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三十六章 鸿都门学(二)

三人的岁数看起来都很大了,李继回过话后迅速的瞥了三人一眼。

右手边刚刚与自己说话的那个宦官,正在颇有兴趣的上下打量着自己;左手边的那人身着戎装,瞧起来倒像是个将军,眼睛也盯在自己的身上;而中间看起来相貌最老的那个却只是在面无表情的闭眼坐着,好像李继的存在并不关他的事一样。

“李继,你可知陛下为何要召你来鸿都门学?”又是那刺耳的声音象棋,是右手边的宦官在说话。

李继当然是不知道的,他这里唯一有所了解的,就是上辈子偶尔从史书上看到的东西,这个鸿都门学算得上是汉灵帝执政时为数不多的亮点。这可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朝廷给寒门士子一步登天的机会,算得上是后来科举制的前身,无论什么出身的人都可以不依靠氏族的人缘关系而是靠本事进来。

至于汉灵帝为什么召他来,李继还真是没仔细考虑过,只能以为是铁锅和炉子让人给记下了。

“学生不知。”李继选择老老实实的回答,现在可不是自己初进雒阳城刚到蔡府的时候,这里坐的可是正权势滔天什么都敢干的宦官,自己也不需要再闯什么名气了,自然稳妥一些更好。

“这有何不知,自然是因为你那古来之神童的名声啊。”

那宦官说完后直接笑了起来,干哑的笑声跟指甲刮在铁皮上一样刺耳,直让李继有些闹心。

“大人谬赞了。”

那宦官摆了摆手,止住笑,点着头说道:“这鸿都门学是咱家劝陛下立的。那些士子借着自己豪门氏族出身,互结党羽,甚至一度威逼陛下,咱家早就看不惯了。凭什么这些人能当官,寒门出身的人却不能?不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家族私学嘛,那些所谓的氏族每个都有自己的传承,从而使寒门子弟根本无法跻身。咱家建这鸿都门学就是想替陛下分忧,把那些结党相通之人一律赶出朝廷,让寒门子弟也能入朝为官。可是现在,这天下人竟然都在骂咱家,实在是令咱家心寒啊!”

这大概就是十常侍中的哪一个吧,李继听他说着,心头只是在想。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妙招,既然宦官在朝廷外力薄,那就自己组建势力,培养属于宦官一脉的士子基层,倒也算是个长效的釜底抽薪之计。这样的歪理竟也能讲得有理有据,那些寻常的寒门士子骤然间来到雒阳皇城,再被这样子忽悠,保不准就直接认同这番话了。

“大人忠心为国,实在是天地可鉴。”李继和声表示了一番,并不想与他唱反调。

“是啊,咱家心里头也通透的很,在朝廷里,靠着陛下的恩宠咱家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一旦出了朝廷,还是那些党人士子的天下,咱家是怎么清都清不干净,所以才想了这么一个法。既然那些氏族的士子能有如此大的影响,那咱家也办个学府培养士子,陛下喜欢辞赋书画,那咱家就专门设个培养精于诗词书画的学宫,让他们与那些没一点感恩之心的氏族士子顶一顶。李继啊,我知道你去过袁府,袁府上那年轻一辈的后生可都是对陛下有亵渎之心的人,你可千万要与他们撇清关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继闻言顿时心里一惊,难不成当日在袁府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混进去了?那袁绍还信誓旦旦的说以后哪怕有人告密也不怕,谁成想人家现在就已经知道了。

虽然心里有些惊疑,但李继面上却是依旧是不动声色的回应:“学生明白的,既然来了,学生便自然会与他们撇清关系,在鸿都门努力进学,替陛下分忧解难。”

那宦官再次大笑了起来,俯下了身去,越过中间闭眼的那人看向了左手边身着戎装的老者。

“这小子果然是个聪明孩子,纪明啊,你不是想收他为徒吗?来吧。”

这人就是段颎?李继听到后也看向了左手边那人。在这个时代待了两年多,他也明白这凉州三明在如今大汉军伍中的地位,段颎是凉州三明在朝廷上硕果仅存的一人,可以算得上是满朝的武将中战绩最显赫的大将了。

而段颎自从李继上楼来后就一直在观察他,现在心中也有些了然。

“老夫段颎,字纪明。李继,你可曾听说过老夫?”

“自然听说过,学生久闻将军大名,戍边征战十余年,平定西羌,击灭东羌,震慑西凉,威名赫赫,整个大汉谁人会不知晓。”

“那你愿拜老夫为师吗?”段颎满意的点了点头,再次问道。

怎么谁来都想让我拜师,我就长的一副好学的样子吗?李继心里有些郁闷,自从上次司马徽突临蔡府,一番言语把他吓得到够呛,这就立马又来了一个想当自己的老师的人,搞得他对此有些反感了起来。

“学生既然入了鸿都门,那自然愿称整个学宫的大人为老师。”

“我的意思是,做我的亲传弟子。平日里我也不会在这里授课,如果你愿意拜师的话,我可以让你回蔡府继续住着,没有必要的事便无需来此处。”

李继听闻此言,却顿时颇有些心动起来。若是能不在这里待着,那拜个便宜老师好像也是无妨。反正已经做了卢植和刘宽的亲传弟子了,多个段颎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毕竟此人与司马懿不同,没有给自己那么大的压迫感。

“那学生自然……”

李继还没说完,中间那老人突然睁开了眼睛,开口打断了李继的话。

“不行,无论他是否拜师,都不许随意出了鸿都门的大门。”

“为何?”李继和段颎几乎是异口同声,同时反问。

“咱家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有何为何!赶紧问,后边还有那么多人呢。”说完,老人又再次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

李继这才反应了过来,咱家?好家伙,原来这也是个老宦官啊!先前自己一直都没发觉,而且这老人说话的声音与正常人好像也并无不同之处,根本不像是去势多年的宦官。

“既然如此,纪明将军,恕学生无礼了,不能拜将军为师。”

段颎心里有些恼羞,只是不好发作,一时压制了下来,连他自己也还要靠着身边那人才能在朝堂上立足,此时也不想恶了他,便只好摆了摆手,就此作罢。

“老夫哪里还是什么将军,现在朝中任太中大夫,早就不再领兵了。如此的话,老夫就时常来鸿都门来,教你一些军事,你也安心在此求学就好了。”

李继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随后便再也没人开口,刚刚那个一直在后边没有存在感的小宦官这时走了出来,把李继领下了楼,沿着廊道往鸿都门里面的住所走去。

“这就是古来之神童?呵,唯唯诺诺的哪有点神童的样子。”小宦官自从出了角楼后好像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走在前面领路时也不忘挖苦一下李继。

“另外那两位大人都是谁?”李继也不恼,反而向他询问了起来。

“边上的是时任中常侍的赵忠赵从明大人,中间的是时任尚书令的曹节曹汉丰大人,怎么,神童也心动了?要不要与两位大人一样去势入宫?”

李继这才皱了皱眉,颇为不解的看向了这个嘴刁的厉害的小宦官,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那小宦官好像察觉到李继停下了,也住了脚,回过头来看着李继。

“这就不乐意了?”

“倒也不是。”李继还是压下了自己的好奇心,既然自己要在这久居,那现在还不是提一些奇怪问题的时候,“就是突然想起来,这一路前来还没有问你叫什么呢。”

“司马昭云,以后我就负责跟着你了。”小宦官笑了一下,两颗极为明显的虎牙露了出来,在太阳的反射下闪了一下,然后便回过头,继续领着李继往前走去。

-------------------------------------

二月初一,日食,三公被罢。

坐在龙椅上,看着陆陆续续下朝离去的百官,作为大汉地位最高的汉灵帝揉了揉有些发涨的脑门。

今天候在一旁的是封爵为冠军侯的黄门令王甫,看到灵帝从揉着额头站起,连忙上去弓着腰扶着。

“不知道辩儿怎么样了。”被王甫搀扶走下大殿的高台,灵帝也是终于放松了一下心情,想起了那个被自己放养在宫外的孩子。

“老奴与蹇硕前几日刚陪着何贵人去道观看过了,很是活泼,不愧是陛下的龙子。”

“哈哈哈……”终于是有点好消息了,灵帝也是舒心的大笑了几声,昨天日食罢了三公后,今天就传来了远在交州的叛乱,又让他感到颇为的闹心。这些年的大汉好像出了什么问题,各地频发兵灾,各种天灾也接连不断,国库里的钱根本就攒不下来,才刚在龙椅上坐了几年,这就有些感到力不从心了。

“陛下,昨日何贵人去寻皇后,却好像看到了什么东西,托老奴今日来问一问陛下。”王甫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出了口。

那何贵人给出的承诺实在太让人难以拒绝了。说实话,自己已经做到了现在这个地位,甚至都封了冠军侯这个殊荣,基本没什么可求的了。现在做的都是锦上添花,再为家族谋些利益,既然她给出了那般条件,自己再搏一搏又如何。

“奥?是什么东西?”

灵帝此时依旧还是面带笑容,直到王甫放下手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份锦帛和一个扎满钢针的小铜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