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 卷二 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二百九十四章 弃卒保车

刘协面对着铁证如山,口中一时哑语,可是董妃是他的底线,只见他张开双臂将董妃护于身后,口中语无伦次的喊道:

“不管如何,你们都不能动董妃一丝一毫,她是朕的人,朕的爱妻!”

戏志才冷着脸,大手一挥,身后的数名禁卫军直接冲了上去,他们拉开皇帝,直接将董妃强行架了出去。

这时戏志才上前几步,走近有些失魂落魄的汉献帝身前,低声说道:

“大将军让我代一句给陛下,在他有生之年,可保你享受永世之尊!

如果你还想继续当这个皇帝,就必须给大将军一个说法,董妃如果留下,岂不是证明你还有它心的存在?

这个时候,你得学会弃卒保车,这才是明智之举,况且这已经是大将军额外开恩了!”

戏志才悄然的一些话,令挣扎着想救回董妃的刘协,顿时安静了下来,他此时颇有些心灰意冷,却不得不接受现实。

对方已经说得很明白,他还想继续做这个皇帝,就不得不将董妃处死,可是一个皇帝,竟然连自己的女人都保全不住,还叫皇帝吗?

汉献帝黯然无语地坐在了地上,此时再无丝毫帝王的威仪,久久之后,他才抬头向戏志才开口诺诺求道:

“董妃毕竟是皇家之人,不可如常人般受刀斧之刑,可否赐其三尺白绫!”

戏志才略一思索,觉得此事可办,毕竟处死了董妃,也算是真正敲山震虎,让皇帝以后能更加老实些,别老给楚国添乱。

他这才默默地点了点头,刘协身形踉踉跄跄地向后面走去,如同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躯体,令人难免有些心酸。

这时在几名禁卫军的看护下,暂且放开了董妃,让其跟着皇上走入了寝居之地。

屋外隐隐传来董妃声嘶力竭地喊声:

“昨夜你还跟我说,要让我当皇后,成为后宫之主,母仪天下,今天却亲手赐我三尺白绫。”

......

千里之外的楚风,正翻看着各地发来的私信,信中表明,此案涉及的官员和家人,共计达到了数千多人,都被楚军一一斩杀掉。

汉献帝自从董妃自缢后,便是一病不起,月余过后,才渐渐康复起来。

随后楚郡各地官府贴出了告示,将董妃、董承等人大逆不道,行造反之事,公之与众。

至于老百姓们是否相信,权且不太重要,只是知道,他们被蒙冤的家人皆从狱中得到释放,关押久的及已经被杀害者,都得到了相应赔偿。

这让楚国百姓们非常雀跃,都说楚王干得好,还给了他们一片朗朗睛空,让贪官污吏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楚王府不久又向外发出告示,决定将科举考试提前两年进行,定于明天春闱,因为楚境各地官员缺失严重,亟需人才前来补充。

此告示内容一经张贴而出,引起的动静之大,远远盖住前阵子造反的事情。

大街小巷里,百姓们不在议论此前的事情,都在议论着明年的科举考试中,会有哪州的才子能高中状元、榜眼和探花。

一时间,未来及赶至楚国的各州各地考生们,都纷纷着急了起来,如今已经是九月末,离明白春试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又岂能不慌神。

初平四年秋末(公元193),楚国幽州,涿郡,涿县,立香书院。

一名头戴斗笠,身披普通厚衣的六旬老者,在两名中年弟子的帮助下,忙于立香书院的后面菜园里,采摘着几垄土地上的瓜果。

老者摘下斗笠,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又接过弟子送上来的茶水,轻轻喝了一口。

本应此年纪的老人,双眼已经变得浑浊不堪,可此人却如同年轻人一般,双眸清澈如水,却也隐隐藏着一丝看破世俗的沧桑。

此人正是为人清雅,学识渊博,受世人敬重的司马徽司马德操,人称水镜先生。

“向朗、刘廙,你二人如何看待董承造反之事?”

司马德操突然间开口,向身边的两名弟子郑重问道。向朗等人闻言后一怔,显然没有想到老师会有如此一问。

反应较快地刘廙率先回道:

“此事在学生看来,无有对错之分,只有强弱之理!”

“哦,为何如此一说!”

司马德操放下菜篮,走出垄沟,坐在一把备好的椅子上,饶有兴致地问道。

“楚王强而天子弱,正如同森林中的猛虎食兔,世人皆怜悯弱兔,而怒猛虎残忍。

却不知山中若无虎,则兔多食尽甘草,导致更多生灵涂炭,此乃物竞天择,适者而生之理,故言此事无对错之分,只有强弱之理。”

刘廙侃侃地回道。

司马德操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你将楚王比做猛虎,却不比成恶狼,说明他的仁政深得你心,你将天子比成弱兔,虽有不敬之嫌,但也切实。

甘草如同世间百姓,让官豪世家视同草芥,到也恰当。不错!不错!

你随我身边学习多年,也明白了一切世理,是时候出徒前去考举功名,走自己的仕途了!”

刘廙一听老师说出此话,大惊失色地跪在地上,连连说道:

“老师为何要撵学生,是不是学生哪里做得不对?”

司马德操摆摆手说道:

“呵呵,你误解老夫之意了!”

“你学了一身的本事,如果不出师,只是陪伴左右,岂不是屈才乎!

如今楚境百姓安居乐业,逢造反之事,多名官员被杀,也正是缺官少役之时。

正好你可以一举成名,天下识,岂能跟着我种菜养花,浪费大好时光。”

向朗也紧跟着说道:

“弟子愿意学老师隐居在此,陪伴左右,功名利禄不取也罢!”

“此言差矣,为师看透世间苍凉,以隐世为生,是因天道祸乱,民不聊生,天下间无有明君主持,心中不愿为昏君左右。

所以才从年轻时一直隐到年迈之龄,而吾来到楚地亦有一段时间。

看那楚王有雄才大略,为人野心颇大,却走在正途之上,虽然为人手段狠辣,却不恶毒,这才放心让你二人出仕。”

司马德操笑着回道。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