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 第三十五章 论天下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第三十五章 论天下

作者:苏打水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嘉沉吟道:

“莫非将军之志乃是这大汉天下?”

Σ( ° △ °|||)︴!

郭嘉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荀彧忙道:

“奉孝慎言,卫将军乃是大将军卫青之后!”

“无妨无妨,奉孝兄快人快语,快哉也,只是仲道之志非是取天下,而是救天下。”卫安轻摇折扇道。

“将军以为何谓救天下?”戏志才问道。

历史上的戏志才是荀彧第一个向曹操举荐的谋士。

戏志才是和郭嘉齐名的谋士,被曹操誉为王佐之才,亦是体弱多病,英年早逝。

“仲道志在救人,仲道以为,这天下是由东洲之人组成,所以救人就是救天下。”

卫安摇着折扇缓缓说道。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只听卫安缓缓又道:

“这天下乃是百姓之天下,而不是一人之天下。”

“传闻将军曾有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然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将军为志才解惑。”

戏志才所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前者体现以民为贵,后者体现以君为贵。

在君权占主导地位的东汉时期,以民为贵的思想自然是颇受挑战,若被有心人利用,就不是挑战那么简单了。

“非是传言,正是仲道之言。”卫安略一沉吟,心想遮遮掩掩,不如坦诚相见,“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众人闻言无不震惊,都在嘴里重复着这句话,领悟其中含义.

这句话在后世自是妇孺皆知,可在东汉时期,众人自然是闻所未闻。

“将军高论,谢将军为志才解惑。”戏志才郑重的躬身行礼,“若蒙将军不弃,志才愿此生追随将军,鞍前马后,矢志不渝!”

♪(^∀^●)ノシ

卫安闻言大喜,心道只要得了一位大贤,这趟颍川之行就算没白来。

“仲道才疏学浅,得遇先生,实乃仲道三生之幸也。”

“恭喜将军!”荀彧拱手祝贺,“将军见谅,文若有一问,望将军直言相告,将军可忠于这皇室?”

历史上的荀彧至死忠于皇室,因曹操自封为魏王,便托病不上朝,后郁郁而终,也因为荀彧,曹操一直到死也没有称帝,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后,才追封曹操为魏武帝。

“文若既以诚意相询,仲道怎可不诚意相告。”卫安拱手还礼,“实不相瞒,仲道既忠于这汉室,也忠于这天下万民。”

顿了顿,卫安又道:

“若有幸得以伸张正义于天下,仲道定会还政于民。”

◔ ‸◔? (⊙.⊙)!

荀彧第一次听到还政于民的说法,闻言却是一愣!

“还政于民?将军要如何还政于民?”荀彧追问道。

“不瞒诸位,仲道心中有一理想之国。”

“皇帝不理政,国家之权皆归于首相,首相由万民选举而出,”

卫安轻摇折扇缓缓说道:

“东洲皇帝作为皇室代表,可为首相授权,但不参与理政。”

这实际就是后世的君主立宪制,现在毕竟是东洲末年,忠于朝廷的大有人在,如果完全剥离皇室容易人心不稳,君主立宪制乃是折中的方案。

Σ(っ °Д °;)っ!

此言一出,众人的震惊更甚!

这些思想他们闻所未闻,简直犹如破天荒一般。

“实不相瞒,仲道此行正是有求于诸位大贤,仲道不才,欲伸大义于天下!”说着,卫安对着几位深施了一礼,“仲道非是为自己,而是为这天下之万民。”

见众人愣住,卫安接着道:

“若能建成此理想之国,仲道死而无憾,还望诸位相助一二。”

徐庶闻言,不失时机的拱手道:

“元直愿追随主公鞍前马后,此生无悔。”

徐庶简直就是个托!

卫安嘉许的看了徐庶一眼,哈哈笑道:

“元直无须多礼,仲道得遇元直,实乃三生之幸也!”

荀彧见状也拱手道:“文若愿追随主公,愿为主公效死。”

郭嘉也上前一躬到底道:

“奉孝愿追随主公,但凭驱使,主公管酒喝就行。”

~( ̄▽ ̄~)(~ ̄▽ ̄)~!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

一网打尽?!

这也太惊喜了吧,一次得了三位贤才,卫安瞬间便有了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

“哈哈哈,仲道得遇贤才,大事可成矣,有酒有酒,岂能少了奉孝酒喝。”

卫安高兴的手足无措,把众人一一扶起,哈哈大笑道:

“此事当浮一大白!”

众人举杯,共饮。

“未知主公下一步计划如何。”荀彧问道。

“如今皇甫嵩将军和朱儁将军皆被围于长涉,我欲率大军前往长涉营救,诸位以为如何?”

在做的几位都成了自己的幕僚,卫安便直言相告,把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和盘托出。

“主公万万不可!”郭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军若往长涉,必中黄巾军的围城打援之计。”

只见郭嘉饮罢一杯酒又道:

“误打误撞之下,我军占了禹县,禹县是黄巾军的屯粮之所在。

“如今围困长社的黄巾军足有十数万大军,黄巾主帅波才很善于用兵,如果我军前往救援,波才必会在途中设伏。”

卫安闻言心中不免一惊!

虽然自己兵精粮足,但若真中了敌军围城打援之计,想必也会损兵折将。

只听得郭嘉缓缓又道:

“主公,禹县乃波才大军屯粮之所在,我料那波才必会率大军前来夺取禹县。”

“我军只需坚守禹县即可,与其劳师动众,不如以逸待劳,岂不是更好。”

郭嘉嘴角始终挂着一抹狡黠的微笑。

卫安拱手行礼道:

“奉孝所言甚是有理,奉孝真乃大才也,仲道佩服之至。”

戏志才也捻着胡须道:

“奉孝言之有理,我观那黄巾气势未尽,此时进军长社,的确不是最佳时机。"

荀彧拱了拱手道:

“听闻主公对降卒很宽仁,不如放出消息,让黄巾军知晓我军的招降政策。”

“黄巾军缺粮,必不可持久,但有风吹草动,军心必定不稳。”

卫安道:

“如此甚好,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合我意。”

荀彧又道:

“主公,我军只需大开方便之门,放出消息,放下武器投降者免死,如此,不费一兵一卒,黄巾贼可破。”

“至于皇甫嵩和朱儁那边,长涉城墙坚固,坚守待援即可,只要破了黄巾,朝廷那边也自然可以有所交代。”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卫安心下佩服不已。

众位大贤齐聚一堂,如此超豪华军事阵容,当真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