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 卷二 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辩

“依据楚国律法,可是容许百姓们言论自由,并没有定什么可言,什么又不可言?”

李公子气焰有所嚣张起来,对着这位茶铺掌柜说道。

虽然刚才众人感觉到话题敏感,对方所说之言不敢轻声附和,但是多数目光之中,还是颇为赞同。

茶馆掌柜听对方如此一说,知道确是如此,可是他一介商人,可得罪不起官府,更不想惹祸上身,便要继续出言劝道。

这时邻桌的那位相貌丑陋的书生,却实在坐不下去了,他站起身来,朝李公子拱手说道:

“在下荆州襄阳庞统庞士元,闻公子精通儒家学术,深知仁礼二字,如今依楚国律法,却要出言辱楚国之王,不知这仁字何在,礼字何从?”

楚风闻听庞士元的名字后,顿时神魂俱震,立刻将目光死死锁向了对方,心中则激动地暗暗喊道:“此人居然是凤雏,他是凤雏!”

围观的众人,见庞统如此说话,显然是在明着指责李公子。

这就好比一个客人吃了主人家的饭菜,却过后掀人家桌子,骂人家娘,实在是不知礼,没有仁义。

这些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暗自赞同,有人反对,各自持有着不同意见,茶铺掌柜的见状,知道再说也无济于事,便叹息地自行离开了。

李公子见到这个身材中等,其貌甚丑的家伙,竟然敢公开指责自己,则露出不屑的神情看了看对方,然后申辩道:

“楚王暴虐异常,残害朝廷百官,就因为我身处楚地,就不能说主人的不是吗?”

庞统闻言后笑了笑,接着说道:

“昔日孔圣人在提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点前,曾走遍了千山万水,听闻了百姓万语,见到世人种种不端,才有了此观点。

李公子却只闻结果,不见事实,便武断而言,真实难相信,是个读过圣贤书之人。

读书人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明事理,辨事非,比常人看得远,看得清,看得高,而不是像常人那样杜撰猜想,不辨真假。

我从荆州而来,虽不过千里迢迢,但一路上荒野凄凉,到处都是逃难之人。

待自入楚境之后,大部分郡县百姓安康,丰衣足食,其乐融融。

然而董家及部分地方官员,却在暗自横征暴敛,荼毒乡民,制造冤情,视百姓生命如草芥,此事乃我亲眼目睹。

听说楚王微服私访,不经意间了解此事后,发觉了董家及部分官员的阴谋,他们贪墨钱财,私训死士,有所图谋。

请问,如果不是企图造反,那么暴敛钱财所为贪图享乐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暗自私训,多达五千人的死士?

何况在此之前,楚王何曾杀过一名朝廷大臣,对其都是按月替朝廷,替天子提供着俸禄。

如果不是百姓之怨,才导致了楚王之怒,何来董家及百官身首异处之事?”

李公子听完之后,脸色变了变,他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家伙,如此其貌不扬,却才思敏捷,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但是他不会认输,更不会在众人面前变得哑口无言,他调整一下思路说道:

“你怎么不知道,这不是天子为了重振朝纲,才令董家及百官所为?”

“可笑,天子乃圣明之君,岂可为了皇权,就用令百官四处屠害百姓,获取钱财,又能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你这么说,分明是在污辱当今天的皇上!”

庞统一顶大帽子直接扣在了李公子的头上,令其脸色大变,更让其恼羞成怒起来。

“哼,如果楚王不包藏异心,把持朝政,想取代天子,何不将楚国让于天子,让天子重振朝纲,恢复大汉声威!”

李公子接着说道。

“笑话,楚王如果有此异心的话,何必在董贼屠灭皇家之时,伸手搭救。

何必接回楚国之后,又建皇宫,又立朝堂,又将陈留王立为当今天子,岂不是自相矛盾?”

庞统冷笑一声回道,这时围观的众人都在沉思不语,显然对方的话,已经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内心。

“楚王那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李公子脱口而出,他现在已经是全力以赴,誓要将对方驳倒,以正自己的才子之名。

“可笑至极,请问如今天下诸侯谁来觐见过天子,又有谁进献过一金一银,各州之地都在忙着扩张的战争,谁又管过百姓的死活。

说句大不敬的话,何人又将天子放在眼里,试问楚王如何以令诸侯?

如果你说的是已死的董卓,我到是无言以对,他是如何对待天子,如何对待朝臣,如何对待百姓,相必大家都心中清楚。”

庞统义正辞严地说道。

“说得好!”

楚风在一旁小声地赞道。

“呵呵,我看你是楚王派来的人吧,处处都在维护着他!”

气急败坏的李公子,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看你是恼羞成怒,无言以对!”

庞统目光凌厉,针锋相对道。

“你......”

李公子彻底穷词了,脸红指着对方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这时在他同伴的拉扯下,重新坐了下来,不在继续与庞统争辩下去。

“主公,为何不将这个李公子捉拿?任其造谣生事!”贾横见到此时众人皆散,各自回到了茶桌上,开始议论不休,便小声地问道。

“楚律中确实允许百姓们随便言事,更何况对方说得大半都对,我当时确实如此想,也确实如此去做,何来造谣生事。”

楚风坦然地回道。

贾横没有想到主公如此地光明磊落,敢公然承认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与高利对视一眼后,便不在言语什么。

“不要想能堵住百姓们的悠悠之口,更何况天底下,这些自认读过几天圣贤书的人。

民之论如同滔天洪水,越堵越汹涌澎湃,最终只会被淹没其中,所以需要靠疏通,才能越疏越清。

加上我们施以仁政为民,纵使还有少许之人不满,也会无伤大雅,权当娱乐罢了。

不过看不清,辨不明的人,坚决不可在楚国为官,只能是养虎为患。

你们有时间借用一下附近驻军的信鸽,给贾诩大人传句话,告诉他吃人家饭,又要掀翻人家桌子的人,不可入考!”

贾横等人闻言后,便相继抱拳示意得令。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