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昏君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的御花园

大昏君 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的御花园

作者:怕酸的老樱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话说的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句话,是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之下,最为真实的表达。

想要出人头地,科举无疑成了寒门之子唯一的出路。

古人把文学,武学,叫作文艺,武艺。

古人这个“艺”字用得非常好,不管是文学。哲学,或任何学问,修养到了艺术的境界,才算有相当的成就。

学武也是一样,学到了相当的程度,才称得上武艺,入于艺术境界,也就是所谓“化境”。

这句古话,相当深刻,从这句话来看,人都有不满现实的情绪,尽管学问好,本事大,卖不出去,也是枉然。

孟子卖不出去,孔子也是卖不出去,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说的:“沽之哉!沽之哉!”

结果到了流动摊位上,还是卖不出去,永远是受委屈的一副可怜相。

孟子也一样,现代和将来的人也是一样,卖不掉的时候,都很可怜。这就是世间相。

过去是将学成的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现在呢?是卖给权贵、工商巨子、大资本家。中国的知识分子,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那些大老板的买主们,态度都很令人难堪,不仅讨价还价,苛求得很,有时候还对知识分子就像对上门兜售的小贩一样,看也不看一眼,一挥手,一个劲儿地比划着:“去!去!去!”你把黄金当铁贱卖给他,他也不理,就是那么个味道。

在古代,尤其春秋战国间,知识分子第一个兜销的好对象,当然是卖给人主——各国的诸侯,执政的老板们。

如果卖出去了,立即就可平步青云,至少可以弄个大夫当当。其次,卖不到人主,就卖给等而下之的世家。

如孟尝君、平原君等四大公子,一般所谓卿大夫之流,能够做他们的座上客,也就心满意足了。

实际上,名义虽称之为宾客,也不过是一员养士而已。如弹挟当歌的冯援,即是如此。

到了公元前237年秦始皇准备统一六国之时,曾经下了逐客令,当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临行之时,上书劝课,秦始皇觉得有理,于是收回成令,李斯后来因而得以重用。

虽然如此,各国诸侯的灭亡,对养士风气不能说不是个打击,这一阶段的读书人,是比较凄凉悲惨的,大多流落江湖,过着游侠的生活,这就是汉初游侠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些不过都是外话,只是为了表达这样科举的好处罢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泾国之内,萧让颇受人爱戴的原因,不然先前萧勇叛乱,也不会最后那么快就失败了。

正所谓,民心所向,是做君王最大的幸事。

李世民不是说过吗?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萧让在这个事情上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再怎么说,他也是重生的人,现代人的思维,可是有着先天优势的。

科举尚且需要一些时间,别的事情也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

闲来无事,萧让就想着四处走走。

这段时间天天喝酒,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了,所以还是要感受下生活气息才可以。

带着几个侍从,去往了御花园。

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来过这里了,从前自己还可以来这里钓钓鱼什么的,现在也没有那个兴致了。

所谓御花园,也不过就是花花草草罢了,其实也没有多少的趣味。

当然,宫中不乏能工巧匠,所以园中的花草时常也会变出花样来。

此时站在这里,只觉得确实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园内建筑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

中路是一个以重檐录顶、上安镏金宝瓶的钦安殿为主体建筑的院落。

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

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这些建筑绝大多数为游憩观赏或敬神拜佛之用,建筑多倚围墙,只以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立于园中,空间舒广。

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

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

更有一座假山,是宫中重阳节登高的地方,叠石独特,磴道盘曲,下有石雕蟠龙喷水,上筑御景亭,可眺望四周的景色。

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的布置各式建筑近二十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个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

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观念。

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园中奇石星罗棋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

园内有古树一百六十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

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

彩石路面,古朴别致。

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九百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这中间,也不乏萧让自己的功劳,他可是去北京故宫旅游过的人,所以也提出了需要的建议。

当然,曲念卿在这中间可比他参与的多,也算是那段时间她最大的消遣了吧。

萧让坐在亭子里面,百无聊赖的看着四周的景色。

就在他无趣的时候,一个孩子的声音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会去看,才发现,有一个小女孩在不远处玩耍。

在她的旁边,站着一个小妇人,看样子,应该比曲念卿大上一点点。

“那是何人?”

萧让指了指,问身边的内侍。

“回大王,那是原先乔将军带回来的,青丘国主的妻女。”

“哦?”

萧让这才想起来了,当初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会经由内侍一说,才恍然大悟。

萧让站了起来,朝着两人走了过去。

当然,他并没有让内侍跟着,只是自己悄悄的走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