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 第一八四章 俘虏(手中有推荐票的支持一下)

转眼便是阳春三月,马铃薯、番薯和玉米开始了大范围推广种植。

这些农作物很好种植,在山丘等各种地形都能生长的很好,易于种植、生长速度快,产量又高,根、茎、叶都能吃。

只要有了马铃薯、番薯,再研究出农作物杂交技术,有了充足口粮,就能使大武天下的人口在数十年间翻个好多倍!

到那个时候,将暴增的人口迁一小部分到塞外,就能使塞外的武人数量多于胡人!

到时,再将草原分区,废除游牧,实施更科学更先进的精细化放牧,就能直接治理草原。

甚至,还可以继续向更北边广袤的西伯利亚移民!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强大的皇权在握。

强大的皇权,如果掌握在开明之君的手中,就会成为造福万民、推动进步的强大助力!

若是掌握在暴君手中,那就是灾难!

武帝之所以能够建立功业,就是削平了藩王,抑制了豪强,这才能够集中了全天下力量,将匈奴击溃!

卫安将要走的路,比汉武帝更遥远,也更艰难。

卫安根据前世对世界史的了解,也知道,现在这欧亚大陆,有四大帝国并立于世。

除了大武之外,还有印度半岛北部的贵霜帝国、古波斯(伊朗)地区的安息帝国、以地中海为内湖的罗马帝国。

特别是罗马帝国,这个时候的罗马帝国,刚刚经历罗马史上最为强盛的五贤帝时期,人口达七千多万,目前人口数量和大武相当。

而且,罗马军队长年征战四方,战力极为强悍。

具有穿越者全球视野的卫安,眼光不只在大武十三州之地。

卫安最终的目标,不是平定诸侯和北方胡人,而是与欧亚大陆各大帝国一决高下,为华夏后人奠定永远的、不可动摇的优势!

这,才是真正的为万世开太平!

当面对西域以西,或西域以南的人时,长相与武人相近的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只要加以文化同化,就会由非我族类,变成是我族类,至少是似我族类。

在未来的道路上,卫安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卫安的很多长远谋划,不管这个时代的智谋之士有多聪明,他们都想不到的。

比如,现在的郭嘉,就不知道如何才能够教化、治理草原之地。

其他更长远的谋划,跟郭嘉说了,他就更不明白了。

事情只能一步步来。

卫安对郭嘉说道:

“奉孝,你先去廷尉,和廷尉的人一起统计匈奴人的在关中劫掠时犯下的罪孽,到时一定要让天下人,包括所有匈奴人明白,朝廷处罚那些匈奴俘虏,不是无缘无故,更不是因为嗜杀,而是因为他们理应得到处罚!”

郭嘉点头,长揖说道:

“喏!”

然后退了出去。

卫安批阅了一会儿奏章,吃了点东西后,就睡下了。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郭嘉就和廷尉的人将南匈奴南下劫掠所犯之罪报了上来。

卫安一看,难怪速度这么快,原来,他们在攻打匈奴人的大武军中询问了一番,将南匈奴烧杀的人数列了个大概,并没有精确的统计。

事急从权,也没这么多时间去调查考究那些具体的人数细节了。

而且,匈奴南下杀人抢劫,杀害了大武子民,有人命伤亡,不管人多人少,匈奴人都是该死。

卫安坐在龙椅上,说道:

“根据廷尉所奏,南匈奴这次南下劫掠关中,共烧毁村庄多个,杀害大武百姓一百余人,抢夺谷物……”

卫安说完这些数据后,又接着说道:

“此数目并未完全计算,还有很多没有计入其中。”

“以现在这些罪状来说,这次南下劫掠的南匈奴骑兵人人该斩!这次,抓获的二千一百三十个匈奴俘虏,俱是犯有死罪之人,按律当斩。”

这时,朝堂下面,朝臣们交换着眼神,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

匈奴单于于夫罗,在自己的儿子被卫安杀死以后,一直伺机报复。

这次抓获的劫掠大武边境二千一百三十个匈奴俘虏,其实都是于夫罗派出的前军探子,虽然杀了边境不少人,但却并没有劫掠到什么财物。

当下大武因为人少,老百姓都集中在城池附近。

大武边境附近,除了守卫,可以说荒无人烟,这就让混进来的探子显得非常打眼!

老百姓都是为了一日三餐,那个有闲心乱跑!又不像后世,大量的人进城打工,城里买东西,也是约好空闲的时候,一起去了,毕竟那么远,东西又多,赶着村里的牛车,一起买回来,才是最合适的安排。

同一个村子,或者临近的村子,都是熟悉的面孔!陌生人来,自然非常打眼!

老百姓最重视自家东西,即便是一粒粮食,一根柴火,都会捡回家里,村里最恨偷鸡摸狗的人。

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植有水果,养殖有家禽!因此对于陌生人的提防,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何外面势力探子折损的原因。

卫安并不禁止民间拥有武器,加上铁器大量使用,还有退下去的士卒,因此老百姓家里,武器可不少,去那么几个探子,就算想动手,都不可能!

更何况为了防止野兽破坏农田,也是为了防止黄鼠狼偷家禽!这村里狗狗可不少!还没有走近村子,大量的狗叫声就已经响起,比吹号角还要打眼!要说探子这郁闷的心情,就可想而知。

卫安要说最重视的地方,那就是宣传!各种组织起来出去宣传的队伍,一直没有停过!

农村夜校教育,农闲时候也一直进行着,现在不说全民普及教育,至少说绝大多数人,还是认识几个字的,墙上写的那些标语,人人都很熟悉!

要说这标语,就是一个非常魔性的东西!

一句话,粉刷在墙上,只要知道了,天天路过的时候,即便你不去看,脑海就会浮现出来!就像那一面墙,印在脑海中一样!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种桑树!”

这就是最近新出的标语,号召百姓种桑养蚕!官府会派人指导如何种植,养殖!

老百姓其实最信任官府,只要你不让他们太失望,恰恰这几年官府就没有让他们失望。

大武成立才一年时间,饭可以吃干一些了,逢年过节也能吃上肉了!

鸡蛋算是家家户户都有了,尤其是农忙季节,每天必须要给当家主要劳动力,煮上那么一两个鸡蛋!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的事情。

农闲的时候,在官府指导下做点工,还能领一些鱼干,衣服,针线!可以说百姓虽然还是清贫,但是不缺吃穿用的!只要勤快,肯出力,就连煤炭都有发下来的。

当然,百姓还是更愿意用柴火,毕竟煤炭需要做工,或则出钱购买,不过冬天还是得用煤炭,用来烧炕,睡觉前把火炕烧热,然后放一块蜂窝煤,一晚上都是热乎乎的。

现在更多时候,还是用粮食换,官府隔几天时间,就会派人拉着煤炭到村庄,老百姓就会拿出粮食,根据粮食的价格,换取煤炭,包括货郎买的东西,都可以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