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 第一七零章 逼宫(你的推荐,是写作的动力)

卫安看了一眼纸上的五个名字分别是:哪吒、杨戬、赵公明、张伯端、卞名庄五人。

“师父,徒儿还是不明白,这是......”卫安不解的看着南华老仙。

“这几人都是近期要下凡历劫的名单,如今你已是大武皇帝,到此历劫,怕是他们也求之不得呢。”南华老仙拂尘一挥笑道,“此事还需经过你那位义兄秦广王操作一下,这是好事,你义兄定然会乐于帮忙。”

卫安闻言更是吃惊,想不到这种事也能走后门。

半信半疑的,卫安又看向那份名单。

卧槽!这名单的名字不一般啊。

哪吒和杨戬自然不用说,这二位可是人尽皆知的人物。

赵公明不是财神吗?

张伯端不是紫阳真人吗?

卞名庄不是天蓬元帅吗?

既然师父这么说,那自然是可以操作的,何况,秦广王蒋是自己的结义兄长。

卫安想了想,哪吒和杨戬这样的儿子,怕是自己降不住,紫阳真人张伯端是修道之人,自己并不想要一个修道的子孙,至于天蓬元帅卞名庄,也不是自己的菜。

想来想去,还是赵公明比较合适。

好吧,新朝初立,有个财神做儿子,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三日后,子乔从秦广王蒋那里返回,带回来一张纸符,千叮咛万嘱咐,要卫安在行房时和酒吞下,卫安一一照做。

次日,卫安请了太医华佗来为萧文姬把脉。

华佗闭目把了好一会,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送走了华佗,卫安一脸的失望。

“相公,哪有这么快的,你也太心急了。”花语嫣见卫安着急的样子,忍不住道,“喜脉至少也要两个月才能把出来的。”

“两个月?”

卫安想了想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也是略通医术,居然一着急把这茬给忘了。

看来自己嘴上说着不着急,心里比谁都是着急的。

“孔明,这大冬天的,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让朕不得安生是不是!”

卫安骑着炎龙马,吹着冷冽的寒风,神情之间有些埋怨。

这么冷的天,被诸葛亮拉来吹冷风,看来是有事不方便在朝堂上言说。

大武朝廷和前朝最不同的是,上朝的制度完全变了,大武朝廷的文武大臣向来是各司其职,不会有事没事就上朝。

卫安将每日的朝会改为五日一朝会,其它临时有事需要上朝的时候会提前通知。

再说了,卫安也不需要他们跪在地面上,对自己高呼万岁。

这种形式,在别人看来很是壮观,在卫安看来反而很是耽误事。

卫安采取朱批奏折制度,官员所呈奏折由郭嘉和诸葛亮负责的内阁蓝批,重要的奏折需要转到皇帝处朱批。

臣僚写完奏折,要装入封套,然后用糨糊粘合,用一张黄宣纸包封,再用白纸半页,贴上印花,以防有人擅自拆开,印花半腰上书写官衔,然后再装入折匣,交专差递交宫中。

折匣都是内廷赏赐的,每人二至八个不等,一个大臣有多少个折匣,往往也能反映他与皇帝的亲密程度。

“说吧,到底啥事!”卫安看了诸葛亮一眼道。

“储君!”诸葛亮很坦然的说道,“陛下,这已经是你无法避开的一件事情了,天下归一,总归是需要有东宫太子为天下储君之人选,若无储君,天下难安!”

“朕无子,你是知道的!”卫安无奈的摇头,“但是朕如今也还算是年轻,你也是知道的!”

他的目光有些冷然,看着诸葛亮:“储君,储君,你们一天天的念叨这储君,是认为朕会死的早吗?”

“臣绝无此念!”

“行了,你想什么朕知道,避不开这问题了。”卫安显得有些不耐烦,“你就告诉朕,你们到底想要朕怎么样?”

“选秀!”显然诸葛亮对卫安的态度有思想准备,面不改色的道,“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不选秀的呢,这也是为了陛下的子嗣着想。”

“朕还没这个想法!”卫安很不客气的拒绝道,“朕想做一个明君不可以吗?”

“陛下,此事乃关乎天下太平之要事,正是明君之所为也!”

“朕知道!可这时候选秀,给天下带来的是人心动荡,朕不想因此影响了民心!”

卫安很是无奈,只能用大义来搪塞。

此时天下看似太平,事实上还在动乱之中,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并没有真正稳定下来,此时选秀,会给人一种贪图享乐的昏君感觉。

“那陛下总要给臣一个承诺,给大武朝廷一个承诺,亦给天下百姓一个承诺!”诸葛亮无奈,也只能退而求次。

“三年!”

卫安想了想,他也知道避不开这个问题,总要给他们一些定心丸吃一吃,“三年之后,朕若是还无子嗣,就一切听你的安排!”

“陛下……”

诸葛亮闻言,顿时面色变了变,“臣并非想要逼迫陛下,而是希望陛下能选秀,诞下子嗣,能让大武朝后继有人!”

“一个意思的!”卫安笑了笑,“站在我们的位置,都不可能为了自己而活,我们都肩负了太多人的希望!”

他们主持朝廷,主持天下中枢权力,但是朝廷也裹挟着他们,这是相辅相成,权力和责任,永远都是分不开的。

有时候,还真不能任性。

“陛下既明白,又何必执着!”诸葛亮叹气。

作为一个皇帝,卫安的吃穿用度很是节俭,这样的皇帝,着实是古今罕见。

可是,这让左右相很难做啊,几乎每天都有折子提及选秀之事,诸葛亮和郭嘉商议之后,决定这次由诸葛亮提及此事,下次,就由郭嘉来提。

诸葛亮也很是头疼,提及此事,既不能让陛下反感,还要对文武大臣有一个交代。

“陛下,臣冒犯了,愿意受到责罚!”诸葛亮躬身说道。

“朕说了,你我心思都是一样的,你没错!”卫安事实上并没有责怪诸葛亮,“为大武朝廷,你也是尽心竭力了,难为你了!”

卫安的答案,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满意,只是他终究是臣,如今卫安已经作出了承诺,自己如果再继续逼迫,那就有逼宫的嫌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