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九章 士盟

汉末数风流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十九章 士盟

作者:君清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绍没有多待,又出去接待客人了。灵堂侧屋里的气氛与之前相比稍微有些尴尬。

虽然大家表面上还是一副言笑晏晏的样子,可经过刚才的小插曲后,每人都是心知肚明,并不是所有人都外表那般和气。

李继也与曹操亲热的攀谈起来,两人简直是相见恨晚,天南地北的无所不谈。李继因为这几个月来看书不少,言语间也总是引经据典,倒是还真有股子“神童”应有的样子,惹得曹操连连称赞。

等到太阳高照,快到正午时间,袁绍才再次回来,身后还跟着那个之前跪坐在灵堂前的黑衣人。

“诸位,今日请各位留下是为了共商一件大事。”见众人逐渐安静了下来,袁绍面色平静,开门见山的说道,“请诸位留下是为了请大家加入我袁绍刚刚建立的士子组织,名为士盟,目的是为了清君侧、除宦官!”

席上之人除了坐在最前的几个面色依旧淡然,其他所有人听了这句话顿时面面相觑的,不敢言语。李继也皱起了眉头来,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等了一会,见没有人敢搭话,袁绍却也不着急,这种情况这些天来早就遇到了无数次。于是悠然的在首席坐下,清了清嗓子,身后的黑衣人也跟着他一起默默坐了下来。

“党锢之祸由来已久,桓帝在时,宦官就已依靠皇恩,作威作福,朝中忠良为了上报天子,下恩黎民,不顾天下大赦杀了张泛、徐宣等人。这也导致了我们士子引来宦官的愤恨,竟以‘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为名,把陈寔、范滂等人害死在狱中,朝中大半士子都被放归乡里,终身罢黜。而陛下刚立时,宦官曹节、王甫因立新帝有功,靠着窦太后的威名乱下旨意,导致民不聊生,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借‘太白金星经房宿、上将星入太微垣’为由欲要清君侧,但最后谋事不密,竟被宦官率先起兵诛杀。窦武、陈蕃两家株连甚广,窦太后也因连年忧郁病故,连太学宫的士子都被牵连禁锢无数。”

袁绍没急着催促他们表态,先把这十年来的党锢由来重新陈述了一番,条理清晰,言语间把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宦官。李继是头一次听人讲述党锢之祸,所以也听的也很是用心。

见众人被自己的话所吸引,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袁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继续开口。

“朝中大员两次欲行清君侧之事都已失败告终,究其原因,皆是行动不周,谋划不细,且操之过急。此次本初借服丧之名,就是为了方便行事,靠着袁氏影响力,建立士盟,广纳天下士子,共同出力:清君侧,除党锢,灭宦官。诸位,本初打算为母服丧三年后会继续为父补丧,前后共六年之久。六年,有了天下士子的鼎力相助,我不信我袁本初用六年还除不了党锢!灭不了宦官!”

果然史书只是史书,竟然连这种大事都没有过记载,李继听过后在心里想着些不搭边的事。看看席上众人,全都被袁绍的言语所感染,激动的面红耳赤,仿佛功名大业就在眼前,连顾丰也不例外。

李继虽然不知道这个士盟会如何运作,但有一件事倒是清楚地很,无论他们做了什么,最后的结局指定是以失败告终了,甚至后来把董卓这个亲手开启乱世的人也给引来了雒阳。所以李继心里才不会有半点波澜,只是对这个士盟都做过什么稍微感了点兴趣,毕竟后世的史料中竟一字一句都不曾有过记载。

斜眼瞟见身旁的曹操也如所有人一样,一副意动的模样,李继只好叹一口气。看来这士盟不加入是不可能了,若是连曹操都曾参加,那自己指定是要向他看齐。

在李继的谋划中,他将来是肯定要加入曹操一方的,只不过现在自己还有些年幼,根基也不足,这才想办法去改进造纸术赚钱来打造自己的实力。

见还没人表态,曹操有些按捺不住了,犹豫了一下后率先起身,这种呈风光的事对现在的他而言一定要把握住。

“本初兄此举为国为民,我曹孟德便在此立誓加入士盟!做这种大事,怎么可以少了我曹操!”

曹操还是年轻,愿意当出头鸟,不是后来老谋深算的样子。李继在心里一阵计较,不过也是,没有点少年志气如何能做得大事,现在的曹操也不过是个刚在雒阳城里有点名气的少年罢了。

众人见有人先出了头,呆了一会后,也立马起身纷纷附和,李继也随着他们一起站起,表示愿意入盟。

“哈哈哈!孟德兄果然是有英雄志气!”袁绍很是开心,本以为还要靠自己的人先起身表态,没想到这曹操这么识趣,“大家放心,士盟只是个松散的组织,平日里并不会强求诸位做什么,可一旦事态紧急,还请在座的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

说完,大家也全都点头称诺,回坐到席上。袁绍也转头开始吩咐人准备酒菜,供众人饮食。

“本初兄,小弟有一疑惑,不知可否解答?”

窦栋似乎有些不甘寂寞,转头看了一眼正与曹操谈笑的李继,起身向袁绍行了一礼。

“你是卢植高徒,但说无妨。”

对于窦栋有疑问,袁绍也不以为意,他在这留下就是为了答疑解惑,安大家心的。

“为何本初兄要在家中守孝六年?需知一步快,步步快,本初兄若是早日入朝为官,把握兵权在手里,那便能早日多一番胜算。当年我祖父大将军窦武便是如此做法,若不是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刚从边境撤回,不知城中出了什么状况,被宦官假诏骗了,引兵入城,那这时早就没有了党锢之祸。”

“祖父?你难道是是窦辅?”袁绍这才有些吃惊,昨日卢植带着窦栋来时自己也没有多想,只当是个少年得志的士子,但随即又是转念一想,摇了摇头,“不对,当年窦氏被灭门时窦辅才两岁,你已经束发,绝不可能是窦辅。”

“当然不是。家父乃大将军窦武族侄,窦太后族兄,前虎贲中郎将,窦绍,窦承续。”窦栋脸色平静异常,看袁绍惊讶的表情,又转身向身后一指,“李继也是家父的养子。”

李继闻言当即眯起眼来,看向了窦栋。

他原本看在窦绍的面子上一直不愿意对窦栋起什么坏心思,只当他是个有些固执的孩子罢了,无需理会。没想到现在倒是被他扯下了水,如果可以的话,自己是万万不会在准备好足够势力之前就暴露这一层身份的。

现在情急,见众人都望向了自己,连顾丰都看起来十分疑惑,看来卢植并没有把他的身份公布。

李继只好勉强起身作答:“正是。”

袁绍这才终于相信了窦栋的话,心里开始盘算了起来。

“既然如此,窦栋小弟报仇心切倒是情有可原,我便与大家解释一番好了。大将军当年就是因为是大将军才会有最后灭族的下场,身居高位,只会眼高手低,欲以雷霆之势覆灭宦官,反而被小人告密,最终导致了功败垂成。我此次服丧六年,就是为了协同天下士子共同造势,自下而上,稳固阵脚。待到时机成熟,我便会入朝为官,掌控兵权。到那时,哪怕再有小人告密也都不足为惧,大势就如滚滚车轮把那些宦官都碾成肉泥。”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至少在现在看来,成功的概率或许会非常之高,连李继也不由得对袁绍这光明正大的阳谋感到佩服。不是没人能想到这个主意,这个主意甚至可以说是极为简单,可能最后都不需要起刀锋便可轻易解决宦官。毕竟宦官哪怕再势大也不可能不用士子就掌握朝政,士子才是真正能掌握国家命脉的人群,宦官到现在也只能用孤立分化的方法,减少士子们的影响力。

“窦栋受教了,本初兄才智胆识皆是天下扛鼎,四世三公的袁氏绝对会在本初兄带领下更加大放异彩。士子楷模袁本初,果然名不虚传。”

窦栋拍了几句马屁后也坐了下来,对答案似乎也并不怎么在乎。不过这番问答后,席上的人们对清除宦官的把握却是前所未有的高,除了不喝酒的李继外,每个人都开怀畅饮起来。

“李继,那个窦栋真是你哥?”几杯酒后,似醉非醉的曹操眯着眼凑到李继耳边,小声问起。

李继正在考虑着这么早就暴露身份会导致什么变故,曹操突如其来的问话,让李继只好暂时停了下来。

“是,不过我是养子,最近与窦栋倒是有些别扭。”

“哼,养子怎么了?”曹操似乎对“养子”这两个字眼十分在意,听到李继出口后立马反驳,“你也是卢师亲传弟子,更是有神童的名声,不比那窦栋出彩的多?今日之前我都没有听说过雒阳城有窦栋这么一号人物,先前还吃老底,把自己祖父都给抬了出来,反倒是让我万分瞧不起。李继,你俩就因为这身份问题闹得别扭?”

曹操有些感慨,觉得自己与李继颇有点同命相怜,自己在拼命抛弃宦官之后的名声,李继也不愿意跟人家讲起自己的身世。

“倒不是因为这个。”李继想了想,还是打算跟曹操解释一番,万一让他给记恨上了窦栋,那倒也不是自己想看到的,“主要是窦栋深受卢师教诲,提倡古文经文;而我却曾在蔡府发誓,欲要将古文与今文整合,不分彼此。我两人就此才产生了矛盾,抛开这个,窦栋也算是个聪明人物,将来必会有一飞冲天之时。”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窦栋是个人才他是知道的,卢植能亲自带他来袁府就说明了一切。更何况自己今日还听闻,卢植曾亲口说过,继承他衣钵的学生非窦栋莫属。

不过今日见了李继,曹操反而觉得李继比窦栋更是个人才,所以无论李继如何说,感同身受下,他的内心都有些偏向李继。

“古文今文?有用的就是好经文,何必分出个彼此。”像是为了故意让他人听到,曹操陡然间提高了嗓门,“取长补短,两相整合才是正道,那些极端之人是何等愚笨。”

窦栋闻言却是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握着耳杯的手紧了紧,一声不吭,反倒让曹操高看他了几眼。

一旁的顾丰接上了话了,整合古今文是他终身的志向,此时被曹操提及倒也愿意说两句。

“孟德说的好啊,正是如此道理。古文传承上古,今文针砭时弊,两者取长补短相互整合正可促进大汉的文治之兴。”

在场的人也都没什么意见,纷纷附和着言语起来,毕竟如今受皇命在东观刊刻石经的主持人是蔡邕。蔡邕是现在整个大汉天下间,除了郑玄之外最可以代表古文今文融合的人,皇帝让他主持就说明了朝廷的态度。这种学术道统上的事,哪怕是不同意也不会有人在这种场合多说什么。

靠近首席的一个半百老者这时却忍不住冷哼了一声,他本就对李继刚来时对曹操的那番吹嘘很是不满,现在听到了顾丰这番话后终于忍耐不住了,出言反驳。

“古文今文整合?荒谬!古文若有用,秦王何以一扫**?今大汉年年有四百,不是靠今文才能如此长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