诸位皇子。”她对他们欠身一礼,又对站在赵岷身后的赵钰点了点头。

赵钰温和笑着回礼。

皇子之中,赵瑄自然是察觉到了二人之间的细微交流,见严笙居然无视自己,脸色顿时一僵。

他的眸光微冷,掠过严笙,径直射向温亭,嘴角挑起一抹傲慢不屑的笑,“今日还真是稀奇,世子竟然自请出征?世子不是向来对政事不感兴趣的吗?”

言外之意明显,是在指责温亭为人臣子,不心忧国事。

“世子智谋过人,平定边境匈奴骚乱定是不在话下。”赵钰对温亭温润一笑,又目光警示看向赵瑄,“三皇兄,今日是淑妃娘娘生辰,父皇特许你进宫给淑妃娘娘过寿的,三皇兄还是莫要误了时辰,让娘娘担心了!”

赵钰的话提醒了三皇子现在是有罪责在身,赵瑄顿时面色不好看了,恼怒地瞪了赵钰一眼,疾步离去。

赵钰对二人颔首,和一众皇子从容离去。

空旷的一株榕树前,离着太和殿有一段距离,此时周围也已经没了一个官员,只留树下对站着的一男一女。

秋风萧瑟,吹起衣袂飞扬,枝头零星的叶子飘落而下,天地间一片寂寥。

严笙却被他们的话惊得回不过神来,身子僵硬地立在萧风中,怔怔望着温亭。

自请出征,平息边患!

严笙以为他会推举他人,抑或是另寻不必出兵的计策,但想不到他竟然用了她最没料想到的方法!

温亭啊温亭,以你之才,其他法子多得是,又何必以身犯险呢?

严笙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不是滋味,虽说早已在一条船上,但还是十分懊悔昨日惊惶之下冒然去找他。

温亭眸光落在她神色变了几变的脸上,将她的懊悔愧疚收入眼中,伸手替她将被风吹得凌乱的鬓发拢到耳后,神色清淡。

“虽然严大将军不用去了,但你两位哥哥还是副将。”他目露歉意,“但有我在,一定还你两个平平安安的哥哥!”

严笙苦笑,他对自己如此恩深意重,几次救她于水火,如今更是……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这样的情意,她该要如何还?

眼中酸涩,她仰头直视他道:“为何要自己请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