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 第四百九十二章 祭祀大典

随后,楚风在郭嘉等人的建议下,将此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楚国。

其它七州之地的百姓们,闻声后迅速乘坐长途马车,纷纷往洛阳赶赴而来。

谁都想趁机观看一下如此的盛况,要知道历朝历代以来,他们这时普通百姓们,连看一眼皇帝的机会都没有。

更别说能够亲临现场了,哪怕此刻灾情严重,无数家庭流离失所。

在楚王大批军粮的救济下,很少有人因此饿死,但是对这些楚国人口近半的千万难民来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距离皇帝祭祀大典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里,洛阳城几乎已经人满为患,无论客栈酒肆,还大街小巷之地,都拥集着无数的人群。

别说什么乘马坐车,就连下脚的地方都快没有了,乌泱泱的人流之下,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往常城内十几分钟的路程,如今都要走上一个时辰,愣还是没有走到,什么摩肩接踵、川流不息都无法形容,洛阳城内的人气之旺。

可是多数商家们,却是高兴不起来,因为来的人,大多数都是灾民,手里根本没什么钱,就连口中的食物,都是官府发放而来。

那些未受灾情影响的人们,此刻就是想消费也挤不进来了,两相耽误之下,这些商人们只能是哭丧着脸,一副无可奈何之相。

整个洛阳城在炽热的天气下,如同一锅正在烧开的热水,随着大典时间的渐渐临近,随时都可能变得沸腾起来。

公元一九七年(建安二年),农历丁丑年,夏初。

当清晨的太阳,刚刚释放出第一波热量时,洛阳皇宫的大门,已经被大敞四开。

先是一列列面相肃然的宫中卫士,骑着高头大马,手举着一支支金色龙旗,率先整装而出。

接着便是一队队身材窈窕,身着特有内殿裙装的宫女们,个个素颜淡妆,缓缓前行。

然后才是一帮细声尖语的太监们,排着左右两列队伍,夹在中间的便是装饰豪华,平稳前行的龙辇。

车上的汉献帝刘协头戴帝冠,身穿一身金色龙袍,九条金丝银线绣上的天龙,看上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身旁亦坐立着一名面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极美的女子,肤如凝脂,眉目如画,说是颠倒众生,风情万种也不为过。

只见伏皇后,头戴高顶明珠凤冠,身披凤霞,一袭长长拖地的大红长裙,紧裹玲珑的娇躯,让人心生无限向往。

由于天气炎热,龙辇上方立有硕大的遮阳大伞,只是季节里,很少有轻风拂面,依然挡不住无孔不入的热浪。

大家都是盛装出行,身上的穿的物件又多,无论上到皇帝,下到这些宫女们,都是汗如雨下,行走之间,地面上更是留下汗水打湿的印迹。

龙辇的后面,是一群走路蹒跚,身体左摇右摆的先朝大臣们,他们身上的官服顶戴,均是一、二品之阶。

不是皇室贵胄,便是九卿之身,只是人数所剩不多,须发皆白,身体佝偻,就连任职司徒的王允大人,也已是两鬓斑白之年。

他此刻走在队伍的前方,目光看向前方的龙辇时,似乎是若有所思,于是瞥了一眼身旁的司空伏完,轻声问道:

“听说皇上,自从出行皇陵归来后,行为言语颇不似往常一般,是否真是先帝显灵后,有所改变。”

伏完看了一眼王允后,眼中掠过一丝轻蔑之意,没好气的回道:“不知道!”

“你可是当今的国丈,岂能还有你不知之事?”

王允视其神情仿若未见,依然不紧不慢的追问着。

“哼,吾女虽贵为当今的皇后,又焉能比得你家的女儿貂蝉,那可是一人之上,万万人之下。”

伏完嘲讽地回道。

“唉,你光想着跟我打嘴架,却不知我问因由。

我刚才在殿前,感觉到皇上此行有些不对劲,似乎神情间带着股决然之意,才有此一问。

既然你如此一说,权当本官无事生非了!”

王允匆忙说完后,随之拂袖一甩,面上已有几分怒色,便向前走快了几步,不予与其并行。

伏完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脑子却不糊涂,谁言真言假,通过察言观色,还能轻松辨别。

他听完对方的话后,知道自己误会了对方,刚才将对方喊住,却突然放慢了脚步,目光更是闪烁不断,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这时城中的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早在官府的安置下,提前前往城外西北处的皇陵附近。

在那里围绕着祭祀大典一圈,均在百步之外,划出了大片的土地,令其前来的百姓远处观望。

为此特意调来的关羽及其麾下的青龙军团,作为大典和百姓间的隔离之地,也是为了防止意外,所设的安全区域。

楚王所住之地离皇宫甚近,他身穿一袭紫色龙蟒王袍,头戴紫金王冠,腰间佩戴从不离身的倚天剑。

身后是以貂蝉为首七名王妃,均是各色样式的华服长裙,个个国色天香,显得雍容华贵。

再往后便是楚王麾下的谋士和官员们,刺史一列由贾诩为首,谋士一排郭嘉在前。

至于将领只有典韦在旁,其余人尚在各州驻守,与魏军相互对峙之中。

由于不过是一场祭祀大典,虽然场面隆重,在楚风心里也不是很在意,在他看来,不过是场皇帝即将要失去民心的举动。

待皇帝出行的队伍即将到来时,楚风率领一众官员,来到皇帝面前,均行了三拜九叩的君臣之礼,便汇入官员行列之中,一同前行。

城内没有了前来观典的百姓滞留,皇帝出行的队伍,便是一路顺畅无阻。

沿途城内、城外均有楚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程严密护驾。

两个时辰左右,几近午时之际,汉献帝等一行队伍,总算来到那处丛林附近。

虽然石碑已经不见了,但是林中树木却被砍伐了近半,留下的空地之处,出现了一个数丈之高的圆形红色祭坛。

这座红色圆形祭坛,均有松木搭建而成,共分为九层,宽约五丈,寓意着九五之尊的含义。

最底下一层红色圆盘最大,然后每层叠加上去,都会比下方要略小一圈。

每一层框架上,在四圈都刻有了细密规整的蓝色道纹符号,更有五名身穿道服的出家人,在沐浴净身后,盘膝默念着经文。

在圆形祭坛前后左右之处,均建有从下到上的黄色晶石缓梯,共有四条,均可通向最顶端的三牲、五果祭台供品之地。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本章完)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