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 卷二 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二百三十七章 汶城之战(一)

他通过当地有名望的人举荐下,又经贾诩设立的举贤馆考试后,这才在二年前,来到此地任县令一职。

穷苦出身的他,素来刚正为阿,不畏权贵,喜读书,能写一手很好的文章,出身在涿郡的他,本来曾经也有被人举荐出仕的机会。

可是他厌恶东汉朝廷的**无能,更不喜官员之前的人情世故,便一直赋闲在家,务农为生。

谁知幽州被划给了楚国,而楚王的治下方法,与东汉的其它地方完全不同,在他的境内丝毫不见士族和土豪劣绅的踪影。

他这才动了出仕为官的念头,总算在汶城做了这一任县令。

如今带着区区一千兵马,面对着近五十倍的暴民,他夷然不惧,早就抱着与汶城百姓共生死的想法。

可是人的死有重如泰山,有轻如鸿毛!

黄昆看着远处的暴民们,正在一片小树林中砍伐着树木,不用猜测也知道对方在打造更多的云梯。

如果真如对方如愿,上百架的云梯架到了城墙上,他手头这点兵力,根本不够这些疯狂家伙的杀戮,然后城内百姓必是血流成河的惨状。

他回头看看了这些守城的官兵们,哪怕刚才有了小胜,增添了不少士气,可是依然个个都是面带惧色,显然是信心不足的样子。

黄昆沉吟了一会儿,叫人喊来师爷,在其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这位师爷麻利喊走了一队衙役,匆匆忙忙便往城墙下走去。

没多久,上百个车夫和数百工搬运工。赶着一辆辆空空的马车,来到了兵械库门前。

这时官府的衙役们,早就将库门打开,里面放置着堆积如山的兵器等物。

这可是楚国的储备库,没有上峰的手令,包括县令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允许拿走一件兵械,否则都是死罪。

可是事有缓急,黄县令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他需要跟敌人在时间上赛跑。

需要在对方打造完云梯之前,号召更多的百姓加入守城的队伍中来。

于是封条被一张张撕开,车夫和搬运工们将成捆的兵器、盔甲、盾牌搬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来,装满了一辆又一辆的大车。

由于暴民攻城,城内的百姓按照官府的要求都回到了家中,紧闭起大门,商铺也停止了营业,将外门关闭,所以大街上很是清冷。

只见每个衙役们手中拿着个铜锣,车后都跟着十几辆装满兵械的马车,他们每敲响一下便高声喊道:

“暴民势大,欲破城门后屠城三日,出言老少妇孺皆不留。

欲想活命,请家中青壮年即刻出门,拾起兵器,拿上盾牌,穿上盔甲,在县令的带领下与敌冒死一战。”

这时车夫们将车上的兵械,全数哗啦啦地倒在了地上,兵械落地的声响,在空旷的街道上尤为醒目,更震动着每户家中百姓的内心。

“娘,我虽是家中最后的男人,以往你不让我参军也就罢了!

可如今暴民如果杀了进来,必是生灵涂炭,到时连您老我也无法护周全,还请让我出去跟着县令杀敌。”

一个瘦弱的少年跪在娘亲的面前,苦苦哀求着。

“不行,这个家不能再失去你了!”

白发苍苍的母亲边出言拒绝道,边将目光看向远处桌上的三个灵牌,不觉间浑浊的泪水滴落了下来。

“没有了国,哪还有家?娘,你不能自私啊!”

“娘,你就让我去吧?”

少年仍然不死心地求着面前的娘亲。

“你还没有成家,如果你也......你们老刘家可就断了香火了!”

她的丈夫中年时也是参军战死,只留下了三个半大的儿子,由她辛苦的抚养长大。

楚国的军人家庭地位很高,也处处受人尊敬,她这个当妈的亲手将两个儿子送到了楚军手中,不久后也相继战死在沙场。

本想留着最小的儿子,替她养老送终,可是如今又有暴民袭城,她心中实在不舍,谁知执拗的小儿子也是一腔热血。

“没有国,哪有家!”

她的脑海里在回荡着,丈夫在参军前说过的这句话,而这句话她又留给了孩子们,谁知小儿子也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她看着跪在眼前的儿子,伸出颤抖的双手抚摸着对方的脸庞,又用昏花的老眼,拼命地记下小儿子的容貌,烙印在心里......

“走吧,好好杀敌报效国家,不用担心娘,官府会照顾好我的。”

母亲闭上了眼睛,两边的泪水不停地溢出来,她挥了挥手说道。

她不敢睁开眼睛,看着孩子离开的背景,因为生怕下一刻的自己,会自私地留下对方。

瘦弱的少年猛地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起身用手抹掉脸上的泪水,义无反顾地推门而出。

“儿子,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母亲实在受不了有可能再失去亲人的痛楚,连忙起身冲到门前,看着对方的背景,声嘶力竭地喊道。

这样令人酸楚的分离场面,在汶城内无时不刻不在上演着,随着衙役的锣声下,一家家的大门豁然而开。

接着涌出大量的少、青、壮年的男丁,他们捡起地面上的兵器、盔甲和盾牌,成群结队往城墙处走去。

“大人,城里涌来的数万男丁前来助战,我们有救了!”

一个衙役率先跑回城墙处向县令黄昆报喜道。

黄县令闻言后欣喜万分,对着守城的官兵说道:

“你们知道楚国的强大之处在哪里吗?”

这些官兵没有想到县令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于是纷纷答道:

“因为我们国家人口最多!”

“我们国家钱多!”

“大家平等!”

总之回答出来的答案五花八门,黄县令均都摇头否决地说道:

“因为百姓们爱这个国家,更愿意为国家而死,这才是我们强大的根源!”

这时城门处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黄县令带着一千多官兵走下城墙,让每一队官兵都率领着成百上千手持兵器的百姓。

黄县令本身只是一个文官,之前也根本没有上过战场,所以仓促之下,只能照本宣科地简单讲解起一些战场的纪律。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