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 第三十二章 救董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第三十二章 救董

作者:苏打水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安骑了炎龙马来到城下喊道:

“我乃常沙郡守卫安,请张将军前来答话。”

城上小卒闻言,不敢耽搁,去禀报了张宝。

不久,张宝披挂整齐出现在了城头。

卫安笑道:

“宝儿将军,在下卫安,可敢出城一战乎。”

“哼!阁下若是想骗我出城,就不要浪费口舌了。”张宝冷笑道。

“那我们做笔交易如何,这里有缴获的兵器两万,仲道想用来换一个人。”

“莫非是想要换回董卓吗?”

“正是此意,若是兄长同意,这两万兵器便可物归原主,我自引兵退去。”

卫安想尽快赶去长社,并不想在此耽搁时间,所以才想顺便把董卓带走。

历史上的董卓虽是压死东洲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即便没有董卓,东洲也已经无药可救。

毕竟现在的董卓还是东洲的有功之臣,所以该救还是要救的。

至于那些缴获的兵器,卫安一件也看不上。

自己的精钢武器尚有富裕,这些破铜烂铁若是带回长沙倒是可以回炉再造,只是一路携带这些破铜烂铁颇为不便,不如废物利用起来。

卫安所不知道的是,整个颍川黄巾军的粮草都是堆积在这禹县,这才由张宝重兵守城。

“我若是不同意呢。”张宝冷冷的道。

“宝儿将军看我兵马雄壮乎,我若是率军攻城,将军可有把握守住吗?”卫安笑道。

张宝心想,自己的精锐铁骑,刚出城没多久就被对方歼灭,所依仗的几员大将也都战死。

对方战力之强悍确实见所未见,与普通官军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对方攻城,自己虽是可以坚守,但时间一久,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

即便是对方不攻城,围而不攻也能把自己困死在这禹县城中。

张宝心想那董卓留着也没啥用,即便是拿来跟朝廷谈判,朝廷也不会理会董卓的生死。自己城中很多士兵还没有像样的兵器,换了倒也不亏。

当然,最重要的是城中粮草不容有失!

“好,我张宝且信你一回,你把兵器运到城下,我自会放那董卓出城。”

“好,一言为定。”

卫安下令把那些破铜烂铁都堆到了城下,然后远远的离开城门。

半个时辰后,但见厚重的城门吱嘎吱嘎缓缓打开,一个五大三粗的彪形东洲独自一人从城门口走了出来。

“来人可是董卓董大人吗。”兵士上前问道。

“正是咱家,你家大人是谁,还望相告。”

“董大人请随我来,我家大人已在帐中等候多时了。”

兵士并不多说,只是上前给董卓松了绑,引了董卓进账。

董卓进了大帐,但见大帐主位上坐着的乃是一锦衣少年,长相甚是儒雅俊朗。

董卓心生疑惑,还是拱了拱手问道:

“请问相救在下的是哪位大人?”

“正是在下,本将救援来迟,还望董大人恕罪。”卫安向董卓拱了拱手笑道。

卫安打量了一下董卓,但见那董卓身材臃肿,一张黑脸跟张飞却是有的一拼,长相甚是潦草,隐隐中透出一股草莽之气。

“救命之恩,仲颖没齿难忘,还没请教恩人姓名。”董卓忙深施一礼。

“河东卫安,现任常沙郡守一职。”

“原来是仲道贤弟,当真是年轻有为啊,钟颖见过贤弟。”

历史上董卓被刘备所救,董卓问刘备官居何职,刘备回答是白身,董卓便不再理会刘备,由此可见这董卓为人甚是倨傲。

“哪里哪里,董大人受苦了。”卫安见董卓甚是恭敬,便也拱了拱手,“大人身先士卒,为国为民,实乃我东洲之功臣,仲道佩服之至。”

历史上的董卓是被刘备所救,现在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发生了一些变化,董卓被张宝手下韩忠所擒,押在了禹县城中,如今又被自己所救。

“董大人平安归来,可喜可贺,仲道备了薄酒,特为大人压惊。”

卫安引着董卓落了座,命人送来了酒肉,二人推杯换盏起来。

几杯酒饮罢,两人更为热络。

“贤弟,你用那两万兵器换了咱家回来,就不怕被有心之人利用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卫安轻摇折扇,“仲道起兵之初便以救人救天下为己任,董大人乃是东洲之功臣,焉有不救之理?”

董卓闻言心下感动,心想自己兵微将寡,英雄落难,不见朝廷来救援,相救自己的竟是眼前这少年。

“贤弟仁义,钟颖感激不尽!”说着,董卓举起了酒杯,“这杯酒,咱家敬贤弟!”

见卫安一饮而尽,董卓放下酒杯,捋了捋潦草的胡须,哈哈大笑道:

“痛快!酒品见人品,贤弟真乃钟颖之知己也!”

二人都是好酒之人,饮酒都很豪爽,一坛酒很快便见了底,卫安命亲兵又抱来了一坛酒。

董卓已经有了醉意,借着酒劲道:

“以贤弟观之,何谓英雄!”

卫安举杯道:“贤弟以为,能救天下者可谓之英雄!”

( ̄▽ ̄)~■干杯□~( ̄▽ ̄)

董卓举杯一饮而尽道:

“贤弟以为,这天下当如何救之。”

“救天下?!仲道未曾想过,不过......”卫安放下酒杯,夹了一块鹿肉放入嘴中大嚼,“仲道以为,救人便是救天下,没有东洲之民,何来这东洲天下?”

卫安轻摇折扇,颇有仙风道骨的样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须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董卓一时听得入了神,心中重复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几句话。

如今的东洲连年灾荒,盗贼四起,饿殍遍野,朝廷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卖官鬻爵,横征暴敛,欺压良善,董卓对这东洲朝也是失望至极。

“贤弟高见,振聋发聩,如雷贯耳,仲颖佩服,可谓是至理名言,只是这救人救天下却非易事。”董卓叹了口气道。

“乱世之中,杀一人容易,救一人却难。”卫安拱了拱手,“实不相瞒,仲道正是有求于兄长。”

“什么求不求的,贤弟乃是咱家救命恩人,有话快快请讲。”董卓抹了抹嘴笑道。

“以仲道之见,黄巾之乱不出三月必败。”卫安又倒了一杯酒,“如今长社叛军有十万之众,仲道以为,叛军若降,杀之不如发配常沙,常沙荒地遍野,可充做苦役。”

董卓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卫安又继续道:

“如今东洲灾荒连年,这些叛军大多都是被裹挟的百姓,一时被蛊惑才追随黄巾,无非是为了一口饭吃,但无论如何,毕竟都是我东洲之百姓。”

“贤弟之仁义,钟颖佩服之至,但此时救人,确实比杀人要难得多啊。”

思忖了片刻,董卓把心一横道:

“咱家也不想做那嗜杀之辈,贤弟放心,待平了黄巾贼,咱家同贤弟一起上表朝廷,为贤弟请功。”

“咱家颇有家资,咱家会在朝廷上下打点,降军的处置,一切依仲道之言便是。”

历史上的董卓,在北中郎将卢植被罢免后,便接替卢植成为平叛大军东中郎将。

董卓很善于钻营,因常常贿赂皇帝身边的十常侍,在朝中很有话语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