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爸爸是秦始皇 > 第二十四章 军制改革

我爸爸是秦始皇 第二十四章 军制改革

作者:西瓜不保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9: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颁奖典礼结束以后,扶苏趁热打铁,都已经正午了,让宫里准备吃喝。

所有大臣全部都被留下了。

大臣们哪有心思吃饭啊,今天对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也就是秦朝,这要是放在明朝皇帝敢这么嚣张,早就给扶苏安排一个落水而亡了。

秦朝皇帝就是天,说的话就是圣旨,这是始皇帝杀出来的。

始皇帝不得不说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手腕铁血,一般人玩不过他。

武艺也高强,不说当世顶尖,也是个中好手。

咸阳宫,百官朝拜。

“朕今日要宣布几项政策。”

“第一,来年加紧推广土豆,军管!”

“第二,全国设立四大粮仓分别在陇西郡,邯郸郡,南郡,九江郡。”

“第三即日起四大粮仓所设郡立四大军区。”

“郡县设立卫所兵,战时充当预备役,闲时训练并进行土豆种植工作。”

“第四,军区卫所所有部队设主将一名,负责平日练兵攻城略地,设立监军署负责思想工作军队司法,设参谋部辅助主将和监管军政。”

扶苏说完,一片哗然。

皇帝是疯了吗?

这样搞天下会乱的。

民不聊生啊。

这是水平一般的官员想法。

聪明的官员呐呐咂舌,皇帝这是要抓死兵权啊。

本来秦朝开启的郡县制就是开天劈地了。

将原来分属诸侯的地盘直接划归中央统治,但是这军制更是惊人。

完全将全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改变。

卫所兵不说,这是地方兵,主要职能是预备役和地方治安问题。

能有效的威慑造反分子。

以前造反,这个郡可能兵力不够,就能让反贼最大。

但是这卫所兵出来,一切都改变了,没个郡县都有卫,有所。

刀子就悬在头上,你敢造反,马上就能灭了你。

根本不给你最大的机会。

是的,卫跟所是两个机构。

卫所制是明朝太祖朱元璋设立的。

卫是所的上级机构。

基本上每个郡设一卫,统管所有县级的所。

军区设置和粮仓设置更是惊人。

当年长平之战为啥赵国空有三十万大军却被白起所灭?

后勤保障是个重要因素。

人是铁 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这句话放在军队更是合适。

一旦后勤保障不到位,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但粮仓的设立一切问题都没了,只要持续保障粮仓稳定,军队有的吃,随时都可以就近调用。

那战斗力还不嗷嗷的?

军区设立,环环相扣。

完全将现在拿着虎符就能调兵的情况改变了。

监军分管军法和思想,让士兵牢牢的记住吃谁的饷,听谁的话,一旦持续发展下去,哪怕主将造反也没人会跟着搞事情。还顺带着监察主将的情况。

参谋部,更是能参与军政大事,和主将一起商讨各项问题,还能出谋划策,能带兵的人不一定懂政治,懂政治的不一定会带兵。

以后不懂政治的主将,你安心带兵,懂政治的你安心搞你的政治和参谋工作。

主将就更不用说了,原来一言九鼎,现在调兵权听中央,处罚权归建军,出谋划策有参谋,看起来是轻松了,但是却只有练兵跟统兵的权利了。

一下子聪明的大臣都意识到了,扶苏手腕不比始皇帝差啊!

但看破不说破,也不敢说破。

扶苏上午刚杀了那么多的大臣,谁敢炸刺。

“新任咸阳令,尉文章。”

扶苏

没管百官反应,直接宣布。

百官听到这个名字没啥反应。

尉文章何许人也?

尉缭子之子。

尉缭子是始皇帝的左膀右臂,在国尉这个官位上退休。并且还是鬼谷子的徒弟。

一生极其辉煌。

始皇重用尉缭子,扶苏重用尉文章没毛病。

咸阳令也就内史长官,绝对需要扶苏的亲信掌管才行。

“各位大臣有何看法?”

扶苏扫视了一眼大臣们。

大臣们跪坐在垫子上,眼观鼻鼻观心,高呼,“陛下圣明。”

扶苏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卫所制度和军区设定是扶苏能想到最适合秦时的制度了。

军政分离,权责清晰,谁出问题找谁。

不然以后像是赵佗等人在百越听调不停宣的状况会越来越多。

不说百越的赵佗,就算是蒙家军,也就是守卫长城的军队。

扶苏能压住,但是按照现在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能保证蒙家世世代代都忠于大秦吗?

能保证后继者可以稳稳的接住吗?

战国结束,武将勋贵越来越多,形成了各种将门。

以后都是不安的因素。

这样权利一分开,就没问题了。

将门你不是厉害吗?以后专门统兵,征战天下。

但是打哪打谁什么时候打必须得听皇帝的。

“既然都说朕圣明,那朕就在说两件事。”扶苏给杆子就爬。

原本觉得要说的这两件事可以暂缓,怕一时消化不良。

但是看到今天杀人的效果出奇的好,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索性都说完。

刚刚说圣明的大臣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这尼玛皇帝越来越精了。

“设立两所大学,一所为大秦皇家学院,朕亲自任院长,各学科老师由我父始皇帝招募的那七十多位博士担任,开科数量不定,士农工商,诸子百家都可以进入皇家学院宣传自己的拿手绝活。”

“但是有一点,把绝活拿出来就行了,那些思想就不要瞎传播了,一旦发现有一个抓一个。”

“一所是皇家军事学院各科老师由赋闲在家的一群老将军和正在军中任职的军官担任,有一点,必须有过实战经历的。”

“凡是在这两所任职的老师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

一下子,大臣们绷不住了,窃窃私语。

一时间大殿之内成为了菜市场。

“陛下,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啊!”

“这绝对不行啊,每家的绝活都是家传,让我贡献出来?大不了这官不当了。”

“陛下三思啊!”

讨论声,愤怒声,络绎不绝。

扶苏早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也没慌,笑呵呵的看着大臣们的表演。

这是触及到根本利益了。

哪家没有几本传家的经书,兵书,还有绝活?

你是皇帝我就得贡献出来?

一个处理不好扶苏都得下台。

但扶苏并不急。

“怎么?各位有意见?”

这下子大臣们左推右推推出来几个代表。

“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

“哦?怎么不妥?”扶苏似笑非笑的看着这位代表。

扶苏知道这人,王绾,就是对始皇歌功颂德的那个。

也是秦曾经的丞相。

这位绝对是典型的顽固派,曾经始皇帝推行郡县制时,他就说不行。

王绾主张将始皇帝的子女分封各地,保持天下的稳定。

但始皇帝最终采纳了李斯的郡县制。

这会儿被众人推出来扶苏一点都不意外。

这王绾现在虽然退居二线了,但是威望极高。

“陛下,臣认为步子太大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稍不留神就要天下大乱啊”

王绾痛心疾首的说道。

扶苏没想到王绾居然不是出于私心?

让扶苏十分意外。

扶苏也考虑过步子太大的问题,但是想到自己带着那么多东西回来,还畏畏缩缩的,合适吗?

这些王绾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能说出这番话,可见始皇帝时期能当丞相的都不简单。

“王老大人多虑了,朕有自己的考虑,待会朕带你去看些东西,你就明白了。”扶苏语重心长的说了几句

对于有见识有学识的人扶苏还是尊敬的。

“既然这样,臣无话可说。”王绾一听就知道扶苏铁了心了,这么大岁数了,他也不想争什么了,退到自己的电子上稳稳的坐好了。

这下可急坏了那群大臣,抓耳挠腮的,最终一个大臣又出班搭话。

“陛下老臣也认为不妥,各家本事本是传家之物,现在却让大家交出来传授给不相干的人,恐怕很多人心里都不愿意。”

这大臣不是别人,冯去疾,现在的丞相。

扶苏哈哈大笑,没有回冯去疾的话,转头问向蒙恬,“蒙卿,你是武官之首,你的兵法愿意贡献出来不?”

“臣愿意!”蒙恬虎着脸,严肃的说道。

他家那点兵法虽然重要,但是多年相处,蒙恬深知扶苏绝对不会亏待自己。

破书传了就传了呗,本来军中有不少将领的本事都是他教的,他觉得不是啥大事。

答应的很痛快。

扶苏点点头没说话,又看向御史大夫冯劫“冯大夫你愿意吗?”

冯劫此时却一脸蒙蔽,啥玩意就我愿意不?

我也没说话啊,都快躲到地底下了,就是怕扶苏问他。

他知道这个问题里外不讨好。

说愿意扶苏开心,大臣们肯定有意见。

说不愿意跟皇帝唱对台戏那还有个好?

可他的身份却让他根本就躲不过去。

冯劫一是当今秦朝的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是啥官?

可别被影视作品误导了,这御史大夫掌管全国检察系统,掌握着律令并监察百官,是最高的监察官!

地位仅次于左右相!

这等军国大事,你这四把手不说话怎么可能啊?

月亮哪头圆?

冯劫明白。

冯劫满脸便秘的表情,无视同仁们的殷切目光,拱手道,“臣,愿意!”

一句话说完,满朝文武目光能吃了他!

冯劫眼睛一闭,我看不到你,你也别看我。

啊q精神自我催眠了起来。

扶苏忍不住笑了,“冯相你看看,这朝堂之上还是有愿意的嘛,你怎么能说大多不愿意呢?”

冯去疾老脸一红,“这,这......”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这皇帝现在忒顽皮了。

不当人子啊!

“好了,冯相,朕不逗你了。”

“来人,将东西端上来!”扶苏冲着内侍喊了一句。

七八个内侍,每人盘子里都托着一叠子档案。

殿内的大臣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观望着。

“这是啥?雪白雪白的。”

“这是纸吗?”

“这有啥可看的。”

议论声不一而是。

说什么的都有。

“每人一份,发下去。”

群臣抢一样从内侍手中拿走属于自己的一份。

到手后纷纷大惊。

雪白的纸张上面用小篆书写着“新政”二字。

震惊,惶恐。

大臣里面,每人家中别的不多,但是制作竹简的肯定多。

各种朝会,处理公文都需要用到竹简。

与其去买不如自家做。

甚至富裕的竹简还能去卖。

但是当他们看到雪白的纸以后,一下子发现自己等人可能见到了不起的东西了。

“打开看看,里面记录着朕刚刚说的那些国策。”扶苏轻笑了一声,示意大家打开看看。

这里面冯去疾等高层并不意外,毕竟扶苏早就给他们展示过了。

可没见过的瞬间惊为天人,白纸黑字,彩色印花。

没有一样是他们见过的。

新鲜,刺激。

“朕用纸跟你们换绝活行不行?”

“只要将你的家传绝活传授给皇家大学的学生,每人每年都可以得到100斤纸的份额!”

“这门生意怎么样?”

扶苏堂而皇之的和大臣们在朝堂上谈起生意了。

他不信这群人能忍住这种诱惑。

别人用纸记录自己传世之作的时候,你用竹简,不感觉低人一等吗?

当别人著书立传,用着成册的书籍,你用笨重无比的竹简,合适吗?

人人都有攀比心理,官员贵族也是人更有七情六欲,甚至比常人攀比心理还要重。

“陛下,这些纸怎么能做的?”大臣七嘴八舌,纷纷询问。

扶苏哈哈笑了起来,“独家秘方怎么能随意外传呢”

一下子安静了,大臣脸红了!

是啊,自己不贡献绝活,怎么能要求别人告诉自己呢?

扶苏看着也差不多了,“朕就用这个纸的秘方跟你们换绝活。当然最开始给你们的不是这样的白纸配方,白纸朕按额度每年免费分发。”

“陛下,臣愿意换。”

“陛下,臣也愿意贡献我家传兵书,为我大秦增砖加瓦。”

“陛下,臣愿意拿出家传秘方换这纸张的秘方。”

都不傻,知道扶苏铁了心要办学校,这时候拖后腿吃不了好果子。

现在能换这么一个足以传家的秘方没人不乐意。

扶苏心中冷笑,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扶苏玩的六着呢。

还想传家?等几年以后生产力上来了,朕直接推广。

想瞎了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