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 第三百零九章 偷兵符

“当然是外人送来的,光凭你那点本事,何曾能有过如此的积蓄!”

此时小妾如玉,眼中已经全是箱内的钱财,连许攸的问话,都变得漫不经心起来。

“糊涂,如果是我的那几个对手,故意派人送来陷害于我,你收下后,岂不是置我于死地?

我前些日子因贪了些修缮地方官衙的工程款,让人暗中举报后,被主公叫到面前训斥了一通,导致主公不像以往那么信任于我!”

许攸脸色骤变,生怕是对手的计谋,口中连忙说道。

“看你那点出息,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如玉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有些害怕的许攸,带着不屑的眼神,随手将一封信笺仍在他的怀里。

许攸赶紧拆开信笺,见是高干来的密信,半悬着的心才稍安下来,可是他素来与高干并无来往,心中便有些疑惑,仔细往下看了起来。

原来信中讲到,高干身为并州刺史,想在与楚军的交战,获得更大的利益,首到其冲就是保全到手的并州,其次便是趁机获取兵权。

如果驻扎在西河的二十万袁军精锐,还有冀州的五十万新军,哪怕调动一半,派到并州与楚国交战,他将非常感激。

特奉上一些并州所获的珠宝,权当定金,如果事成的话,他将再加十倍以示感谢。

许攸看完后,脸上阴睛不定,心中默默自忖着,如果劝说袁绍将如此的兵力,全部赶赴并州显然不太现实。

但是派去一半的话,到是有几分可能,只是田单等人实在是一大阻力,根本不会让主公同意。

如果让所有的兵力都派往并州,一旦失利,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他也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看着眼前成堆的金银财宝,如果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而且对方还承诺,之后会以十倍奉上。

那可是他一辈子都享用不尽的数量,简直想想都会让他有些发狂,他在袁绍麾下效力,图的是什么,不外乎权和钱而已。

如果有了这么一大笔钱,他还何必阿谀奉承,低三下四地伺候人,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对袁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军情了解,完全可以转投其他诸侯。

比如楚风和曹操等人,哪怕事情败露了,他也早就逃之夭夭,所以这个险完全值得冒。

思绪万千的许攸,此时在做事之前,竟然瞬间连后路都想好了,看来人无所谓忠诚,只是看背叛的筹码够不够动心!

小妾如玉根本不会注意到许攸异常的神情,她只是满屋子在寻找安全的地方,该如何藏好这些钱财。

许攸思索了半天,心中渐渐有了谋划,他便问到小妾如玉,送钱财的人在何地,他需要见上一见。

可是比她更加贪婪的如玉,根本无心思想这些事情,许攸情急之下,便将信中的内容告诉她。

说如果将对方交待的事情办妥了,会马上多出十倍这样的财宝。

在极大的诱惑下,这时的如玉顿时来兴致。

马上搜肠刮肚的告诉他,对方说是在城里一家客栈休息,如果有事情可以立刻联系,否则近期就会离开。

许攸令如玉在家看好这些财宝,马上一个人乔装出门,并谨慎地没有用府中自己的车辆。

而是自己步行在外,走了一段路程后,才在路上随意拦了一辆,匆匆赶往如玉所说的那家客栈。

一个时辰过后,他才心满意足的走了出来,经过与“高干”的人商量后。

对方欣然承诺,只要袁绍在近期内,调动并州与冀州部分的大军,前往雁门等郡驻防,就会在三天之内交付剩余的钱财。

许攸也不怕高干事后懒帐,他手握有对方信笺,并没有烧掉,有些把柄在手,那个在并州发了横财的高干,自然会知道如何去抉择。

他此时已经想好了办法,正面劝说袁绍显然是不可能达成此事,唯有兵行险招,去偷取兵符,才可能有一线希望完成。

然后他再亲自去见那些将领,对方见了他本人,自然相信是袁绍的军令,。

毕竟他还是主公身前的红人,并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从而派人向上面核查。

待他完成此事后,兵马自然会在前往的路上,不出半个月就会到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时袁绍就是发现了情况,也再也找不到他,那时他早就卷着钱财,带着小妾逃掉了。

哪怕这个时候的高干,也发觉出了不对劲,也会不敢声张,毕竟这种阴暗交易下,让袁绍知道了,他会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这个时间差,他必须要掌握好,而且他的政敌们,目前还无人担任军中要职,根本难已发现大军的异常举动。

想到这里的许攸,这才真正安心下来,又匆匆赶回到府邸。

他让如玉将手中的家产,特别是一些宅院和地契之类,无法带走的东西尽快卖掉。

而他则从箱中选了数件,看上去精美的首饰,决定明天找个袁绍不在的时间里,去拜访一下袁绍府上的大夫人。

袁绍的原配夫人,跟他也是很熟悉,并且也很信任。

因为在袁绍未发达之际,他常在府中与其喝酒,自然熟识了起来,也不会堤防他,这时他再寻机窜到袁绍的寝屋中窃取兵符。

也许是有心算无心,也许真是许攸运气当头,碰巧袁绍那几天并不在府上,竟然真让他得了手。

数日后,驻扎在并州西河郡的二十万精锐兵马,在主将张郃的率领下,前往雁门郡要地协助守护。

张郃在出发前,看到许攸的亲信拿着一封书信和兵符后,觉得此事有些不合规程。

往往办理军中要事之人,定是袁绍的亲信或他上级将级前来,不太可能随便派一个,无军中任何职务的谋士告之。

可是兵符是中,为了怕延误战机,而且许攸又催促得紧,只能在动身之前,写了一封密信,令人前往冀州袁绍侯府中核实。

至于冀州的唐县和高平,许攸未敢全部调动,况且大军的粮草需要专人调配,人马越多,所需时日会越长。

同在一州之地,造成的声势实在太大,很容易就被人识破,留着一个心眼的许攸,便亲自前往,只调走了其中的十万新军。

这样所需的粮草,只需带走驻地中的部分就可以,到了并州自然会由当地供给。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