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 > 第四十五章 神秘的茶馆老汉,朱元璋搞大事了

通往金陵城东边,城外边有一条狭长的小吃街。

这条街是金陵城非常的有名,也是人流量最大的一条街了。

这条街道,由官府专门扩建,然后安排宣布开市,是唯一一条通往金陵城,而且景色相当优美的一条道路。

但是由于金陵城刚刚从蒙元手中收回,这里只是陆陆续续的有人经过,基本上是人烟稀少了。

现在百姓经过这里的非常少,因为去金陵的极少。

因为在老百姓的眼里,这里还是元庭的统治之下,有消息灵通的也就在城周围四处探望探望,也没有直接居家搬迁到这金陵城,毕竟现在还在按照上位的意思,逐步恢复原来的样子。

虽然周围的村庄都是汉人,但是在金陵城中汉人的待遇那是相当的惨,尤其是现在,繁华的地段,不管有没有人。

地税都是相当的高的,根本没有汉人的一席生存之地,做奴仆都得会说话,不是什么人都是可以做的,如此城市逃都来不及的。

还有人敢往金陵城跑。

很奇怪的是在这条街不远处,看上去似乎是马厩,但是又感觉是人住的地方。

走进一看是一个小茶馆颤颤巍巍的建立在道路旁边,茶馆内住着一名拄着拐杖的老汉在此苦苦经营,身材消瘦,但精气十足,看样子是勉强为生。

这老汉名叫赵一旧,本也是个读书人。

祖上乃是南宋名相赵鼎之后,后来赵鼎死后,秦桧赶尽杀绝,随便找了一个罪名将赵氏一族关进了大牢。赵鼎的女儿赵小满因为外出晚归而躲过了一劫。

因此家族败落,南宋朝廷摇摇欲坠,至此出头无望,即便南宋朝廷朝廷政权失落,但是仍有世家大族在乱世中仍然亭亭玉立,茁壮成长。

虽不能参政,但是手中的饿资源,金钱那是从来不会短缺的,要是在这当中有一个好人,那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赵老汉这种人自然在里面混不下去。

时日一长岁月蹉跎,老来便用仅剩的一点积蓄,在这道旁起了一间小草房子,经营小茶馆为生。

这人烟荒凉之地,自然也是连糊口都是问题,以茶代饭那也是常有的事情,生意一直稀稀落落。

基本上几天不见几个人影,更别说是铜钱了。

这一天午后,赵老汉正在茶馆中休息,顺便同一个去金陵探亲的人聊天。

“想当年,赵某祖上也是大宋名相,那解州闻喜的名相赵鼎,便是……”

赵一旧这里客人不多,没有任何社交的他自然喜欢跟路人夸夸其谈,好不容易碰见个人,那不得说两句,要是平常的话语。

或许路人不愿意听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但是每每赵一旧提起自己祖上名相之后时,发现来茶馆喝茶歇脚的人都特别喜欢听。

之后就捡好听的说给路人听,好久不见一人,不说话顿时感觉到身心都特别寂寞。

但是讲这些话

每每又会被路人嘲笑,赵一旧也早已看开不甚在意。

做生意的就是图个开心,图个顺心。

这次……那人的反应也差不多。

“老赵头,你这牛逼都吹一辈子了,方圆多少里的人都听说了,真是声名远播啊,就不能省省力气?”

“你这后生真是不懂其中的韵味。当年那解州闻喜家,比今日孛儿只斤那些世家也不差,怎能算的吹牛逼?”

况且大名鼎鼎的名将岳飞,就是我老赵祖上极力推荐的,要不是岳飞,恐怕宋朝倒台会更快。

“老汉你这话说的,那赵家这么厉害,如今在哪呢?你这连个老婆也没有找啊,还搁这吹呢?”

“是不是前面的那个小酒馆掌柜也是你们家的后人,那掌柜的也姓赵呀,你们俩可以做个伴互相吹,这样可以排除寂寞呀。”

“哈哈哈哈哈,甭管姓什么?能够生存下来的,那绝对都是贵族出生。此一时彼一时嘛。”赵老头大笑。

“这……”

“所以了,休要看这孛儿只斤家族如此猖狂。几百年后,那还不是一样!”

那人闻言又忍不住嘲笑了,“你也知道得几百年呢,人家孛儿只斤家族眼下如日中天,元庭朝中哪个衙门没有他家的人?你这不过是嫉妒罢了。”

“我……”

赵老头这次真没话说了,是呀,在这金陵城作威作福盘剥百姓,可是等他们倒台,那也要很久啊,现在义军都在休养生息了,到时候估计又要搬家喽……

但就在此时,

茶馆外忽的一阵喧哗。

“吴老二,你快些!”

“刘老三,先前说走不动的是你,这会子见到茶馆了,就属你跑的最快!”

“我是看见茶馆跑得快吗?”

“我这是急着赶考!”

“差不多得了,就你这点才学,去了金陵也是白去……”

喧哗之间,一堆个年轻人有说有笑,大概有七八人,这些人面带微笑,连走带跑冲进了小茶馆中。

那人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今天金陵程度的这条街一向是很冷清,怎么今日一下来了这么多人?

而同时。

赵老汉也呆在了原地。

愣愣看着几名年轻人。

脑海一片空白。

“老人家,上酒,要最便宜的便是!顺带,一人三两面条!”

“老人家?”

“老人家?说话能听见吗?上酒上面条。”

……

这群年轻人同时盯着老汉,

老汉也盯着这名年轻人。

对于对方要所说要吃面食的话,充耳不闻。

反而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这几人,整张脸上表情完全凝固,配合近乎枯槁的衰老脸色,宛如僵尸一般……

几个年轻人也是头一回出远门,顿时都被吓了一跳,“老人家,你……你没事吧?”

“科……你们方才所说,可是‘科举’??”

“是啊,我等就是……”

“你们是要去金陵参加科举???”

“不错,正是……老人家你……”

赵老汉吸了口气,接着又问道。

“你们所说的科举……可是金陵城义军吴王下令让你们参加?就是……难道是盛唐时期大力推崇的科举???”

“不错,正是如此……老人家,你也听说了吗?”

看来老人家消息挺灵通的嘛,据说昨天才张贴吴王令,今天就知道了,老人家以后你家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赵一旧呜哇一声哭了出来。

他这辈子没有过什么大的指望,毕竟读书本来就不一定能出人头地,给爷娘争气……本来也就是小概率事件。

尤其是这元朝统治时期,考科举入仕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街头巷尾的早就不兴这个了。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所学比较杂,还有很多的旁门之术,而且是对百姓非常有用的旁门,人家又不靠这个做大,怎么看得上自己。

但是大唐某一日,女皇武则天忽然下了一道敕令,

下旨天下,开办科举!

赵一旧得知这件事,兴奋的不得了。

如今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啊,咱祖宗的江山快要回来了。

想想这元庭,真是不拿汉人当人,虽然明面上是科举考试,但是基本寒门无望,没有全是背景的就是没有机会

虽然有,但是对科举这事,赵一旧大失所望。

但他心中还是有个念想,说不定下一任皇帝会大量的兴科举,到那时寒门子弟的孩子就会有希望了呢?自己说不定还是有机会的。

后来时日一长,赵一旧还还是明白这事多半不可能了。

可是这天……

明白了科举消失缘由的赵一旧,

心中务必的期待,那种感觉简直是无以复加。

元朝还在呢,金陵城中的这位吴王可真有魄力,胆可真大,周围张士诚,陈友谅难道没看到吗?

明明有这么大的压力阻力,

吴王朱元璋居然开科举了。

既然敢明目张胆以天子行为行恩科,据老汉观察这位吴王有丰富的智囊团,民间传说是从期初的18为弟兄,迅速扩展到如今几十万的军队,真是了不得啊。

虽然旗号为小明王,但是做事的实质是朱元璋自己得利,就凭这一点,此人日后必成大事。

如今第一次恩科,想必人数会很多吧,因为开设恩科除了招贤,其次是招人,最本质就是招兵。

甭管目的是什么?终归是好事。

也就是说……自己一生所学,还是有机会发挥的??

……

见老人家无故发呆,几名年轻人也是慌了,急忙将赵一旧放倒,掐人中的掐人中,戳脚心的戳脚心,都是乡间的急救土法。

好一阵过去……

赵一旧终于醒了,连忙笑眯眯的给这几名年轻人告罪,随后迅速去后厨做吃喝。

不过还是花了不少时间。

搞得几个年轻人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心说这不会是个黑店吧……搁这又是看着活人发呆,又是做饭迟迟不端上桌的。

最后将面端上来的那一刻……

几名年轻人一下子看呆了。

说是一人三两面条,结果每个人都是最大的面盆,最少也有一斤。

这盆看着像是洗脸的,这也可以用来盛饭,这……这么大方。

“老人家你就不怕亏本吗?”

“北方人就是用这种盆吃饭的,放心吃吧,洗脸不可能用这么奢侈的盆的。”

最重要的是面条上还满满的铺着肉食,一看便是刚刚做的。

几名年轻人都看呆了,“老人家,这……这面我等可吃不了这么多啊!”

除了这几名年轻人,刚才和赵一旧聊天的那个人也惊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