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将军为我着红妆 > 上卷 我为将军披戎装 第四十三章 要说法

鲁王遇刺这么大的事,陛下肯定会一查到底。作为大楚刑狱最高的衙门,两部最高官员自然知道陛下会点他们的名。

纵然此事难办,费力不讨好,但是始终逃不掉。与其等陛下召唤,还不如麻溜的跑快点,还能给陛下留个好印象。

基本上当朝地位最高的几人都到了,除一人之外……

此人就是荀旷。

这老家伙,可能是七位宰辅中心机最深沉的。

鲁王就算地位再尊贵,也只是个闲王而已。就算现在出任洛阳府尹,在他心里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你鲁王遇刺,跟我有什么关系,派个下人来探望一下就不错了,还想让我亲自来,别做梦了。

今日上午还因为鲁王就任洛阳府尹一事和皇帝起了争执,逼的皇帝撞柱子。而鲁王上任才半日就遇刺,难免不会有人借机发挥,把罪名安置到一众宰辅头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几位宰辅在得知皇帝头上顶着个大白包到了鲁王府后,都屁颠屁颠的跑过来,生怕来晚了皇帝会怪罪到自己头上。

可是这样一来,皇帝也会疑心。

你们是不是真的心怀不轨,才一个个跑的这么快?

所以宰辅们是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最后平衡利弊后,还是来了。

而荀旷却不来,他的想法是,我是朝廷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什么大不了的事可以让我深更半夜在城里乱窜?

就凭你是鲁王?不好意思,你没那资格。

至于有人怀疑是他安排人刺杀鲁王,反正来与不来都会发生,还不如在家睡大觉的舒服,自己跑来找皇帝的虐干什么。

说不定皇帝觉得他心怀坦荡,反而不会怀疑。

……

一群大臣坐立不安的等了大半个时辰后,皇帝终于在大将军的陪同下到了正厅。

众人一看皇帝那阴鸷的脸,都是心下一突。看来因为此事,皇帝是真的动怒了。

只见他面色阴沉的可以拧出水,一声不吭的坐下。

群臣立即起身行礼,半躬着身子。

平时这种情况,皇帝为了显示礼贤下士,尊重士人,会连忙赐座。

可此刻,皇帝黑着脸没有说话,胸廓急剧起伏,显然是在努力控制心里的怒火。

皇帝没发话,群臣不敢擅自起身,只有继续半躬着身子,心里却思绪不定。

许久之后,皇帝才淡淡的道:“坐吧。”

群臣稍稍松了口气,谢过之后,各自默默的坐下。

皇帝环视了群臣一眼,冷声道:“今日之事,众卿是否该给朕说道说道?”

这话很明显是把在座的几个大臣定义为幕后凶手,让他们自证清白了。

虽然平时大臣对皇帝阳奉阴违,甚至不放在眼里。可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面对暴怒的皇帝,他们也不敢再挑衅。

而且这时候说的越多,错的越多,有可能引火烧身,所以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只要皇帝不点名,他们就当自己不存在。

王怀维眼见如此,叹了口气。

他是首相,下面的人不说话可以,他却不可以,只得道:“陛下,京城发生如此恶劣的事情,是臣等失职。依臣之见,必须要严查,当着京中百姓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一句“失职”,就把嫌疑摆脱的一干二净,不愧是久经官场的人。

皇帝如何不明白,冷冷的看了王怀维一眼,道:“朕可听说了,刺客是契丹人。我大楚京城,居然发生了契丹人刺杀亲王的事,你们确实失职。”

皇帝当然知道幕后黑手不会是眼前的这些臣子,他们还没傻到用刺杀这么低劣愚蠢的办法。

不过既然你首相说你们失职,那就先把失职的罪名定下,总归是有个名目可以惩戒。

群臣听皇帝这么说,心下反而松了口气。

失职就失职,大不了罚奉,这可比御史攀咬他们暗害亲王的罪名轻多了。要知道杀害亲王,等同于谋反,是要诛九族的。

一个个连忙自认失职之罪。

皇帝冷哼一声,道:“首相,听说今日有契丹人拜访你,不知你们密谋了什么?”

王怀维大惊,这是终于还是被皇帝利用了。而且皇帝的用词很可怕,“密谋”,心怀不轨的事情才会用密谋。皇帝此刻毫不忌讳的说出口,那意思不言而喻。

大楚最重士人,一般情况下臣子面对皇帝可以不跪。

可此时,王怀维吓的顾及不了那么多,直接跪下,道:“陛下明鉴,今日确实有契丹人拜访臣,但是臣没有见他。臣明确告诉此人不见,耐不住他不走,只好让孙子王长风出门打发。他们只在门口说了几句话,那人就走了。臣实不敢隐瞒陛下!”

“契丹人下午去找你,晚上鲁王就被契丹人刺杀,地点还就在你家附近,且防卫松散。一切事件都指向你,朕该如何相信你的话?”

“这一定是契丹的阴谋,就是想离间我们君臣关系,他们好乱中取利,还请陛下明鉴。臣知道契丹人靠不住,所以从未私下与他们接触。若说臣与契丹人有勾连,真是冤枉。”

“契丹人在你家门口逗留一个时辰,很多人就见到了,鲁王被契丹人刺伤也瞒不了多久。估计要不了多久,你勾结契丹人暗害皇室的事情就会传遍京城。就算朕相信你,又如何能平息百姓怒火?”

王怀维见皇帝的语气软了些,知道只是借此事敲打自己,这次松了口气,却发现背上已经被冷汗打湿。

真要被安上通敌谋反的罪,就算皇帝再尊重臣子,一家子的命也不可能保住,难怪会害怕。

正欲开口,却听王靖炀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定是契丹人在暗中谋划,先是让人看到首相与他们有染,之后又刺杀殿下,他们再从中煽风点火,让陛下认定首相与他们勾连。若如此,陛下一怒之下将首相下狱,甚至杀了,势必引起朝廷与陛下关系恶化,契丹人则可以从中取利。好在陛下圣明,没有中他们的计。臣以为可以让刑部和大理寺彻查,找出真凶,还首相清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