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策 > 风卷长安 第一百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是江县令的了

这些对于江晨都不重要,他要的只是学员们的发展。

其实,按周正所说,现在大一些的那批,也已可以推出来用了,这些前奴隶,在江晨反复用政治思想洗脑后,再也没一点以前的奴隶气,说话行事之间,胸脯挺得高高,头抬起来,言语中都以解放广大奴隶农民为己任,十分鄙视现在的士族门阀这些,认为他们就是这时代的吸血鬼,有可能,就应该以暴力手段解决这些吸血鬼,还大晋一个朗朗乾坤。

江晨一直就教导他们,你们现在还不够格成为一个解放者,革命人,因为你们的思想还有局限性,还需要多学习,到一定程度,他才会放他们去,开展这时代最伟大的解放事业,当然,那时就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了。

其实江晨在教导这些政治思想的时候,把解放,革命挂在嘴上,他是隐隐有了些想法,只是还没好好把这些想法整理,形成系统,他想到,当条件成熟,他会把自己的那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完成这时代最大的政治变革。

不过,通过观察,一些在江晨看来政治合格、被洗脑洗得已很完全的前奴隶,已可以教他们一些间谍知识,本来这些是该秦游教的,未来他会是江晨的情报头子,所以最好由他来教授,这样更能引起学员们的共鸣,但秦游去凉州时间稍长,只能是江晨现在代教,当然,未来当秦游回来后,江晨让他们服从秦游的领导,他们自是不会有一点反对,绝对服从,也是江晨洗脑的重要部份。

让江晨最想不到的是,他认为最难的印刷用的油墨,却最先配制完成,这不同于宋时的那种墨,更接近于近代的油墨,只不过用的不是石油而是桐油,这最适合于现在这稍粗糙的纸,相信未来如果纸能改良到更好,这油墨也能跟着改良。

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江晨抽出时间来,一定要去看如何在纸张上重复印刷出来,其实这就是印刷术的最大优势,便捷与重复性。

一直惦记着要传播文化的宇文曦自然是跟着江晨一起的了,对于这小姑娘来说,似乎有一种要把自己所学都传授出去的那种使命感,所以更在意这印刷术的成功。

在模范里排好活字,刷上油墨,铺上纸,再用滚筒在上面一滚,揭开,一张纸就印完了,稍有不足的是,有漏墨的现象,这简单,刷的墨的量调整就是,再印一张上去,揭开,就稍好些,再后面会又更好些,当然比人抄出来的感觉要差很多,但这速度却是完全没法比。

这个版印了一张,工匠们又快速地重新排了另外一本书的一张,第一次,又当着江晨的面排版有些手忙脚乱,速度也还是快了不少,试印了一下,还有错排的,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因为后面还要有一个校对的人,不说三校四校,有个一两校,这样的问题就能解决。

江晨哈哈一笑,指着这印刷出的纸说道:“曦儿,你知道如果是同样一本《诗经》,用我们这活字印刷纸张装订成册的成本,与竹简相比,是贵还是便宜?”

宇文曦在心里算了一下:“应该是贵吧?毕竟竹简可以自己制作自己刻写。”

江晨笑道:“如果这样算当然是竹简便宜,但时间呢?时间也是成本。刻一本竹简的《诗经》,三万八千多字,从制简到刻写,没几个月到半年是不可能的,而且只能是他一人看,而我们这呢,一本从印刷到成书,也就几天时间,而且不是一本,是千本万本,印得越多,成本越低,你说,这能让多少人看上书呢?”

宇文曦眼睛都亮了:“那这样的书很多人都能读得起吗?”

江晨点点头:“当然,像这样一本纸质的书,比如《诗经》,如果印两千本,成本不过制钱五十文不到,印上四千本,那就差不多只需要三十五文。我们把利润加上去,最多也就卖到八十到一百文一本。你说,是不是大多数人都能看得上书?”

宇文曦听得完全愣住了:“这么便宜?”

当然便宜,活字印刷可以把文字刻得比较小,当然与现代的五号四号字不能比,但也就大致相当于二号或小初样的,这样根本用不了几张纸,而且是可以两面印,如果不是像宋版书那样追求书的精美,确实能把这活字印刷的书成本压得极低。

江晨把这些说出来,不由得宇文曦不相信,她非常兴奋地拉着江晨:“那快印吧,公子,是不是我们就要印那些启蒙读物了?”

启蒙的读物延安早就编了,也不是那什么《百家姓》《三字经》这类的,而有些像现代小学低年级的读物,从认字开始,慢慢再进阶,在现在这么高的文盲率来说,只能是这样。

江晨笑道:“确实,就要印这些启蒙,然后低价卖出去,再要印和装订一些漂亮的典籍,这是卖给那些世家阀门的,这些要赚大钱的,补贴到低价卖的书里面。”

江晨打的主意就是现代那些书籍的策略,平装书,精装书,礼品书都有,越高档越赚钱,你让平民去买精装书,他们也买不起,但你让一些士子去买平装书,他们却也丢不起这脸。

印刷术出来,书坊就可以开始建设了,当时因不知道油墨何时配制成功,一直就没建设书坊,但一套系统地卖书,出书的方法,江晨早弄了出来,交给了自己书坊的掌柜。

当然,这书坊与现代的书店有些不一样,现在的书店出版发行是分开的,现在当然不可能分开,出版、印刷、发行,一个书坊可以全部搞定,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新华书坊,与我们党早期在延安设立的新华书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在延安的新华书店也是一样集出版、印刷、发行为一身,叫新华书坊,并不是江晨的恶趣味,却是含有致敬之意。

宇文曦在,江晨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还要印大量的佛经,到时要传播到草原去,这是当时忽悠法乘去草原弘法时江晨答应了的,不过当时没想过要印刷佛经,只想着是手抄一些给法乘即可,现在有了印刷术,等法乘回来,他需要多少佛经,就可以给他印多少。

当然,印刷术的作用不只是如此,未来他还想着把报纸这类的弄出来,宣传的作用,作为一个

现代人,那是再明白不过,这些是一步步来一步步实现,当文化通过低价低廉的书籍广泛传播出去,更多人能识字学习,那宣传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最大功效。

这个过程,江晨希望用十到十五年来实现,当然,最主要的是大晋能延续着不中断发展,最主要的是八王之乱的历史能改变,中原没被胡人进驻,那非常有可能在十多年后,觉醒出大部份民众。

宇文曦看着这些微微泛黄的纸张变成一张张的文字,想着延安的学员,人手一册教材,而不是只有教师才有,大家回去后还能再重读,可以再传播给其他人,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从自己开始识字,再看到底层百姓大字不识,她就有这样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因江晨,一点点在实现,只是想想都觉得美妙。

书坊的速度更快,其实也就是在纸坊边上再开扩出一间屋即可,装修随便弄一下,最主要的就是那顺着墙壁一字排开的书架,到时,上面会摆满泛着油墨香的各式书籍,有些典籍,还会用檀木或是香樟之类的做封面,装盒子,再用金箔镶上,只要工艺达不到,不然江晨肯定会镶上一些宝石在上面,反正到时烧琉璃会有一些小粒的,就能应用上。

书坊也在加班加点地印书,平装书就一般般,精装书当然不能像平装书那般会有漏墨错字什么的,工匠分成几班,各弄一摊,并不会交叉一起。

精装的经史典籍,江晨是打算弄出来后,先送去洛阳,给太子刘文贵、贾谧还有江统他们各一套,上层的人士都有了这样的书籍,那就是最大的活广告。

这样的礼估计这些大晋的顶级阶层都会喜欢收。

书坊开业,又在士族这一层造成了轰动,他们只想到的是,书籍居然如此简单,又如此方便,已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于书籍的认知,这只是对于形式这一层的认知,他们更没想到的是,这些书籍可能是打破他们阶级垄断的利器。

这些都是徐徐而为的事。

书坊这儿弄起来开始赚钱赚未来,琉璃坊又传来了喜讯,这次江长安从袋里拿出来的再不是像上次那般的是充满气泡、又不够圆润的琉璃。

他拿出了十来颗,都是基本都一样大小,每颗琉璃珠都如同鸡蛋般大小,颜色是七彩的,什么的都有,有的还两三种颜色夹杂,在江晨的手上流光溢彩地转动,如果不是像江晨这样在后世见惯了这些奇怪的东西,头一次见到这东西,都会认为这是极品的宝贝。至少江长安这知道琉璃是如何弄出来的人,看到这粒珠子时眼睛也是直直地发亮。

江晨拿着细细查看,嘴角带着了笑容:“不错不错,这样的一看就是宝贝。看,这颗是最漂亮的,也是最好的极品,价值最高,可以说放出去就是价值连城,嗯,到时让秦游弄去草原去,这样的宝贝,就是要拿去草原添乱才行,其他的这十来颗,送去给太子一些,其他的我们慢慢出手。”

江长安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最好的这颗要拿去草原?好东西还不留着我们自己换钱啊?”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