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凡世随笔 > 2023/12/3 聪明人也是无知人

凡世随笔 2023/12/3 聪明人也是无知人

作者:夏轩宇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6: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聪明人谁都想当,聪明人谁都想要纳为自己的小兄弟,聪明人谁都会愿意与其结交,那他们这种人有没有缺点呢?

我告诉各位书友,有!

而且,聪明有时候是一种诅咒,无节制的滥用自身优势,最终结果往往都不会太好。

我的一个合伙人,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他清华大学毕业,参加过最强大脑的十期节目,拿下了无数的奖项,也是第一次坑我的人。他坑了我大概能有一万块钱吧,但其实我并没有恨他,我是真的打心眼里佩服这伙计。

他有多聪明呢?他是真正底层出身的人,从没门没路的小乡村走出来的,不像我们这些城里人啊,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关系。他以这样的出身,硬是靠着资源整合、虚张声势、头脑发达、以小博大,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有了很多店铺和公司。为什么是二十三岁呢?是因为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被警方抓走坐牢去了,那他这么聪明是怎么进去的呢?

二零二二年的时候,他做了个互联网公司,具体业务就是帮莱州各个店铺商家,开通两大平台支付的服务,聪明的他做了个APP,在商户和财付通之间构造了个私人资金池,商户刷的钱先去了他的账户,而商户与财付通都不知情,当时的结算时间是t加一,你想想就知道了,如果自己的账户上常年放着几千万的资金,在这个时候你去吃利息能赚到多少钱?

他也曾邀请我加入,但我拒绝了,书友们都知道啊,我是个写小说的梦想家,想自己去拓展文学帝国啊。他这种直接玩钱的渠道,不符合我的文学家人设,因此我就是靠这种比较装比的思路,躲过了一劫。现在想想,我还是得感谢我自己比较爱装比,不然早就堕落了。我虽然对他这个玩法不感兴趣,但我还是查到了,他们没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那这事就违法的,我也曾劝过他。

我说:“你这么聪明,也获得了这么多名誉,干点儿什么不好啊,为什么去干这种事?你起步已经是比很多城里人都牛的存在了,但现在你的处境非常危险。”

他嘲笑我说:“你是城里人,当然不知道没钱的痛苦,我是从小村子里走出来的,我要是不赚这些傻子的钱,给我父母买车买房,营造一种我很有出息的画面,那我父母会在那个破村子里被人嘲笑一辈子。曲总,你在城里过了这么多年,怎么比我个农村人胆子都小啊?他说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最大。”

确实,他是靠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脑子考去了清华大学,也确实是我所见过最聪明的合伙人。他自己给自己手机号,买了五连靓号;手机给他父母都是买苹果十二或平板;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是买宝马、兰博基尼、迈巴赫这种豪车。这些都是在他二十多岁拥有的东西,可我觉得人越成功胆子也就越大,危机也是在不知不觉间越来越大。

他进去倒不是我举报的,却是那几位被他说成“傻子”的商户联手报警,才把他抓了进去。警方查到他的时候,他这资金池的流水已经三亿多,但有一亿多都被他挪走了,不用说,他这些钱一部分花在了自己身上,一部分是改善了他自己的家庭,一部分是给弟弟妹妹买豪车,没有办法归还。他在二二年的六月批捕,七月就正式入狱了,最后判了整整二十年,也就是二零四二年才能出狱,最最最麻烦的是,他被没收了违法所得,还附带一亿多的罚金。

如果,他想减刑的话,先得把这一亿多的罚金缴纳完毕,但他父母都是农民,累死累活干一辈子农活儿,也无法像他那样在短时间内就赚这么多钱。因此,减刑对他而言是很困难的,那他出来的时候,估计他父母都可能不在人世了,而他自己也都是四十四岁的年纪了。其实,这个时候,人的前半生就已经过完了,我亲眼看着一起做生意的朋友锒铛入狱,对我自己的触动也很大。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他也跟我一样有着写小说的梦想,会不会就没有资金池这个事儿了?如果我有他那个脑子,会不会就把现在的文学网站都干趴了?如果,他能不那么聪明,胆子小一些,也许他所想象的“有出息的日子”是可以细水长流的。

我们都知道三国,魏、蜀、吴。但很少有人知道吴国的奠基者,是孙权他哥——孙策。孙策号称小霸王,是项羽之后第一个被誉为霸王的古人,很早就能打下东吴的基业,但霸王这个称号却是个诅咒。一个人再能打,也不如一群人能打,孙策经常一个人出去,谁劝也不听,觉得自己天下无敌,结果在二十六岁这年,被人埋伏致死,这样的历史故事其实很多,那些历史上勇猛的善战者,解决往往都不会太好。

老话说的对,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就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会游泳,才会胆子越来越大,最终死在了自己的任意妄为下,每一种曾让你得到成功的优势,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陷阱。如果,你对自己的优势不加以反省,不加以节制的滥用,那这份优势早晚都会变成一个劣势,甚至是危机。

从小美丽的公主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吗?少年成名的人,结局就一定是跟自己喜欢的女生白头到老吗?有钱的人就一定是家庭和睦的吗?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事与愿违的。

所以,记住一句话,最聪明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的人,有能力客观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是比高智商更重要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