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二十一章 黄龙见谯

汉末数风流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二十一章 黄龙见谯

作者:君清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桥玄坐了下来后,一改之前的轻松,表情很是严肃。

“半个月前,有沛国农夫行于谯县,于井中见黄龙,被我一门生压下了消息,派人来雒阳告诉我。”

蔡邕听后吃了一惊,有黄龙现世,按谶纬来讲就是有帝将现。冷静下来后,蔡邕立马开始与单飏开始用谶纬之术分析。

见几人都没有避讳他,李继也没离开,边看地图边偷偷听着,不过却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今文这点十分不好,说的话不仅不明所以,而且还经常颠三倒四,李继在看书时都会感觉有些不胜其烦。

最后得出结论倒是通俗易懂,大半个时辰过去,两人分析玩后,由单飏向桥玄作出了总结:“当有王者兴,五十年内,必然复现。”

桥玄闻言点了点头,稍微放下心来,表情也逐渐放松下来。

经过小半年书楼上的学习,整个推演过程李继其实还算能勉强听懂一点,就是大汉还有命数,这次黄龙出现只是征兆而已,然后又用什么地格天文推演。

作为一个具有现代逻辑的正常人,李继看这种经文就跟雾里看花一样,始终隔着一层纱。因为今文经文,尤其是有关谶纬之术的经文,经常会使用代寓。也就是这个字会有一些特殊的含义,而这个特殊含义往往都是有传承的,李继却从未向蔡邕讨教过。

但不得不说,有些时候,那些精于谶纬的大儒所说的话却又好像恰恰印证了历史。

曹操就是谯县人,王者大概率指的就是曹操。

三人讨论完了正事,闲聊了一会,随后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正低头看地图的李继身上。

蔡邕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对李继开口道:“李继,自从听了你那日作的算术五言诗还有顾丰私下背与我的观缑氏山,为何平日不见你写诗?”

李继又不是什么剽窃狂,虽然肚子里墨水还有不少,但谁闲的没事就往外洒,万一哪天触及到了盲区怎么办?

“诗词乃是小道耳,小子写诗纯是消遣娱乐,平日里用功读经文还来不及呢,哪会有时间还兼顾小道。”

“那今日便娱乐娱乐吧,也不为难你,随便来。”

单飏对李继十分友好,甚至都没有出题目来为难他。其实这也是因为单飏分外认同蔡邕的才学,蔡邕曾经在自己府上那么夸赞李继,万一出了题目李继却作不出来,这不是让蔡邕难堪嘛。

没有题目才是最难的题目,单飏虽然是有心不为难李继,但李继却很是有些为难。五言诗他背的可太多了,流传千古的也太多了,不给出题目限定的话,一时竟有些不知道挑哪个拿出来炫耀的好。

沉吟了数秒,李继脑子突然一动,想起一首还挺应景的诗。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苒袅转鸾旗,萎蕤吹雉葆。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争奈白雉扇,时时偷主恩。”

是温庭筠的《嘲春风》,全诗都写的是春风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却在其中暗含着痛恨奸臣误国的思想,李继只是把诗里面的白团扇给改成了白雉扇,做了点符合些时代背景的改动。

“善!大善!”桥玄拍着手,直接大喊了起来,这诗表达出的厌恶宦官误国的感情瞬间引起了他的共鸣。

蔡邕和单飏不是没听出来,只是有些担心李继作的这诗会带来麻烦,毕竟他们两人官位可都不高。桥玄就不一样了,不仅曾做过三公,更是因为他现在已经六十八岁,朝中比他资格老的人压根就不剩几个,而且他年轻时候那叫一个性格火爆,一旦被他盯上,任谁都敢拼个两败俱伤。朝中都有着共识,惹上桥玄谁都没有好果子吃,所以他一直都表现的有些肆无忌惮。

就在蔡邕和单飏犹豫了一会后,也开始夸赞起李继作诗之迅速、思维之活跃时,一个下人来到了角楼上通报。

曹操来了。

自从曹操时常来蔡府找曹操,终于有一日就遇见了蔡邕,此后他便和蔡邕也变得异常的熟络起来。每次曹操与李继聊天玩乐结束后,两人便时常会去书房里谈论书法。

但在此时,曹操与桥玄的相遇在李继看来实在是分外巧合,也不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话这两人会是什么时候见面。

可真是一见如故。曹操上楼后,与桥玄还没交谈几句话,就把李继给扔在了一旁,俩人极为亲热握着手同席而坐。在蔡邕吩咐下人上酒后,曹操和桥玄两人聊的就更欢了,几乎是要当场拜把子,要不是被蔡邕及时阻止,说不定此时已经大哥小弟的称呼上了。

“孟德啊!嗝……去我府上,咱俩继续把酒言欢。”

太阳有些西沉了,卢植舌头有点打卷,把头倚在曹操宽厚的肩膀上。

“走,桥公……咱俩继续。”

曹操也是喝的迷醉不堪,两人互相搀扶着就往楼下走去,连招呼都没和其他人打,左摇右摆的离去了。

李继在一旁看的饶有兴趣,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

他在上酒之后就继续专心研究起了手中的益州地图,这个年代的地图不仅简陋不堪,而且百分比做的极差。李继凭借着为数不多的回忆,与这两张地图做着对比,直到刚才停下。

李继不记得这段益州诸夷反汉的历史,可能史书上有过记载,但自己确实是没有印象,所以才会对这件事如此饶有兴趣。

见到曹操和桥玄勾肩搭背的离去,终于放下地图的李继只感觉有些好笑。这两人的相识相知也是一则妙事,若是桥玄知道了与自己相谈甚欢的曹操就是他今日所担心的黄龙,不知会不会当场就把曹操就地格杀了。

回过头,看见不知何时倒在桌下的蔡邕和单飏,李继瞅了瞅自己两只无力的小手,只好下楼去唤来了下人把两人抬走,自己则是先一步回到了小院。

天已经暗下来,院子里黑漆漆的一片,窦娥应该已经回房了,只有顾雍在小院子里坐着抬头看月亮。李继回来后,发觉顾雍看自己的眼神竟有些忧郁,与平日里那机灵的样子极为不同。

“李继大哥,你想家吗?”

李继愣了愣,想家这种事从何说起?自己上辈子就是个孤儿,这辈子算起来也差不多,所以想家这个念头他连有都不曾有过。要是说九江那个小茅屋也算家的话,讲真的李继还真不太想。

不过看这个小不点的可怜样子,李继一时有些心软。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听到这诗,顾雍“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吴郡顾家也算是当地鼎鼎有名的豪门大族,把这个小稚童送到雒阳来本就是为了家族以后的发展,想在都城交些关系。顾丰虽然也算是顾家的人,但只能称得上是旁系,可顾雍却是顾家的直系血脉,为了家族的发展大计只能赶了数千里路孤身来到雒阳。

李继也没想到,小不点听了李白的《静夜思》反应如此大,正有些不知所措,窦娥却被顾雍吵了出来。

小丫头出来后站在了顾雍面前,双手掐腰,很有一副大姐大的派头。

“哭什么哭?大晚上的,不去睡觉在这里瞎闹腾什么?”

李继没见过窦娥这么豪气的样子,有些傻眼的看着他俩。

“我想家了。”被窦娥这么呵斥,顾雍很是无辜,边抽泣边哽咽道。

“我都没说想家呢!哥哥跟我也是走了几千里路才来雒阳的,你见我哭过还是哥哥哭过?瞧你这个熊样!”小丫头有些理不饶人,顾不得李继奇怪的眼神,继续训斥道,“哥哥不仅没哭过,更是每日辛苦读书。你看你,不仅听课的时候不认真,现在还这般哭哭啼啼,到底还是不是个男孩子?”

顾雍平日里可能被训得习惯了,有点害怕窦娥,唯唯诺诺,只能勉强争辩道:“李继大哥是神童,你不能拿我跟神童比。”

这话倒是让窦娥的脸色好了几分,但依然不打算放过他。

“好,哥哥是神童你比不了,那我呢?你可看蔡师对我用过戒尺?”

这下顾雍终于不说话了,抿着嘴唇也不敢再继续抽泣,使劲拿脚在地上拧了拧,然后耷拉着脑袋晃进了自己的屋里。

窦娥看李继朝自己招手,赶紧扔下了垂头丧气的小不点不管,麻溜的跑了过来。

李继把她横抱起来,左瞧右瞧,直把窦娥羞了个大红脸。

“哥哥,你看我干嘛?”

“我看看小丫头何时变得这么伶牙俐齿了?竟然能把顾雍教训成如此这般。”

李继当然没有看出什么不同,只是觉得怀里的小丫头皮肤更好了一些,身体也重了些,不再是当初自己穿越后刚见到她时那副瘦小的样子。

“顾雍算什么,一个笨笨的小不点罢了,教训他我还需要费劲?”

李继啧啧称奇,这小丫头以后说不准会长成一个可怕的妖女,倒不是指她的相貌,而是嘴皮子。

顾雍是谁啊?三国孙吴的丞相,被后世评为魏晋八君子之一的人物。这种人小时候都会被窦娥这样欺负,也难怪李继如此惊奇。

与窦娥玩闹了一阵后,两人就分别回了房间。不知为何,李继今天只感觉浑身格外的轻松,洗了把脸后就上了床,闭眼睡过去了。

-------------------------------------

“咚咚咚……”

黑夜中,沉闷的敲门声响起。袁府的后门拉开了一道缝隙,一个身影从中穿了进去。

“非人天字无面,见过袁大公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