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袁太子 > 第二百五十章 来自于西边的战火

袁太子 第二百五十章 来自于西边的战火

作者:凤溪凰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收到来自于襄邑失守的战报,曹操顿时间不由瘫坐在主位之上,亦不由陷入了他一直无法根除的顽疾。

头风旧疾此刻复发,直疼得头疼欲裂。

约莫过去好半响。

头疾症状好似方才有所好转,此刻犹如汗如雨下般浸在了额头,脸色间,甚至于打湿了衣衫。

紧随着,他紧紧将掌中战报丢弃一旁,猛然立身而起,严肃下令道:“诸将听令,全军从即日起开始收拾行装,各部缓缓向梁国方面撤离,徐徐退回兖州。”

“于禁,本将命你率本部军士沿途断后,以掩护大军撤离。”

“喏!”

一席号令徐徐传下,于禁等将齐声应道。

诸将此时间瞧着曹操那无比决绝且严肃的神情,都能够猜测到必然是后方发生了重大变故。

不然,不至于如此仓促撤退。

说罢,诸将纷纷下去各自准备着。

只待营间只剩下戏志才与曹操二人时,曹操方才流露出了稍显犹豫的神色,遂出言询问着:“志才,你说我军就此拱手让出陈国,此究竟是福是祸也?”

也别怪曹操如此犹豫。

毕竟,陈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有此地,便能同时辐射中原之地。

若袁氏据之,则北能径直攻略陈留郡,西边亦能与颍川郡接壤,东可攻略沛国或者梁国。

可以说,陈国地处豫州之腹心,乃不可多得的战略重地。

据之则可逐步经营豫州诸郡。

失之,也就将丧失了此道机会。

眼瞧着曹操此时眼中略显茫然的神色,戏志才稍作思索,遂予以回复着:“主公,陈国地理位置虽不可忽略,可兖州乃是我军之根基也!”

“此次敌军奇袭了襄邑,焚毁了一应存储的粮草、军械等物,我军若继续将战事持续下去,接下来必会透支兖州的消耗。”

“此举,对于我军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一席话落,戏志才顿了顿遂笑着附和着:“故而,主公之此次决策忠无比附议也!”

得到了戏志才的一席话音肯定,曹操此时略显烦躁的心思方才略微有所缓解。

而就在曹操得到襄邑方面的消息,大军徐徐后撤过后,率领偏师沿陈国进军的太史慈此刻也陡然抓住了战机,遂艺高人胆大的遣军倍道兼行。

快速的接近了郡城陈县,与桥蕤所部汇合。

原本,由于袁耀遣主力向颍川方面进军,并未按照战前所预料的那般援助桥蕤所部,致使围城打援的计略以失败告终过后。

曹操便决议强攻陈县,以全据陈国全境。

但此事却也是有利有弊。

就在曹操未攻城的那段时日里,桥蕤组织城内民众连日连夜加固城防,彻底使陈县城防仿佛固若金汤。

曹军后续攻城数次,却成效甚微!

这也就有了桥蕤坚守陈县不失,如今随着曹军退走,方才能得以与太史慈所部安然汇合。

两军会师过后。

桥蕤本建议全军稍作休整。

但太史慈却是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决议遣轻军追击断后的曹军,以期扩大胜果。

最终一番合计下,由桥蕤固守陈县,以主持重新恢复对陈国各地的收拢。

太史慈则遣本部七千步骑长驱直入,往梁国方向追击曹军。

可即便是撤退,于禁面对着袁军全力以赴的攻击亦是依旧镇定自若,毫无慌乱的心思。

他不由领断后步卒凭险要设伏。

太史慈一时有些求战心切而不察,陷落到曹军的包围之中。

只见在于禁亲自督战的领导下,曹军各部战阵井然有序,军士间军心士气亦是无比的斗志昂扬。

结着阵杀向袁军各部,以图切断其联系。

后方的弓弩手亦是列阵雁磷阵散开,以进行精准打击。

在一阵阵的箭矢打击下,袁军前部已经徐徐间略有伤亡。

陡然面临着遇伏的情况,太史慈依旧也是斗志不减,他挥手命令副将宋谦负责压阵指挥与敌激战。

而他却亲自持枪,挑选军中精锐组成了敢死队,身先士卒往前杀入。

太史慈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一往无前的挺枪率众杀入曹军阵间。

陡然间,战阵间嘶吼声四起,犹如弥漫在血雾般的杀戮侧响四周。

一枪接着一枪,挑飞着一位位的曹军士卒。

在太史慈率众的亲自冲锋下,曹军阵间一时竟是无人可挡!

渐渐地,曹军间被杀出了一道缺口。

而副将宋谦也陡然抓住天赐良机,携众猛攻而进。

眨眼间,两军顿时展开了混战。

整个战场,此刻彻底沦为了绞肉机般。

血腥与杀戮逐渐上演着。

无论是袁军士卒亦或者是青州兵出身的曹军,战力都毋庸置疑的强悍。

面对着双方的乱战,唯有二字可形容。

勇悍!

双方军士皆是为了厮杀而奋不顾身,以搏命的架势。

此时间,正督战指挥的于禁自然也已经注视到了阵间身批坚甲,持枪勇不可当的太史慈,瞧着其身处阵间无人可敌。

他遂不由暗自心惊道:“此将竟如此勇猛?”

“今日若不是此人太过勇悍,我必能重创敌军也!”

眼瞧着太史慈亲自领敢死队撕开了缺口,导致双方乱战起来,而丧失了己方的伏击优势,于禁沉吟一番,不由予以感叹着。

一番叹息过后。

于禁遂深吸口气,令号旗频频挥动而起。

下一刻,曹军各部渐渐开始摆脱与袁军的激战,徐徐开始后撤。

于禁心底知晓,如今己方与之陷入乱战,没有丝毫的优势。

袁军反而能够予以凭借着人数优势,在乱战中逐步占据上风。

一位位曹军士卒依令行事,毫无掉队的!

这便要提及到于禁那无比卓绝的治军能力。

于禁治军严明,凡是触犯军法者,必会以军法从事,从不徇私。

这也就导致了久而久之,麾下军士越发畏惧其威势。

现在陡然听闻指令,自然毫不犹豫地退走。

瞧着曹军的退却,太史慈望着远处曹军退去的背影,遂也只得挥手号令全军暂停追击。

这一战,己方并未占得丝毫的便宜,互有损伤。

但他却忌惮若继续追击下去,前方将会还有曹军的伏兵。

……

随着于禁率部断后,设伏得以遏制住了袁军的追击,迫使袁将太史慈望而止步!

曹操此刻亦是率大军得以安然后撤至梁国。

随后,曹操将梁国的国都予以废除,设为梁郡,划入兖州境内,并安顿好驻军,将一应防御措施完善过后。

他遂立即挥师回返兖州。

据战报言,袁军奇袭部众深入后方,攻克了襄邑。

此举,曹操便不能坐视不理。

若不能大军大举回援,以予以威慑。

那袁军这支部众势必会继续在敌后搅乱兖州秩序,也造就后方根基不稳的情况。

此等情况将会对曹军极为不利。

随着曹军于梁郡布下驻军,兵锋迅速退回至兖州境内。

亦是将宣告陈国方面的战事虚惊一场。

袁氏再度失而复得,重新据有了陈国。

以掌握了主动权。

……

颍川郡。

郡城阳翟。

此时间,郭府之中,身席青衫的青年郭嘉此时双目仿佛无比的清明,炯炯有神的盯凝着屏风间所挂着的舆图,俯瞰现今间的战局。

随即,方还对各方势力所作出的动向予以推测着。

“奇袭了襄邑,这是一招妙旗啊!”

徐徐盯凝着襄邑这个点良久,郭嘉方才发出了似是而非般的笑容。

对于曹操举大众趁袁氏大军尚且还在集结之际,趁势先发制人,已掌控了陈国方面的战局主动权之事。

以郭嘉手头所掌握的情报而言,他亦是无比清晰的知晓这一切。

当时,就连他都在紧紧构思着,若是想要破除此威胁,该当如何破局。

特别是曹操利用阳谋于陈国围点打援,吸引袁军主力前来的情况。

郭嘉深思熟虑许久,亦是才琢磨出了襄邑这一个破局点。

此地不仅仅是曹军后勤屯粮重地,更是深入兖州腹地间。

以郭嘉的眼光来看,但凡奇袭部众能够接近此城,便能在精神上给曹军上下造就一种压迫感,迫使他们无法继续在前线相对峙。

那么,就能以此迫使曹军主力回援。

如此之间,袁氏便能重新据有陈国,甚至颍川郡,以彻底夺得战局主动权。

接下来的布局,将会再度方便许多。

只不过。

郭嘉此时继续观摩着舆图,不由轻声嘀咕着,加以分析着之后的战局走势。

不过嘛,接下来的战斗恐怕将会愈发精彩啊!

说罢,他轻轻推演着:“纵然目前曹操稍是棋差一招,令袁氏重新据有先机而退回兖州,但面临着豫州对于争夺中原之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来,以此人的雄略,必然不会轻易放弃。”

“恐怕后续的中原之战,将会无比激烈也!”

一席间,郭嘉思绪仿佛潮涌一般,徐徐沉思着,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更何况,现在为了争夺中原这块富饶之地,不仅袁、曹参与了进来,竟然连远在关中的西凉军也出关来袭。

此等数足相争之际,究竟最终话花落谁家呢?

一时之间,郭嘉心下打着了一道大大的问号。

他忽然间,竟是隐约间心生期待。

迫切想要看到究竟何人能够在这盘激烈的棋局间胜出。

“若不出所料,此次中原之战将会决定整个天下格局的走向。”

“而最终据有中原之地者,必然能够雄霸天下。”

郭嘉一时徐徐加以分析着。

随即,又在心间默默说着:“待中原之战胜负分出之际,亦是我出仕之时也!”

此刻,他在心下暗暗定下了一道目标。

……

随着战事的继续持续着。

袁军接连取胜的战报也在继续发酵着。

当消息向西传来时,此时的李傕已经亲率李蒙等西凉骁将进军至洛水一线,即将就要对张济、段煨等人所屯驻之地发起突袭。

临近攻击之间,许昌已南的败报再次紧要关头接踵传来。

但此时间,遥视着斥候浑身一脸狼藉且神情低落的情况,李傕心间陡然间生出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紧随着,他不由悄然收下军报于甲间,暂时并未查阅。

值此关键时刻的战斗即将就要打响。

李傕绝不可能为了查阅战报而影响全军的军心士气。

随即,李傕继续纵马挺刀,命各部加速行进。

他所制定的计划,自然是要先行摧毁张济所部的根基。

张济驻地外。

西凉数万大军已经齐聚。

由于双方在军事实力上差距太过巨大。

李傕也并未采取任何的偷袭手段,而是正正当当的发起了进攻。

但就在此时。

却令李傕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了。

只见敌军营门轰然大开。

一位身长八尺有余的西凉健儿,身批锦绣战袍,俊郎的面容搭配着飘逸的长发。

此时,只见这位青年手持着虎头枪,纵马当先立于营外。

身后则是约莫数百余众的骑士军团。

此人正是张济的侄子张绣。

曾在西凉大地上闯下过赫赫威名,被西凉诸人称为“北地枪王。”

很明显,李傕与张济作为曾经的同僚,两者间都无比熟悉。

对于眼前这位年纪已经在二十五左右的青年张绣,曾经年少时也曾闯出过一番名声的他,李傕并不陌生。

既然如此。

李傕一时也并未立即主动发起进攻, 反倒是亲自挥刀纵马上前,随即径直朝着其高喝着:

“张绣,汝之叔父心怀不轨,暗揣野心,竟是图谋自立,枉顾圣恩,背叛朝廷。”

“今日,吾贵为朝廷大司马,特意兴兵前来讨伐此贼。”

话音落罢,李傕稍作沉思,语气顿了顿,遂道:“但念在汝叔父曾经与本将皆在董相国麾下效力,互为同僚。”

“本将念及昔日之情,不愿与之在战阵之间兵戎相见!”

“张绣,识相的便速速劝说其叔父率部归附,本将将既往不咎。”

“不然,别怪本将不念旧情,大军一旦攻入汝等营中,必将会横尸累累,血流成河,犹如犁庭扫穴般全歼尔等乱臣贼子。”

“孰是孰非,还望汝等思虑清楚。”

一时之间,李傕却是出言开始忽悠着。

但瞧着对面的张绣此刻却是一言未发,静静立于此处。

他却是在李傕出现的这一刻猛然抓住了机会,准备率众冲击西凉军阵,以挫其锐气。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