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 第一六四章 封禅大典(推荐票可否来两张)

“诸位莫要见怪。”见众人诧异的样子,卫安只好介绍道,“这位是家师南华老仙。”

南华老仙?

传说中的神仙?

众人闻言,都是纳头就拜。

见神仙就拜,总是错不了的。

此刻荀彧也放下了酒壶,跟曹操、司马懿、马忠等人跪在一处。

“起来吧,别跪了,只要别为难我徒儿就好。”只听南华老仙疯言疯语道,“我徒儿卫安可不是来当皇帝的,我徒儿可是要做神仙的,再说当个短命的皇帝有什么好,哪有做神仙逍遥?”

“文若兄。”卫安长叹一声,“如今连年战乱,盗贼蜂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导致皇天震怒,特命卫安恭行天子之讨,结束乱世,施仁政于天下,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主公,文若愚忠,险些误了天下大事,求主公责罚!”荀彧痛哭流涕道,“主公仁义,文若感恩戴德,此后唯主公马首是瞻!”

“唯主公马首是瞻!”众人一齐轰然道。

“文若快快请起!诸位快快请起!”

卫安上前将荀彧、曹操、司马懿一一搀扶了起来。

南华老仙看了众人一眼,挥了一下拂尘笑道,“当皇帝可是个苦差事啊!”

“我先走,你们聊。”南华老仙从卫安手中夺过酒壶道,“我先喝两口,一会儿还你。”

说罢,南华老仙挥了一下拂尘就隐身不见。

众人正在惊奇,却见卫安笑盈盈的道,“见笑见笑,家师是个老顽童。”

此时,众人看向卫安的眼中充满了光,他们都坚信,卫安会是一代明君!

难以想象,众人气氛融洽的讨论起受禅称帝的细节来,曹操和荀彧尤为上心,对细节可谓是一丝不苟。

卫安看了曹操一眼,不禁想起历史上的曹丕受禅称帝,曹操生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朝政,已然是实际上的皇帝。

然而,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事实上曹操晚年称帝的**越来越强,但伦常束缚和三国鼎立的复杂局势,使得曹操事事不能称心如意。

语言是苍白的,实力才是最生动的。

而今东洲之天下,卫安已占据四分之三,剩下的刘璋、马腾、吕布等人也不足为惧,可以说这东洲天下已经是唾手可得。

如果自己再矫情下去,耽误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东洲天下的百姓。

毕竟,结束乱世,然后带着东洲百姓奔小康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给卫安营造天命所归的氛围,东洲各地陆续出现了各种的祥瑞,一切都预示着卫安乃是天命所归之人。

虽然卫安不想矫情,但还是有很多的礼节需要遵从,比如群臣所奏请的三请三让之礼。

按照群臣所奏的三请三让之礼,汉献帝向卫安下诏书请求禅让帝位,而卫安则做出坚决拒绝之姿态。

献帝主动禅让,卫安也要假意推辞三次,这是规矩,也是礼仪。

不论你心里有多愿意,都得推辞三次,因为儒家的美德就是礼让。

献帝一再表示东洲皇室不德,天命在卫安,而卫安也一次比一次“惶恐”地拒绝。

不管这美德是否虚伪,反正是以前有人让了,这也就成了禅让的必备礼仪。

直到第四次,卫安方在群臣的“逼迫”与“恳求”之下,勉为其难的接受了献帝的禅让诏书。

这......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政治表演秀!

但相较于那些刀光剑影的改朝换代,“禅让”无疑显得更“文明”些。

卫安接诏之后,接下来便是禅让大典了。

初平四年二月二日,是龙抬头的日子,“禅让大典”正式在许都举行,卫安登上受禅台受禅。

受禅台以水泥夯筑而成,作覆斗之状,高30米,长宽各30米,十分雄伟壮观。

“禅让行事官”由御史大夫张音担任,负责向新皇帝卫安奉送献帝的玺绶。

在受禅台上,卫安接过张音呈来的汉献帝的玺绶,以此象征权力转移。

献帝手里也只有玺绶,至于象征皇权的玉玺,一直都在卫安手里。

参加禅让典礼的人数众多,有数万人之众,刘备、袁绍、公孙瓒、孙策等都在列,就连曹操、马腾、韩遂、刘璋、吕布也都奉诏前来观礼。

除了东洲的公卿、列侯、武将等满朝文武,还有匈奴单于等周边少数民族首领、代表。

除了移交玺绶外,还要“燎祭天地、五岳、四渎”,以此方式,将卫安受禅之事告知上苍。

燎就是通过焚烧薪柴、祭品来祭祀天地。

祭祀时,卫安还亲自向上苍诵读祭文:

“皇帝臣仲道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东洲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有余,四海困穷,三纲不立……唯尔有神,尚飨永吉,不负兆民之望。”

受禅结束后,卫安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份皇帝诏书:

“今朕承帝王之绪,改初平四年为汉武元年,议改武朝,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诸不当得赦,皆赦除之。”

“武朝......嗯,这个名字霸气的很。”

“武朝,大武朝,好啊!”

“武朝,汉武元年,这年号应景啊,希望从今年开始国运昌盛啊。”

新朝新气象,卫安对前朝皇帝刘协,仍然优待礼遇,准许刘协保留天子仪仗,择日前往山阳。

“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献帝为山阳公,可以天子之礼郊祭,山阳公有直达天听之特权,山阳公上书可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封刘协之四子为列侯。”

既然卫安是效仿尧舜禅让之礼,那自然要像舜礼待尧一样礼遇东洲皇室。

历史中的刘协做了山阳公之后,在封地山阳郡,刘协和皇后曹氏,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看到百姓疾苦,就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还减免百姓的税负。

刘协还爱好医术,他和皇后亲自去云台山中采集中草药,为百姓治病,平时看病、扎针也从不收费,所有这些,都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卫安拿出两册书赠送给了山阳公刘协,正是华佗所著的《青囊书》和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